3.2《哦,香雪》教学实录统编版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2《哦,香雪》教学实录统编版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07 17:5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哦,香雪》教学实录
学习目标:
1.梳理文章脉络,能够通过分析细节揣摩人物的心理,把握人物的性格。
2.通过对《哦,香雪》主要情节的分读,细读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领会“铅笔盒”等意象的象征内涵。
3.通过对香雪以及凤娇等台儿沟姑娘们人物群像的分析,结合相应的时代背景,领会“香雪们”是那个年代“青春中国”的象征。
教学思路:
一、温故知新,深入解题
二、回忆脉络,思考问题
三、场景聚焦,深入理解
四、品味语言,感受人物
五、作者专访,明确主旨
一、温故知新,深入解题
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温故之心,深入解题。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主人公香雪,她用40个鸡蛋走30里夜路,换来了一个自动铅笔盒。
有人认为是值得的,有人认为根本就不值得。那接下来,我们先来看看题目,这个题目到底应该怎么读?
是读成哦ó,香雪,还是哦ò,香雪?来同学们提出你们自己的看法吧。好请你来说
哦你觉得应该读成哦ó,香雪,那你补充一下。哦ó,香雪,你居然用40个鸡蛋换了一个铅笔盒,这是为什么呢?哦ó表示好奇。
那如果读成哦ò,香雪呢?哦ò,香雪,你终于换回了自己心心念念的铅笔盒,你太棒了。那应该是对香雪的一种什么呀?歌颂和赞美。
那么今天我们就继续深入文本当中,去看一看,这个描写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个名叫台儿沟的香雪身上的动人故事。
二、回忆脉络,思考问题
好接下来呢?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回忆脉络,思考问题。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进行的结构的梳理。
来我请一位同学说一下,好你来说吧。
嗯不错。这位同学说的非常的完整,请坐。
著名教授孙绍振,曾经提出过一个这样的理念,叫做打出常规。同学们什么叫打出常规呢?意思就是当我们在品读小说的时候,要把人物置身于一个突发的情境之下,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深刻的体会人物的情感。
那么通过我们上节课的学习,大家认为对于主人公香雪来讲,有哪些突发的情境是打出常规的事?好哪位同学说?你来说。
非常好,火车的驶入。台儿沟以前没有火车,是火车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香雪每天吃完饭,和那些姑娘们纷纷的涌向火车站,对吧?对她来说,这件事情打出了常规,说的很好,还有吗?这个问题不难啊,好你来说。
很好,铅笔盒的出现,对于香雪来说打出了常规,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香雪,学习很好。她是山村当中,唯一一个考上公社中学去读书的人。那个孩子用的是什么铅笔盒呀?是自动铅笔盒。香雪也想拥有一个,这件事呢?对她造成了打击。还有什么?
说的非常好,走夜路回家。走夜路回家对于香雪来讲,也是一个突发的情境。同学们作为一个山村生长的小姑娘,走30里的夜路回家,她该多么的害怕呀。
同学们说的真好,这三件事对于香雪来讲,都是打出常规的突发情景。那么文章的核心情节是什么?
非常好,核心情节当然是香雪和铅笔盒之间的故事。这样我们来进行一个有趣的活动,大家将这篇课文,拆分成为香雪和铅笔盒的故事。请你重新对文章进行梳理,你觉得应该怎么划分部分?请你为每一个部分你写一个小标题,好现在开始,怎么样同学们有答案了吗?
好你来说说吧,分成几个场景呢?
哦三个,分别是什么?
哦说的真不错,你觉得应该分为渴望铅笔盒,老师先简写了(师板书:渴望)然后呢?
哎,去火车上交换铅笔盒,非常好。然后呢?
哎走夜路回家,那就是得到铅笔盒,说的非常好。那么我们简单的来说一说,为每一个你写的标题用一句话来概述,好不好?这也是我们语文当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能力。自己概括一下。
很好,渴望铅笔盒。在学校香雪和同桌日常聊天,他们都有自动铅笔盒,香雪也想拥有一个。
场景二呢?
交换铅笔盒。很好,在火车上香雪用自己的鸡蛋,跟女大学生交换了一个自动铅笔盒。
那得到铅笔盒呢?
哦因为交换铅笔盒耽误了下车时间,所以香雪手握铅笔盒,坚定地走回家去。
大家说的非常好,那老师就要问大家一个这样的问题,
既然文章的核心情节写的是香雪和铅笔盒之间的事,那前面的这些文段,写火车的到来、人们在火车来了以后又怎么样,这跟铅笔盒也没什么关系啊?
不能删掉,有些同学说。当然不能了,这是前提,是铺垫。现在请你告诉我,是什么前提?什么铺垫?
非常好,大家看出来了,火车跟山村,其实是一种巨大的对比。它们是有着象征意义的,山村原来是什么样的山村呀?
用原文当中的话来说,一心一意地隐藏在大山的褶皱当中,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改变,是火车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所以火车是什么的象征?
是开放与现代的象征
而山村呢?
是封闭与传统的,象征是火车冲击着山村。
说的非常好,所以前面的文段写乡村,写火车这些非常的重要。好我看这位同学举手了,你有补充,请你来说,非常好。
这位同学提醒我们,香雪的铅笔盒就是在火车上交换的,很好,所以说前面的文段不能删去。
三、场景聚焦,深入理解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深入到每个场景当中,进行深入的文本细读。
首先我们先进入,同学们总结出来的第一个场景。大家阅读一下第一个场景所在的片段。
啊咱们文章的第49-63自然段,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香雪如此渴望得到一个自动铅笔盒呢?请结合文本来说。
请你说很好,他关注到了文本的细节,他说香雪是唯一一个考上公社中学,去读书的人,这说明什么呀?
香雪学习很好,对不对?而铅笔盒是什么象征?
是文具,所以说铅笔盒是有着象征寓意的,在香雪的眼里,铅笔盒象征了什么?
非常好,象征了知识与文化。好你有补充,请你说。
非常好,他的补充很重要。铅笔盒不仅是知识和文化的象征。他又找到了文章当中其他的一出细节描写。大家发现了没有?
公社中学的人怎么问香雪?你们乡村一天吃几顿饭呀?
香雪起初,还不知道什么意思,就乖乖的回答两顿。后来她才发现,原来那些同学在干嘛呀?
嘲笑她,她用的是什么铅笔盒?
木质的铅笔盒,同学们不也是会嘲笑他的吗?
所以他想得到铅笔盒,就像这位同学所说的,得到了铅笔盒就得到了什么?
得到了尊严和面子,所以铅笔盒还是什么的象征?
非常好,尊严和面子的象征。尊严和面子,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对不对?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场景二交换铅笔盒。老师问大家,作者为什么写
香雪用鸡蛋来交换铅笔盒?她怎么不用其他的东西来交换铅笔盒呀?
哪位同学提出自己的看法?好请你来说吧。
哎非常好,香雪生长在农村,一个农村的家庭,可不可能拿出来,跟自动铅笔盒一样新鲜的玩意,作为交换呀?
根本不可能,他们所能拿出来的,只有可能是像鸡蛋这样的农副产品,所以,鸡蛋和铅笔盒,此时此刻也有了新的象征意义,鸡蛋象征着什么?
象征着传统的农业文明与乡村文明。而此时此刻的铅笔盒又象征着什么呀?
象征着随着火车而来的工业文明与城市文明。那么请大家关注文章当中的一些细节,当女大学生知道香雪要来换他的铅笔盒的时候,她其实是愿意把铅笔盒送给她,不要她的鸡蛋的,对吧?那么,香雪为什么还要执意的把鸡蛋放到那里?文章当中怎么写的?
她赶紧放到女大学生的身边,转身就离开了,为什么她要这样做?别人送给他,她要不是更好吗?这体现了什么呀?
体现了香雪身上的一种自尊、自强的美好的品质。
那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场景三得道铅笔盒,在文章的第73-77段,我们读一读,你们有什么样的发现呀?
描写了香雪的心理的变化,还有大量的环境描写,那么你们阅读的过程当中,有什么新的理解和发现吗?
哦香雪的心里经历了变化,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
从西山沟走夜路回家,对于每一个女孩来说?
对,非常的害怕,但是后来呢?
她克服了内心的恐惧,由怕变为了不怕。当想到40个鸡蛋没有了,回去没有办法向家人交代的时候,心里面就有一点犹豫,可是后来呢?
她说服了自己,坚定的走回家去,又由犹豫变为了坚定,所以我们就知道,香雪的心里经历了由怕到不怕,由犹豫到变得坚定的心理变化的过程,那么我们读一读这些环境描写的句子,你们有什么发现?
有同学说了,特别的生动,特别的优美,还有呢?
非常好,环境的变化,随着人物的心理变化而变化。
当写到香雪怕的时候,出现的环境描写是什么?来请你有感情的朗读。
一阵寒风扑来,吸吮着她单薄的身体,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惊肉跳的寂静,当风吹响近处的小树林时,她又害怕小树林发出的悉悉萃萃的声音。
哇,我们读起来就觉得好可怕呀,对不对?正是,映衬了当时香雪的心理。那么当她克服了内心的恐惧之后呢?出现的环境描写是什么?来请你有感情的朗读。
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满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
多美啊,那写到香雪犹豫的时候呢?
月光好像也黯淡下来,脚下的枕木变成一片模糊。哇她很犹豫。
那写到香雪坚定的时候呢?我们所有的人来一起,把这个最美的环境描写的句子,来读一读好不好?
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
来你来告诉老师,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语言很美,感觉小溪水都是有生命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仿佛小溪水就是香水一样,很活泼很欢乐。这恰恰就是铁凝诗化小说的一个重要的特征。也有人称,这样的小说就是一篇现代版的童话。那么请同学们再来思考香雪心情的变化?
她能由犹豫变得坚定,由怕到不怕,动力是什么?
非常好,动力是铅笔盒。那么同学们,我们就想,铅笔盒除了是知识的象征、文化的象征、面子的象征、尊严的象征、工业文明的象征、城市文明的象征。对于走夜路的香雪来讲,它更是什么的象征?
非常好,梦想的象征。人一旦有了梦想,就会变得无比有力量,对不对?所以老师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梦想。
四、品味语言,感受人物
好那么接下来我们进入第四个环节,品味语言,感受人物。文章当中,有非常优美的语言。好多同学觉得,哇,写的好漂亮。这样的句子,来我们来感受一下。
这些语言描写都能体现人物的哪些方面?
第一处语言描写,台儿沟的乡亲们,一心一意地掩藏在大山的褶皱当中,默默接受着大山任意给予的温存和粗暴,这表现了什么?
哎表现了人物的品质和性格。那里的人扎根、安分守己,对不对?很好,那第二句呢?刚刚我们讨论过,表现的是当时香雪紧张的一种心理
好再看第三句呢?
非常美啊,在月光之下,她得到了铅笔盒,她打开了又把它合上,心里很高兴。这一段描写,你觉得怎样?你来补充一段香雪的内心活动,当她一直反复的在掰开,再合上这个铅笔盒的时候,她在想什么呀?
太好了,我终于拥有这样的铅笔盒了。明天这个同桌的小王,我希望他赶紧问我,我会非常骄傲的告诉他,这个铅笔盒可是我用40个鸡蛋,走30里夜路换来的。
非常好老师觉得,这就是当时香雪的心理活动,所以这样的语言描写,还表现了人物的一种满足感和幸福感。好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文章不仅写了香雪,还写了凤娇,那么香雪跟凤娇这些姑娘有什么不一样?
哎非常好,香雪关注的知识与文化,比如说书包呀、铅笔盒呀。而写凤娇,什么是吸引凤娇的东西?哎人们旅客上头上戴的金圈圈,戴的手表,所以他们的关注点不一样,对吧?凤娇关注的是山外人物质层面的生活方式。而香雪关注的是精神文化。
好你有补充,你来说。
香雪还问火车上的人,你们城里的大学,要不要我们村里的学生呀?哎呀,可以说看到这个,就让我们很感动,很纯真也很美好,渴求进取的精神。
所以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就认识了一位这样的香雪
美丽的美好的、渴求进取的、淳朴自尊的、坚毅的、勇敢的、走夜路回家去的香雪,她的美好简直太多太多了。但是老师想让大家思考,作者写香雪仅仅是为了写香雪吗?她仅仅是为了写这个台儿沟吗?
刚刚我们通过时代背景资料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距今已经有将近40年的时间了,没错,它还有它非常丰富的时代内涵。
她是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农村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逐渐的摆脱了贫穷愚昧和落后,一步一步的拥抱开放、文明与现代的痛苦和喜悦,这就是它深刻的意蕴。
五、作者专访,明确主旨
那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五个环节,作者专访,明确主旨,刚刚我听到第四组同学在讨论的时候说,作者赞美香雪,与之进行对比的是凤娇,那么作者就是在批判凤娇。同学们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人物吗?
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一定要有一颗柔软的心,深入到文本当中去。我们听听铁凝是怎么说的,世界上最纯洁最美丽的情感,就是少女的梦想。尽管它幼稚、缥缈甚至可笑,但是,也是人性当中最可宝贵的一种情感。我写她们是因为我真心的热爱她们,即使是自私的愚昧的落后的,也是同样真切的和感人的。
同学们明白了吗?好那么学习这样的故事,对于我们今天来说,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铁凝是这样说的,希望能唤醒我们年轻一代人改变生活、改变社会的强烈的责任感。
同学们我们是职业高中的同学,所以说,好多同学就没有什么信心,我想跟大家说的是,职业高中的学生也是高中生,我们只要通过努力,像香雪一样,我们也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对吗?那么在此给大家引入这样的一句哲语。
来自《月亮与六便士》,“六便士是现实,月亮是梦想,我们脚踏实地,才能生存下去;我们拥抱梦想,才能生活美满。”就像台儿沟的人们,脚踏实地才能安分守己地扎根的生活,但是只有像香雪他们拥抱铅笔盒、拥抱自己美妙的梦想,才能更加圆满。
课后请大家完成这样一个作业
从香雪和凤娇的人物当中,任选一个,写一封信,写给40年后的自己,也可以写给40年后的对方。
我们继续的深入文本当中,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里面去看看,会有什么新的发现?下节语文课,我们来做一个当堂展示。好本节课就到此结束,同学们下课。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