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10.《马诗》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10.《马诗》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08 11:1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马诗》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读准“燕”“似”“络”字的读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能借助注释,通过合作交流理解诗句的意思,熟读成诵。 3.结合相关资料,体会诗人的豪情壮志和渴望立功报国的赤子之心,体会诗人内心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含义,结合资料,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和渴望立功报国的赤子之心,体会诗人内心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积累古诗,激趣导入(2分钟)
1.师生配合朗读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引导学生发现诗中的“马”字,介绍“马”在古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及唐代诗人李贺写的《马诗二十三首》,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马”的飞花令中积累诗句,感受马在古人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紧扣主题导出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8分钟)
(一)整体感知单元目标(1分钟)
1.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出示单元导语揭示单元语文要素:联系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查资料 助理解)。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在回忆、复习学习古诗方法的基础上了解新的学习方法,明确单元目标,了解本节课中要落实的语文要素。
(二)结合资料,了解作者。(2分钟)
课件显示:
诗人李贺生于790年,卒与816年,字长吉,唐代诗人,7岁能辞章,15岁工乐府,27岁卒。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引用神话传说,托古喻今,被后人誉为“诗鬼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所以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设计意图:教师提供诗人资料,让学生根据资料初步体会诗人才高命薄,英年早逝。
(三)读准字音,读出节奏。(5分钟)
1.学生自由朗读《马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强调“燕山”的“燕”和“月似钩”的“似”的正确读音,并且解释燕山所代表的意思。 燕(yān) 似(sì) 络(luò)学生再读,注意停顿。 课件出示:
马 诗
(唐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设计意图: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三、结合资料,研读古诗(25分钟)
(一)结合注释,理解大意。(5分钟)
1.借助书中的注释及身边的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同桌合作学习,讨论诗文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教师适时引导“沙如雪”。结合“儿童急走追黄蝶”提点“走”是“跑”“驰骋”的意思;“清秋”可以将词语进行拆分组合,理解为“清爽的秋天”,让学生作批注。
3.结合理解,想象画面,朗读古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将以前学过的方法运用到实际学习过程中,学以致用,大致了解诗意;通过想象画面朗读,进一步感知诗意。
(二)结合资料,领悟感情。(20分钟)
1.思考:诗人通过写马在写谁?引出“咏物诗”。
课件显示:诗人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表达情感和志向的写作手法,称为托物言志,而这一类的诗就叫咏物诗,咏物诗是古诗题材中的一种,咏物诗是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作者的感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于美好的愿望,或包含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我们国家历朝历代都有大量的咏物诗流传至今。我们还学过或读过哪些咏物诗呢
预设:《梅花》《蜂》《石灰吟》《竹石》……
2.讨论“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了诗人表达的志向 教师出示“金络脑”图片,介绍那是非常贵重的鞍具,象征着马受到主人的重视,寄托了诗人自己渴望能像这马儿一样被重用,一展抱负、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3.请朗读这两句诗,读出诗人的远大理想抱负。
4.插入诗人的视频背景资料,深入理解诗人情感。引导学生抓住“何当”一词体会诗人的无奈和感伤,读出诗人的抱负和伤感。
设计意图:介绍咏物诗,结合特点了解本诗中诗人的志向,感悟诗人通过咏马表达自身远大理想抱负;结合图片资料进一步加深理解,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人情感。
5.思考:诗人的“志”主要集中表达在三、四句,那写一、二 两句是不是有些多余 引导学生谈“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中描写的景象,谈马。总结:一切景语皆情语,原来这萧瑟、寂寥的边塞夜景,最终是为了突显诗人的理想和抱负。(寓情于景)
6.配乐读整首诗,感受诗人的雄心壮志和悲叹无奈。
7.反复诵读,熟读成诵。
设计意图:通过谈写景的诗句,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写法,升华感情,熟读成诵。以“读”为主贯穿整节课教学。
四、总结巩固,拓展延伸。(5分钟)
1.结合板书,做课堂小结。
2.结合游戏,完成巩固练习。
3.查找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谈谈自己的理想。
设计意图:总结课堂,结合游戏巩固练习,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查找资料,落实本节课语文要素;迁移学习效果,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