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13 15:3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历史
考生注意:
1.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所有答案均要答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红山文化的牛河梁遗址祭坛,由直径不同的三个同心圆逐渐升高形成了三层台阶,良渚文化的福泉山祭坛呈阶梯形的上下三重结构。其祭坛周围都埋有大型墓葬,坛上都发现有祭祀遗存。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
A.铸就了一体化文明格局 B.建立了森严等级秩序
C.形成了早期的国家形态 D.出现了早期文明曙光
2.西周时期,周天子在每个诸侯国封有几个监国的上卿大夫。这些上卿大夫世袭罔替,并从国君手里领取世袭采邑。上卿大夫还拥有自己统领的武装,势力很大。由此可见,西周时期( )
A.地方治理呈现出民本化特征 B.周天子对地方集权统治加强
C.政权与族权间权力实现分离 D.诸侯国君的权力受到了制约
3.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是汉武帝时期和南北朝时期的农牧分界线图。这两幅图中农牧分界线的变化( )
A.反映出南北经济的不平衡 B.受政治局势的影响
C.表明北方经济结构的优化 D.说明中外交流加快
4.蹴鞠运动在我国由来已久,白居易在《洛桥寒食日作十韵》中就描写了洛阳市区“上苑”“中桥”一带市民蹴鞠的情形;宋代《东京梦华录》中亦有“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击丸蹴鞠,踏索上竿”的记载。据此可知( )
A.唐宋时期社会风气相对开放 B.经济发展助推市民文学进步
C.体育活动丰富文学创作题材 D.蹴鞠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欢迎
5.洪武十六年(1383年),明太祖颁给罗、占城、真腊等国勘合,作为各国来贡的凭证。“凡中国使至,必验勘合相同,否则为伪者许擒之以闻。”据此可知,明朝( )
A.宗藩体系不断扩大 B.朝贡贸易具有一定规制
C.海禁政策名存实亡 D.商品贸易交易程序严格
6.1895年4月,清政府向英德等银行团借款时,赫德提议借款以“由总税务司管理常关税收”或“用盐税、厘金或田赋”作为担保条件。对此,多数地方督抚站在本省立场表示反对,张之洞就强调“不借为上,借而不失东南利权为次”。这说明当时( )
A.中央政府权力式微 B.救亡图存成为共识
C.列强操控清朝税收 D.税制改革遭遇阻力
7.民国漫画家钱病鹤在《民国日报》上发表一则新闻漫画《自作孽,不可活》(如下图),漫画中的石碑上刻有“萬”二字,碑座上书“民国六年七月一日立此镇压”。该漫画内容( )
A.说明民主共和理念广泛传播 B.揭露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野心
C.揭示了清政府必然走向灭亡 D.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8.1979年,邓小平访美时指出,“我们两国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但是两国政府都意识到,两国人民的利益和世界和平的利益要求我们从国际形势的全局、用长远的战略观点来看待两国关系”。这表明( )
A.中美关系改善的时机成熟 B.中国外交开始超越意识形态
C.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 D.外交活动提升了中国影响力
9.下图为《人民画报》封面女性形象(部分)据学者统计,20世纪80年代,大部分的封面女性为文体工作者,而90年代以来,大部分的封面女性为演艺明星。这一不同( )
A.适应了社会传媒的市场化趋势 B.促进了“双百方针”的重新恢复
C.体现入世前后的价值观念转变 D.不利于女性形象的多元化发展
10.古印度《梨俱吠陀》描述:“我是一个诗人,父亲操业医术,母亲用石磨谷,所事各有不同,同为求富与福,恰似觅草群牛,不限一地食物。”这说明当时印度( )
A.种姓制度尚未完全成型 B.种姓与从事职业一致
C.不同种姓社会等级固定 D.女性的家庭地位低下
11.在古代雅典“参加集会,不仅能将公民集合起来,共同分享节日的快乐,而且还能将他们紧密的团结起来,让他们充分意识到,大家都只是城邦中平等的一员。坐席上的观众会在共同的活动中逐渐意识到彼此之间没有多少差别,不论他们的出身、地位和职务”。这表明,古代雅典( )
A.人文主义精神影响社会各领域 B.公共活动适应了城邦政治的需要
C.注重培养城邦公民的民主观念 D.注重培养城邦公民人人平等意识
12.16世纪中后期,丰臣秀吉征用地方武士和豪农组建自己的武力支柱,将自己的亲族和心腹武士提拔为大名。通过大名的配置原则、变大名的领地为丰臣秀吉的“恩领”。这一举措( )
A.扩张了德川幕府的势力 B.导致中央集权制瓦解
C.为侵朝战争积蓄了力量 D.意在削弱天皇影响力
13.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虽然名为讨论法律,然而从第2章至第13章,孟德斯鸠广泛讨论各类与政体相关的内容,包括政体分类、各类政体的原则、政体与其他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政体中的权力制衡、政体与政治自由的关系等。由此可见,孟德斯鸠撰写该文重在( )
A.宣扬近代资产阶级代议政治 B.阐述法律和政体之间的关系
C.推介资产阶级理性主义思想 D.探索构建近代化的政治体制
14.1939年5月,英国发表了关于巴勒斯坦地区问题的白皮书,规定未来5年到巴勒斯坦的犹太移民数量不能超过7.5万人,超过这一数字必须经过阿拉伯人的同意,并承诺10年后在巴勒斯坦成立一个以阿拉伯人为主体的独立国家。英国的表态意在( )
A.示好德国以维持欧洲均势 B.顺应民族独立的历史大势
C.巩固在阿拉伯的殖民利益 D.塑造积极正义的大国形象
15.下图反映了1870-2010年美英两国市场上相同数量的本国货币所值黄金的相对数量(纵轴数值越小,购买单位商品所需的黄金数量越少,黄金价值高,也意味着本国货币价值低)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注:灰色部分代表经济危机或萧条期(Greatdepression大萧条 Great staglation滞胀Currenteconomiccrisis经济危机)( )
A.经济萧条时本国货币具有更高价值 B.政府调整货币政策以应对经济危机
C.二战后货币汇率变动促进经济复苏 D.滞胀危机时期居民的生活成本下降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第16题24分,第17题15分,第18题16分,共55分。)
16.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变迁,国家安全的内涵不断丰富,其构成也随之拓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 古代中国始终将政治安全放于首位,倡导忠君爱国理念,维护政权稳定。古人认为“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历代都十分重视对农业经济的维护。同时将“富国强兵”作为政治安全的保障,注重提升军事实力。统治者一再强调居安思危,要“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虽知今日无事,亦须思其终始”。汉唐时期的和亲政策,保证了与匈奴、吐蕃等民族的和平交往,明代郑和下西洋为中国周边环境和平起到巨大作用。受“大一统”思想的影响,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也逐渐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东方封贡体制和宗藩观念。
——摘编自赵明畅《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中国古代国家安全思想》等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晚清国家已岌岌可危,文祥等人认为影响国家安危的原因在于中国“在内无深知洋务之大臣,在外无究心抚驭之疆吏”,主张“驭外之端”为保证国家安全的第一要务。甲午战争之败与庚子事变,虽然逼出了清末新政,但清朝主要政体并无改变。皇权无法彻底放弃专制而建立近现代国家安全体系,传统的“国家安全”已摇摇欲坠。1912年初,清帝国“安全体系”彻底崩溃。
——摘编自张永攀《从先秦“王畿”到近代民族国家》
材料三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指的是国家利益、特别是重大国家利益免受威胁或危害的状态。随着时代的变迁,国家安全的内涵不断丰富,其构成也随之拓展。传统的国家安全除不言而喻的政治安全外,主要是指军事安全。随着冷战的结束,经济安全地位上升,因而有人把国家安全表迷为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和经济安全的有机结合,称之为综合安全。此外,还有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安全等。
——摘编自马维野《国家安全·国家利益·新国家安全观》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国家安全思想的特征,并分析其产生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国家安全观的主要变化。(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为维护国家安全所作出的努力,并简要阐述其意义。(10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世界经济中心的产生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的,随着交往的扩大而深化的,随着全球化的扩张而深入的。世界经济中心经历了一个不断转移的过程,古代有中国和地中海两个中心,近代则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而现代则进一步转移到太平洋沿岸。
——摘编张峰《马克思论世界经济中心转移与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结合材料以及世界史相关内容,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严谨、表述成文。)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古代中国乡村社会的管理主要依托乡里组织展开和进行。由一群少拿或不拿官俸的乡里民众来担任各种职务。乡里组织作为法定基层组织,是官府控制地方的重要工具。以相近地域和血缘结合起来的宗族组织及宗族制度占有显著地位,它们交织缠绕、影响以至操纵乡里组织。在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有一个独特的群体——“士绅阶层”,成为基层社会的治理力量,士绅阶层包括士族和乡绅。治理中所依据的礼法,除了国家制定的明文律法和制度之外,士绅们可以结合当时当地的历史文化、习俗传统及现实需要,制定相应的家训法和乡规民约。
——摘编自薛凤伟《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策略及目标探析》
材料二 早在中世纪,英国就形成了对地方采用司法主导管理的方式,连地方政府的名称都是用法院和法官这样的称谓,这意味着英国地方自治一开始就行进在法治轨道上,并构成了国家法治体系的重要一环。此外,早期的郡长是国王命官,后来的治安法官虽是民官,但每郡只有数十人,都是地方精英,普通民众还无权染指地方治理事务,只能充当被治理的对象。由国王委派郡长和由国王任命治安法官,也说明那时的地方政府还承担着一部分代表中央进行地方统治的功能。到19世纪30年代以后这种状况才有所改变。
——摘编自程汉大《英国地方自治:法治运行的三个阶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的措施。(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两国地方治理的不同并简要说明其共同价值。(10分)
高三名校期末测试·历史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D B C B A A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A B C D C B
1.【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祭祀性质的建筑是文明产生的标志之一,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遗址都出现祭坛,并且祭坛周围都埋有大型墓葬,这说明当时出现了早期文明曙光,D项正确;一体化文明格局特点表现在不同地区的文化具有很好的整合性,在统一的中华文化中融为一体,材料不能说明该结论,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森严的等级秩序,排除B项;早期国家形态不仅仅反映在祭坛的出现,C项说法仅凭材料无法得出,排除C项。
2.【答案】D
【解析】题干所示为西周统治者在分封诸侯的同时,还封诸侯监国的上卿大夫,上卿大夫拥有世袭采邑、武装,从而限制了国君的权力,故D项正确。题干不能说明西周地方治理呈现民本化特征,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西周时期,尚未形成集权统治,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西周时期实行宗法制,政权和族权相统一,“政权与族权间权力实现分离”说法有误,排除C项。
3.【答案】B
【解析】据图片信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牧分界线相对汉武帝时期明显呈现收缩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汉武帝时期通过主动对匈奴的战争迫使匈奴西迁,使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区被纳人农耕范围,魏晋南北朝时期则因为五胡内迁导致部分中原地区被游牧民族所占领,二者都体现了政治局势对社会生产方式的影响,故选B项;图片中农牧分界线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无明显变化,排除A项;图片中魏晋时期农牧分界线呈现收缩的趋势,说明北方部分地区出现了游牧化的现象,不利于北方农耕区经济结构的优化,排除C项;材料中农牧分界线主要针对的是国内的民族关系问题,不涉及对外关系,排除D项。
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宋时期市民蹴鞠的情形被写入了文学作品中,说明体育活动丰富了文学创作的题材,C项正确。蹴鞠被写人文学作品中不代表“唐宋时期社会风气相对开放”“蹴鞠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欢迎”,排除A、D两项;材料反映的是体育活动丰富了文学创作,而不是“经济发展助推市民文学进步”,排除B项。
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凡中国使至,必验勘合相同”可知,明朝时期规定,其他国家遣使来中国时需要核验凭证,这是明朝管理朝贡贸易的措施,说明朝贡贸易有一定规制,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规范朝贡贸易,宗藩体系扩大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勘合制度意在加强朝贡贸易管理,与海禁政策限制海外贸易的意图是一致的,海禁政策并未名存实亡,排除C项;勘合是为了在贸易前验明身份,并非商品交易程序,排除D项。
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多数地方督抚站在本省立场表示反对可知,中央政府的政策已经不能得到地方督抚的认同和支持,这事实上是后来“东南互保”的先声,因此正确选项为A。B、C、D项均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故排除。
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时间“民国六年七月”可知,这是1917年,从漫画人物形象以及“万岁”,可以判断出漫画讽刺的是张勋复辟事件,而张勋复辟的失败说明民主共和理念广泛传播,A项正确;袁世凯复辟时间是在1915年,民国四年,排除B项;1912年清政府就已经灭亡,排除C项;国民革命运动开始时间是在1924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
8.【答案】C
【解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召开,国家发展战略做出巨大调整,实行改革开放。中美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改革开放事业的展开,C项正确。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排除A项;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秩序的差异,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排除B项;材料信息与D项无关,排除D项。
9.【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80年代的封面女性多为文体工作者,90年代的封面女性多为演艺明星,这是因为90年代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传媒行业日益市场化、商业化,这一现象适应了社会传媒的市场化趋势,A项正确;1978年,“双百方针”得到重新恢复,B项错误;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项错误;材料现象展现了女性不同的社会形象,有利于女性社会形象多元化发展,D项错误。
10.【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儿子并未与父亲从事相同的职业,说明早期吠陀时代,种姓制度中的职业世袭制并未形成,其实质是种姓制度尚未完全成型,故选A项。材料中同一家庭内部从事职业不同,无法体现种姓与从事职业一致,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不同种姓间社会等级的比较,排除C项;仅凭一个家庭内母亲从事农业方面的工作,无法断定女性的家庭地位低下,排除D项。
1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古代雅典,公民参加公共集会有利于培养公民的城邦意识,这说明公共活动要服务于城邦政治,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人文主义精神影响社会各领域,故排除A项;培养城邦公民民主观念和人人平等意识都是城邦意识的具体表现,故排除C、D两项。
12.【答案】C
【解析】丰臣秀吉的举措强化了武士和大名对他的忠诚度,从而有利于扩张自身的势力,稳固了国内政权,为16世纪末侵略朝鲜积蓄了力量,C项正确。17世纪德川幕府才建立,排除A项;10世纪时,日本中央集权制就开始解体,排除B项;在12世纪末的镰仓幕府时代,天皇已没有实际权力,排除D项。
13.【答案】D
【解析】题干所示为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相关史实,孟德斯鸠在其论著中“广泛讨论各类与政体相关的内容”“政体分类、各类政体的原则、政体与其他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政体中的权力制衡、政体与政治自由的关系”,都表明其重在探索构建近代化的政治体制,故D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资产阶级代议制,排除A项;B、C两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4.【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一战后阿拉伯地区归属英国委任统治,属于英国的半殖民地,英国为了笼络阿拉伯人,维系自己的殖民利益,限制犹太人前往阿拉伯,故选C项;英国对德绥靖并不是为了维持欧洲均势,而是避免本国卷入战争,排除A项;英国的目的是维系殖民统治而非推动民族独立,排除B项;英国对欧洲犹太难民的限制使诸多国家诟病英国无视人道主义,排除D项。
15.【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纵轴数值越低,表示此时黄金兑本国货币的能力较强,本币价值量较低。由图可知,在经济危机时期,本国货币价值量都快速下降,其原因是英美两国为了刺激出口,选择大量发行本国货币,因此调整货币政策是政府应对危机的一种手段,故选B项。经济大萧条时期纵轴数值低,本国货币价值低,排除A项;二战后确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各国货币保持固定汇率,而非变动汇率,排除C项;滞胀危机期间货币贬值,居民生活成本升高,排除D项。
16.【答案】(1)特征:以维护政权稳定为核心;维护君权与国家安全相统一;重视农业生产;以富国强兵为前提;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崇尚和平是主流。(每点1分,任答4点得4分)
原因:经济上:小农经济的发展。
政治上: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任答一点即可)
思想上:华夏文明的认同感;大一统思想观念的形成。(任答一点即可)
外交上:宗藩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以上四个方面任答3个得6分。)
(2)变化:从“内防”为主到“外防”为主;从维护皇权到维护民族国家。(每点2分共4分)
(3)军事上: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
政治上:新中国成立,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立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外交上: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另起炉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经济上:土地改革,“银元之战”“米面之战”,国民经济的恢复;社会主义改造,“一五计划”等。
(任答一点即可)
(任意列举一个角度的史实得2分,任意3角度得6分。)
意义: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有利于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国家安全思想,是中国安全战略的集中体现。(任答2点得4分)
【解析】由材料“古代中国始终将政治安全放于首位,倡导忠君爱国理念,维护政权稳定”可得出以维护政权稳定为核心;维护君权与国家安全相统一;由材料“历代都十分重视对农业经济的维护”可得出重视农业生产;由材料“同时将富国强兵作为政治安全的保障,注重提升军事实力”可得出以富国强兵为前提;由材料“统治者一再强调居安思危”可得出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由材料“汉唐时期的和亲政策,保证了与匈奴、吐蕃等民族的和平交往,明代郑和下西洋为中国周边环境和平起到巨大作用”可得出崇尚和平是主流。回答原因可以从古代政治、经济、思想和外交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二问思考近代安全观的变化,据材料二“主张驭外之端'为保证国家安全的第一要务”可知从“内防”为主到“外防”为主;据“皇权无法彻底放弃专制而建立近现代国家安全体系,传统的国家安全'已摇摇欲坠”可知,无法建立安全体系的清政府令人失望,逐渐成为革命对象,人们的国家安全观逐渐从维护皇权到维护民族国家。第三问据材料三“国家安全表述为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和经济安全的有机结合,称之为综合安全。此外,还有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安全等”,结合所学可从新中国成立后军事、政治、外交、经济等角度回答。第二小问意义,可以结合新中国初期的时代环境,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简要阐述。
17.【答案】示例:
论题:生产力发展带动新力量崛起,推动世界经济中心不断转移。(2分)
论述:生产力发展带动了新力量的崛起,推动世界经济中心由地中海沿海到大西洋沿岸到太平洋沿岸的不断转移。13世纪开始,地中海的热那亚人和威尼斯人发展了地中海的贸易,而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和较为先进的绘制地图,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随着新航路开辟,地中海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下降,新航路开辟使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经济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地理大发现推动世界航路中心转移到葡萄牙和西班牙,17世纪荷兰造船技能响彻欧洲,海军力量强大推动荷兰快速崛起,成为“海上马车夫”,建立了庞大的商业帝国。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爆发,英国在国际分工中居于优势地位。工业革命确立其“世界工厂”地位,伦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长达两个多世纪。19世纪末美国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赢得先机,成为工业强国。随着美国的发展,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取代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伴随着中国等环太平洋地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太平洋沿岸已成为世界商业贸易最繁忙海岸,太平洋成为世界经济中心的趋势,已日渐明朗。(11分)
结论:综上所述,经济中心的形成和转移,都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带动新力量的崛起。当代中国之崛起,已成为世界瞩目焦点,也将积极应对时代变局,掌握变局主动权。(2分)
(示例答案仅供参考其它角度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解析】据材料“世界经济中心的产生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的”可知材料认为世界经济中心随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的,生产力所带来的新的力量变动也会使世界经济中心不断动态调整,因此提炼论点为“生产力发展带动新力量崛起,推动世界经济中心不断转移”。据材料“世界经济中心经历了一个不断转移的过程,古代有中国和地中海两个中心,近代则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而现代则进一步转移到太平洋沿岸”,联系世界史相关内容进行论证,具体分析生产力所带来的新力量是如何促进世界经济中心转移的。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之间的贸易通过绕道好望角可以完成,传统的以地中海东岸为中心的旧商路逐渐衰落,世界经济中心逐渐从地中海东岸转向大西洋沿岸;荷兰因为发达的商业资本和远洋贸易在17世纪成为世界殖民霸主;英国率先建立君主立宪制和开展工业革命,实现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成为世界经济中心;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德集中力量进行科技创新,反超了英法,成为新兴的现代工业强国;两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全面衰落,世界的中心从欧洲向两侧转移,最终在美苏均势的基础上建立起雅尔塔体系;随着两极格局的结束,世界格局逐渐走向多极化,环太平洋地区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正成为新的力量中心逐渐崛起。总之,生产力的的发展带动新力量的崛起,促进了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也促进了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
18.【答案】(1)措施:建立严密的地方乡里组织机构;重视发挥地方宗族和士绅力量进行治理;重视礼法,注重道德教化。(每点2分共6分)
(2)不同:中国古代的地方治理偏重人治,英国偏重于法治;(2分)中国古代的地方治理是士绅与民众共同参与,而英国普通民众无权参与。(2分)
价值:有利于国家加强对社会基层的控制;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等。(每点2分共6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1)由材料-“乡里组织……是官府控制地方的重要工具”可得,建立严密的地方乡里组织机构;由材料一“……宗族组织及宗族制度占有显著地位,……操纵乡里组织”、““士绅阶层’成为基层社会的治理力量”可得,重视发挥地方宗族和士绅力量进行治理;由材料一“治理中所依据的礼法,……家训族法和乡规民约”可得,制定相应的家训族法和乡规民约,注重道德教化。
(2)结合中国古代封建制度的特点并根据材料二“英国地方自治一开始就行进在法治轨道上”得出中国古代的地方治理偏重人治,英国偏重于法治;由材料一“由一群少拿或不拿官俸的乡里民众来担任各种职务”,材料二“每郡只有数十人,都是地方精英,普通民众还无权染指地方治理事务”得出中国古代的地方治理是士绅与民众共同参与,而英国普通民众无权参与。共同价值可以从政治、经济多角度阐述其共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