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环球采风》第2课《红蜻蜓》。
【教材分析】
《红蜻蜓》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环球采风》第2课唱歌课,《红蜻蜓》是一首日本歌曲,表现了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旋律优美流畅,一气呵成。歌词朴实,富有田园气息。歌曲为大调式,上下两个乐句的结构。旋律起伏、深情,两个乐句的旋律线基本相同,先上后下,节奏也基本相似,因此,给人一种朴素的感觉。开始两小节旋律一下子发展到最高音i,这在一般歌曲中是较少见的。紧接着一个六度的下行到1,然后经过2上扬到3,非常深情。第二乐句的旋律走向与第一乐句基本相同,只是没有第一乐句那样的大跳,显得较平稳。由于这首歌曲优美的旋律和朴素的情感深受人们喜爱,以至于会把它误认为是一首童谣。歌曲的旋律流畅,一气呵成,所以需要较长的气息支持,这是演唱这首歌曲的难点。日本位于亚洲的东部,首都是东京。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是整个小学段的中间阶段,对于音乐知识也处在萌芽的好奇阶段,对音乐课充满了兴趣,乐于参与课堂教学和音乐表现活动,但是,音乐鉴赏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即要科学的引导,又要充分发挥学生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的能力,同时课堂的耐心程度不高,容易激动,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对这学生兴趣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感受旋律的优美、柔和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意境。
(二)艺术表现
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二声部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为歌曲伴奏,表现歌曲中的情绪。
(四)文化理解
通过学唱歌曲和欣赏各国经典歌曲和乐曲,了解各国的音乐表现特点,熟悉各国的经典名曲,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音乐文化素养。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
(二)教学难点:
1、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为歌曲伴奏,表现歌曲中的情绪。
2、用和谐的声音唱好二声部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昆虫?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蜻蜓给你怎样的印象呢?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它的名字叫作《红蜻蜓》。(书写板书《红蜻蜓》)
【设计意图:以问题为切入点,调动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气氛。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自然巧妙的导入新课】
二、师生互动,学唱歌曲
教师:聆听音乐,判断这首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播放音乐)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中速稍慢、抒情的,再次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演唱的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下面边听音乐边律动(播放音乐)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这首歌曲表现了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再次聆听歌曲,边听音乐边律动,感受歌曲是几几拍的节奏?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这是一首3/4拍的歌曲,下面我们再次聆听歌曲,边打节奏边律动
预设:律动
教师:下面我们带着节奏朗诵歌词
预设:朗读
教师:通过聆听和观察谱面,同学们发现歌曲有什么特点?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这是一首二声部的歌曲,下面老师简单介绍一下歌曲《红蜻蜓》是一首日本歌曲,表现了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旋律优美流畅,一气呵成。歌词朴实,富有田园气息。歌曲为大调式,上下两个乐句的结构。旋律起伏、深情,两个乐句的旋律线基本相同,先上后下,节奏也基本相似,因此,给人一种朴素的感觉。下面我们学唱第一声部的第一乐句简谱
预设:学唱简谱
教师:讲解附点和歌曲强弱、气息问题,请再次演唱
预设:学生演唱
教师: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我们学习第一声部的第二乐句简谱。
预设:学唱简谱
教师:讲解附点和歌曲强弱、气息问题,请再次演唱
预设:学生演唱
教师: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我们学习第二声部的第一乐句简谱
预设:学唱简谱
教师:讲解附点和歌曲强弱、气息问题,请再次演唱
预设:学生演唱
教师: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我们学习第二声部的第二乐句简谱。
预设:学唱简谱
教师:讲解附点和歌曲强弱、气息问题,请再次演唱
预设:学生演唱
教师: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老师演唱第二声部,同学们演唱第一声部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老师演唱第一声部,同学们演唱第二声部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全班分成两组,一组唱一声部,二组唱二声部
预设:演唱
教师:接下来一组唱二声部,二组唱一声部
预设:演唱
教师:整体演唱
预设:演唱
【教学建议:《红蜻蜓》是一首简短的二部合唱歌曲,由上下两个节奏基本相同的乐句组成,高低两声部的节奏则完全相同,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这样的合唱在两个声部音准的把握上有难度,尤其是合唱中的低声部音准的把握。教学时,建议从学唱低声部切入教学,采取视唱歌谱的方式,先让学生唱准低声部旋律,再学习高声部旋律,并进行唱谱的合唱练习,在唱准旋律的基础上再进行歌词的二部合唱。在演唱时老师及时指导学生唱好歌曲,细致到每一乐句、每一个词的演唱表现。这是一首经典歌曲,要求学生能背唱歌词,目的是让学生的眼睛离开课本,集中看老师的指挥,以更好地演唱歌曲。最后可为歌曲设计演唱表现形式。如歌曲可重复演唱三遍,第一遍由一位或几位学生领唱,第二遍可用第一声部进行二部轮唱,第三遍合唱。】
三、精彩演绎,自由发挥
教师:下面我们用声势动作和身边的乐器为歌曲伴奏(播放歌曲)
预设:聆听音乐,边唱边自由律动(教师引导)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作品增加学生对我国影视音乐代表作品的了解,并对影视音乐的特点和作用有所认识。激发学生对影视音乐的兴趣。】
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
教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视频
预设:欣赏视频
教师:说说你的感受?
预设: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学唱歌曲带领学生领略优美的江南音乐,了解江南的风土人情,进一步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学生对江南音乐的兴趣。】
【板书设计】
《红蜻蜓》
1=F 3/4拍 中速稍慢 深情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4张PPT)
第四单元
环球采风
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昆虫?
蜻蜓给你怎样的印象呢?
歌曲
《红蜻蜓》
聆听音乐,判断这首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
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中速稍慢、抒情的,再次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演唱的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下面边听音乐边律动
这首歌曲表现了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再次聆听歌曲,边听音乐边律动,感受歌曲是几几拍的节奏?
这是一首3/4拍的歌曲,下面我们再次聆听歌曲,边打节奏边律动
下面我们带着节奏朗诵歌词
通过聆听和观察谱面,同学们发现歌曲有什么特点?
这是一首二声部的歌曲,下面老师简单介绍一下歌曲《红蜻蜓》是一首日本歌曲,表现了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旋律优美流畅,一气呵成。歌词朴实,富有田园气息。歌曲为大调式,上下两个乐句的结构。旋律起伏、深情,两个乐句的旋律线基本相同,先上后下,节奏也基本相似,因此,给人一种朴素的感觉。下面我们学唱第一声部的第一乐句简谱
讲解附点和歌曲强弱、气息问题,请再次演唱
填词演唱
下面我们学习第一声部的第二乐句简谱。
讲解附点和歌曲强弱、气息问题,请再次演唱
填词演唱
下面我们学习第二声部的第一乐句简谱
讲解附点和歌曲强弱、气息问题,请再次演唱
填词演唱
下面我们学习第二声部的第二乐句简谱。
讲解附点和歌曲强弱、气息问题,请再次演唱
填词演唱
下面老师演唱第二声部,同学们演唱第一声部
下面老师演唱第一声部,同学们演唱第二声部
下面全班分成两组,一组唱一声部,二组唱二声部
接下来一组唱二声部,二组唱一声部
整体演唱
下面我们用声势动作和身边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视频
说说你的感受?
同学们,
再见!
感谢您观看与支持
攻坚克难赢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