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现代生活与化学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绿色美丽溧阳生态建设应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利于生态保护的是
A.推行垃圾分类
B.提倡绿色出行
C.实行空气质量实时监测
D.将废弃塑料集中露天焚烧
2.柑橘类水果中含有柠檬酸(C6H8O7),柠檬酸可用于除水垢。下列关于柠檬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有机物 B.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C.含有4个氢分子 D.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1
3.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空气和氧气
B.用水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两种固体
C.用熟石灰粉末与之混合、研磨,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两种化肥
D.用燃烧的方法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4.下列关于耐高温新型陶瓷材料氮化硅(Si3N4)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氮化硅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40g
B.氮化硅是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
C.氮化硅中硅与氮的质量比为3:4
D.氮化硅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5.化学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以下认识不正确的是
A.推广使用新能源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B.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提高粮食产量
C.开发新型钛合金为“勇士号”深潜提供了保证
D.大力开采金属矿产提高工业经济产值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B.可用甲醛保存鲜鸡蛋,延长保质期以食用
C.为了提倡节约,发霉的食物洗一洗可以食用
D.有机玻璃是合成材料,玻璃钢是金属材料
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 B.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C.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8.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碱、盐、纯净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C60、氨水、硫酸钡、过磷酸钙、盐酸
B.Mg、苛性钠、纯碱、胆矾、AgNO3溶液
C.N2、碱石灰、CuSO4、葡萄糖、自来水
D.生铁、CH3OH、石灰石、NaCl、波尔多液
9.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的是
A.严格监管合肥、农药的使用
B.用天然气代替汽油做车用燃料
C.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D.使用填埋法处理不能降解的生活垃圾
10.“河南味道”声名远播。下列食品和食材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郑州烩面 B.道口烧鸡 C.中牟大蒜 D.新郑大枣
二、判断题
11.塑料随意丢弃不会造成白色污染( )
12.为保持肉制品鲜美,可在香肠中加入少量的亚硝酸钠( )
13.葡萄糖经过肠壁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糖,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 )
14.聚氯乙烯薄膜无毒,可以包装食品。( )
15.甲醛会与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 )
三、综合应用题
16.我国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1)“碳达峰”和“碳中和”中的碳是指 (填化学式)。
(2)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下列反应中放出热量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碳与氧气的反应 B.红磷与氧气的反应
C.蜡烛与氧气的反应 D.水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写出氢气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4)下列做法有利于改善环境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积极植树造林 B.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C.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D.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17.金属及其化合物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其中铁及其化合物的使用最为广泛。
一、金属的广泛应用
(1)人体因摄入铁元素不足而易导致的疾病是 ;
(2)铁与铬、镍等金属熔合可形成“不锈钢”,用不锈钢丝和聚乙烯纤维为原料可制作耐酸防护服材料。以上叙述中不涉及到 (填字母)
A 合金 B 无机非金属材料 C 合成材料 D 复合材料
二、钢铁的冶炼和探究
(3)联合钢铁工业的基本生产流程示意如下:
①写出以赤铁矿为原料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反应制取铁的化学方程式: 。
②生铁和钢的最大区别是: 。
③某赤铁矿石中含Fe2O380%,用3000 t这种矿石,可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质量是多少 ?(请写出计算过程)
(4)甲组同学取24gFe2O3粉末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后的固体产物。已知B装置中的液体为过量的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混合液,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能力比氢氧化钙强。
如果实验成功,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A中玻璃管内反应的实验现象 。
②实验开始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一氧化碳,再点燃酒精灯,目的是 。
③B、C装置的作用是 (填字母序号)
a 收集二氧化碳 b 检验二氧化碳 c 收集一氧化碳
(5)查阅资料得知CO与氧化铁反应,在不同的温度下,氧化铁因失氧程度不同而生成其他铁的氧化物(或铁单质)和CO2。乙组同学采集了用某种热分析仪记录的CO与氧化铁反应的有关数据,并得到固体质量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根据相关信息,回答如下问题:
①图中D点对应的物质化学式为 ;
②写出400℃~500℃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18.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某学校为学生准备的午餐食谱如下:米饭、红烧肉、清蒸鱼、凉拌黄瓜、豆腐汤,其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
(2)现代远行可乘坐飞机。铝锂合金材料大量运用于国产C919大飞机的制造,下列不属于铝锂合金性质的是______(填字母)。
A.密度大 B.硬度大 C.抗腐蚀
(3)自来水硬度较大不宜直接饮用。为了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常采用的方法是 。
(4)节约资源,低碳环保是我国今后发展要坚持的原则,下列做法与这一原则吻合的是______。
A.步行上学 B.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C.双面使用纸张 D.庄稼秸秆就地焚烧
参考答案:
1.D
【详解】A、推行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保护生态,故不符合题意;
B、提倡绿色出行,有利于保护生态,故不符合题意;
C、实行空气质量实时监测,有利于保护生态,故不符合题意;
D、燃烧废弃塑料会产生氯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造成空气污染,不利于保护生态,故符合题意。
故选D。
2.C
【详解】A、柠檬酸由于是含碳、氢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A正确;
B、柠檬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B正确;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柠檬酸是由柠檬酸分子构成的,1个柠檬酸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构成的,不含有氢分子,故C不正确;
D、柠檬酸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故D正确。
故选:C。
3.C
【详解】A、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空气不能使其复燃,能区分,故此选项错误.
B、从溶解能力的强弱对两种固体进行区分,硝酸铵极易溶于是,溶于水温度会降低,故能区分,故此选项错误.
C、铵盐遇碱都会放出氨气,鉴别的物质都属于铵盐,不能区分,故此选项正确.
D、燃烧时羊毛会产生焦羽毛味,合成纤维没有,故能区分,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C。
4.D
【详解】由氮化硅(Si3N4)可知:
A、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不是g;故A错误;
B、氮化硅不含碳元素,不是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故B错误;
C、根据氮化硅的化学式,氮化硅中Si、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8×3):(14×4)=3:2,故C错误;
D、氮化硅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0%.故D正确.
故选D.
5.D
【详解】A、推广使用新能源,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A正确。
B、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提高粮食产量,B正确。
C、合金有优异性能,开发新型钛合金为“勇士号”深潜提供了保证,C正确。
D、合理开采金属矿产提高工业经济产值,D错误。
故选:D。
6.A
【详解】A、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符合题意;
B、甲醛有毒,能使蛋白质变性,不能用来保存鸡蛋,不符合题意;
C、发霉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黄曲霉毒素,洗洗也不能食用,不符合题意;
D、有机玻璃属于合成材料,玻璃钢是由玻璃纤维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属于复合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D
【详解】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不会污染环境,A正确;乙醇汽油含氧量达35%,燃烧更加充分,减少尾气的排放,B正确;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C正确;人类利用的太阳能、风能、水能不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D错误。故选D。
8.B
【详解】A、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氨水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硫酸钡是由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过磷酸钙由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盐酸是由氯化氢和水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镁是由镁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胆矾是由五水硫酸铜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硝酸银溶液是由硝酸银和水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
C、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碱石灰是由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葡萄糖是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自来水是由水、可溶性矿物质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生铁是由铁、碳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甲醇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它物质,属于混合物,氯化钠是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氢氧化钙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D
【详解】A、严格监管化肥、农药的使用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能有效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故A错误;
B、天然气是一种比汽油环保的燃料,它燃烧对环境无污染,用天然气代替汽油做车用燃料,能有效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故B错误;
C、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减少水体污染,故C错误;
D、使用填埋法处理不能降解的生活垃圾,不能减小生活垃圾的污染,故D正确。
故选D。
10.B
【分析】六大类营养素: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详解】A、郑州烩面中富含糖类,故A不正确;
B、道口烧鸡富含蛋白质,故B正确;
C、中牟大蒜富含维生素,故C不正确;
D、新郑大枣富含维生素,故D不正确。故选B。
11.错误
【详解】白色污染是由废弃的塑料制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错误。
12.正确
【详解】亚硝酸钠虽然有毒,但也可以杀死细菌等有害物质,在香肠中加入少量(注意不能超量)的亚硝酸钠,保持肉制品鲜美,说法正确。
13.正确
【详解】葡萄糖经过肠壁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糖,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故说法正确。
14.错误
【详解】聚氯乙烯受热时会释放出有毒的氯化氢气体,所以不能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
15.正确
【详解】甲醛会与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正确。
16.(1)CO2
(2)ABC
(3) 化合反应
(4)ABCD
【解析】(1)
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故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说法,这里的碳指的就是二氧化碳,故填:CO2。
(2)
A、碳与氧气的反应是碳在氧气中的燃烧,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此选项符合题意;B、红磷与氧气的反应是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此选项符合题意;C、蜡烛与氧气的反应是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此选项符合题意;D、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的过程中不放出热量,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BC。
(3)
氢气在点燃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该反应只有一种生成物,属于化合反应。
(4)
A、积极植树造林有助于消耗二氧化碳,有利于改善环境,此选项符合题意;B、布袋能循环使用,塑料袋很难降解会造成“白色污染”,用布袋代替塑料袋有利于改善环境,此选项符合题意;C、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理能将垃圾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有助于改善环境,此选项符合题意;D、开发、利用清洁能源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由利用改善环境,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ABCD。
17. 贫血 B 含碳量不同 1750t 红色固体变为黑色 排尽装置内空气,避免发生爆炸 bc Fe
【详解】一、(1)人体因摄入铁元素不足而易导致的疾病是贫血;
(2)A、铁与铬、镍等金属熔合可形成“不锈钢”属于合金,涉及合金;
B、不涉及无机非金属材料;
C、聚乙烯纤维属于合成材料,涉及合成材料;
D、耐酸防护服材料由合金、聚乙烯纤维组成,属于复合材料,涉及复合材料;
故填:B。
二、(3)①赤铁矿为原料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反应制取铁,高温条件下,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是含碳量不同。
③设可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质量是x,则
解得x= 1750t;
答:可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质量是1750t。
(4)①A中玻璃管内,高温条件下,红色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黑色的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现象为红色固体变为黑色。
②一氧化碳为可燃性气体,不纯时点燃或受热会发生爆炸,实验开始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一氧化碳,再点燃酒精灯,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空气,避免发生爆炸。
③B装置中二氧化碳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一氧化碳不被吸收、也不被排出,收集在B中,故B、C装置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收集一氧化碳;
故填:bc。
(5)①图中D点时剩余固体为16.8g,24g氧化铁中铁元素质量为,D点对应的物质为铁,化学式为Fe;
②24g氧化铁中氧元素质量为,400℃时氧化铁恰好开始反应,500℃时固体质量减少24g-23.2g=0.8g,则剩余氧元素质量为7.2g-0.8g=6.4g,此时氧化物中铁与氧原子个数比为,即500℃时的产物为四氧化三铁,故400℃~500℃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18.(1)凉拌黄瓜
(2)A
(3)煮沸
(4)AC
【详解】(1)维生素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所以米饭、红烧肉、清蒸鱼、凉拌黄瓜、豆腐汤中富含维生素的是凉拌黄瓜。故填:凉拌黄瓜。
(2)铝锂合金材料能用于飞机的制造,说明该合金的硬度大、密度小,铝合金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故不属于铝锂合金性质的是A。
(3)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常采用煮沸等方法。
(4)A、步行上学,节约资源,减少尾气排放,低碳环保。A符合题意;
B、筷子是由木材制成的,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会耗费很多木材,不能节约资源。不符合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就会减少了树木的砍伐,增加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节约资源,低碳环保。B不符合题意;
C、双面使用纸张,可以节约纸张,减少木材的使用量,无形之中就可以利用树木的光合作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节约资源,低碳环保。C符合题意;
D、庄稼秸秆就地焚烧,污染环境、浪费资源。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