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六年级上册第7课春江花月夜 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花城版六年级上册第7课春江花月夜 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2-07 18:5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欣赏《春江花月夜》
——民族管弦乐曲
目 录
教学重、难点
作品介绍
课堂小结
古曲的地位
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
分乐段欣赏乐曲
教学目标
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通过对乐曲的欣赏,学生能够充分感知乐曲主题乐段的节奏、情绪及旋律线走向,了解中国民族传统音乐;
艺术表现:通过聆听、模仿、哼唱、讨论等表现活动,学生的形象艺术思维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得到训练,能够自发的产生音乐参与意识;
创意实践:通过初步了解中国民族音乐“鱼咬尾”及“换头合尾”的音乐创作技法,学生能够自主地尝试对音乐进行简单的编创;
文化理解:通过欣赏并哼唱乐曲主题旋律,学生能够加深对乐曲各乐段的印象及理解,充分感受中国民族音乐之美。
目 录
教学目标
作品介绍
课堂小结
古曲的地位
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
分乐段欣赏乐曲
教学重、难点
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 “换头合尾”以及 “鱼咬尾”的音乐创作技法及民族管弦乐器分类;
熟悉乐曲主题旋律,并能够较为清晰流畅的哼唱主题旋律乐段“江楼钟鼓”。
教学难点:感受“春江花月夜”的音乐意境以及中国民族音乐风格。
春江花月夜
——民族管弦乐曲
民族管弦乐作品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古诗朗诵导入
作品介绍
乐曲《春江花月夜》又称《夕阳箫鼓》《浔阳曲》,描绘了浔阳(今江西九江)江上月夜的美景,该乐曲原为琵琶古曲,后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
作品介绍
月上东山
花影层叠
水云深际
渔歌唱晚
洄澜拍岸
欸乃归舟
尾 声
风回曲水
桡鸣远

全曲由十部分组成:
江楼钟鼓
请你分辨:
这个乐段主要是由哪些
民族管弦乐器演奏的?
柳琴

扬琴
二胡
唢呐

竹笛
木鱼
中阮
梆子
琵琶

初听主题旋律“江楼钟鼓”
主题旋律“江楼钟鼓”主奏乐器
该乐段主要是由以下中国民族管弦乐器演奏——


二胡
琵琶
一起来了解中国民族管弦乐器的分类
中国民族管弦乐器按照演奏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类,分别是: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
中国民族管弦乐器分类
拉弦乐器 ——
指用弓摩擦琴弦而发声的乐器。
弹拨乐器 ——
指用手指或拨子、琴竹触弦发音的乐器。
打击乐器 ——
指以打、摇动、摩擦、刮、敲击等方式产生声音效果的乐器。
吹管乐器 ——
主要是指用嘴吹奏的利用气流震动管体而发音的乐器。



梆子
二胡
唢呐

竹笛
木鱼
中阮

琵琶
吹管乐器:
拉弦乐器:
弹拨乐器:
打击乐器:
中国民族管弦乐器分类
试一试:将下列中国民族管弦乐器归类到对应位置
中胡、革胡
柳琴、琵琶、阮
排箫、笛子、箫、管子、笙、唢呐
鼓、锣、木鱼
二胡第一声部
二胡第二声部




三弦
古筝
复听主题旋律“江楼钟鼓”
这一乐段旋律线走向有什么特点?






复听主题旋律“江楼钟鼓”
聆听分析:该乐段共有几个乐句?
找一找乐句的头尾衔接处有何特点?
旋律特点:鱼咬尾
鱼咬尾
中国民族音乐一种常见的作曲手法
前一句旋律尾音
下一句旋律首音
相同
&
活动:鱼咬尾旋律自主编创
试一试:按照鱼咬尾的创作手法,给以下旋律编创后半句
La
La
La
La
哼唱主题旋律“江楼钟鼓”
用“La”哼唱旋律,注意各乐句间换气
La
La
La
La
La
La
再次哼唱主题旋律“江楼钟鼓”
加入右手,边画旋律线,边用La哼唱,
La
La
注意换气位置,及结束句哼唱要求。
作品介绍
江楼钟鼓
水云深际
渔歌唱晚
洄澜拍岸
欸乃归舟
尾 声
风回曲水
桡鸣远

全曲由十部分组成:
月上东山
花影层叠
闭上眼睛分别聆听,听辨
你发现了什么?
“月上东山”
“花影层叠”
结束句相同——换头合尾
两个乐段的结束句有什么特点?
换头合尾——
旋律特点:换头合尾
几段音乐 相互之间:
头部旋律发生改变, 但尾部的旋律相同。
作品介绍
江楼钟鼓
月上东山
花影层叠
水云深际
洄澜拍岸
欸乃归舟
尾 声
风回曲水
桡鸣远

全曲由十部分组成:
渔歌唱晚
作品介绍
江楼钟鼓
月上东山
花影层叠
水云深际
渔歌唱晚
洄澜拍岸
风回曲水
全曲由十部分组成:
桡鸣远

尾 声
欸乃归舟
“欸乃归舟”
请你聆听观察这一段音乐的速度,
请闭上眼睛,跟着音乐在脑海中想象一下,
“尾声”
轻舟在远处的江面渐渐消失,一切恢复了平静。
渔民们归家心切但又愉悦的心情。
它表现了渔民们怎样的心情?
这段音乐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许多专业作曲家和指挥家不断地将其推广发展,使《春江花月夜》成为我国传统音乐中一颗璀璨的明珠,1998年登上维也纳音乐厅演出,正式走上国际舞台。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现场也加入昆曲的演唱方式演绎了此部作品。
《春江花月夜》古曲的地位 (拓展)
音乐作品《春江花月夜》它美吗?美在哪里?
中国民族传统音乐美在哪里?
独一无二、不可替代
民族音乐之美
课堂小结
通过对中国民族管弦乐作品《春江花月夜》的欣赏,本次课我们初步掌握和认识了中国民族传统乐器及部分创作手法,更加深入地体会了民族器乐曲中“借景抒情”的音乐表达方式。
在日后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望同学们能够多从音乐本身感受音乐的内涵美,感受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及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
课程到此结束
感谢指导!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