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2-07 21:18:19

文档简介

高三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D C C B B D B D
题号 11 12
答案 A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道题,共52分)
1. (每空2分,共10分)
(1)生长素
(2)③
(3)右侧弯曲 右侧光照导致生长素向下运输量减少,造成右侧生长速度低于左侧 不能
2. (每空2分,共12分)
(1)促性腺激素 性腺
(2) ① BC
②气味辨别能力和迷宫实验得分提高
(3)②④ ②⑤
3. (除说明外,每空1分,共8分)
(1)生产者
(2)12 1.92×108
(3) ①探究CO2浓度和pH对某种单细胞藻的增长的影响(2分)
②小于
(4)垂直 整体
4. (除说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1)协助扩散 氧化分解(有氧呼吸) 外负内正(2分)
(2)细胞膜(2分) 合成糖原 转化为非糖物质
(3)ABCD(2分)
5.(每空2分,共12分)
(1)抗原 细胞毒性T
(2)降低
(3)①降低
②淋巴结中不同荧光强度的DC细胞数量更多
(4)抑制高三生物学
一、选择题(共 12 题, 每题 4 分,共 48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秋发牡丹的花期多集中在 10 月中下旬至 11 月中旬,为使其在国庆节期间盛开,园艺
工作者对植株进行处理, 以下措施不能实现该目的的是
A .适当遮光,减少日照时长 B .适当降低温度
C .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D .增施有机肥
2 .昆虫的神经突触间隙存在可分解神经递质的酶,其活性可被某杀虫剂抑制, 据此推测,
该杀虫剂作用于昆虫后, 短时间内影响
A .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的种类 B .突触间隙神经递质的数量
C .突触后膜的受体种类 D .突触后膜受体数量
3 .某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出现腹水(组织液积水),为消除腹水,临床上静脉输液的主
要成分最可能是
A .葡萄糖 B .生理盐水 C .氧气 D .血浆蛋白
4 .用火柴棍由脚跟向前轻划新生儿足底外侧缘时, 他的大脚趾会缓缓地上翘,其余各趾
呈扇形张开。该现象在 6~18 个月大时逐渐消失。下列关于该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新生儿完成这些动作属于条件反射
B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控制该动作完成
C .该现象消失说明低级中枢的活动受高级中枢的调控
D .该反射中兴奋以反射弧形式传导
5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 HIV 主要侵染辅助性 T 细
胞。环孢霉素 A 能选择性地抑制辅助性 T 细胞的增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辅助性 T 细胞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 .感染 HIV 后,辅助性 T 细胞死亡的速度大于增殖速度
C .环孢霉素 A 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艾滋病
D .环孢霉素 A 可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高三生物学 第 1 页 共 8 页
6 . 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猎物模型,如下图所示(图中箭
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请据图判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模型属于数学模型
B . 图中最可能代表捕食者种群 K 值的数据是 P3
C .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
D .捕食者与猎物的相互关系是经过长期的协同进化逐步形
成的
7 .一般来说,雌雄异株植物自然种群的性别比例为 1∶1,但环境因子会使性别比例偏 离。斑子麻黄是耐贫瘠、干旱、寒冷的雌雄异株植物。下图为某山坡不同区域(S1 、S2
样地的营养条件优于 S3 、S4 )斑子麻黄种群调查结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调查斑子麻黄种群性别比例需要随机取样
B .S2 样地斑子麻黄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C .营养不良环境下幼龄雄株比雌株生命力更强
D .海拔越低则斑子麻黄种群性别比例偏离越明显
8 .他感作用是指一种植物通过向环境中分泌某种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者间 接的影响。如北美的黑胡桃可以抑制离自身树干 25m 范围内植物的生长,甚至彻底杀死
许多植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他感作用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B .他感作用的存在可能降低群落的丰富度
C .他感作用是引起群落演替的原因之一
D .利用该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属于化学防治
高三生物学 第 2 页 共 8 页
9 .研究者对某地区不同林龄的高山针叶林群落的净初级生产力(ANPP)进行研究,得 到图示结果。 ANPP 可用单位面积植物每年有机物积累的速率来表示。下列相关叙述正
确的是
A . ANPP 代表群落光合作用的总量
B .ANPP 可用于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
C .ANPP 中能量可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利用
D .该地区群落演替的晚期白皮松占有优势
10 .某弃耕农田中的植物种类 40 年间的变化情况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年份 1 4 15 25 40
乔木 0 0 0 14 23
灌木 0 3 4 12 19
草本植物 28 27 26 30 34
总计 28 30 30 56 76
A .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改变
B .某种乔木的生态位包括其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C .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
D .物种丰富度呈“S”形增长
11 .草原中尿素氮的保留和循环利用是减少氮损失和提高氮利用效率的关键。研究者用
15N 标记羊尿液,研究尿素氮在植物、土壤、地下水之间的分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氮循环是指尿素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循环
B .生态系统中氮循环具有全球性
C .土壤微生物可以促进氮循环的进行
D .可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析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中 15N 的比例
12 .科研人员对獐子岛海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进行研究,其中第二、三、四营养级
能量分配情况如下表所示(单位: t/(km2 a))。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高三生物学 第 3 页 共 8 页
营养级 被捕食量 海产品捕捞量 流向碎屑量 呼吸量 营养级总能量
二 356.6 2.06 1508 2910 4777(A1)
三 22.89 1.249 153.8 178.7 356.6(A2)
四 1.206 0.288 8.923 12.47 22.89(A3)
A .图中 A1+A2+A3 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 .分解者利用的是流向碎屑的能量
C .能量在第二、三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约为 7 .5%
D .第四营养级大部分能量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二、 非选择题 (本大题有 5 道题, 共 52 分)
1 .(10 分) 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调节网络调控的。图 1 表示三
种植物激素及 2 ,4-D 的相互作用模型,其中①②③表示植物激素。回答下列问题。
高三生物学 第 4 页 共 8 页
图 1
图 2
(1)激素① 和细胞分裂素能够协调促进细胞分裂的完成。
(2)激素②、③表示赤霉素和脱落酸,其中表示脱落酸的是 (填标号)。
(3)植物体一些新生的嫩叶经常会遇到被其他叶片部分遮挡的情况。研究发现光照会引 起植物细胞内生长素含量减少, 一个叶片左、右两部分的叶肉细胞输出的生长素会分别 沿着该侧的叶柄细胞向下运输(如图 2 所示)。据此推测,图中被遮挡嫩叶叶柄生长状态
发生的变化是向 生长,其原因是 ,这一
过程能否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 。
______________
2 .(12 分) 唐氏综合征(DS)患者常表现出认知障碍、嗅觉缺陷、生育能力低下等症状,
这与一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缺乏症的症状非常相似。科研人员对 DS 与
GnRH 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1)DS 患者生育能力低下,可能是由于下丘脑分泌的 GnRH 缺乏,导致垂体分泌
不足, 使 发育不良所致。
(2)为探究 DS 与 GnRH 的关系,研究者创建了 TD 小鼠模型来模拟人类的 DS 病程。
①对不同发育阶段的野生型和 TD 小鼠进行气味辨别能力和认知能力检测, 结果如图 1、
图 2 。从检测结果可知,TD 小鼠可作为人类 DS 的动物模型的依据是 。(多选)
A. TD 小鼠前四天嗅闻时间相对值逐渐下降,说明其存在嗅觉缺陷 B. TD 小鼠气味 2 的嗅闻时间明显短于野生型,说明其存在嗅觉缺陷
C. TD 小鼠迷宫实验得分低于野生型,说明其存在认知障碍
D. TD 小鼠生育能力降低
②利用显微镜观察 TD 小鼠下丘脑,发现 TD 小鼠 GnRH 神经元数量明显少于野生型小 鼠,据此推测 DS 与 GnRH 的分泌不足有关。 若向成年 TD 小鼠注射适量 GnRH,检测
发现 TD 小鼠 ,则该结果支持上述推测。
(3)研究发现 TD 小鼠和 DS 患者 GnRH 神经元中 miR-200(一种微小 RNA)显著减少。
研究者提出假设:过表达 miR-200 基因可以改善 DS 患者气味辨别能力和认知能力。请
从①~⑤中选择小鼠和处理,以验证上述假设。请根据实验结果填写相应实验组合。
①成年野生型小鼠②成年 TD 小鼠③不做处理④将腺病毒载体导入 GnRH 神经元⑤将含
有 miR-200 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导入 GnRH 神经元
高三生物学 第 5 页 共 8 页
组别 小鼠类型和处理 气味辨别能力和认知能力(加号越多表示能力越强)
1 ②③ +
2 +
3 ++
4 ①③ +++
3 .(8 分) 渤海是我国最北的近海,人类活动排放的 CO2 引起海水中 CO2 浓度上升、 pH 下降,导致“海洋酸化” ,造成海洋生物多样性锐减。为研究其原因及合理开发利用海洋
资源,研究者做了以下研究。
(1)藻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 。
(2)对该藻类进行数量调查, 若吸取藻类细胞样液 1ml 并稀释 100 倍,采用血细胞计数 板(计数室体积为 0 .1mm3 ,400 小格组成)计数,图 1 表示藻类分布情况,以该中方 格为一个样方,计数结果是藻类细胞有 个。若以该值作为各中方格藻类细胞平均
数,则 1ml 培养液中藻类细胞的总数为 个。
(3)CO2 浓度增加能促进藻类光合作用,有利于其生长。研究者进行了四组实验,测定
某种单细胞藻的增长率, 得到如图 2 所示结果。
高三生物学 第 6 页 共 8 页
图 1
图 2
①本实验的实验目的 。
②该实验结果说明: CO2 浓度升高对该藻增长的促进作用 (填“大于 ”或
“小于 ”)海水 pH 下降对其增长的抑制作用。
(4)研究者提出 “ 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即在水的上层,挂绳养殖海带等藻类;在
水的中层,挂笼养殖滤食性贝类或网箱养殖投饵性鱼类;而在底层,则投放了人工鱼礁,
并养殖海参等底栖杂食动物。这种养殖模式提升了群落 结构的复杂程度;主
要体现了生态工程 原理。
4.(10 分)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 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与神经细胞一样,胰岛 B 细胞在静息状态下呈 外正内负的膜电位。当血糖浓度增加时,葡萄糖进入胰岛 B 细胞能引起胰岛 B 细胞和组
织细胞的一系列生理反应,如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图 1 图 2
(1)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对胰岛 B 细胞的葡萄糖供应增加。 如图 1 所示, 葡萄糖以
方式进入胰岛 B 细胞后,首先使细胞内的 过程加强, 导致
ATP/ADP 的比值上升,进而影响图示 ATP 敏感的 K+通道和 Ca2+通道的开闭状态, 使胰
岛 B 细胞兴奋, 此时胰岛 B 细胞的膜两侧电荷分布为 。
(2)GLUT-4 是一种胰岛素敏感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如图 2 所示,当胰岛素与蛋白 M 结 合之后, 一方面促进携带 GLUT-4 的囊泡与 的融合,从而提高了细胞对葡萄糖 的转运能力,另一方面促进葡糖糖在细胞内的氧化分解和① 、②
过程,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3)综上,下列因素中可能引发糖尿病的有 。(多选)
A. 体内产生蛋白 M 的抗体 B. 体内产生胰岛素抗体
C. GLUT-4 基因表达不足 D. 产生抗胰岛 B 细胞的抗体
5 .(12 分) 老年人感染新冠后往往病情更严重,死亡率也更高。为了探究老年群体感染
新冠后的免疫治疗方案, 科学家开展了系列研究。
(1)环境中的病毒大部分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阻挡,少部分进入体液, 被树突状细胞
高三生物学 第 7 页 共 8 页
(DC)摄取、处理、呈递,DC 迁移到淋巴结,将 传递给辅助性 T 细胞, 并进一步激活 B 细胞, 产生体液免疫。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激活 细胞,最终
裂解靶细胞。
(2)科学家建立新冠病毒感染小鼠模型, 用病毒感染不同年龄阶段小鼠后记录存活小鼠
数量。图 1 结果显示,与年轻小鼠相比,老年小鼠感染新冠后的存活率
(升高/降低)。
高三生物学 第 8 页 共 8 页
图 1
图 2
(3)进一步研究发现,感染后老年小鼠比年轻小鼠淋巴结中的 DC 少,科学家提出两种
假设:
假设一:老年小鼠淋巴结中 DC 增殖能力弱于年轻小鼠
假设二:老年小鼠外周血中 DC 迁移至淋巴结的能力弱于年轻小鼠
研究者用等量的荧光分子 CFSE 标记 DC 细胞膜后,将其分别注射到年轻和老年小鼠静
脉,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结中不同荧光强度的 DC 细胞数量,结果如图 2。
①被标记的 DC 进入体内后,随着细胞分裂, 新形成的 DC 细胞膜的荧光强度 。
②结果不支持假设一,支持假设二,依据是: 与年轻小鼠相比,老年小鼠和年轻小鼠不
同荧光强度的 DC 细胞所占比例相同,但年轻小鼠 。 (4)已有研究发现 DC 数量降低与一种信号分子 PGD 含量有关,且随着年龄增加 PGD 含量逐渐增加。敲除 PGD 基因的老年小鼠感染新冠后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小鼠。据此科 学家设计研发 (促进/抑制) PGD 与受体结合的新型药物,用于治疗老年群
体的新冠感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