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 和配套作业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 和配套作业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12 09:23:58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小故事 大道理
一、目标与内容
(一)学习目标
1.认识27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1个字,会写32个词语。
2.利用多种学习方法,读懂故事,体会故事中人物的鲜明特点,并能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
3. 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说清楚理由,也能一边听一边思考,想想别人讲的是否有道理。
4. 能按照正确的格式写一则通知。
5. 产生阅读寓言的兴趣,能体会故事中的道理,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并乐于与同伴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二)学习内容与学习重点
学习内容 学习重点
教材内容: ●阅读: 1.《守株待兔》 2.《陶罐和铁罐》 3.《鹿角和鹿腿》 4. 《池子与河流》 ●习作:看图画写一写 ●语文园地一: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 ●快乐读书吧:小故事 大道理 《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 阅读链接:《南辕北辙》 《北风和太阳》 1. 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结合生活实际明白故事道理,背诵故事。 2. 分角色朗读课文《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能结合文中相关语句,体会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读懂故事,明白道理,能把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与他们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写好“艳、静”等8个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能发现“源源不断、无忧无虑”等词语的特点,并能写出相同结构的词语。积累“邯郸学步、滥竽充数”等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4.了解阅读寓言故事的方法,产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的兴趣,体会故事中的道理,感受寓言里的智慧。
(三)设计说明
本单元是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编排了4则寓言故事,其中《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是精读课文,《池子和河流》为略读课文。4则寓言故事涵盖古今中外,有中国古代寓言、当代寓言,也有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文体有文言文,还有诗歌。丰富多样的学习素材,为学生认识、了解寓言打开了一扇窗。
《守株待兔》是一则小古文,讲述了一个农夫偶然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却幻想能经常发生,天天守桩等待,最后落得田园荒芜、被人笑话的下场。故事内容平实易懂,语言精练耐人寻味,揭示了不努力,而抱有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好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故事篇幅短小仅39个字,但寓意深刻。
《陶罐和铁罐》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进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阐明深刻道理。故事通过铁罐奚落陶罐的对话描写和神态描写,体现了铁罐的傲慢无礼,对陶罐的藐视和不屑。通过许多年后,陶罐被人们挖掘出来成为有价值的文物,而铁罐无影无踪的结局,阐明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道理。
《鹿角和鹿腿》则生动讲述了一只鹿狮口逃生的故事。故事4次写到鹿的自言自语,细腻地描绘了鹿的心理变化,以此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而告诉读者,事物各有各的价值,不能仅凭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
《池子与河流》是一篇寓言诗,故事在池子与河流的对话中展开。池子一连串的提问,河流坚定的回答,以及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和对比的运用,凸显了两位主人公鲜明的形象,表达了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揭示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甚至磨灭;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为的道理。
本单元以“寓言故事”为主题,除了内容文体有很大的相关性,各部分内容之间关联性也很强。当农夫捡到撞死树桩的兔子;当谦虚的陶罐遇到傲慢的铁罐;当小鹿发现角的美丽,开始抱怨腿的丑陋;当池子和河流诗意地聊起人生……一则则寓言故事总在轻松有趣、出人意料的情节背后都藏着深刻的道理。语文园地“交流平台”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寓言,帮助学生形成对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 “阅读链接”中的《南辕北辙》《北风和太阳》,语文园地“日积月累”9个来自寓言的成语,让学生从读内阅读走到课外拓展阅读这个更广阔的视野,鼓励学生读更多寓言故事。“快乐读书吧”栏目不仅推荐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经典寓言故事,还提示了阅读寓言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感受故事里的大智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根据寓言的文本特点和单元教材内容安排,确定本单元的主题为“小故事 大道理”。整合单元主题内容,形成核心任务 “寓言故事秀”,展开真实情境下的大单元的教学活动。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寓言,对寓言有过感性认识。教材在4篇课文的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的相关栏目中都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阅读训练。在学习的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不仅要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还要关注寓言蕴含的道理。如:文言文《守株待兔》可结合插图和注释来读;《陶罐和铁罐》中可以结合课文中人物对话和神态去揣摩人物性格;《鹿角和鹿腿》根据“提示语”揣摩人物心理变化过程;《池子和河流》“结合生活实际,说说:池子与河流的观点,你更赞同哪一种?”总之,学生对寓言道理的理解要与故事内容紧密相连,在阅读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以理解和体会,从而提升学生的思辨力。
二、情境与任务
(一)学习情境
兔子、罐、花鹿、池塘……这些都是我们熟知的事物,当它们跑进寓言故事里,一切就变得有趣而又耐人寻味了。尝试着与故事中的角色展开对话,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讲、演、辩的活动中,一定能发现小故事背后藏着的大道理与大智慧。
(二)任务框架与内容安排
1.任务框架
内容安排:
任务 课时 学习内容
故事角色对对碰 5 《陶罐和铁罐》 阅读链接 《北风和太阳》
《鹿角和鹿腿》 语文园地三之“词句段运用”二
《池子与河流》
谁的故事更精彩 4 语文园地三之“词句段运用”三 《守株待兔》 习作:仔细看图,写一写 阅读链接 《南辕北辙》
相信你可以讲更多 3 语文园地二之“日积月累” 交流平台
快乐读书吧:《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
(三)设计说明
本单元以“寓言故事秀”为单元学习总的任务情境,整合“三个任务、八个活动”进行学习,将识字写字、课文阅读、习作、课外阅读统整在“小故事 大道理”的主题情境中,学生在读、演、辩的过程中,感受寓言故事里鲜明的人物性格特点,感悟故事里的大智慧,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
第一个任务是“故事角色对对碰”。这一任务紧紧扣住《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这三则寓言中的主要角色,引导孩子在读懂课文故事的过程中关注课文主要人物的个性特点,通过抓住人物神态、动作、语言来揣摩人物心理活动,在演一演寓言故事的情境再现中,体悟人物鲜活的个性,引导学生融入角色,发现故事蕴含的道理,并能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在对比和思辨中进一步理解和体会。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寓言这种文体的特点,掌握学习寓言的方法。
第二个任务是“谁的故事更精彩”。通过创设讲故事的情境,将语文园地中的“写通知”、习作“看图画,写一写”与文言文《守株待兔》整合。活动一是组织学生学会发通知,让大家都来参加故事会。活动二是引领学生走进中国古代寓言《守株待兔》,孩子们可以结合文中的插图和课文注释读懂小古文,学会用自己的话讲述“一个农夫的故事”。在故事讲述中,让孩子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并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鼓励老故事新编。而孩子们在做小评委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从多个角度看问题,继而提升言语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第三个任务是“相信你可以讲更多”,引导激发学生阅读更多寓言故事,感受寓言里的大智慧。 这个任务将语文园地“日积月累”与“快乐读书吧”进行整合,“看图猜寓言”是在学生原有阅读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的活动,结合“日积月累”中9个来自寓言的成语,孩子们在看图猜一猜,听一听,讲一讲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更多学生阅读寓言的热情。“这儿有一箩筐的故事”则是通过开展好书推荐活动将 《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这些寓言经典推荐给学生,读过的孩子们可以分享自己喜爱的故事,可以聊作者,聊小收获,可以一起给自己喜欢的书画“腰封”,激励孩子们运用学到的阅读寓言的方法,兴趣盎然地漫步在寓言的世界里。
读寓言故事,明白讲述的道理,这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但教学中,我们切不可将道理从故事中剥离出来,让学生死记硬背。学习中,我们需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学习形式力求生动活泼,在活动中、在朗读中,讲讲演演,紧扣单元语文要素,立足语文学科综合素养,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寓言的基本特点,初步掌握阅读方法,激发阅读寓言的兴趣和热情,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三、教学活动示例及说明
(一)任务一 故事角色对对碰
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亲爱的小朋友,准备好了吗?为期两周的寓言故事秀开始啦!
活动一 陶罐铁罐出场啦
【设计意图与教学建议】
生动直观的故事表演,可以激发学生走进文本,探究内容的兴趣,也为开启寓言单元的学习打下快乐学习的情感基调。在“读读课文里的陶罐和铁罐”“陶罐铁罐,演得怎么样 ”“我们也来过把瘾”一个个以任务为主的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故事角色的鲜明特点,关注文本中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包括标点符号。通过与“角色对对碰”,走进故事角色,在演一演、评一评、问一问的情境体验中,帮助学生联系实际发现故事蕴含的道理,并在潜移默化中初步掌握学习寓言的方法。建议安排2课时。
1.欣赏情境故事《陶罐和铁罐》
(1)课前准备:老师安排两名学生,一个演陶罐,一个演铁罐,将课本内容排演成情境剧,顺畅即可,保持原生态。
(2)欣赏故事表演,师录视频。学生们专注地观看,思考。
(3)说一说: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读读课文里的陶罐和铁罐。
出示任务单一:
任务单一 骄傲 奚落 傲慢 恼怒 轻蔑 谦虚 懦弱 争辩 朴素 价值 时间流逝 王朝覆灭 宫殿倒塌 相提并论 和睦相处 (1)同桌互读词语,平台打星。 正确、流利、声音响亮 (2)读了这四组词语,细心的你有哪些发现? (3)请你大声朗读这个故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哦!
(1)学生以四人小组展开学习,完成任务一。
(2)交流反馈。
教师关注没有获得三星的学生。在学生交流中相机正音,强化易错字,读准多音字“处”。提醒注意“谦”字的笔顺,“虚”的部首是“虎字头”,半包围结构。
词语中的发现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词语的意思:第一组词串描述的是铁罐,骄傲和傲慢是一组近义词,谦虚和骄傲是一组反义词;第二组词串描述的是陶罐;第三组词串为动宾搭配的短语,描述了许多年过去的发生的变化;第四组是成语。
出示任务单二:
任务单二 请和同桌一起合作读读文中描写陶罐、铁罐神态和语言的句子,从中推理出人物的形象或性格特点,完成“人物对对碰”图表。 人物对对碰 陶罐依据铁罐依据印象一印象二印象三……
(1)同桌合作开展学习,完成表格。
(2)交流反馈。
结合课文中描写陶罐、铁罐神态和语言的语句,引导学生关注彼此对对方的称呼以及他们之间的对话的标点符号,感受陶罐、铁罐在性格上的不同特点,如铁罐骄傲、傲慢……;陶罐谦虚、友善……
3.视频回放:陶罐和铁罐演得怎么样?
(1)再次观看情境故事视频。
(2)结合人物特点,想象情景,进行点评。
(3)我们也来过把瘾。学生自由组合,分工合作演一演。
4.角色体验,感悟道理。
(1)情境创设:当陶罐被考古队挖掘出来,奉为至宝,可铁罐却不见了踪迹,此时此刻,陶罐面对脚下的土地,会对铁罐说些什么呢?当铁罐看着自己的身体在泥土中一天天生锈腐烂,又会想些什么呢?
(2)讨论交流。现场采访陶罐和铁罐的扮演者。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明白道理。相机归纳梳理: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互相尊重对方,和睦共处。为人要谦虚,不能骄傲。
5.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1)读故事,明白道理。
读读《北风和太阳》,说说北风和太阳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和同桌说说你的阅读收获。
(2)对比阅读,学习方法。
想想《北风和太阳》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
活动二 假如铁罐遇到鹿
【设计意图与教学建议】
“找一找谁是主角”是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故事主要角色来读懂故事,“画一画心情曲线”让学生细读课文,学会关注提示语,揣摩人物心情变化,进一步领悟故事道理,“辩一辩,你赞成哪一种”则是启迪学生要全面的看问题,客观的进行判断,形成思辨力。“聊一聊,假如铁罐遇到鹿”则是帮助学生拓展思维,进行言语表达的训练,在情境中内化运用语言。建议安排2课时。
找一找故事中的主角。
出示故事名称:《狼来了》《龟兔赛跑》《农夫和蛇》《陶罐和铁罐》,说说这些家喻户晓的故事中,故事的主角是谁?
出示《鹿角和鹿腿》,猜猜这个故事的主角是谁?
自读故事,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开火车读故事。
相机帮助学生正音,重点读准“匀称、不禁、撒腿、挣脱”4个多音字,学会据词定音。
读好带有语气词“咦、哎呀、啊、唉”的句子,并体会其感彩。
交流谁是故事的主角?并说明理由。
相机点拨引导“鹿”是故事的主角,全文是围绕鹿对“鹿角”和“鹿腿”的态度变化来写的。引导学生找一找相关语句,读一读。
●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咦,这是我吗?” ●他不急着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鹿忽然看到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他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指导书写:鹿 提示笔顺,部首字。
(6)出示词语:池塘边 灌木丛中 小溪边
找找相应段落,说说故事主要内容。
画一画心情曲线图。
(1)小组合作,细读课文,写心情词卡。
(2)反馈交流。
引导学生关注提示言语,如“撅起嘴,皱起眉头”“叹了口气”揣摩人物心情。
(3)将心情词卡放到曲线图上。
(4)交流反馈。
3.辩一辩,说说你赞成哪一种?
(1)美丽的鹿角不重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
(2)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
教师可以相机补充:鹿角的防御作用和药用价值等知识,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认知,客观正确的评判事物。
4.聊一聊,如果铁罐遇到鹿?
(1)创设情境:狮口脱险的鹿,在小溪边休息片刻后,就一路向西,继续奔跑,要离开这片危险的丛林。它经过一片废墟,“哐当”,它一不小心踢到了一个锈迹斑斑,破旧不堪的铁罐,“哎呦,是谁踢我,好痛啊!”……下面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2)四人小组合作,练习讲故事。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维,展开想象。可以复述课文故事,也可以续编故事。
(3)推荐分享。
故事一:鹿向铁罐讲述自己的惊险一幕。(注意人称的转换,用第一人称复述课文内容。)
故事二:铁罐会向鹿讲述自己当年对陶罐的态度,充满后悔和歉意。
故事三:铁罐和鹿腿之间会发生新的故事,鹿腿会讲述自己虽然细长不好看,但帮主人逃离狮口,铁罐虽然锈迹斑斑,但会告诉鹿腿自己当年是皇宫里盛东西的,坚硬无比。
故事四: ……
教师相机帮助学生梳理总结故事蕴含的道理。
活动三 池子与河流,你更赞同谁?
【设计意图与教学建议】
这是一篇寓言诗,也是一篇略读课文,通过找找关键词,抓住人物对话内容,分角色朗读等活动旨引导学生读懂故事内容,弄清故事人物的观点,并通过“你更赞同谁?”的讨论,让孩子们学会根据文本内容,结合生活实践,有根有据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全面客观的做出评价。建议安排1课时
1.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同桌分工合作读课文。可以按小节来分工,也可以按角色来分工,想想:池子与河流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交流反馈,相机正音,指导读好第9.10小节,难读的字词较多。
2.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描写池子与河流的词语。
(1)小组合作,填写词语。
(2)分享反馈。
池子:安闲 无忧无虑 淤塞 青苔铺满 芦苇遮掩 完全枯干
河流:滚滚滔滔 蜿蜒 贯穿全国 受到尊敬 光荣无比源源不断 奔流不息 长流不断
3.细读课文,思考:池子与河流的观点是什么?说说自己更赞同哪一种?完成表格。
角色 观点 赞同谁的观点,说明理由
池子
河流
学生可以抓住文中的词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如池子的观点:贪图安逸,懒惰,认为河流很辛苦,疲劳,获得的名气和赞美都是空的。河流的观点:认为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将永远奔流不息。池子会被遗忘。不同的观点决定了各自不同的行为,学生赞同的理由可引导抓住两者最后的结局来阐述,引导学生准确全面,结合文本和实际来发表看法。
4.角色朗读,感悟故事蕴含的道理。
(1)在理解角色特点的基础上,指导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
(2)提倡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寓意,可以引导学生读读第十小节,从正面来理解这一小节的意思。
才能利用就会( ),它会逐渐( );才能一旦让( )支配,它就( )。
(二)任务二 谁的故事更精彩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古人也爱寓言,古人的寓言故事你懂吗?老故事,新故事,我们都来讲故事,看谁的故事更精彩!
活动一 发个通知吧
【设计意图与教学建议】
创设班级举办“老故事新说”故事会活动情境,将语文园地中“写通知”的相关要求整合到任务中来,成为活动开展的前期策划内容之一。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知识,用知识,能最大化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习真正成为孩子内在需求。建议安排1课时
温故知新
(1)创设情境:班级就要举办“老故事新说”故事会啦,需要发个活动通知。大家以前在学习《动物王国开大会》时,学会了如何把通知说清楚,还记得发布通知要说清哪些要素吗?
(2)交流讨论,相机小结。
活动时间、地点、参加者、事件、通知人和通知时间。
学写通知
读通知,你能从中找到哪些信息要素?
活动时间: 参加人员: 活动地点: 事 件: 发通知人或单位: 发通知时间:
细观察,写通知要注意哪些格式?
讨论交流中梳理总结书写格式。
第一行中间写“通知”二字 ;正文开头空两格;右下角写发通知人或单位;最后一行右下角写发通知时间。
拟写“老故事新说”活动通知。
(1)全班讨论活动时间,活动内容,确定相关信息要素,撰写通知。
(2)对照通知要素检查是否完整清楚,格式是否正确。
绘制活动通知海报,张贴在班级显眼处。
活动二 一个农夫的故事
【设计意图与教学建议】
文言文是一种离孩子比较远的言语表达方式,三年级孩子来说生涩,不易读懂,所以我们把《守株待兔》这个故事调放到活动二,学生通过前面三篇课文学习初步了解寓言文体特点,掌握读懂寓言的方法,再来学习新的一种寓言表达形式,可以说是降低了难度。将“老故事新说”故事会讲述内容聚焦到同一主题下——“一个农夫的故事”,即帮助学生进一步读懂文言文《守株待兔》,在老师的引导下,看懂图意,理解古今异译的词语,大胆展开想象,能将极简的文言文小故事,用自己的话具体、完整、生动地讲述清楚,进一步提升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内化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对比阅读,帮助学生学会思考,深入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若学生能创编新的故事,则提升了孩子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1.看看农夫在干啥?
(1)出示课文插图,观察图片,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一个农夫在守着一个树桩。)
相机板书故事题目:守株待兔 对照图片理解:株指树桩。
(2)读课文,说说和前面学的故事有什么不一样?
讨论:是文言文,故事很短小,文章的右边有注释。
(3)对照注释,读故事,说说故事写了什么事?
相机指导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并能用自己的话将故事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
2.议议农夫为何“为宋国笑”。
(1)四人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一笑: 二笑: 三笑: ……
(2)交流讨论。
3.聊聊你眼中的坐车人和农夫。
(1)读故事《南辕北辙》,说说故事讲了谁?怎么样?结果如何?
(2)讨论交流,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
(3)坐车人和农夫有哪些异同点?
相同点:不动脑筋、愚蠢可笑。
不同点:农夫不努力,想不劳而获;坐车人虽努力,但方向弄错了,依然是徒劳无获。
4.写写一个农夫的故事。
将《守株待兔》的小古文改写现代寓言故事。孩子们可以尝试仔细观察图片、借助小古文和注释,抓住农夫的所作所为和心理活动,发挥想象,把短小的故事描述具体细致,并写下来。也鼓励学生老故事新编,赋予老故事新的意义。
活动三 我们来做小评委
【设计意图与教学建议】
做小评委活动,就是要让学生自主讨论制定好故事评要求,在此过程中明确要求,通过仔细倾听观看同伴展示后,能对照标准,客观多角度地点评,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述有根有据。这也是本单元“口语交际”要求达到的能力目标。活动中,老师相机点拨指导,学生表达言之有理即可,要引导学生点评时有点赞,也有建议。
导语:一切准备就绪,小朋友们,带上你们的创意,来这里秀一秀你的农夫故事吧!
1.怎样的故事更精彩?
(1)小组讨论,制定好故事评选标准。
(2)班级集体讨论,相机梳理。
引导学生从故事内容是否完整、具体,语言是否生动吸引人,人物特点是否鲜明,是否有新创意等
角度制定标准。
2.谁的故事更精彩
(1)分组上台进行展示。
(2)其他人员结合评价标准进行点评。
小评委要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能客观公正的进行点评,有肯定也有建议,有根有据。
(三)任务三 相信你可以讲更多
活动一 看图猜寓言
【设计意图与教学建议】
学生看图猜的寓言故事均来自语文园地“日积月累”,这里不仅仅把它定位为学生积累记忆的学习内容,还把它作为学生课外阅读拓展的内容,而学会“仔细观察,讲清图画内容”也是本单元写作的一个要求,可谓“一举多得”。这些故事,大多耳熟能详,一看便知,让学生来讲一讲故事,说说道理,能更好调动学生原有知识积累,激发学习和阅读兴趣。
看图猜寓言。
( ) ( ) ( )
( ) ( ) ( )
( ) ( ) ( )
读一读,记一记。
你能说说和这些成语有关的寓言故事吗?
学生个别说,老师相机补充。
创建故事小链接,剩下的故事学生可以点击故事链接,自主观看。
交流分享自己明白的道理。
活动二 这里的故事一箩筐
【设计意图与教学建议】
鼓励学生用上学到的阅读寓言的方法,去阅读更多的故事,明白更多做人做事的道理。阅读时,会读目录,会读故事内容,会制定阅读计划,做好阅读记录。学会感受与分享阅读的快乐,一同去探究发现寓言世界里的秘密,进一步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建议安排1-2课时
1.推荐阅读 。
(1)读背“日积月累”中的成语。
(2)出示《中国古代寓言》目录,(对应上面的成语),并相机介绍:这本书中还有很多我国古代寓言故事。
(3)出示《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引出国外寓言故事,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4)说说自己眼中的寓言,相机出示“交流平台”中相关内容,充实认知。
2.回顾本单元寓言故事,再次梳理总结阅读寓言的方法。
题目 故事内容 蕴含的道理 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人和事
《守株待兔》
《陶罐和铁罐》
《鹿角和鹿腿》
《池子与河流》
出示阅读小贴士。
3.看目录,读更多的故事。
浏览《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三本书的目录,找找自己喜欢或熟悉的小故事。
4.认真阅读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
读故事,制作故事卡片:我喜欢的寓言故事、故事内容、我最喜爱的故事片段、我的收获……
5.共享阅读:分享自己喜欢的故事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分享自己喜欢故事。可以讲故事;可以与同伴一起来表演故事;可以聊收获……
6.我阅读,我推荐。
(1)推荐最想阅读的一本寓言书,为这本书画一画腰封。(相关书籍的介绍、名家评价或影响力)
(2)展示自己制定的阅读计划表。
7.拓展挑战:发现中外寓言的异同点。
8.开展“小故事 大道理”班级故事会。
分享阶段性阅读的快乐,评选“阅读之星”“故事大王”。
四、教学建议与资源支持
(一)单元教学建议
1.识字写字方面:(1)进一步创设学生自主识字的氛围,学习运用多种方法随文识字。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图片、动作演示等多种方法来学习生字词语。(2)文言文的字词学习要引导学生对照注释、插图,理解字义,再把几个字义串联起来读懂小古文。(3)注重指导横画、竖画较多的字的书写,练习把汉字书写规范、美观。
2.朗读方面:有层次的进行朗读指导,引导学生读好对话,关注提示语,抓住重点句段进行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品味人物性格特点,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心理及心情变化,读懂故事主要内容。
3. 理解与表达方面:(1)学习文言文,要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把课文读通、读顺,在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韵味,熟读成诵。根据学情,如果学生学有余力,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关注古今词义的不同,如古代汉语“走”是“跑”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2)将“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道理”这一语文要素融入整个单元的学习之中。通过精读、略读、比较阅读、推荐拓展阅读等形式,将寓言蕴含道理的理解与故事内容紧密相联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以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学生通过本单元学习能了解寓言基本文体特点,学会阅读寓言的基本方法。(3)倡导学生结合课文,结合生活实际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能从多个角度,有根有据阐述观点,提升思辨能力。
4.拓展阅读方面:本单元推荐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整本书的阅读融入学生的生活。既注意阅读方法的引领指导,又注意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乐于读书并分享的习惯。
5.单元整合方面:要有大单元教学意识,明晰每个任务的目标和意图。本单元第一个任务“故事角色对对碰”。紧扣《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这三则寓言中的主要角色,引导孩子在读懂课文故事的过程中关注课文主要人物的个性特点,通过抓住人物神态、动作、语言来揣摩人物心理活动,引导学生融入角色,发现故事蕴含的道理。第二个任务是“谁的故事更精彩”。通过创设讲故事的情境,将语文园地中的“写通知”、习作“看图画,写一写”与文言文《守株待兔》整合。第三个任务 “相信你可以讲更多”将语文园地“日积月累”与“快乐读书吧”进行整合,引导激发学生阅读更多寓言故事,激励孩子们运用学到的阅读寓言的方法,兴趣盎然地漫步在寓言的世界里。虽然课文还是需要在情境中一篇篇读,但是在读的过程中,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阅读寓言的方法,了解寓言文体特点,激发阅读的兴趣,提升学生言语表达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单元线上学习包的设计与使用建议
任务一 故事角色对对碰
活动一 陶罐铁罐出场啦
线上支持(资源、工具、测评) 设计意图
【读读吧】 朗读资源: 《陶罐和铁罐》 《北风和太阳》 我的朗读发布 朗读发布四组词串。 骄傲 奚落 傲慢 恼怒 轻蔑 谦虚 懦弱 争辩 朴素 价值时间流逝 王朝覆灭 宫殿倒塌 相提并论 和睦相处 朗读发布分角色朗读《陶罐铁罐》 用丰富的朗读资源,激发学生诵读课文、自主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欣赏与朗诵的水平。同时将自己的创作与同伴智慧分享、交流,激发学习兴趣。
【汉字王国】 生字:骄、傲、谦、虚、懦、弱、捧、尘、代、价 1.读音(配有朗读声音) 2.笔顺、结构、偏旁 3.了解汉字文化:弱(动画、图片演示有关汉字的来源、意义) 把生字的读音、笔顺、偏旁等放入汉字王国,便于学生通过“点读”的形式,进一步掌握汉字的读音,正确书写,了解字的起源,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展示厅】 将“任务单一”中我的发现拍照上传 将“任务单二”和同桌一起合作完成的“人物对对碰”图表拍照上传。 利用宏程平台拍照功能,将自己的“任务单”拍照上传分享,便于学生在交流中分享学习。
【书写屋】 书写展厅:谦 捧 把自己的书写拍照上传,小伙伴、家长、老师等都可以参与点评。 通过书写、展示、点评等方式,激发学生写好汉字的兴趣,规范钢笔字书写。
活动二 假如铁罐遇到鹿
线上支持(资源、工具、测评) 设计意图
【读读吧】 朗读资源:《鹿角和鹿腿》 朗读发布: (1)发布朗读描写鹿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 (2)发布分角色朗读课文。 利用平台“音频点读”功能和“录音上传”功能,激发三年级学生自主学习和分享交流的积极性,提升学生欣赏与朗诵的水平。
【汉字王国】 生字:鹿、塘、映、欣、赏、匀、致、配、传、哎、狮、叹 1.读音(配有朗读声音) 2.笔顺、结构、偏旁 3.了解汉字文化:鹿 将生字的读音、笔顺、偏旁等放入汉字王国,学生通过“点读”的形式,进一步掌握汉字的读音,正确书写,了解字的起源,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展示厅】 1.小组合作写写鹿的心情词卡,拍照上传。 利用平台拍照功能,将心情词卡拍照上传分享,便于师生在交流中对比、发现、梳理总结。
2.将梳理出来的心情卡片,拖拉排放到心情曲线图中。 利用平台的“拖拽匹配”功能,将词语按心情曲线起伏排列,进一步直观了解鹿的心情变化,有利于帮助学生揣摩人物心理,理清故事内容,理解故事道理。
3.如果,铁罐遇到鹿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学生讲故事录音上传。 学生点击欣赏同学们自编的故事,给予星级或语言评价。语言评价可用文字或录音。 点击倾听同学们自编的故事,促进同学之间的互动与评价。
【书写屋】 书写展厅 鹿 塘 狮 把自己的书写拍照上传,小伙伴、家长、老师等都可以参与点评。 通过书写、展示、点评等方式,激发学生写好汉字的兴趣,规范钢笔字书写。
活动三 池子与河流,你更赞同谁?
【读读吧】 1.朗读资源:《池子与河流》 2.朗读发布分角色朗诵课文。 用丰富的朗读资源,提升学生欣赏与朗诵的水平。
【展示厅】 池子与河流,你更赞成谁的观点呢?完成表格拍照上传。 利用平台的拍照功能,理清故事内容和道理,进行分享与交流。
【书写屋】 书写展厅:艳 静 植 霜 舞 扁 最 集 利用宏程平台“拍照”功能,展示写字作品,促进多元评价。
任务二 谁的故事更精彩
活动一 发个通知吧
线上支持(资源、工具、测评) 设计意图
【体验馆】 利用平台“绘画”功能,学生在“通知”范例中,圈画出通知的基本信息要素。 利用平台“绘画”和“截图”功能,直观生动地找一找、画一画写通知的基本信息要素,有利于分享交流,也能加深学生印象。
【展示厅】 写“老故事新说”活动通知,拍照上传分享。 利用宏程平台的拍照功能,按照要求学习通知,分享交流,校对信息要素是否全面,格式是否正确。
活动二 一个农夫的故事
线上支持(资源、工具、测评) 设计意图
【读读吧】 朗读资源:《守株待兔》《南辕北辙》 朗读发布《守株待兔》。 点击课文朗读音频,在倾听中学习。上传分享朗读音频,利于大家倾听、评价。
【汉字王国】 生字:守 株 待 宋 耕 触 颈 释 其 1.读音(配有朗读声音) 2.笔顺、结构、偏旁 3.了解汉字文化:耕 学生通过“点读”的形式,自主识字。进一步掌握汉字的读音,正确书写,了解字的起源。
【展示厅】 读读课文,想想农夫为何“为宋国笑”?四人小组讨论,完成表格,拍照上传分享。 利用宏程平台的拍照功能,分享交流,梳理总结原因,学会结合课文,多角度评价。
活动三 我们来做小评委
线上支持(资源、工具、测评) 设计意图
【展示厅】 1. 和小伙伴一起讨论讨论,定一个好故事评选标准,拍照上传。 利用平台拍照功能,将评价标准,拍照上传分享,在交流中学习梳理,学会客观全面评价。
2.利用平台录音功能,将自己编的“一个农夫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也可利用视频上传功能,将故事演一演,上传分享。 其他同学倾听观看后,进行文字或语音点评,做小评委,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来讲故事,并利用宏程平台将自己的故事分享给大家,进行多元互动评价。
任务三 相信你可以讲更多
活动一 看图猜寓言
线上支持(资源、工具、测评) 设计意图
【故事屋】 利用平台图片、音频链接功能,将学习园地“日积月累”9个寓言故事做成翻翻卡。 学生看图猜故事,点击可以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明白道理,自主学习9个来自寓言的成语。
【展示厅】 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录音上传,与他人分享。 利用宏程平台分享故事,学会主动分享交流。
活动二 这儿有一箩筐的故事
线上支持(资源、工具、测评) 设计意图
【故事屋】 提供《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的目录,学生从中找到自己喜爱的故事。 借助平台图片功能,上传三本童话书的目录,供学生阅读。
【展示厅】 1.阅读后制作故事卡片,利用拍照功能上传分享。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分享自己喜欢故事。可以录音讲故事,聊收获;可以与同伴一起来表演故事拍视频…… 通过平台拍照功能,分享自己的故事卡片,学会自主阅读,进一步巩固学习寓言的方法,让更多孩子爱上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利用录音、视频功能分享自己喜爱的故事。
【读书坊】 1.为自己喜爱的书画一画腰封,拍照上传。 2.制定阅读计划表,拍照上传。 通过平台拍照功能,分享推荐阅读书目,展示阅读计划,分享交流。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同时也让阅读能有计划实施。
(三)单元学生用书使用建议
本单元的学生用书与教师用书相一致,依然是“小故事 大道理”这个大情境下的大板块的任务驱动式的学习。结构清晰,关注学习支架的使用,富有挑战性。
学生用书的使用要关注中年段阅读理解和表达的学习,把感悟与语言表达、思维训练、阅读积累等有机结合起来,关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全面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本单元需认识27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1个字。学习用钢笔规范书写。
“角色对对碰”这个任务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这三则寓言中的主要角色和事件,理清故事内容。通过人物神态、动作、语言来揣摩人物心理活动,体悟人物鲜活的个性。抓住关键词语、句子,在感情朗读、想象创编的过程中,融入角色,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进一步感悟故事蕴含的道理。
“谁的故事更精彩”这个任务将语文园地中的“写通知”、习作“看图画,写一写”与文言文《守株待兔》进行了整合。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写通知的方法和注意点,学着结合文中的插图和课文注释读懂小古文《守株待兔》,尝试用自己的话讲述“一个农夫的故事”,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鼓励老故事新编。学生在做小评委的过程中,鼓励孩子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相信你可以讲更多”这个任务中,要鼓励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来阅读寓言经典,并用多种形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让孩子们在猜、听、画、讲(演)、评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阅读的热情,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本单元的“学习万花筒”推荐阅读《南辕北辙》《北风和太阳》,可让学生与单元文本内容进行对比阅读,进一步提升学生理解力和思辨能力。提供关于“寓言”视频介绍,学生可以更全面了解寓言这种文体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本单元还安排了“伊索寓言二则”综合性的单元评测,创设大阅读情境,让学生在阅读、探究、发现中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鼓励同伴合作,互相交流、评价。
【单元评测】
伊索寓言二则
1.亲爱的小朋友,你能将小故事变成四格连环画吗?选择一则画一画,并讲给你的同伴听一听。
阅读这两则寓言故事,你发现这两则寓言有哪些相同之处吗?
发现一:
发现二:
发现三:
3.在《伊索寓言》里还有很多与狐狸有关的故事,快去找一找,读一读。聊聊你眼中的狐狸。
设计说明
考查指向
一是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水平:
学生能否在分格,画画的过程中,按照故事发展,理清故事的脉络,读懂故事内容。
二是对比阅读、提取信息的能力和水平:
学生能否通过对比阅读,边读边思,提取相关信息,读懂故事蕴含道理,发现了解《伊索寓言》的文体特点。
三是自主阅读,清楚讲述故事并做思辨性评价的能力和水平:
学生能否根据推荐,自主阅读,清楚地讲述故事,并乐于分享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2.涉及的课程内容
(1)能自主阅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能理清故事梗概,较完整复述故事。
(2)有一定审美能力,构图、绘画、书写,规范、合理、整洁。
(3)能准确提取文本信息,联系生活实际,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3.答题要求
(1)抓住故事发展顺序,提取关键信息,分格合理,绘画主体明确,故事脉络清楚,能较完整的复述故事。
(2)能对比发现两则寓言在拟题、结构、主题、人等方面的相似点,了解故事蕴含道理,初步感知《伊索寓言》的文本特点。
(3)能进行自主阅读,结合阅读和生活实际客观地进行人物评价,乐于与同伴分享阅读收获。。
4.情境设计理由
本单元是一个寓言故事单元,单元语文要素是“读懂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通过阅读《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等寓言故事,学生已初步掌握寓言故事学习的策略。所以,设计“伊索寓言二则”的学习任务,一起再读寓言故事,通过画四格漫画,讲述故事,来梳理故事脉络,了解故事内容;通过阅读比较,明白故事道理,发现《伊索寓言》文本特点;通过探究人物,进行思辨性评价训练。任务将语文、美术学科融合,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在真实的情境中,培养孩子提取信息能力、审美能力、言语表达能力,方法迁移运用和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5.考查水平及题目难度预估
题目所考查的能力目标具有综合性,需要学生自主阅读,提取相关信息,概括理解故事内容,主动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绘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与课外阅读习惯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需要学生有主动交流的意识,能大胆、清楚地讲述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6.不同水平学生作答及评分标准
题目 一级水平 二级水平 三级水平
第一题 能在规定时间内阅读故事,四格图基本能体现故事主要人物和情节,配文与画面一致。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能在规定时间内阅读故事,四格图能体现故事主要人物和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画面主体清晰,图文并茂,书写规范。能把故事完整地讲给别人听。 能在规定时间内阅读故事,四格图能体现故事主要人物和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画面美观,主体清晰,语言简洁明了。能把故事清楚、完整地讲给别人听。
第二题 能仔细阅读对比两则故事,发现故事题目、人物和故事结构上的相似之处。 能仔细阅读对比两则故事,发现故事题目、人物及人物性格特点、故事结构上的相似之处。 能仔细阅读对比两则故事,发现故事题目、人物及人物性格特点、故事结构上的相似之处,能通过小组合作发现故事主题上的相似之处。
第三题 自主阅读故事,说说心中狐狸的印象。 自主阅读故事,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有根有据地说说心中狐狸的印象。 自主阅读故事,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有根有据地从两个或三个角度说说心中狐狸的印象。
7.材料来源(考虑版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三单元 小故事 大道理
【轻轻告诉你】
当农夫捡到撞死树桩的兔子,
当谦虚的陶罐遇到傲慢的铁罐,
当小鹿发现角的美丽,开始抱怨腿,
当池子和河流诗意地聊起人生……
一切就变得有趣而又耐人寻味了。
快快走进寓言故事的世界,
一起去发现小故事背后的大智慧吧!
任务 要 求
故事角色对对碰 1.采用多种方法认识22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2字个词语。 2.能结合相关语句,体会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心情变化,读懂故事,明白道理。 3.能仿照例句写出带有动作、神态描写的提示语。
谁的故事更精彩 1.自主认识9个生字,能结合注释和插图理解词语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守株待兔》。 3.能按照正确的格式写一个通知。 4.能用自己的话将故事讲给他人听,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相信你可以讲更多 1.积累“邯郸学步、滥竽充数”等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了解相关寓言故事。 2.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对寓言的体会和认识。 3.能产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的兴趣,自主阅读了解故事内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快乐学习吧】
任务一 故事角色对对碰
我是识字小能手
骄傲 奚落 傲慢 恼怒 轻蔑 谦虚 懦弱 争辩 朴素 价值
时间流逝 王朝覆灭 宫殿倒塌 相提并论 和睦相处
亲爱的小朋友,快和你的同桌一起读读这些词语吧,看看你有几颗星!同桌互评。
正确
正确、响亮
正确、响亮、熟练
再读读这四组词语,细心的你有哪些发现?
3.相信你,把这些词语放进课文中,也能读得棒棒哒!
※小钥匙※
俗话说“词不离句”,一定要联系课文内容去思考,可以从整组词语的意思、结构等方面去发现词串里的小秘密哦!
4. 亲爱的小朋友,“谦、捧”中的横、竖比较多,快练一练吧!
※小钥匙※
横和竖比较多的字,一定要注意横、竖的间隔距离要写匀称哦!
人物对对碰——陶罐和铁罐出场啦!
亲爱的小朋友,和同桌一起合作读读文中描写陶罐、铁罐神态和语言的句子,从中推理出人物的形象或性格特点,完成图表吧!
陶罐 依据 铁罐 依据
印象一
印象二
印象三
……
※小钥匙※
体会人物性格特点,要关注文中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以及心理活动的词句,和小伙伴分角色读一读课文,演一演,相信你会有发现!
我会读句子
●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咦,这是我吗?” ●他不急着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鹿忽然看到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他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1.亲爱的小朋友,读读句子,请认真完成下面三个小任务。
(1)标一标多音字; (2)圈一圈语气词; (3)划一划提示语。
2.和你同桌互相读好这些句子,相信你一定能把句子读得棒棒的!
正确
正确、响亮
正确、响亮、流利
我会画心情曲线图
(1)小组合作,细读课文,一起写写心情词卡吧!
(2)请将心情词卡放到曲线图上,说说你的理由。
※小钥匙※
聪明的小朋友,上面四句句子就描写了鹿的心情变化哦,快去好好揣摩一下!再找找课文里还有这样描写鹿的句子吗?
人物对对碰——如果铁罐遇到鹿?
狮口脱险的鹿,在小溪边休息片刻后,就一路向西,继续奔跑,要离开这片危险的丛林。它经过一片废墟,“哐当”,它一不小心踢到了一个锈迹斑斑,破旧不堪的铁罐,“哎呦,是谁踢我,好痛啊!”……下面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和你的小伙伴一起聊一聊吧!请把大家交流的故事内容简要记录下来。
故事一:
故事二:
故事三:
※小钥匙※
好好读读相关的课文,想想故事内容和告诉我们的道理,可以复述课文故事,也可以续编故事。大胆地展开想象,和小伙伴分享吧!
我是小小书法家
亲爱的小朋友,“鹿、塘、狮”中的横、竖也比较多,快练一练吧!
※小钥匙※
请一定要把横、竖写匀称,还要注意字的结构,要在田字格里摆好各部分位置哦!
人物对对碰——池子与河流,你更赞同谁?
1.亲爱的小朋友,请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描写池子与河流的词语,填一填。
(2)分享反馈。
2.请细读课文,思考:池子与河流的观点是什么?说说自己更赞同哪一种?完成表格。
角色 观点 赞同谁的观点,说明理由
池子
河流
※小钥匙※
发表观点说明理由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和自己的体验哦,这样会让人觉得你说得有根有据,会令人信服!
我是小小书法家
亲爱的小朋友,这些字的横、竖也比较多,相信你一定写的棒棒哒!
任务二 谁的故事更精彩
请发个通知吧!
1.亲爱的小朋友, 班级就要举办“老故事新说”故事会啦,需要发个活动通知。还记得发布通知要说清哪些要素吗?
(1)请读读下面这则通知,你能从中找到哪些信息要素?填一填。
活动时间: 参加人员: 活动地点: 事 件: 发通知人或单位: 发通知时间:
(2)仔细观察,和同伴说说写通知要注意哪些格式?
(3)请为故事会发个通知吧!
※小钥匙※
通知到位了,活动才能顺利开展哦!写好通知一定要检查下,所有的信息要素都有了吗?格式对不对?
说说“一个农夫的故事”
1.亲爱的小朋友,请大声将《守株待兔》读给同桌听,让同桌给你打打星。
正确
正确、响亮
正确、响亮、流利
请想想农夫为何“为宋国笑”?四人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一笑: 二笑: 三笑: ……
这个小故事只有39个字哦,你会背吗?挑战一下吧!
2.亲爱的小朋友,你能将这则小故事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吗?
※小钥匙※
看看插图,读读文字,发挥想象,相信你的故事也很精彩!
我们都来当评委
亲爱的小朋友,“老故事新说”故事会就要开始啦,怎样的故事更精彩呢?请和你的小伙伴一起讨论讨论,制定一个好故事评选标准吧!
好故事评选标准 1. 2. 3.
※小钥匙※
制定好故事标准可以从故事内容是否完整、具体;语言是否生动吸引人;人物特点是否鲜明;故事是否有新创意等角度来思考。小评委点评要客观公正,有肯定也有建议,要有根有据哦!
任务三 相信你可以讲更多
看看图,猜一猜
1.亲爱的小朋友,图片上描述的人和事你是不是觉得似曾相识,请你说说它是哪一则寓言故事?
( ) ( ) ( )
( ) ( ) ( )
( ) ( ) ( )
2.请将这些来自寓言的成语读给同桌听,相信你一定读得棒棒哒!
3.亲爱的小朋友,请选择其中一、两则你熟悉的寓言故事讲给小伙伴听一听。
※小钥匙※
剩下不熟悉的寓言故事,可以上网问问“度娘”哦!
这里有一箩筐的故事
1.亲爱的小朋友,浏览《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三本书的目录,找找自己喜欢或熟悉的小故事读一读。
2.亲爱的小朋友,请为你最想阅读的一本寓言书画一画腰封吧!
※小钥匙※
腰封也称“书腰纸”,是包裹在图书封面中部的一条纸带,其宽度一般相当于图书高度的三分之一,也可更大些;腰封上可印与该图书相关的宣传、推介性文字和画。好的“腰封”可以方便读者选购图书。
3.心动不如行动, 快和小伙伴一起制定一下的阅读计划表吧!
阅读日期 阅读内容安排 完成情况
1
2
3
4
【语文万花筒】
一、阅读链接《南辕北辙》
1.读故事《南辕北辙》,说说故事讲了谁?怎么样?结果如何?
2.讨论交流,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
3.坐车人和《守株待兔》的农夫有哪些异同点?
二、阅读链接《北风和太阳》
1.读故事《北风和太阳》,说说北风和太阳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和同桌说说你的阅读收获。
2.想想《北风和太阳》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
【我来试一试】
一、用“ ”标出加点字错误的读音,并改正过来。
1.希冀(yì) 生涯(yá) 烦恼(nǎo) 不禁(jīn)
2.逼近(bī) 忙碌(lù) 挣脱(zhèng) 懦弱(xū)
3.妇女(fù) 皱眉(zhòu) 匀称(chèng) 耕地(gēng)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触: A.接触。 B.碰;撞。 C.触动;感动。
(1)他在黑暗中摸索了半天,忽然触动了什么,响了一下。( )
(2)看了这场电影,我感触良多。( )
(3)大家换保险丝时要小心,以免触电。( )
传: A.由一方交给另一方:由上代交给下代。 B.传播。 C.表达。
(1)就在他没精打采地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 )
(2)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 )
(3)他画的马非常传神。( )
三、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1.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
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妈妈 “你真是太厉害了!”
2.“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我终于可以去北京啦!”姐姐 。
3.我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像贵妇人躺在鸭绒垫上一样。
又细又长的柳枝,像 。
四.创编故事。
“这儿也没水,再换个地方挖!”
认真观察图画,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告诉大家。请以《坚持》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故事,注意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单元评测】
伊索寓言二则
1.亲爱的小朋友,你能将小故事变成四格连环画吗?选择一则画一画,并讲给你的同伴听一听。
2.阅读这两则寓言故事,你发现这两则寓言有哪些相同之处吗?
发现一:
发现二:
发现三:
3.在《伊索寓言》里还有很多与狐狸有关的故事,快去找一找,读一读。聊聊你眼中的狐狸。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