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雾在哪里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雾在哪里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5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08 13:2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雾在哪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雾在哪里》是一个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雾把大海、天空、城市等景物依次藏起,呈现出大雾笼罩下世界一片朦胧的奇妙景象。作者赋予雾以孩子的语言,把大雾笼罩称作“雾藏起了世界”,把云开雾散称作“雾藏起了自己”,因此整篇课文显得生动有趣。
【学情分析】
本单元围绕“想象”这个主题编排。这是继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后又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雾在哪里》的想象充满童趣、语言生动,容易调动学习兴趣。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孩子们对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因此要进一步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雾是孩子熟悉的自然现象,学生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能清楚的表达将是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
1. 运用联系生活、扩词、图文结合、形声字等方法认识“街、梁、岸,雾”等生字,结合语境理解“淘气、海岸、甚至”等词语。会写生字“论、岸”。
2. 通过合作读,自由读等多种方式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初步学会读好重音和停顿,体会雾的淘气。
3.学习课文一至六自然段,仿照课文用“无论……还是……都……”说一说雾来时的景色,体会自然景物中所蕴含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运用联系生活、扩词、图文结合、形声字等方法认识“街、梁、岸,雾”等生字,结合语境理解“淘气、海岸、甚至”等词语。会写生字“论、岸”。
2. 通过合作读,自由读等多种方式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初步学会读好重音和停顿,体会雾的淘气。
教学难点:能够仿照课文用“无论....还是...都....”说说雾来时的景象。
【教学流程】
谜语导入,引出课题
提问: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猜一个谜语吧,请你竖起耳朵认真听!
课件出示: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
预设:雾
读生字“雾”,发现规律。
提问:我们来看看,“雾”这个字怎么来识记呢?
预设:加一加。 (雨+务)
提问:雨字头的字你还知道哪些呢?谁来说一说?
预设:霜、雪、雷、露、雹。
总结:所以雨字头的字一般和水或天气有关。
指导课题读出疑问的语气。
【设计意图:通过网络获取图片资源,用A3手段制作的演示文稿展示给学生,将识字与图片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图文并茂的识记雾字,并且拓展和积累雨字头的字,帮助学生识字的同时,更培养了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和意识。】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认读“淘”字。
(1)视频范读。听读中注意听准字音。
(2)边听边想,故事中的雾孩子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
预设1:淘气
预设2:顽皮
(3)熟字换偏旁识记“淘”字,同时归类识记:萄、陶、淘三个字。
提问:“淘”这个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呢?
预设1:换偏旁,葡萄的“萄”草字头换成三点水。
预设2:组词识记:淘气。
总结:我们在葡萄沟里学过葡萄的萄,把草字头换成三点水就是淘气的淘。我们还知道古代有个著名的诗人叫做陶渊明,把双耳旁换成三点说就是淘气的淘。
2.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用笔圈画出雾都到了哪里?
预设1:雾来到了大海上,岸边和城市的上空。
拓展识字“岸”:看看美丽的大海,你能找到海岸的位置吗?
预设:岸就是水边的土地。
那河边可以说是河岸,湖边就是湖岸,河的两边就叫做两岸。
动作识记“躲”:雾孩子是怎么来到城市的呢?文中用了一个字“躲”你能做个躲得动作给老师看看吗?你们发现了吗,书本上还有一个字和躲字的意思一样就是:藏。这两个字合在一起就是躲藏。
结合语境识字“失”:到了最后呢?雾消失了。消的意思就是失,消失和刚才的躲藏是一样的,把两个意思相近的字放在一起组成的词语。
借助图片,介绍路线
提问:谁能变成小导游,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雾孩子都去了哪里呢?
预设: 雾先飞到了海上,再来到了岸边,然后躲到了城市的上空,最后消失不见了。
【设计意图:借助网络获取图片资源,用A3手段制作的演示文稿展示给学生,将字的识记置于语境中,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有个重要词语概括了雾的特点。教学时,从识记生字“淘”入手,由字过渡到理解词语。抓住“淘气”关键词语,指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说清雾的行走路线,把握课文的整体脉络。】
再读感悟,理解内容
精读感悟,朗读体会
(1)引导学生快速地默读课文,找出雾的话,并且画出来。
提问:雾孩子都把谁藏起来了呢?
预设:我要把大海藏起来;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2)对比观察,朗读体会
提问:你们仔细观察这四句话,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预设:每句话里都有“我要把”和“藏起来”这几个字。
提问:从我要把这几个字里,你能体会到说这几句话的时候,雾孩子是什么样的心情啊?
预设:淘气、调皮。
师:接下来让我们变成淘气的雾孩子,一起来读读这四句话吧。可以两名同学合作读,男女生对读,读出雾孩子的淘气,天真。
合作朗读,学习2-4自然段
(1)师:雾孩子把这么多的景象都藏起来了,藏起来后的景象又是什么样的?
别急,我们一起沿着雾孩子的足迹去看看吧。我们先来到第一站,大海上。老师要请三位同学合作读第2-4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找雾孩子把大海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是怎么样的?用~~画出来。
提问:谁来说说你画了哪个句子?和大家分享一下。
预设: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霎时,四周变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
师:雾遮住了海水,海水看不见了;雾遮住了船只,船只看不见了,雾遮住了蓝色的远方。这就叫做无论是…还是…都。这是一个长句子,老师请来了间隔线帮大家读好,谁来试试?
(2)图文结合识记“暗”:暗这个字左边是太阳,所以没有太阳就会变暗,有太阳就会变明,所以明和暗是一对反义词。
(3)指导朗读,体会景色变化
提问:霎时是什么意思?
预设:就是立刻,马上,突然。
师:所以读的时候要快一些。所以雾孩子来到海上时,突然四周都是黑漆漆的。
试着读出这种感觉。
3.默读感悟,学习第5-6段
(1)师:那雾孩子把海岸连同城市藏起来的景色是怎么样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第5-6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来。
提问:谁想来交流一下?
预设:雾把海岸藏了起来,同时也把城市藏了起来。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
(2)提问:孩子们你们瞧这段话里还藏着不少生字呢,谁想带大家读一读。
预设:街道,桥梁。
师:你们瞧,我们学校在清滨路,旁边就是七政街。哈尔滨还有个著名的街道叫做中央大街。这是咱们的松花江大桥,这是咱们的阳明滩大桥,这些就叫做桥梁。
扩词识记“梁”:桥的横梁叫做桥梁,房屋的横梁叫做房梁,人的脊柱叫做脊梁。
(3)师:同学们,从甚至中你可以体会到什么呢?
预设:雾不仅能把大东西藏起来,小的东西也可以,也就是说,淘气的雾孩子可以把一切都藏起来。
师:雾孩子的本领可真大啊。现在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合作合作。老师来读一读雾孩子说的话,你们来读一读刚刚找到的景色。好不好?
(4)拓展延伸,仿写段落
发挥想象,指名说说雾还会来到哪里,把什么藏起来,结果怎么了?
出示句式:雾来到______,“我要把______藏起来。”于是,他把______藏了起来。无论是_________,还是_________,都___________。
(5)巩固词语,识字游戏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手段,应用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能力点。借助网络资源获取图片,用演示文稿展示给学生。通过归纳整理文中的几个重点句子,指导学生发现其在结构上的特点,然后出示几张相关的图片,创设语言表达运用的机会,鼓励学生仿照课文句子说一说雾把它们藏起来之后的景色,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丰富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核心素养。】
写字教学,指导书写
观察“论、切”,学生说说书写要点。
教师范写,关注重点笔画。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书写展示,点评调整。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书写,发现汉字的结构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落实增强文化自信的核心素养。根据字形特点,归类指导书写,引导学生发现左右结构生字特点的不同,把握书写规律。】
(
20
.雾在哪里
淘气的雾
大海 海岸 城市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