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困境中的选择与坚持——《鱼我所欲也》逐字稿
第一课时
导入
如果你中奖中了一百万,恰好你的好朋友患病急需 80 万做手术,你愿不愿意用这笔钱救他 是选择借给朋友,还是选择自己保留这 100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孟子,看看他会怎样回答。
回顾《孟子》三章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是文章开篇的第一句话。孟子我们并不陌生。八年级学过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富贵不能淫,阐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的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阐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孟子其人。孟子其书。孟子(约前 372- 前 289),名轲,(今山东邹县)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在人性方面,孟子主张“性善论”。
《孟子》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南宋时,朱憙起走进孟子,看看他会怎样回答。
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文章雄健优美,流传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写作背景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本文的写作背景。
孟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上下交征利”的时代。《孟子》的第一篇《梁惠王上》,就揭示了这样一个现实文中记载:“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日:王!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日何以利吾国,大夫日何以利吾家,土庶人日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意思是说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人家您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么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 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封地有利,般的世人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上上下下都在追逐利益,那么国家可就危险了
孟子认为,一国上下不顾道义地逐利,就会作乱犯上,必然导致国破家亡。因此,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提出的“舍生而取义”的观点,既是对人性的一种期望,也是对仁政的一种期待
孟子认为一国上下不顾道义的逐利就会作乱,犯上必然导致国破家亡。因此孟子在与我所欲也中提出的舍生而取义的观点,既是对人性的一种期望,也是对人正的一种期待。
初读课文
好,下面我们初读课文,请你将书下所给的注音及注释标注在课文中通读课文标记不能确定的读音和不认识的词语。下面我们再读课文,请听课文诵读音频,标注字音。好,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停顿。
疏通文句,读懂课文(第一段)
好,接下来我们疏通文句,读懂课文。我们先来研读第一段文字。翻译详见课件。疏通文意后,我们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二、文章是如何提出中心论点的 3第一段是怎样论述中心论点的 请结合第一段内容思考并回答以上问题。
好,现在我们一起来明确这几个问题。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那么文章是如何提出这个中心论点的呢 文章开头,从人们常见的欲望谈起,鱼和熊掌在当时都是难得的食物,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时候,一般人会舍鱼而取熊掌,因为熊掌更为珍贵。同理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时候,孟子提出舍生而取义的观点,因为大义比生命更可贵。这样话题就自然而然地从讨论物质需求过渡到精神修养,这里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举例浅进,说理生动。
接下来文章就转入对论点的分析和论证。孟子分别从所欲所恶两个方面进行正反道理论证。生亦我所欲所欲有胜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避必也。生命也是我想要的,但还有比生命更想要的,所以我不会苟且偷生。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所以有祸患我不会躲避。所欲莫过于活着,所恶莫过于死去,这是一切生命的共同趋向,是人的本能,是自然属性。但是人之所以称其为人,除了自然属性外,还有道德属性,于是就有了不苟活不避死的抉择。比如战争年代,人们同样都希望活着而惧怕死亡。但是比起死亡,我们更憎恨外敌入侵。这时候总有一些人会迎难而上,视死如归,救国救民,于危难之际绝不会苟且偷生。比如面对现今的新冠疫情,奋战在一线的人们固然也惧怕死亡,希望活着,但他们更憎恨疫情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所以果断参与救治,义无反顾,绝不会躲避困难以上是从正面论述。接下来孟子以假设的语气推响,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人之所恶莫甚于死的后果,从反面进行论证。如果人们喜爱的事物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 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件不可以做呢 即为了生存或避免祸患,可以不择手段,不顾廉耻和自尊去做不义之事。这样的人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这是不符合社会道德准则的,所以才会有为了大义不苟且偷生的人,有能够避免灾祸而不去避免的人。
于是孟子得出结论,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活命,但他们不采用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躲避祸患,他们也不采用。比如谭嗣同戊戌变法失败后,他本可以逃往日本保住性命,但是他拒绝了。他说革命就是要有流血牺牲,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比如疫情期间,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只要他说出自身患有渐冻症身体的原因,完全可以不冲在第一线。但是他也没有。他说我还可以和你们并肩战斗。在这些人的心目中有比生命更可贵的追求,那就是大义道义,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情,那就是不义。因此在生和义之间,如果必须进行选择,就舍生而取义,行文至此完成了一个论证的循环。
最后一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是对文章论点的补充说明,表明孟子性善论的普适性。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然而有向善之心,不等于有为善之举。贤者能够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他们保有善良的本性,没有丢失,并且在践行善举。现当代很多学者认为,孟子主张性善,他的意义不在于对人性的本体意义进行阐释,而是对道德生成养成的一种启发和引导。可以说孟子的性善论本身就是引导人们要有一颗向善的心。
舍生取义是极端情境下的抉择。孟子并非不热爱生命,他也说生亦我所欲,他所呼吁的是在艰难的抉择中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趋义避利,这个社会才能向善的方向运行。
好。现在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第一段的论证过程。孟子首先由舍鱼而取熊掌,类比出舍生而取义的观点然后进行道理论证,分别从正面和反面两个方面展开。正面所欲有甚于生则不为苟得,所恶有甚于死则有所不避,这是义重于生的表现。反之所欲莫胜于生,那么就会无所不用,所恶莫胜于死就会无所不为。这是生重于义的行为。然而这种做法是不符合社会道德准则的。事实上在艰难的抉择中,总会有人不偷生不避祸。因此孟子得出结论,通过某种方法可以保全性命,他们却不去用,通过某种手段可以避开祸患,他们却不去做,因为他们懂得义重于生的道理。所以在生与义的两难抉择中,他们会选择舍生而取义。这种舍生取义之心人人都有,只是贤德的人能够保有并且践行这种善举。
第一段的论证对比突出,雄健有力,逻辑严密,滴水不漏。
第二课时
一、导入
现在让我们一起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请根据提示背诵第一段。
请回顾第一段的论证过程。
现在我们开启第二段的学习。
二、疏通文句,读懂课文(第二段)
翻译详见课件。
疏通文意后,我们来探究文本。请大家关注以下几个问题,“一箪食,一豆羹”“万钟之俸”分别讲述了什么事 二、怎样理解文中本心的含义 3第二段是如何论述中心论点的 请结合第二段内容思考并回答以上问题。
现在我们一起来明确这几个问题。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这里讲述的是不是嗟来之食的故事。原文说的是齐国的一个饿者,为了保持做人的尊严,在两难之中选择饿死这是对舍生取义的诠释和证明。虽然这个饿者没有留下名字,但他用自己的生命塑造了一个高贵的灵魂。这里肯定会有同学质疑为什么要选择饿死呢 可以吃下这嗟来之食先活下去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呀,韩信当年不就忍受了胯下之辱,后来拜将封侯了吗 这个问题固然可以辩证的来看,韩信的选择未尝没有道理稍后我们会继续探讨这个问题,但就保有尊严这个角度,饿者的选择是值得敬佩的。人穷但志不怼,所以不食嗟来之食,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让高尚的人振奋,使苟活的人汗颜。更重要的是,孟子要用这个示例与下面的示例构成鲜明的对比。一单食一豆羹,一点点食物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死,而连最卑微的乞丐尚且知道若不符合礼义宁死不可接受。而今对于万中的俸禄,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权贵们是不是更应该思考是否合乎礼义呢 对此,孟子高声放言,万中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在这里发出的豪言壮语,可谓慷慨激昂,铮铮作响。之所以如此豪迈和自信,因为他自己就做到了这一点
据公孙丑下记载,孟子晚年离开齐国,临行前,齐宣王正是以都城之屋和万钟之俸来挽留他的这个待遇相当于可以得到北京城二环以内的豪宅和百万的年薪。这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 但是孟子非常任性,他视金钱如粪土,坚持不受。并且说假使我想发财,我辞去十万钟的俸禄而去接受万钟的俸禄,有这么去发财的吗 原来孟子在齐国做上卿的时候,年薪是十万钟俸禄。如果万钟是年薪百万,那十万钟就是年薪千万。但孟子看中的不是高额年薪,而是仁政。当他感到齐宣王不肯以仁政治国时,他就毅然选择辞职。齐宣王虽然不想推行孟子的仁政思想,但也不希望他离开齐国。齐宣王想以房产和万钟俸禄把孟子留下来,让他在齐国办学授徒,让他成为齐国的道德楷模,孟子断然拒绝。行文至此,孟子用不食嗟来之食和万钟之俸的示例来论证舍生取义、舍利取义的道理,这是正面议论。
接下来话锋一转,现在有些人却经受不住宫室、妻妾之美的诱惑,或者想得到贫困的亲戚朋友的赞许,而不辨礼义地接受了厚禄,这种做法应该停止了,这叫丧失了人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孟子认为,虽然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受物欲人情的蒙蔽,人们往往会丧失这样的初心。可见危难之时的舍生取义固然可贵,而平时生活中的取义弃利尤为难得。这里的本心就是羞恶之心,是第一段当中提到的是心,是舍生取义之心这部分从反面论证舍生取义,取义弃利的必要。
如果说第一段运用的是道理论证,那么第二段则运用了举例论证。下面我们再来整理一下第二段的论证过程。第二段运用举例论证,从正反两方面展开,正面用不是嗟来之食和孟子对待万中之俸的态度来论述重礼尚义的可贵。反面用有人不符合礼义而接受万中之俸的示例力来批评他们的见利忘义,呼吁人们要停止这种做法,告诉人们不要丧失本心。至此,全文由道理到举例,由极端情境到普通生活,全面论述了舍生取义重礼尚义的可贵。
下面我们回顾一下全文的论证过程。孟子先由舍鱼取熊掌类比推出舍生而取义的观点,然后进行道理论证,从正反两个方面展开正面论述。 义重于生,反面论述生重于义,然而生重于义的这种做法在极端情境的选择下是不符合社会道德准则的。于是得出结论,通过一种方法可以保全性命,有的人却不用,通过一种方法可以避免祸患,有的人也不用,因为他们懂得义重于生的道理。这种羞恶之心人人都有,只是贤德的人没有丧失他,并且在现实生活中践行这种善举。接下来运用举例论证,仍然从正反两个方面展开,正面运用不是嗟来之食和孟子本人对万中之俸的态度来论证重礼尚义的可贵。反面运用不符合礼义,接受万中之俸的示例来说明见利忘义的这种可恶,呼吁人们要停止这种行为,不要失去本心。羞恶之心即本心,就是前文所说的是心,就是舍生取义之心,到此完成了对全文的论述。全文有理有据,逻辑严密,非常漂亮的论说。
体会文风
接下来我们欣赏一下文章的风格特色,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本文以孟子曰一语贯之,没有争辩,对话完全是个人独白,可谓一往无前,表现出孟子散文气势充沛、议论犀利的一贯风格,是他的浩然之气的典型爆发。第二,本文第一段选取了鱼与熊掌、生与义、生与死、所欲与所恶等两两相对的事物或心态对比,说明正反论述,层层拨损,逐步深化。第三,本文第二段由三字短句起始,节奏加快,情绪高昂,虽然仍然保持了对比说理与正反论述的惯性,如得之,弗得,呼尔,尔,行道之人,然而等对举的句式转而为铺排,终于推演出汪洋恣肆的议论,排山倒海的质疑,发出最为强烈的呼喊。
问题探讨
以上就是对整篇文章的解析,接下来还想和同学们再探讨两个问题。第一,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来源及其影响。
孟子是以孔子的继承者自居的,他的主要思想是可以从论语中找到源头的。孔子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孟子是对孔子的话进一步发挥,表明儒家的生死。
义利之变是我们民族传统道德修养中的精华,对后世影响深远。文天祥就意识在一代中留下的这几句话“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 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可以很好地证明孟子舍生取义对后世的影响。再比如苏武和谭嗣同的故事,同样也能很好地证明孟子舍生取义对后世的影响。
当然我们还需要补充的是,孟子在文中所说的舍生取义是极端情境下的抉择,并非常态。其实孟子和孔子一样,并不是绝对的否定生命的价值。相反他们很看重人的生命。同样他们也不是绝对的否定富贵之欲,而是在利益的取舍中加入礼仪的考量。后代儒商奉行的义中取利,就很好地践行了孟子的主张。宋代成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则是对孟子的片面曲解和极端发展。
第二个问题,今天我们如何理解孟子的舍生取义呢
我想同学们可以参看以下四种情形。第一种,当个体生命和家国大义发生矛盾冲突,必选其一的时候我们仍然需要舍生取义,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舍生取义依然是最高的精神境界。第二种,当个体生命和个人崇高的理想信念发生矛盾冲突必选其一的时候,有的人择生,有的人择死,择生是为了以生践治,择死是为了以死明志。比如司马迁和韩信,他们选择苟且偷生、忍辱负重是为了完成内心崇高的理想。比如屈原.文天祥,他们选择死去,是因为他们要用死亡来证明自己的理想信念。所以无论是生还是死,都是为了更好地追求内心崇高的理想信念。第三,个体生命和生活小利发生矛盾冲突必选其一的时候,我们主张舍利取生尤其是清纯年少之事,切不可冲动,不可意气用事,不能因小失大。最后在日常生活中的义与利。因为生活中舍生起义的情况毕竟还是少数,而更多的是我们要面对利与义的抉择。这个时候我们更加提倡义中求利,我们要守住道德底线,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总之对孟子的舍生取义的理解不能一刀切,既要思考这一精神的永恒价值,又要注意生活情境。无论是在孟子的时代,还是在今天,舍生取义都是有条件的,是受具体的社会前进的制约的。好,今天的探究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