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八角楼上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5.八角楼上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08 18:1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 15.八角楼上(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 年级 二年级 课时 1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读文的过程中认识“楼、争”等10个生字,并通过多种朗读活动和游戏认识及巩固生字。2.会写“夜、年”等2个字,通过老师范写、学生书空、临写等方式正确书写生字,进一步养成仔细观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体会毛主席忘我工作的精神及其对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4. 图文结合,能联系上下文、课文插图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核心内容 重点 识字写字,课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体会毛主席忘我工作的精神及其对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
学情分析 本单元围绕“革命先辈”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本单元的课文有鲜明的主题教育意义,讲述的内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在理解上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以适当补充必要的背景资料,但要考虑低年级学生的接受水平,把握好度,不用补充过多,过深。利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解决理解的困难,比如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从而了解故事内容。
技术支持 教师通过手机终端与希沃课件同屏展示学习成果。
导 学 预 案
环 节 导案 学案 时间 集体智慧个人思考
学习活动 导入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进入第六单元的学习。在本单元,我们要从八角楼上、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刘胡兰四个故事中了解四位革命先辈的事迹。和从前一样,我们还要学习口语交际和语文园地的内容,相信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同学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八角楼上,走进井冈山那个艰苦斗争的年代.2.(出示图画)这就是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毛主席:你们了解他吗?在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中,我们了解到毛主席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楼这个字是需要我们认识的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3.老师给大家带来三个词语,谁来读一读?那你知道为什么叫八角楼吗?4.每到夜晚,毛主席就在八角楼上忘我的工作,当时是怎样的情景呢?那我们就走进课文看看吧!【设计意图:直观形象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回忆,并产生丰富的想象,让学生有话可说。】 指名简单交流预设:加一加,古代的建筑多用木质材料,所以楼是木字旁,抓住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识记生字。预设:因为毛主席当时住的那座楼的屋顶是八角形的,所以就叫八角楼。 5
自学思考 问题: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边读边标上自然段序号。3.课文中有些句子比较难读,自己试着读一读吧,注意读好节奏和停顿。4.出示需要认识的字词,交流识字方法。【设计意图:读准字音,初步扫清字词障碍,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做铺垫。】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分自然段3.反馈读不准的字音。4预设:加一加 减一减 换一换 联系生活 5
互学交流 问题:让我们走进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都知道了些什么?根据汇报学习第一句话。短短的一句话我们了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地点以及主要人物。艰苦斗争的年代是怎样的年代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老师的介绍。我们再来读一读第一句,感受一下那个艰苦斗争的年代。教师评价再指名读。【设计意图:通过视频介绍,了解那个年代的历史,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 预设:从第一句话我知道了毛主席爷爷居住的地方是八角楼。学生观看视频。指名读 10
群学展示 问题: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夜幕降临是什么意思呢?能不能结合课文的内容和文中插图说一说呢?教师小结:同学们联系上下文,结合插图,理解了夜幕降临的意思。字典中临有三个意思,在夜幕降临这个词语中,应该选第几个意思。夜幕降临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主席就开始工作了。我们来看下这两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毛主席在艰苦斗争的年代就是这样,每晚都在忘我坚持的工作。我们再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评价:听了你的朗读,老师眼前仿佛出现了毛主席在一所简陋的房间里工作的身影,那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呢?我们下节课来学习。6.这是本节课的字词,快来读一读吧。7.指导书写。(1)指名读生字并按结构分类。(2)写字。年:上下结构,上窄下宽,三横等距,上短下长,第二,第三横分别居于横中线上下。夜:上下结构,上窄下宽,第一笔点在横中线上,右下不是折文,不要少一点,最后一笔捺要舒展。(3)学生书写,投影展示,学生互评。【设计意图:通过老师范写、学生书空、临写等方式正确书写生字,进一步养成仔细观察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预设:1.文中第一自然段说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夜幕降临的意思就是到了夜晚。2.观察插图,看到主席点亮了油灯,天黑我们才会开灯,所以夜幕降临就是天黑了的意思。预设:应该选第一个意思到来,夜幕降临就是夜晚来到的意思。3.到了夜晚,天色渐渐变黑,天空仿佛被幕布盖住一样,这样的景象就是夜幕降临。4.从每当中感受到毛主席每天都是这样工作的,不止一天两天,是天天如此。5.指名朗读。学生讲解生字提示注意事项练习书写、集体订正 20
学习反馈 测查内容 正确读词语:艰苦斗争 年代 夜幕降临 寒冬腊月 文章 握笔 凝视 察觉 油灯
测评标准 A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读准词语。B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词准确。C 课文不流利或有错误,字音读错。
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 1.完成川线格2个生字书写:“年、夜”2.有感情朗读课文。
拓展作业 查找关于井冈山的资料和家人说一说。
板书设计
授课反思
教学设计
课题 15.八角楼上(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 年级 二年级 课时 1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读文、复现生字的过程中巩固13个生字.会写“楼、披、轻、利”四个生字,会写“八角楼、深夜”等6个词语。了解“光辉著作、寒冬腊月、凝视、沉思”等词语的意思。2.通过再次读文能提取课文的关键信息,并能说清楚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3.在有感情朗读中,体会毛主席顽强、忘我的工作精神,明白他对中国革命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核心内容 重点 会写“楼、披、轻、利”四个生字,会写“八角楼、深夜”等6个词语。了解“光辉著作、寒冬腊月、凝视、沉思”等词语的意思。
难点 通过再次读文能提取课文的关键信息,并能说清楚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
学情分析 本单元围绕“革命先辈”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本单元的课文有鲜明的主题教育意义,讲述的内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在理解上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以适当补充必要的背景资料,但要考虑低年级学生的接受水平,把握好度,不用补充过多,过深。利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解决理解的困难,比如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从而了解故事内容。
技术支持 教师通过手机终端与希沃课件同屏展示学习成果。
导 学 预 案
环 节 导案 学案 时间 集体智慧个人思考
学习活动 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八角楼上这篇课文。2.我们来复习下上节课的词语【设计意图:巩固词语,准确识记字词的目的。】 齐读课题自由读,指名读。 3
自学思考 问题: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1.指名读第一句话: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吗?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寒冬腊月”“单军衣”“薄毯子”“竹椅上”这几个词语,教师可用笔圈出来。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关键词语,体会到毛主席当时工作环境的艰苦,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感受那个艰苦的年代。4.我们再来看看这两句话找同学来读一读,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吗?5.课文的插图对应的就是这两句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文的插图,观察插图中毛主席的神态。你们看,他正在专注的看着这盏灯火,思考的是多么认真。找同学再来读读这两句话。同学们,学到这里你的心中肯定很疑惑,毛主席在思考什么呢?谁来说说?6.此时的毛主席也许在思考中国的未来,革命的未来,并将他的思考写成文章。看,毛主席就是在这盏青油灯下写出了许多文章,这些文章像明灯一样照耀着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所以文中说是光辉著作。7.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走进主席这一夜的工作,体会他为中国革命做出的伟大贡献。【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以及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毛主席是如何专注认真工作的。】 预设:预设:寒冬腊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气温可能都得在零度以下了,我们这个时候都得穿上厚厚的羽绒服,但是毛主席却只穿着单身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工作条件非常艰苦。引导学生抓住第一句话:油灯光线暗,照明范围小,在这样的光线下写字,毛主席真的很辛苦,只有用手拨灯芯,灯光才能更明亮,自己才能更好的工作。引导学生抓住第二句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体会到毛主席工作多么的专注,多么的认真。指名读或者开麦全班读。 12
互学交流 问题:1.毛主席在那个夜晚是怎样工作的呢?你能借助文字提示和课文插图尝试说一说吗?2.你能对照着课文插图再来说一说吗?3.课文中有一句话让我们记忆深刻,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每当和就这是一组关联词,你能用这组关联词说一句话吗?4.文中描写毛主席工作的情景,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指名读,你也能这样说一说你是怎样放学回家的吗?【设计意图:借助文字提示和课文插图帮助学生记住毛主席是如何工作的,体会毛主席为中国革命事业所做的贡献。】 自由练说,指名说。出示句子。 15
群学展示 指导书写。楼:左窄右宽,“木”的捺变点,“米”撇伸向“木”侧,“女”的撇点撇短点长,末笔长横比“米”略宽。披:左窄右宽,“皮”第一笔是横钩,第二笔竖撇撇向提手旁的下侧,最后一笔捺要舒展。轻:左窄右宽,“车”作偏旁时笔顺为先竖后提,第四笔横改提,第五笔横撇起笔于竖中线,与车首笔横持平。利:左窄右宽,“禾”的捺变点,利刀旁两笔中点在横中线。【设计意图:通过老师范写、学生书空、临写等方式正确书写生字,进一步养成仔细观察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老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临写。展示评价。 10
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 完成川线格4个生字书写:“楼、披、轻、利”。
拓展作业 查找关于毛主席的其它革命故事和家人说一说。
板书设计 15八角楼上   关键词:寒冬腊月 穿着 披着 坐在
楼、披、轻、利 左手 右手凝视 沉思
授课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