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单元教学设计 和配套作业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单元教学设计 和配套作业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8.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12 09:24:2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下第三单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目标与内容
㈠学习目标
⒈认识本单元36个生字,读准7个多音字,会写37个汉字,会写50个词语。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默写指定的古诗,抄写指定的段落。
⒉感受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了解有关节俗,认识古代重要发明,欣赏古建、古物之美,发现古人的智慧与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
⒊学习根据要求提取段落中的重要信息,了解课文相关段落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并结合这样的方法介绍中华悠久灿烂的文化。
⒋收集资料,记录风俗,就自己感兴趣的传统节日进行写作,适当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
㈡学习内容与学习重点
学习内容 学习重点
教材内容:●课文⒈《古诗三首》⒉《纸的发明》⒊《赵州桥》⒋《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语文园地三: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补充资源:《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 ⒈在阅读中,认识、了解课文从不同侧面展现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它的场景和魅力,发现古人智慧与才干,并向全世界介绍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⒉在阅读中,能根据要求提取段落中的重要信息,并对有关的现象或成因作出解释,了解课文相关段落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⒊做好综合性学习,能和同学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了解传统节日,感受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并进行适当展示。
㈢设计说明
本单元主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择了三篇精读课文《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与一篇略读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一组课文,从不同方面、以不同内容,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激起学生对悠久的中华文明的热爱和赞美。
《古诗三首》描绘了春节、清明和重阳节里人们过节时的情景,表现了中华传统节日的民风民俗;《纸的发明》联系历史,介绍了纸的发明经过,重点突出了蔡伦造纸术的发明,促进了人类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赵州桥》写的是河北省赵县一座著名的石拱桥,通过对桥坚固、美观的介绍,赞美了中国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和才干;《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介绍了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文中描绘了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街市,再现古都岁月与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场景。
本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与三年级上册的“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相比,既有不同,更有提升,三年级上册主要是从理解内容的角度提出,本单元主要是从学习表达的角度提出。精读课文《赵州桥》与略读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都突出了语文要素的学习,《赵州桥》设置课后练习引导学生体会第三自然段是怎样把桥的“美观”写清楚的;《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间几个自然段的写法:《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通过例子帮助学生体会单元语文要素。从大处着眼,本单元选文组织,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本单元语文要素的体现,围绕着中华传统文化,编者选择不同的选文,从不同方面,将这一主题表现出来。
本单元安排了“综合性学习”,这是部编本教材首次出现综合性学习栏目,本次学习活动主要围绕生活中的传统节日展开,贯穿在整个单元的编排中,《古诗三首》和《纸的发明》课后及《语文园地》前均安排了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提示,提示本单元综合性学习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途径和成果展示交流的方式。这样的综合性学习策略,也符合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观念与操作。
二、情境与任务
㈠学习情境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今天,我们仍然和古人一样过着节,仍然用着1900年前发明的纸,仍然走在1400前建造的桥上……学习精彩的诗文名篇,发现身边优秀的传统,向世界介绍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真切地感受传统文化的多样和鲜活,了解中国人民的智慧与才干。
㈡任务框架与内容安排
⒈任务框架
⒉内容安排
任务 课时 学习内容
我们和古人一样过节 5 《古诗三首》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一张用了一千九百年的纸 3 《纸的发明》,词句段运用(1)
一座建了一千四年的桥 2 《赵州桥》,识字加油站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词句段运用(2)
拓展材料,日积月累
㈢设计说明
本单元以“向世界介绍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单元学习总任务情境,整合“四个任务、九个活动”进行学习,将识字写字、课文阅读、习作、课外阅读统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情境中。学生在一个整体任务的驱动之中,以活动为结构,将四篇课文的学习统领整合,边阅读边结合生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风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第一个任务是“我们和古人一样过节”。这是联系课文《古诗三首》进行的任务,三首古诗讲的是春节、清明和重阳节的人们过节的情景,由此,引领学生,走入情境,与古人一起过节,分别设置“诵读古诗,一起过节”、“传统节日,我感兴趣”,“分享我家过的中国节”活动,也是将本单元综合性学习——有关传统节日——转化其中,从古诗到节日,从诗中的节日到学生感兴趣的节日,从传统节日的知识到生活中的节日习俗,步步深入,身临其境,现古人一样过节,感受传统节日魅力。
第二个任务是“一张用了一千九百年的纸”。课文《纸的发明》,不但讲了纸的发明历程,更指出了蔡伦造纸术得到后人的传承,这也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传承与影响,因此,以“我可来得不容易”、“变来变去,还是这张纸”两个活动,将课文内容与课后阅读要求、资料袋等关联在一起,进行一次别开生面的探究性学习。
第三个任务是“一座建了一千四百年的桥”。同样针对赵州桥的坚固与美观,激起学生探究兴趣,提出问题,组织活动,两个活动分别为“为什么,能走一千四百年”,“凭什么,让人流连忘返”,在问题引领下,领略赵州桥风采,学习作者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第四个任务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针对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内容与要求,联系本单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主题,设置两个活动“画里繁华和神采”与“讲讲更多的中国文化”,初步领略《清明上河图》作为名画的风采,留心本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同时突出本单元大主题,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领悟,将学生引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更高处。
本单元四篇课文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向世界介绍”这一总任务,在学习中,突出传统文化与生活经验的统一,利用四个分项任务,组织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活泼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文化的魅力,更激发传承文化的热情。
三、教学活动示例及说明
  ㈠任务一 我们和古人一样过节
同学们,现在总有些人,特别热衷过“洋节”,什么“感恩节”、“圣诞节”,你可知道,其实,我们中国传统佳节,一直以来才真正是中国人心灵的故乡,也是快乐的源泉。今天,要是我们和古人一样过节,我们会有怎样的奇遇呢?现在就来走进三首古诗。
活动一 诵读古诗,一起过节
  【设计意图与教学建议】
“诵读古诗,一起过节”,这个活动围绕三首古诗所描述的传统节日,通过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参与到古人所过的传统节日当中来。
在学习中,时而穿越到古代,时而闪回到现代,在传统节日的氛围中,体验传统节日的人情之美与文化气息,最终,设计一次“重阳佳节会”,也是给后面的综合性学习打底子。活动一建议2课时。
⒈激活记忆,诵读导入
聊一聊:记忆中,和大人一起度过的传统佳节,有哪些?学生自主思考,自由发言,教师适当点拨,可适时板书,如:春节、中秋节、除夕……
教师提出古诗,分别介绍作者,诵读示范。
提出要求:自读古诗,读准生字,想一想,这几首诗分别讲的是哪几个传统节日,你又读到了诗中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⒉诵读《元日》, 把握诗意
指名读生字:旧、符。
你知道王安石过的是什么节日?联系书边注释,理解“元日”,了解到这是“春节”。
指名朗读,梳理字句,能联系注释,把握诗句意思。
重点词指导:屠苏、曈曈、新桃、旧符。
⒊讲述场景,大过春节
讲一讲《元日》中古人过春节的场景,对这些场景,你感兴趣吗?到现在过春节,有没有同样的场景还在发生?
⒋回望清明,怀念故人
每年在春天,有一个重要的节日,在那天,我们思念逝去的人们,这是什么节日?引出清明节,学生聊一聊清明节的习俗。
⒌引出《清明》,诵读古诗
这一天,正是清明节,大诗人杜牧独自在外,他看到了什么,遇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自读《清明》,读准生字,想一想刚才的问题,再互相说一说。
⒍想象画面,感悟诗情
你在过清明节时,会做什么事情,有什么样的心情?想象杜牧诗中的画面,表达了他什么样的心情呢?联系诗句,说一说。
⒎了解重阳,认识佳节
你知道吗?有一个传统佳节叫“重阳节”?问问学生的了解,谈一谈对重阳节的了解。
教师讲解,引导认识重阳与重阳的习俗,提示学生,现在的重阳节,与“敬老”有联系。
⒏诵读古诗,理解诗意
让我们随着王维的诗句,与古人一起过重阳。
诵读古诗,读准生字:兄、独、异、佳。重点词指点,“山东”为华山以东。讲一讲诗句意思。
⒐发现习俗,领悟诗情
王维的诗里,提到了重阳节哪些习俗,又表达了他什么样的心情?
要是由你来设计一次重阳佳节会,你会有怎样的活动安排?
小结:三首古诗,三个节日,背诵古诗,介绍节日。
【教学资源】
⒈准备一些传统节日材料(书籍、音频或视频)
活动二 传统节日,我感兴趣
  【设计意图与教学建议】
根据综合性学习内容与要求,进行“传统文化,我感兴趣”活动,确定话题,调查研究,收集整理,并进行展示准备。在学习中,进一步体会传统节日的趣味和魅力。建议安排2课时。
⒈激发热情,进入活动
古诗里的传统节日也激起了我们的兴趣,让我们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了解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以及节日的习俗。
组成学习小组,为单元综合性学习打下基础,小组合作交流,打算了解哪些传统,怎么了解,用什么方式记录。
学生交流,讲讲自己的想法,对哪一个节日最感兴趣,打算怎样来记录收集到的信息。
教师指导,可以采用表格进行整理,可以采用口述记录的方法……
方式参考:询问长辈、图书馆查阅资料、看影视片、参观民俗展览馆、收集或制作实物,通过摘记、拍照、画图、写文章等方式,把了解到的内容写下来。
  ⒉中期交流,推动学习
教师了解,小组已经开展了哪些活动?了解了哪些传统节日?小组内进行交流,相互补充,及时完成。
教师指导,学生整理收集到的资料,通过合作学习,进行整理,确定展示方式,补充有效资料。
【教学资源】
⒈准备一些课文之外的传统节日诗词
活动三 分享我家过的中国节
  【设计意图与教学建议】
“分享我家过的中国节”,即通过活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展示、评价与总结,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人际交往等能力以及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同时在过程中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建议安排1课时(课堂集中指导为1课时,整个过程贯穿单元学习)。
我家过了哪个节?我又关注了哪个节?经过这段时间的深入了解,对传统节日,一定有很多收获。
⒈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⒉展示活动成果。
小组展示。互动评价。
⒊活动总结
学生交流在本次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中的收获。
教师总结。
【教学资源】
⒈活动成果准备。
㈡任务二 一张用了一千九百年的纸
“纸”,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一点儿也不新鲜。那么,你知道纸是怎么来的?我国的造纸术在世界历史发展中起到重大推动作用,这件事知道吗?
那,一切都得从头说起。
活动一 我可来得不容易
  【设计意图与教学建议】
初步把握课文内容,通过化身为“纸”,感受“纸”的发明过程。在阅读中提取信息,更通过这些信息,体验纸的发明与造纸术发展。建议安排2课时。
⒈初读课文,初步把握内容
初读课文,抓住“贡献”,引发思考。
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⒉默读课文,理解“我”是怎么来的?
默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理清课文脉络,提取信息,理解纸的发明过程:
龟甲、兽骨或青铜器——竹片、木片——丝帛——麻纸——蔡伦造出的纸
完成课后阅读提示图表填写。
⒊抓住流程,口头介绍。
结合“词句段运用”第一部分,阅读蔡伦造纸术过程,照样子说话。
⒋以“纸”为中心,话题表达。
讲述“我可来得不容易”。
【教学资源】
⒈一组不同时期“纸”的图片。
活动二 变来变去,还是这张纸
  【设计意图与教学建议】
积累资料,通过资料,联系课文进行阅读,体会蔡伦造纸术的精妙,与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建议安排1课时。
⒈阅读资料,了解“纸的家族”
纸的家族有了大发展,分别介绍,请学生补充书上没介绍到的。
⒉变来变去,还是这张纸
回读蔡伦造纸术,突出蔡伦造的纸为什么会传承下来,理出原因:
原料易得,可大量制造,价格便宜,满足大多数人需要。
从中感受蔡伦造纸术的重大贡献,理解为什么一千九百多年过去,人们还在用这张“纸”,也更感受中国古代发明对全世界的重要意义。
⒊拓展阅读,领悟文明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另有三项发明,是哪些?
聊发明,谈这几项发明对全世界社会发展的作用,感受中国古代发达的科技文明。
【教学资源】
⒈蔡伦造纸术的一段视频资料。
⒉现代造纸术的介绍。
㈢任务三 一座建了一千四百年的桥
播放视频:洪水中,桥被冲垮的画面。
中国古人有充满魅力的传统节日,有高度发达的科技文明,还有能工巧匠,造出了了不起的建筑,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赵州桥”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活动一 为什么,能走一千四百年
  【设计意图与教学建议】
通过提问,激起探究乐趣,在阅读中提取信息,了解赵州桥的雄伟,以及因独特设计收到的良好排水效果。建议安排1课时。
⒈交流提问,对这座桥,你有什么想要了解的?
好,我们就来合作,召开一次有关“赵州桥”的新闻发布会,来解决人们的这些疑问。
⒉自读课文,识字写字
认识课文生字,学习书写。
结合“识字加油站”,从标牌中识字:
税务局、档案馆、咖啡馆、阅览室、废品收购站、农贸市场。
⒊抓住关键,发布信息
读通课文,读懂内容,提取重要信息:“雄伟”、“创举”,召开新闻发布会:为什么,赵州桥到今天仍屹立不倒。
【教学资源】
⒈赵州桥不同角度的图片。
活动二 凭什么,让人流连忘返
  【设计意图与教学建议】
通过“新闻发布会”任务设计,继续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在阅读中发现传统建筑的美观,以不同身份展开介绍。同时,抓着本单元语文要素在本篇课文中的体现,重点学习如何围绕一个意思讲清楚一段话。建议安排1课时。
⒈发布“美观”,学习表达。
交流第三自然段,抓住“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读懂内容,重点了解如何围绕“美观”写清楚的。
表达:有的……有的……还有的……
⒉继续召开联合发布会。
学生自主提问,自主回答,试着用上有关词:世界闻名、雄伟、创举、美观。
除了赵州桥,是否还知道我国其它的历史文化遗产?
(长城、大运河、故宫……)
学生补充介绍。
【教学资源】
⒈新闻发布会公示牌。
㈣任务四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活动一 画里繁华和神采
  【设计意图与教学建议】
本篇为略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自学,落实本单元语文要求学习,并照样子写话。建议安排1课时。
⒈默读课文,相互交流,说一说,为什么《清明上河图》会名扬中外。
⒉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分别理解作者围绕哪一个意思,又是怎样写清楚一段话:
画上的人物;画上的街市;桥北头的场景。
⒊学习“词句段运用”,照样子写话:
……,有的……有的……还有的……
⒋选择一处,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
【教学资源】
⒈《清时上河图》高清电子图片。
活动二 讲讲更多的中国文化
  【设计意图与教学建议】
总结单元学习,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与魅力,在生活在感悟,在行动里传承。建议1课时。
⒈中华优秀传统源远流长,你对此还有什么了解?
学生自由发言。
⒉提出“日积月累”,看看这些美好文化:
文房四宝;雅人四好;花中君子;中医四诊。
诵读,分享,选一些了解的,进行介绍。
⒊向世界介绍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
总结单元学习,学习了这一单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什么收获,对传统文化有哪些了解?
举行一次“优秀传统,我形我秀”活动,向世界介绍中华文化。
【教学资源】
⒈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拓展材料。
四、教学建议与资源支持
㈠单元教学建议
  ⒈强调在具体语境中识字理解。进一步创设学生自主识字的氛围,让学生继续使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图片、动作演示等多种方法来理解生字,分类指导学生写字。
⒉充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采用诵读、表演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体会中华传统文化带给人们的多样的情感。比如,《古诗三首》中作者表达的不同心情与感受,在读中引导学生理解、体会,在体悟的基础上用合适的语气语调进行朗读。
⒊将“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这一语文要素融入整个单元的学习之中。从课内阅读到课外阅读,从任务驱动到活动完成,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并通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在活动中生成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热爱传统文化,并进行介绍与推广。学习中,要注意精读与略读课文的不同要求,阅读方法的指导要有所侧重。
⒋本单元各篇选文分别联系了传统文化的某一侧面,因此,教学中是各有侧重,虽然这样,仍然要有大单元教学意识,打通单元内容,彼此联系,建立整体,并适当提供有关拓展材料,打开学生视野,推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二)单元线上学习包的设计与使用建议
任务一 我们和古人一样过节
活动一 诵读古诗,一起过节
线上支持(资源、工具、测评) 设计意图
【古诗诵读录音】教师范读三首故事,录音,作为教学资源上传。配上图片,点击图片,可播放教师诵读录音。通过平台录音功能,学生进行古诗朗读录音,并根据打分系统,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收听、打分。 借助教师诵读,进行示范,学生自主学习。
【视频欣赏】播放三首古诗所描述的三个节日的有关民风、习俗,播放。在视频中感受三个节日的独特魅力。 利用录音或视频功能,收听或收看与节日相关内容;利用点读功能,欣赏独特的节日视频,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轻松开启学习之旅。
词语学习,制作点读卡片,将词语与拼音,字与字打乱进行排列,采用“连连看”形式进行连接。 利用平台的“拖拽匹配”功能,让学生按一定规律(角色、时间、地点等)将词语重新排列组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活动二 传统节日,我感兴趣
线上支持(资源、工具、测评) 设计意图
选择宏程教育平台“拖拽匹配”功能,将传统节日名称与时间,进行搭配。名称后配以节日简单介绍,点击后,可以阅读。 利用平台的“拖拽匹配”功能,让学生梳理传统节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上传调查中的照片,提交调查记录 作为素材存储,鼓励学生通过平台多方交流各自的调查记录。
活动三 分享我家过的中国节
【写一写】写下自己家过节的情景,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事。 设置分享区与点赞区,学生自主交流与互动。
【评一评】 学生点击欣赏同学们的文字记录,给予星级或语言评价。语言评价可用文字或录音。 点击倾听同学们的节日作文,促进同学之间的互动与评价。
任务二 一张用了一千九百年的纸
活动一 我可来得不容易
线上支持(资源、工具、测评) 设计意图
【请你跟我读】制作想法:课文内容全屏。 下方为“点读”、“录音”“评价”三个功能区。 其中:评价区“正确、流利、有感情”各为一颗星,点击星星则闪亮。 促进学生朗读,发挥自评功能。
【跟我写一写】制作想法:三个栏目“看一看、写一写、评一评”。“看一看”,希望有写字指导的动画或微视频,便于学生点击学习。“写一写”,可以用“输入框”(直接输入)或“拍照控件”上传自己的作品。“评一评”则设计“正确星、规范星、美观星”,点击星星则闪亮。 利用宏程平台的“点读”功能,将两篇课文中的生字、读音呈现出来,学生可以点击倾听,自主学习。
【填一填】留空,进行填空。学生或在电脑上直接输入,或在线下完成,用拍照功能上传分享。 利用宏程平台的交互功能,学习分享与交流。同时,借助拍照、录音功能分享自己识字的收获,鼓励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生活、借助图片等多种方法识字,感受中国方块字的魅力。
【我会写】 书写生字,拍照上传,同伴评价。 利用宏程平台“拍照”功能,展示写字作品,促进多元评价。
【说一说】以“纸”为中心,讲述“我来得可真不容易”。 结合视频展示,将纸的历史渊源介绍出来。
活动二 变来变去,还是这张纸
线上支持(资源、工具、测评) 设计意图
【连一连】采用连线,不同的纸与它的功能进行对接。 列举资料,通过连接,梳理纸的发展,还是从蔡伦的造纸术发展而来,从而感受蔡伦造纸术对世界的贡献。
任务三 一座建了一千四百年的桥
活动一 为什么,能走一千四百年
线上支持(资源、工具、测评) 设计意图
【问一问】你对赵州桥有什么想法呢?设计“展示区”,学生可用拍照功能将自己设计的提问卡上传。界面设计美观一些。 利用展示功能,展示赵州桥多样的图片。学生欣赏提问,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想一想】提问:赵州桥是一座 的桥。利用平台点读功能,点击可播放课文录音。 借助平台点读功能,进一步熟悉课文。
【说一说】召开新闻发布会。设计“展示区”,学生将线下拍摄的视频上传。 视频上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活动二 凭什么,让人流连忘返
线上支持(资源、工具、测评) 设计意图
【赏一赏】提供图片,欣赏赵州桥的身姿。 欣赏美丽的赵州桥,激起探究兴趣。
【品一品】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旁边有批注功能。 在品一品的过程中,落实语文要素学习。
【仿一仿】设置空白展示区,模仿课文片段,选择自己熟悉的一个场景,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说清楚一个意思。同学间相互评价。 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
任务四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活动一 画里繁华和神采
线上支持(资源、工具、测评) 设计意图
【赏一赏】播放《清明上河图》视频。在展示区播放。 增加对这幅名画的认识,由此,可以自然生成兴趣,为什么这幅画可以名扬中外。
【说一说】点读课文,从课文里,这幅画的哪些方面,最让你印象深刻。 在品一品的过程中,落实语文要素学习。
活动二 讲讲更多的中国文化
线上支持(资源、工具、测评) 设计意图
【日积月累】点击卡片,诵读“日积月累”,利用展示区,将日积月累内容添加。 日积月累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延伸,利用展示,激起学生表达愿望。
留空,填空,选择感兴趣的向同学介绍。 将积累与表达进行联系,突出内容的建构。
颁发传统文化小达人证书。动画效果营造,发放证书, 通过证书发放,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起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更乐意进行推广行动。
(三)单元学生用书使用建议
本单元的学生用书与教师用书相一致,依然是“向世界介绍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个大情境下的大板块的任务驱动式的学习。结构清晰,充分体验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富有探究性。
学生用书的使用要关注中年段阅读理解、综合性学习,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认识本单元36个生字,读准7个多音字,会写37个汉字,会写50个词语。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默写指定的古诗。
“我们和古人一样过节”这个任务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想节日,联系以往生活中所经历的节日,走进古诗中的节日,再充分品悟,抓住自己喜欢的节日,在一段时间里,进行综合性学习,与古人一起过节,同时,收集材料,进行整理,与同学们分享自己喜欢的节日。
“一张用了一千九百年的纸”这个任务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纸的发明”对世界历史的推动,以及到今天所用各种纸张的制作技术仍然是蔡伦造纸技术的延续,激发起学生的文化自信。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探究纸的发明过程,认识蔡伦的造纸术,说说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一座建了一千四百年的桥”这个任务中,鼓励学生质疑提问,用多种形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一段话。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个任务,让学生阅读更多有关传统文化的材料,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本单元的“新闻发布会”、“我形我秀”等为学习情境,有字词的学习、积累、书写,有课文主要内容的梳理复习,也有结合展开想象的创意表达,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大胆创造。
【单元评测】
向世界介绍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
同学们,传统佳节,也如此美丽。我们的传统佳节,一直以来是我们中国人心灵的故事,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和古人一起过了节,感受了古人的智慧和才干,欣赏了名扬世界的美妙绘画。
例:
1.说说传统佳节
回想生活,对哪些传统节日印象最深,最喜欢过那个节。
2.说一说自己家过的节。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传统佳节,讲讲节日的习俗与活动,表达自己的心情。
设计说明
1.考查指向
一是良好的阅读能力与习惯:
学生能否带着问题、边读边想象、感同身受地去回想节日,体会节日中人物的心情,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二是清楚讲述传统节日,并做简单评价的能力和水平:
学生能否根据传统佳节特征,清楚地讲述过节的生活与民俗,乐于分享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2.涉及的课程内容
(1)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能带着问题去阅读。能边读边想象,感同身受地、设身处地地体会传统佳节的魅力。
(3)能讲述过节的生活,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4)能展开丰富的讲述,把节日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写清楚。
3.答题要求
能够说出不同的节日名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
选择自己喜爱的传统节日,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有条理地讲讲这个传统节日,对他人的讲述进行简单评价。
4.情境设计理由
本单元是一个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单元,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通过阅读《赵州桥》等课文,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人的智慧与才干。所以,设计相关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与趣味,体会阅读、讲述的快乐,增强交流分享意识,提高阅读、想象及语言表达能力等。
5.考查水平及题目难度预估
题目所考查的能力目标具有综合性,需要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的有关传统文化与传统节日的经验,主动整理自己的节日生活,分享自己的调配成果。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倾听与课外阅读习惯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对学生在阅读与习作中展开丰富的想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6.不同水平学生作答及评分标准
题目 一级水平 二级水平 三级水平
第一题 能在规定时间内说出传统节日名称。 能在规定时间内说出几个传统节日名称。 能在规定时间内说出佧传统节日名称,并能简要介绍节日内涵。
第二题 能选择一个自己喜爱的传统节日,把节日生活讲给别人听。 能选择一个自己喜爱的传统节日,能把节日生活清楚地讲给别人听,并对他人的讲述作简单评价。 能选择三个或以上自己喜爱的传统节日,能清楚地把节日生活讲给别人听,并对他人的讲述作出有意义的评价。
18第三单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轻轻告诉你】
穿行在历史的天空
感受悠久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
多彩的民风民俗
纸的发明
中国人的骄傲
赵州桥
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
清明上河图
再现了古都热闹的街市
……
任务 要求
我们和古人一样过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清明》 2.理解古诗意思,走入情境,与古人一起过节。 3.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以“传统节日,我感兴趣”“分享我家过的中国节”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一张用了一千九百年的纸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填写图表,理清纸的演变过程。 以“我可来得不容易”为题,画出制造纸的流程图,介绍纸制造的过程,照样子口头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 以“变来变去,还是这张纸”为题,探究纸的不同用途。
一座建了一千四年的桥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阅读第2自然段,探究:这座桥为什么能走一千四百年? 3.抄写课文第3自然段,探究这句桥凭什么让人流连忘返,体会这段话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以“画里繁华和神采”为题,谈谈自己对《清明上河图》的认识,初步领略名画风采。 3.以“讲讲更多的中国文化”为主题,搜集有关中国文化的资料,在班级讲一讲。
【快乐学习吧】
任务一我们和古人一样过节
活动一 诵读古诗,一起过节
同学们,现在总有些人,特别热衷过“洋节”,什么“感恩节”、“圣诞节”,你可知道,其实,我们中国传统佳节,一直以来才真正是中国人心灵的故乡,也是快乐的源泉。今天,要是我们和古人一样过节,我们会有怎样的奇遇呢?现在就来走进三首古诗。
  ⒈聊一聊:记忆中,和大人一起度过的传统佳节有哪些?
2.连一连:读了三首诗以后,你能将诗题、朝代、作者与诗所描写的传统节日连线吗?
《元日》 唐 王维 清明节
《清明》 宋 杜牧 春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安石 重阳节
3.解一解:联系书边注释,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元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屠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曈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旧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从下面情境中选择一个,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笔再现当时的场景。
(1)讲一讲《元日》中古人过春节的场景,对这些场景,你感兴趣吗?到现在过春节,有没有同样的场景还在发生?
(2)这一天,正是清明节,大诗人杜牧独自在外,他看到了什么,遇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
活动二 传统节日,我感兴趣
⒈激发热情,进入活动。古诗里的传统节日也激起了我们的兴趣,了解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以及节日的习俗,可以采用( )的方式搜集资料,通过摘记、拍照、画图、写文章等方式,把了解到的内容写下来。
A.询问长辈 B.图书馆查阅资料 C.看影视片
D.参观民俗展览馆 E.收集或制作实物 F.以上可以
2.你了解到哪些传统节日呢?试着完成下表。
节日 过节时间 节日习俗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蒿。
活动三 分享我家过的中国节
我家过了哪个节?我又关注了哪个节?经过这段时间的深入了解,对传统节日,一定有很多收获。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任务二 一张用了一千九百年的纸
“纸”,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一点儿也不新鲜。那么,你知道纸是怎么来的?我国的造纸术在世界历史发展中起到重大推动作用,这件事知道吗?
活动一 我可来得不容易
⒈初读课文,初步把握内容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中国对世界文明还有哪些伟大贡献?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指南针 B.冶金 C.炸药 D.印刷术
⒉默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提取信息,理清课文脉络。纸是怎样一步步地发明出来的呢?请在横线上给他们排出先后顺序后,完成图表填写。
A. 竹片、木片 B.麻纸 C.丝帛
D.龟甲、兽骨或青铜器 E.蔡伦造出的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⒊阅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完成练习。
(1)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经过几个流程,请补充完整。
(2)这段话中用了一个词表示先后顺序,你能找出来吗 ______________
(3)纸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对照流程图,说一说纸制造的过程,注意用上那个表示先后顺序的词。
(4)你喜欢做什么手工呢?比如剪纸、捏泥人、拼装玩具、编花篮等。做这个手工需要几个流程,请你先在草稿纸上绘出流程图,再把制作过程写下来。
活动二 变来变去,还是这张纸
⒈我了解“纸的家族”,下面几种纸我会区分连线
2.我还知道一种纸: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变来变去,还是这张纸。回读蔡伦造纸术的相关内容,想一想蔡伦造的纸为什么会传承下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龟甲、兽骨或青铜器相比,蔡伦造的纸____________________;与竹片、木片相比,蔡伦造的纸_________________;与丝帛相比,蔡伦造的纸_____
______________;与麻纸相比, 蔡伦造的纸_________________ 。
4.“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另有三项发明,你能选择其中一个简要介绍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一座建了一千四年的桥
中国古人有充满魅力的传统节日,有高度发达的科技文明,还有能工巧匠,造出了了不起的建筑,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赵州桥”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活动一 为什么,能走一千四百年
⒈对这座桥,你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写在问题卡上,与同学交流。
2.认读下列词语,给加点字标上拼音。
隋朝 雄伟 横跨 创举( )
节省( ) 坚固 美观 雕刻
缠绕 前爪( ) 智慧 遗产
石拱桥( ) 冲击力 回首遥望 双龙戏珠
3.读一读下列标牌
生活中,我还认识很多标牌,我会在下列方框中写下标牌名。
4.我会在下面两幅图中分别标出大桥洞、小桥洞、桥面、石栏。
5.为什么赵州桥到今天仍屹立不倒?下面谈谈我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 凭什么,让人流连忘返
⒈阅读下列一段话,完成相关练习。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这段话的第一句,用“________”一词概括了上文,用“美观”一词概括了下文。
(2)赵州桥的“美观”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的……有的……还有的……”让我感受到栏板上的图案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会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⒉我会向同学介绍赵州桥,试着用上有关词:世界闻名、雄伟、创举、美观。
3.我还知道我国其它的历史文化遗产,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试着介绍其中一个:
4我会搜集一些有关赵州桥的传说,讲给小伙伴听。  
任务四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活动一 画里繁华和神采
⒈关于《清明上河图》你对什么特别感兴趣?写在问题卡上,与同学交流。
⒉观察图画,阅读课文,课文第2至4自然段作者分别围绕哪一个意思写的?
第2自然段:画上的人物非常多。
第3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是怎样把“画上的人物多”写清楚的?我来谈谈我的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会欣赏《清明上河图》,我会选择一处,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
4.学到最后,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清明上河图》会名扬中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 讲讲更多的中国文化
⒈中华优秀传统源远流长,我来讲讲对此的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⒉诵读“日积月累”,我会填空
文房四宝:笔( )纸砚
雅人四好:琴棋( )
花中君子:( )竹菊
中医四诊:望闻问( )
读一读,我会反复诵读。
想一想,通过诵读,我初步理解了文房四宝、雅人四好、花子君子、中医四诊的意思,任选其一解释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一说,我会向同桌介绍其中的一宝、一好、一君子、一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会发现:这些词语都跟“四”有关,我还知道这样的词语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元评测】传统文化我闯关
一、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遍插茱萸少一人。
3.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知道下列传统佳节的习俗。
1.春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端午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秋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重阳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清明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传统文化知识我也积累了不少。
1.纸是东汉___________发明的,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2.赵州桥是隋朝石匠______________设计并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3.《清明上河图》是_________________(朝代)画家______________的大作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人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 )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第一、二句讲了赵州桥的长和宽,用桥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来具体说明,第三句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句讲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五句讲赵州桥的用处,第六句讲这种设计为什么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这种设计”是指怎样的设计 这种设计的好处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1.这段话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在街上的人,有哪些形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走在街上的这么多行人,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来形容。
五、想象写话。
《清明上河图》名扬中外,深受人们的喜爱。画中赶集、买卖、闲逛、饮酒、聚谈、推舟、拉车、乘轿、骑马等情节活灵活现。到网上找来细细欣赏,选一个场景,展开想象,写成一篇文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