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五年级下册第4课《田野在召唤》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五年级下册第4课《田野在召唤》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2-08 14:2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田野在召唤》
选用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下册 第四课 第2课时
课题:《田野在召唤》
教学内容解析:
“你好,大自然”是小学阶段以赞美大自然为人文主题的最后一课。其中的《田野在召唤》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意大利民歌,歌曲采用大调式,4/4 拍,是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二声部合唱曲,曲调规整对称。它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表现了在充满生机的春天里孩子们出发去郊游、 旅行时的欢乐心情,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大自然的无比热爱的情感。歌曲强化了学生对弱起小节的学习与感知,而曲调中的同音反复和带切分音的节奏运用使得音乐欢快跳跃,重音记号的使用、附点节奏和八分音符的演唱极富有动感、加上第二声部配以固定节奏音型及和“啦”的伴唱,更加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边走边唱、欢声笑语的欢乐神情。
学生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孩子处于小学高学段,大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合唱能力,对音乐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于歌曲中的弱起小节、八分休止符、换气记号并不陌生,学生可以通过本课的学习更好的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较好的完成歌曲中的二声部演唱。
教学目标设立:
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我采用体验、想象、模唱、讨论等方法,在音乐实践中增加学生的审美体验,通过学习这首意大利的民歌,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并在二声部合唱的学习中掌握弱起小节的知识,唱准歌曲中的八分音符等音乐记号,用听唱法学会歌曲,让学生在歌唱中体会到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因此我确立了:
教学目标:1、能用轻快、活泼而富有弹性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
2、能在二声部的合唱中,抒发出孩子们对美好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3、认识并掌握弱起小节知识,唱准歌曲中重音记号和八分休止符。
教学重点:能用轻快、活泼而富有弹性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能在合唱中掌握弱起小节的知识,唱准歌中附点节奏、八分休止符、重音记号。
教学预设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2分)
1、组织教学、感受音乐: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导入:师:同学们,每当春暖花开,万物生长的季节,你们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生:放风筝、春游、爬山、野餐。。。
师:是啊,和煦的春风,美丽的花朵,都是大自然向我们发出了热切的召唤,那就让我们迈起欢快的步伐一起去郊游吧!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大自然的情境,激发学生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的精神状态】
二、体验律动、探索合唱(14分)
1、律动与节奏
(1)请学生听节拍器的节奏,跟着节拍走,找到节奏和速度(放PPT),
(2)师:现在把我们脚上的节拍加点变化可以吗?请你在第8拍换上跑跑节奏,并在这个节奏里加上你郊游时最想对你的小伙伴们说的两个字?看谁说的最有趣。(放PPT)
学生按X X X X|X X X XX| 加入“走啊”“来啦”或者“小鸟的叫声”等词
(3)学生总结弱起小节的特点,教师强化弱起小节的知识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思维规律,层层递进解决弱起小节的知识,为唱准歌曲中的弱起小节做铺垫,唤起学生情感共鸣】
2、合唱与声音训练
(1)师:现在请你听听我的脚步声,我要用琴声表现出来,你能用“啦”模唱出来吗?师用琴弹1 5 1 5(教师在演唱中随时纠正学生“啦”音的发声位置和口型)
(2)师:请同学们看图片,我给我的脚步加上了什么符号?生:八分休止符
学生感受加入八分休止符的轻巧,欢快,再来唱一唱10 50 10 50|
【设计意图:将固有的节奏加入音符,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八分音符唱法和第二声部的音高,提高学生表现声音的能力】
(3)师:哎呦,我不小心一下子踩进了一个小泥坑,那么这时我的脚步声也发生了变化,请你听一听,你能不能模唱出来?弹7 5 两个音。
学生模唱一小节旋律
(4)虽然我遇到了点小坑洼,但是我很快就调整好了自己的步伐,接着向前走,请你看我们的脚步在结尾处有什么变化?生:最后停住了
(5)学生根据课件中图形谱,完整演唱前两句的第二声部
(6)师:再唱的时候,我也想加入一起演唱,你能保持好你的步伐不要被我影响吗?(教师演唱歌曲前两句)
我们配合的真好,请给我们一些掌声好吗?
【设计意图:采用视听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课件中的图形谱,让学生逐步的掌握歌曲前两乐句的第二声部,为继续学习歌曲打好基础,同时落实审美感知的核心素养】
三、学唱歌曲、情感表现(20分)
1、初听歌曲:下面让我们踏着音乐再次出发,感受歌曲的情绪。
学生随音乐的节奏来走路的律动,随老师做动作
师:谁来告诉老师,这首歌曲给你怎样的感受?这就是今天老师带来的欢快活泼的歌曲,一首意大利的民歌《田野在召唤》,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歌名。
教师出示PPT图片并做介绍:意大利地处欧洲,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风景优美的国家,它也是有名的艺术发源地。歌曲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衬词,大家注意到了没有?生:“梯里通巴”。
【设计意图:落实文化理解的核心素养,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激发学生学习世界优秀歌曲作品的兴趣】
2、复听:让我们再来听音乐,感受一下“梯里通巴”是什么意思?
师:田野是如何召唤我们的?学生说一说他在歌中听到的歌词
歌中的“梯里通巴”仿佛是美丽的田野在热切的召唤我们“快快来吧”,孩子们能在田野上玩耍是多么开心啊!
3、再听音乐:师:请再来听歌曲,听听歌曲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美景?生:阳光、露珠、玫瑰花。
4、读歌词: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歌中的美景。
学生边看PPT美景图边按节奏读歌词。
老师读第二句歌词,提问:老师在读这一句的时候有什么特点?生:加入八分休止符、跳跃、活泼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还有哪些乐句是这样的? 再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听唱法学习歌曲,在多次聆听中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在听、说、读中准确掌握歌曲中的八分休止符,体会歌曲表现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5、教师范唱第一段歌词:请你听一下歌曲的第一段歌词,看看可以划分为几个乐句?生:四个乐句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聆听对比出歌曲的两个不同乐段,再划出乐句,加强学生对乐句划分的理解】
6、学生轻声跟唱
(1)学生学唱前两个乐句时,注意高声部弱起的进入,可以用前面练习过的数拍的方法准确进入。
(2)在演唱时,学生找到重音记号,提问:重音记号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生:要唱的坚强有力,突出快乐的心情。
(3)提问:那八分休止符应该怎样演唱?请你用声音表现出来。生:短促、轻巧
(4)再听范唱第二乐段,师:请你听听我们刚才唱的乐段,和这个乐段在情绪上有什么变化?生:更加热情
(5)学生随音乐自学第二乐段,请你在演唱时释放出你的热情!(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强调附点音符和长音的力度表现。)
【设计意图:利用播放课件音乐,让学生自学解决难点,教师在出错时及时加以纠正或者是情感上的引导和强调,激发学生自信心,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
7、学生演唱第二段歌词,注意反复记号处的衔接和换气记号的使用。
结尾处的重音记号要既有力度又不喊唱
8、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师:还记得第一部分的歌曲情绪是怎样的吗?让我们带着对田野的向往对大自然的热爱,完整把这首歌演唱一遍。(调整良好的唱歌姿势)。
9、合唱:我们再来把之前学过的“啦”第二声部加进去,分两个声部完整演唱歌曲。(教师再次出示图形谱,对唱不准的地方及时加以手势引导)
【设计意图:完整演唱,学生能用自己的声音表现出歌曲的朝气蓬勃和对田野的向往与热爱,落实艺术表现的核心素养】
四、综合拓展,德育渗透(4分钟)
1、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感受到了意大利的欢快和朝气蓬勃,现在我想请你们欣赏一首中国歌曲,它会给我们一种什么感觉呢?播放《在希望的田野上》。
2、听后:给你们一种什么感觉?学生说一说。
这首《在希望的田野上》在中国流传了半个多世纪,表达了人们对家乡的热爱,课后也请你把今天学的歌曲唱给父母听吧!
五、作业:回家后将歌曲后两个乐句的第二声部用口风琴吹出来,下节课我们再来唱一唱。
板书设计: 《田野在召唤》
重音记号:﹥ 换气记号∨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