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数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数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2-09 11:23:31

文档简介

2023一2024学年度上期高2024届期末考试理科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9
10
11
12
答案
D
B
B
B
B
D
B
B
A
x+y+3
x-1+y+4
12.提示:法1:当x>1时
(x-1)}2+(y+42+2(x-1(y+4)
x-1+(0y+42x-1+(y+42
(x-1)+(y+4)2
比时行石作(么)与化一4)连线的料率.
转化为找切线斜率问题
x+y+3
x-1+y+4
(x-1)1+(y+4)1
法2:
V(x-12+(y+4)2V(x-1)2+(y+42
V(x-1)2+(y+4)2
设点Q(1,-4),上述表达式可看成向量(1,1)在向量QP上的投影
二、填空题
13安号
5
16.674或1156
16题:提示:分三种情况:
(1)若a=2k+1,(k∈W),则a2=6k+4,a3=3k+2,此时11k+7=2023,无解:
(2)若a1=2k,(k是奇数),则a2=k,a=3k+1,此时6k+1=2023,k=337,41=674:
(3)若4=4k,(k∈W),则a2=2k,43=k,此时7k=2023,k=289,4=1156
三、解答题:
17.解:(1)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及题设得AC-BC
sin B sinA
sinsin150°'解得sin
1
、2W7
3分
又02W714
.6分
(2)设AD=x,则CD=x,BD=2x,因为∠ADC=π-∠BDC,所以Cos∠ADC=-cos∠BDC,
向余滋定里阳“话72,所以,架特1安金去
4x2
所以△ACD为等边三角形,所以A=60°,.10分
所以Sue-分A0×ACsnA=-方X3x1Kn60-
4
.12分
18解:(1)由已知得2×2列联表补充如下:
物理类
历史类
合计
男生
35
15
50
女生
25
25
50
合计
60
40
100
2分
假设为H。:选科分类与性别无关联,
因为K:=100×35×25-25×15_2
60×40×50×50
2≈4.16>3.841,
6
5分
根据小概率值0.05的独立性检验,推断H。不成立,
即认为选科分类与性别有关联,此推断犯错误的概率不大于0.05:
.6分
(2)由已知,50名女学生中选择物理类和选择历史类的比例为1:1,
因此抽取6名女生中,选择物理类和选择历史类的人数均为3名,
7分
所以随机变量X的取值为1,2,3,
nCS=5=5,P民AC5’ayC-3,
C。=5’9分
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如下:
X
1
2
3
1
3
5
3
所以B(0=1x写+2×亏+3x写2.
5
12分
19.(1)证明:由题意可得AC=√AD2+DC2=2,AB=√2+2=2,BC=22
所以AB2+AC2=BC2,即AB⊥AC因为平面ABCD⊥平面PAC,且满足平面PAC∩平面ABCD=AC,
ABC平面ABCD所以AB⊥平面PAC,又因为PCC平面PAC,所以PC⊥AB.4分
2法1:解:由题意可得因为PA=PC=54C=5,
如图,过P作PE⊥AC于E,过B作BH⊥MC于H因为平面ABCD⊥平面PAC
所以PE⊥平面ABCD因为M是PA的中点,设M到平面ABCD的距离为d
)PE=1,AMBC的面积Sc=
则三模维M-A8C约体积/=兮21
2
3
.6分
在△PAC中,cOS∠PAC=
E5
MC=AM+AC-2AM.ACcOsLPAC-13
PA 5
4
2
p之p.ǔ·p华徽翦明OW里本屐8孙‘1=OW7usWW·OPS
即d2=2.8分
2
3
在△PAB中,BM2=BAP+AM -21
在AMBC中,cos∠BMC=
BM2+MC2-BC2
,则sin∠BMC=
272
2BM·MC
1V21×13
V21×13
△MBC的面积Sgc=)MB-MCsin∠BMC=VZ.E
27217
BH-MC
222V21×13
则BH=7.2
设平面MBC与平面PAC夹角为O,则sin0=
d42-1322I
BH 17 17
所以平面MBC与平面PAC夹角的正弦值为V2
7
.12分
法2:提示eos0=c=
7,则sin0=V22
(第一问4分,第二问8分)
17
法3:以E为原点O,PE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第一问4分,第二问8分)】
20解:(1)由题意可得:2b=42,g=3,a=b+c.联立解得:6=2W2,c=1,a=3.
∴.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
+父=1.
4分
982023—2024 学年度上期高 2024届期末考试
数学试卷(理科)
考试时间:120 分钟 满分:150 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3.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4.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
5.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6.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M = y | y = 2x , x 1 , N = x | y = 2x x2 ,则M N 等于( )
A. B. 2 C. 1,+ ) D. 0,+ )
ex
2.已知 f (x) = 为奇函数,则a =( )
eax 1
A. 2 B. 1 C. 1 D. 2
3.复数 z 满足 ( z + 2) i =1 i ( i 为虚数单位),则 z 的共轭复数的虚部是( )
A. 3 B. 1 C. i D. i
4.已知首项为 1,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 an 的前n 项和为 S ,则“n S = 3 ”是“ q = 2 ”的 ( )3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设函数 f (x) = x + 2,数列 an , bn 满足an = 2 f (n) 1, f (bn ) = 2n 1,则a6 =( )
A. b7 B. b9 C. b11 D. b13
6.记 ABC的内角 A, B,C 的对边分别为a,b,c ,分别以a,b,c 为边长的正三角形的面积依次为S1,S2 ,S3 ,
6
且 S1 S2 S3 = bc ,则 A =( )
4
3
A. B. C. D.
6 4 3 4
x6
2 6
7.若 = a0 + a1 (x 6)+ a2 (x 6) + a6 (x 6) ,则a = ( ) 5
A. 6 B. 16 C. 36 D. 90
{#{QQABSQCQggiIAAIAAQhCQwW4CgIQkBECCKoGQAAMsAAAyAFABAA=}#}
{#{QQABSQCQggiIAAIAAQhCQwW4CgIQkBECCKoGQAAMsAAAyAFABAA=}#}
三、解答题:(本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 12 分)
在 ABC中, AC =1, BC = 7 .
(1)若 A =150 ,求cos B;
(2)D为 AB 边上一点,且BD = 2AD = 2CD ,求 ABC的面积.
18.(本小题满分 12 分)
2023 年实行新课标新高考改革的省市共有 29 个,选科分类是高级中学在校学生生涯规划的重要课题,某
高级中学为了解学生选科分类是否与性别有关,在该校随机抽取 100 名学生进行调查.统计整理数据得到
如下的2 2列联表:
选物理类 选历史类 合计
男生 35 15
女生 25 25
合计 100
(1)依据小概率值0.05的独立性检验,能否据此推断选科分类与性别有关联?
(2)在以上随机抽取的女生中,按不同选择类别同比例分层抽样,共抽取 6 名女生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在
被抽取的 6 名女生中再随机抽取 4 名女生进行面对面访谈.设面对面访谈的女生中选择历史类的人数为随
机变量 X ,求随机变量 X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2
n (ad bc2 )
附:K = ,其中n = a+b+ c+ d .
(a +b)(c + d )(a + c)(b + d )
( 2 )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P K k0
2.706 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
k 0
19.(本小题满分 12 分)
如图,四棱锥 P ABCD 中,AD // BC, BC ⊥CD, BC = 2CD = 2AD = 2 2 ,平面 ABCD ⊥平面 PAC .
(1)证明: PC ⊥ AB;
5
(2)若 PA = PC = AC, M 是 PA的中点,求平面MBC 与平面 PAC 夹角的正弦值.
2
P
M
D
A
C
B
{#{QQABSQCQggiIAAIAAQhCQwW4CgIQkBECCKoGQAAMsAAAyAFABAA=}#}
20.(本小题满分 12 分)
x2 y2 1
已知椭圆C : + =1(a b 0)的短轴长为4 2 ,离心率为 .
a2 b2 3
(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
(2)设椭圆C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 F ,左,右顶点分别为 A, B,点M , N 为椭圆C 上位于 x 轴上方的1 2
两点,且FM // F N ,记直线 AM , BN 的斜率分别为 k ,k ,若1 2 1 2 3k1 + 2k ,求直线 的方程. 2 = 0 F1M
21.(本小题满分 12 分)
3 1
已知函数 f (x) = ax ln x x + 2
2 2x
(1)当a =1时,求 f ( x)的单调区间;
(2)对 x 1,+ ), f (x) 0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1 1 1 1 1
(3)对于任意n N * ,证明: ln 2 + + +( )

4 n + 2 n +1 n + 2 2n 4n
请考生在第 22,23 题中任选择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用 2B 铅
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所对应的标号涂黑.
22.[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本小题满分 10 分)
1 3
x = + t
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直线 l 的参数方程为 2 2 ( t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
1y = t
2
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 = 2cos .
(1)求C 的直角坐标方程;
1 1 1
(2)设点M 的直角坐标为 ,0 , l 与曲线C 的交点为 A, B,求 + 的值.
2 MA MB
23. [选修 4-5: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本小题满分 10 分)
1
已知函数 f (x) = 2x 1 + x + 的最小值为m .
2
(1)求m 的值;
1
(2)若a,b,c为正实数,且a+b+ c =m 2,证明:a + b2 + c2 .
3
{#{QQABSQCQggiIAAIAAQhCQwW4CgIQkBECCKoGQAAMsAAAyAF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