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第2课时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课件 (共27张PPT) 2023-2024学年度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第2课时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课件 (共27张PPT) 2023-2024学年度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2-11 12:2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10.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2课时 杠杆平衡的条件
八下 物理
沪科版
新课引入
思考
那你知道视频中涉及到杠杆的哪些知识吗?
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会进行相关计算。
学习目标
为什么体重不同的两人
能让跷跷板水平静止?
为什么重力相同的两人
不能让跷跷板水平静止?
根据我们学过的力学知识,杠杆在什么时候处于平衡状态?
思考
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时,我们就说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定义
新知学习
杠杆的平衡
极限挑战:跷跷板称重游戏 哪端落下哪端获胜
思考哪些因素可能会让你获胜呢?
体重优势获胜
“老狐狸”黄磊传授取胜秘诀
秘诀一:“力大”
秘诀二:力不变,但是让参赛者往后坐,也就是改变了力臂
实 验 1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的平衡可能与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有关
假设一:
假设二:
假设三:
假设四:
F1+l1=F2+l2
F1–l1=F2–l2
F1/l1=F2/l2
F1 · l1=F2 · l2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
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
1.器材:杠杆、钩码若干、弹簧测力计、铁架台
2.测量的物理量:力的大小 力臂的长度
3.当杠杆平衡时,分别测出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并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获取多组数据。
杠杆两端装置两只可调节的螺母,能起什么作用
调节杠杆自身的平衡
思考
实验表格
次数 动力F1 /N 阻力F2 /N 动力臂l1/m 阻力臂l2 /m
1
2
3
注意
杠杆平衡的调节方法与天平类似,可记住如下规律:哪一端高,平衡螺母就向哪一端调。即右端高,平衡螺母向右调;左高,平衡螺母向左调。
A
B
A、B两图中的哪个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均处于平衡状态
采用A图。实验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另外,可以消除杠杆自身的重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时采用哪幅图?为什么?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实验步骤:
1.安装好杠杆,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水平平衡。
2. 在杠杆的左侧一个位置挂上适量的钩码,记录此位置,同时在右侧挂上适量的钩码,移动此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此位置。
3.改变动力和动力臂的大小,相应调节阻力和阻力臂的大小,再做一次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4. 在杠杆的一侧挂上钩码作为动力,通过在同侧的其他位置上用弹簧测力计拉住杠杆的办法使杠杆平衡。将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记录在表格中。
演示实验:
次数 动力F1 /N 动力臂l1/m 阻力F2 /N 阻力臂l2 /m
1
2
3
实验记录表格:
1
12
1.5
8
2
10
1
20
2
16
4
8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
F1l1= F2l2
实验结论
1.在实验前要通过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水平平衡
2.挂钩码后,不能再动平衡螺母
3.读数时,杠杆仍要求是处于水平平衡状态,以便直接读出力臂的长度
4.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公式时,动力和阻力的单位要统一为力的单位“N”,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单位要统一,但不一定是“m”,其他长度单位统一也可以。
实验注意事项
杠杆的平衡条件能否描述为“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为什么?

分别将弹簧测力计沿竖直向下和斜向下两个角度拉。观察杠杆平衡时,两次的拉力是否相同,并且讨论原因。
拉力方向 阻力F2 /N 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 /m 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m 动力F1 /N
竖直向下 1 15 10
斜向下 1 15 10
1.5
大于1.5
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时,不满足“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因此杠杆的平衡条件不能这样描述
两次实验中示数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呢?

力臂发生了改变
例 如下图中的男孩重500N,女孩重350N,当男孩离跷跷板的转轴
70cm时,女孩应该坐在哪里才能使跷跷板在水平位置上平衡
解: 已知: F1=500N, l1=70cm,F2=350N
由杠杆平衡条件 F1 l1=F2 l2 得:
答:女孩应该坐在离跷跷板的转轴100cm的位置,才能使跷跷板在
水平位置上平衡
想想议议
阿基米德曾说过:“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
学习了杠杆的平衡条件,请同学们思考,阿基米德的愿望能实现吗?
针对训练
如图所示,杠杆平衡,若在右端钩码下加挂2个等重的钩码,左端钩码的位置应当______移_____格,才能使杠杆重新平衡。

2
杠杆的平衡条件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
课堂小结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1. 根据“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某同学在调节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时,杠杆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杠杆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
(2)在调节时,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便于直接在杠杆上读出力臂的值
随堂练习
(3)开始实验前,某小组同学准备了砝码、弹簧夹、刻度尺、弹簧测力计、带刻度的杠杆,其中多余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
(4)某小组的同学采用两边挂钩码的方法做实验,当杠杆平衡时,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经过对表格中数据的比较,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2 15 3 10
2 4 10 8 5
3 3 5 1 15
当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刻度尺和砝码
钩码,铁架台
2.如图所示的杠杆正处于水平平衡,若在杠杆两边的钩码下再挂一个钩码(钩码的质量都相同),杠杆将(  )
A.还继续处于水平平衡
B.右端上升,左端下降
C.右端下降,左端上升
D.无法确定杠杆的运动状态
C
3.如图所示,小明利用铁架台、带有刻度的杠杆、细线、弹簧测力计、若干钩码(每个钩码重均为0.5N)等实验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前,杠杆静止在甲所示的位置,则此时杠杆处于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这样做的目的是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2)将杠杆调整好后,如图乙所示,在A点挂3个钩码,则应在B点挂  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平衡
左 
2
(3)如图丙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替代钩码,先在B点竖直向下拉使杠杆平衡,然后将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要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原因是 。
(4)在实验中,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得到多组数据的目的是:_____(填序号)。
A. 使测量数据更准确
B.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C. 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变大
拉力力臂变小
C
实践与拓展
两根蜡烛被点燃后,由于融化速度不同,蜡烛油交替滴落,造成两支蜡烛的重量不同,就出现了交替摆动。
找两根一样长的蜡烛,一支吸管,一根牙签,两个一样的茶杯,按如图所示放置,点燃两边的烛芯,蜡烛跷跷板便会不停的撬动起来,想一想,这是什么道理?
蜡烛跷跷板
原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