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阶段性学习评价Ⅱ物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镇江市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阶段性学习评价Ⅱ物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2-08 19:52:27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初中阶段性学习评价Ⅱ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4.01
注: 本试卷中涉及有填空的,若有“选填”要求,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填写,未按要求填写
的,则不得分;若没有“选填”要求,只要意思正确即可得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B A D B D B A B C C A
二、填空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计28分)
13.1.84-1.86 37 277.5
14.振动 响度 传播途中
15.3 2.7 0.6
16.冷水 液化 放
17.白 紫外线 蓝
18.向右运动 不一定
19.凸 实 近
20.B 60 逆时针 10
21.匀速 2.5 北 10
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48分)
22.请分别见图(1)、(2)、(3).每小题2分,共6分
23.本题每空1分,共6分
(1)均匀受热 慢
(2)0 液
(3)不变
(4)不能
24.本题每空1分,共7分
(1)薄 竖直(或垂直) (2)重合
(3)远离 不变
(4)未多次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 (5)C
25.本题每空1分,共7分
(1) (2) 秒表
(3)小 时间 (4) 0.5
(5)④ (6)A
26.本题每空1分,共9分
(1)主光轴 等大 5
(2)照相机 右 变大
(3)远视眼 右 <
27.(1)由公式 (1分)
代入数据得 t=1.22h (1分)
(2)由公式 (1分)
代入数据得 v=50 m/s (1分)
由公式 (1分)
代入数据得 t=128s (1分)
28.(1) 由公式 s= vt (1分)
代入数据得 s=20km (1分)
(2)由公式 (1分)
代入数据得v=18km/h (1分)
由公式 s= vt
得反应距离s= 2.8m (1分)
停车距离s= 2.8m+1.5m=4.3m<5m (1分)
所以不会撞到通行杆 (1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初中阶段性学习评价Ⅱ
八年级物理试卷
本试卷共6页,28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试号填写在试卷、答题卷上相应位置.
2.答题时用0.5毫米黑色墨水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写上新的答案.
3.作图题请先用2B铅笔作答,确认无误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笔描黑.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下列数据最接近我们生活实际的是( ▲ )
A.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1.2m B.正常人1min的心跳约为30次
C.我国的国歌时长约为46s D.中学生百米冠军选手的平均速度为12m/s
2.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B.乙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乒乓球,球被弹开,说明音叉振动发声
C.丙图: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声音传播途中阻断噪声的传播
3.如图,元旦前镇江各中小学开展迎新校园美食节活动,烹饪过程中学生提起锅盖,发现水从锅盖内侧流下,锅盖内的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凝固后熔化
C.先熔化后汽化 D.先升华后凝华
4.“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此时认为“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可能是( ▲ )
A.地球 B.月球 C.太阳 D.“天和”核心舱
5.随着夜游文旅的发展,夜晚成了越来越多人的专属“蓄电时间”,地面上高清高亮的广告投影尤其引人注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面上各个方向都能看清广告内容是由于光在地面发生镜面反射
B.为了让图案显示更大,可增大地面与设备的距离
C.仅在投影发出的绿光照射下,红色衣服呈现黄色
D.投影设备的镜头为凸面镜
6.我国有着灿烂的诗词文化,很多诗词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日影化为虹”,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
B.“起舞弄清影”,影子的形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池水映明月”,水中的明月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潭清疑水浅”,水变浅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形成的
7. 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它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在敲击鼓面时,通过在鼓面上放纸屑来显示鼓面的振动.以下实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是( ▲ )
A.研究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速关系时,控制液体的温度和表面积相同
B.液体温度计利用测温液体体积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
C.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D.研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选用两只相同的蜡烛
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红外测温枪是通过测温枪发射红外线来测温的
B.纸锅能烧开水是因为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
C.冰箱内结的霜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次声波能绕过障碍物传得很远,可以用来预测台风和地震
9.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共运动了15s,它在前5s的平均速度是6m/s,后10s的平均速度是4.5m/s,则该物体在这15s内的平均速度是( ▲ )
A.4.8m/s B. 5.0m/s C.5.25m/s D.5.5m/s
10.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至图示位置,此时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 ▲ )
A.该透镜焦距可能为15.0cm
B.图中光屏上成的是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符合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C.将蜡烛与光屏同时向右移动15cm,光屏上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D.图中蜡烛燃烧变短后,光屏上烛焰的像将向下移
11.如图甲所示,将海波颗粒放入大试管中,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根据温度计A和B的示数,绘制出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海波是晶体,其沸点为48℃
B.海波熔化过程持续了10min
C.第10min后,大试管内仍可能有固态海波存在
D.第10min后,将大试管取出并放入冰水混合物中,
海波的温度将立即下降
12.在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实验中,小明用每隔相等时间拍照一次的相机,拍得如图所示的照片,这种相机说明书上的描述如下:“…每秒拍照4次,像成在同一底片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纸锥从E到F下落的速度是0.8m/s
B.纸锥运动的时间tAB<tCD
(

12


)C.纸锥从A到F下落的速度一直变大
D.若换成锥角更小的纸锥,从相同的高度下落,其平均速度减小
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13. 如图, A物体的长度为 ▲ cm;温度计的示数为 ▲ ℃;秒表读数为 ▲ s.
(

13


)
14.元旦前夕,同学们在音乐教室排练文艺节目,悠扬的小提琴声是由于琴弦的 ▲ 产生的. 用力拨动古筝的琴弦,可以增大琴声的 ▲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为了减少对外界的干扰,同学们关闭门窗,是在 ▲ 减弱噪声.
15.公园的湖面上有一座桥,桥下水深为2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3m,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 ▲ m;若湖水上涨了0.3m,则此时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 ▲ m,该彩灯的“倒影”到彩灯的距离改变了 ▲ m.
(

16


)16.如图是浴室内两根水管,小明洗完澡后发现一根水管外壁上布满了水珠,另一根完全见不到水珠,布满水珠的是 ▲ (选填“热水”或“冷水”)管;水珠的形成是 ▲ (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此过程需要 ▲ 热.
17.在光的色散实验中,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为了能看到彩色光带,需要用 ▲ (选填“白”或“黑”)色光屏;人们常借助验钞机发出的 ▲ 来辨别人民币的真伪;如今 4K 电视越来越普及,4K 电视的屏幕上约有 3840×2160 个像素点,而每个像素点又是由红、
绿、 ▲ 三种颜色的子像素点组成.
(

18


)18.如图是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甲火炬相对地面 ▲ (填“向左运动”、“向右运动”或“静止”),乙火炬相对地面 ▲ (填“一定”或“不一定”)向左运动.
(

19


)19.近日中国农业银行推出了“刷脸取款”的ATM机.如图客户站在ATM机前,光源自动打开,拍照成功后,按提示操作,钱就自己“吐”出来.摄像头相当于一个 ▲ (填“凸”或“凹”)透镜,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 ▲ (填“实”或“虚”)像,在拍摄范围内,人脸离镜头越 ▲ (选填“近”或”远”),拍出的像越大.
20.如图所示,一束光由介质 A 斜射入介质 B,MN是界面,两种介质分别是玻璃和空气,则介质 ▲ (选填“A”或“B”)是空气,折射角为 ▲ 度;若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可将界面MN绕入射点 ▲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5度,此时反射光线绕入射点转过了 ▲ 度.
21.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南运动,其路程 s 与时间 t 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甲做 ▲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在第 6s 时,甲的速度 v 甲为 ▲ m/s;在8~10s 内,以乙为参照物,甲向 ▲ 运动;从计时开始,经过 ▲ s,甲、乙平均速度相等.
(

21


) (

20


)
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48分.解答27、28题时应有必要的解题过程)
22.(6分)请按题目要求作答:
(1)如图1,根据平面镜所成的像A’B’,画出物体AB.
(2)如图2,将透镜的光路补充完整.
(3)如图3,一束光线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在水面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

22

图2
) (

22


1
) (

22

图3
)
23.(6分)小华同学在做 “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了冰的熔化图像,如图乙所示.
(1)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放入冷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使碎冰 ▲ ,同时温度上升速度较 ▲ (选填“快”或“慢”),便于读取各个时刻的温度.
(2)由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 ▲ ℃;在第20min末该物质处于 ▲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3)冰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 ▲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足够长时间,试管中的水 ▲ (选填“能”或“不能”)沸腾.
24.(7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
图4
) (
图3
) (

1
) (
图2
)
(1)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 (选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玻璃板应 ▲ 放置在白纸上.
(2)如图1,点燃蜡烛①后,在玻璃板的后方移动蜡烛②,直到它与蜡烛①的像 ▲ ,记录蜡烛①和②的位置.
(3)将蜡烛①远离玻璃板,看到的像会 ▲ (选填“远离”或“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 ▲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图2是小芳同学实验的最终记录纸,请指出小芳实验中的不足之处 ▲ .
(5)受实验的启发,联系到生活中常见的窗户,小芳同学晚上站在窗前,看到了自己在窗户玻璃中成的像,以下现象符合实际的是 ▲ .
①将图3中平移窗的两扇窗户向中间移动,自己的像位置不变.
②将图3中平移窗的两扇窗户移动至中间,看到自己多个像前后重叠在一起.
③图4中的左侧内开窗打开时,自己的像相对窗户关闭时的位置向下移动.
④图4中右侧的内开窗打开过程中,自己的像移动的轨迹是一条曲线.
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5. (7分) 如图1所示是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的平均速度实验,让小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原理是 ▲ .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 ▲ .
(3)实验中应该控制斜面的坡度较 ▲ (选填“大”或“小”),其目的是便于测量 ▲ .
(4)如果测得小车从A点到达B点的时间tAB=1.6s,从A点到达C点的时间tAC=2.4s,
则BC段的平均速度为 ▲ m/s.
(5)图2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在下滑过程中运动情况的s﹣t图像是 ▲ (选填序号).
(6)实验中,测量小车在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目的是 ▲ .
A.探究小车从斜面上滑下过程中速度变化的规律 B.求速度的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26.(9分)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 实验前,应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 上;如图1所示,当凸透镜位于蜡烛和光屏之间中点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成的是
▲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由此可知,凸透镜的焦距 f= ▲ cm.
如图2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该像的成像原理与 ▲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此时将一凹透镜紧靠凸透镜左侧放置,通过移动光屏可再次成清晰的像,则光屏应向 ▲ 移动,像将 ▲ (选填“变大”或“变小”).
如图2所示,将凸透镜向右移动S1,此时模拟的是 ▲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因,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 移动,若光屏移动的距离是S2,则S2 ▲ S1(选填“>”、“<”或“=”).
27.(6分)2023年,五峰山长江大桥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五峰山长江大桥全长6400m,上层为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下层为四线高速铁路,是世界上运行速度最快、运行荷载最大、跨度最大的公铁两用悬索桥,是连淮扬镇高铁的重要路段.连淮扬镇高铁线全长约305km,设计最高速度250km/h,是江苏省内中部贯通南北的重要通道.
(1)连淮扬镇高铁全线贯通后,在中途不停靠站台的前提下,高铁按照设计速度行驶,全程至少需要多少h?
(2)一列长为200m的列车匀速完全通过该大桥的时间为132s,则列车的速度为多少m/s?坐在列车座位上的小明通过该大桥的时间是多少s?
28.(7分)高速公路ETC收费系统是对过往车辆无需停车即能实现收费的电子系统.某高速入口ETC通道的感应识别区的长度是5m,即车辆芯片被识别的位置到通行杆的水平距离,该设备从识别车辆进入到完全抬杆需要1s时间.甲车以80km/h的车速匀速行驶15min,快到高速入口开始减速.
(1)甲车15min匀速行驶的路程为多少km?
(2)甲车能匀速顺利通过识别区的车速最高为多少km/h?
(3)乙车以4m/s匀速进入识别区准备通行时,当车辆被ETC系统识别发出“滴”的声响时,发现因故障杆子没有抬起,于是及时采取刹车制动,该车的刹车距离为1.5m,司机反应时间为0.7s,请通过计算判断该车是否会撞到通行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