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一知识梳理
地球运动
1.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侧视图):北逆南顺(俯视图)
2.
地球自转周期
时间
旋转角度
意义
恒星日
23时56分4秒
360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
24小时
360°59'
昼夜更替周期
3.地球自转速度
(1)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约为15°h。
(2)线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减小。
4.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因素
因素
影响
关系
纬度
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
负相关
海拔
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正相关
5.晨昏线判断方法:自西向东由昼进入夜为昏线,②自西向东由夜进入昼为晨线,
6.特殊时区:世界时为0°经线地方时或零时区的区时或者中时区的区时。
7.
求时差的技巧一“同减异加”
①经度差:两地同在东(西)经度,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经度,另一地在西经度,取两数之和。
②时区差:两地同在东(西)时区,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取两数之和。
8.求时间的技巧一“东加西减”
先画出表示全球所有经线(或时区)的数轴,标出已知经线(或时区)及其地方时(或区时),再标出
所求经线(或时区),计算出两地经度差(或时区差)后,再将其转化为地方时差(或区时差)。如下图所
示。
西减地方时差
东加地方时差
180°
90°W
09
90E
180%
11111111111111
西十二区
西六区
0
东六区
东十二区
西减时区差
东加时区差
9.与行程(运动)有关的时间计算
例如: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经过m小时到达B地,求飞机降落到B地的时间。
可以用两种公式计算:
(1)降落到B地的时间=起飞时A地的时间士时差十行程时间(m)。
(2)降落到B地的时间=起飞时A地的时间+行程时间(m)土时差。
10.明确日期范围的确定方法: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点,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
过来,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点。
11.晨昏线的判断方法
夜进入昼→晨线
6时→晨线
(1)自转法:顺地球自转方向
(2)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
昼进入夜→昏线
18时→昏线
12.公转速度:远日点为7月初,速度最慢:近日点为1月初,速度最快。
13.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①昼长=昼弧所跨经度数除以15°的商。②夜长=夜弧所跨经度数除以15°的商。
③昼长=(12一日出地方时)×2=(日落地方时一12)×2=日落地方时一日出地方时。
14.日出日落方向
直射点位置
日出
日落
赤道
正东
正西
南半球
东南
西南
北半球
东北
西北
15.太阳周日视运动
B
夏至
冬至
夏至春秋分冬至
B
春秋分
春秋分
B
冬至夏至
E
E
NE..........A
N....
夏至
春秋分
W
观察点A位于北半球,则太
观察点A位于南半球,则太阳
观察点A在赤道上,则太阳
观察点A在极点,则太阳
阳运行轨道面均向南倾斜
运行轨道面均向北倾斜
运行轨道面与地平圈垂直
运行轨道面与地平圈平行
16.昼夜长短变化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23°26N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
☆0°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
----23026S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1)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太阳直射点
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
(2)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17.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18.有关昼夜长短时间计算的三个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