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答题规范养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生物答题规范养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2-17 09:5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考生物答题规范养成
如何审好情境信息题
1.明晰试题考查的知识点
方法1:删除无关的句子。
方法2:长句分析首先找出主谓宾,注意分析限定句、修饰语。
2.挖掘“潜台词”
方法1:关键词联想法。
方法2:专业术语转换法。
方法3:求同找异法。
3.关注题目括号内的内容及其他说明性文字
(1)括号内的内容或其他说明性文字是命题时“打的补丁”。
(2)“打补丁” 的目的
①某些术语高中没有学,进行简单的解释说明;
②给出某些量化名词的单位;
③对某些属性进行补充说明;
④限制答题方向;
⑤补充限制条件。
(3)需将括号内说明作为答题时重点关注的细节,很多试题没有思路或者出现思维“短路”时,看一下括号内的说明,可能就会豁然开朗。
4.注意条件相互照应
1 [2022·广东卷] 前提和保障。生产实践中常用TTC法检测种子活力,TTC(无色)进入活细胞后可被[H]还原成TTF(红色)。
关键词联想(联系教材):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两个阶段均可产生[H]
大豆充分吸胀后,取种胚浸于0.5%TTC溶液中,30 ℃保温一段时间后部分种胚出现红色。
   关键词联想:种胚出现红色与保温时间有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需要在光下进行
B.TTF可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
C.TTF生成量与保温时间无关
D.不能用红色深浅判断种子活力高低
2 [2021·湖北卷] 正常情况下,神经细胞内K+浓度约为150 mmol·L-1,细胞外液约为4 mmol·L-1。细胞膜内外K+浓度差与膜静息电位绝对值呈正相
  与教材中相同知识点:静息电位由K+外流维持
关。当细胞膜电位绝对值降低到一定值(阈值)时,神经细胞兴奋。离体培养条件下,改变神经细胞培
与教材中不同知识点:引起神经细胞兴奋的不是Na+内流,而是膜电位绝对值降低
养液的KCl浓度进行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当K+浓度为4 mmol·L-1时,K+外流增加,细胞难以兴奋
B.当K+浓度为150 mmol·L-1时,K+外流增加,细胞容易兴奋
C.K+浓度增加到一定值(<150 mmol·L-1),K+外流增加,导致细胞兴奋
D.K+浓度增加到一定值(<150 mmol·L-1),K+外流减少,导致细胞兴奋
(1)在此条件下,该水稻种子    萌发并成苗成苗),理由是                            。
(2)若将该水稻适龄秧苗栽植于上述沙床上,光照强,其他条件与上述实验相同,该水稻    繁育出新的种子,理由是       。
(3)若该水稻种子用于稻田直播(于农田),为防鸟害、鼠害、减少杂草生长,须灌水覆盖,
            挖掘潜台词:适应无氧呼吸
该种子应具有      特性。
[参考答案]
(1)能 消耗种子胚乳中的有机物萌发成苗且光照有利于叶片叶绿素的形成
(2)不能 将该水稻适龄秧苗栽植于上述沙床上,缺少水稻生长必需的矿质元素/小时,而“日照时长短于12小时才能开花”,植株不能开花/光照强度为10 μmol/(s·m2),等于光补偿点时没有有机物的积累,黑暗中细胞呼吸仍
使用专业术语
需消耗有机物,故全天没有有机物积累
(3)耐受酒精毒害
1.首选专业术语答题
(1)联系中学知识,找到适合的专业术语,或推理计算得出符号、数据等填空,力求准确、全面。
(2)当不知填什么或填多种情况都行时,不妨揣摩出题者的出发点,是为了考查中学里的什么知识点。
(3)担心不准确时,在不离题和不影响科学性的前提下,可用括号补充。如生产者(第一营养级),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分解者)。
2.尽量用教材原文,次用题目原文,最后自编语言
自己组织语言回答时要注意:
(1)要明确其考查的知识点,答题时才能答准。
(2)要多角度、多方面考虑问题,才能全面。
(3)若可能,尽量用课本中的“原句”回答问题。
(4)写好后要读一遍,注意科学性。
3.层次清晰、条理清楚、逻辑严谨(便于分点给分)
(1)命题老师拟定参考答案的一般原则与方法:
实验题紧扣“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命题与组织参考答案;
图表题紧扣图表变化命题与组织参考答案(本质上也是变量分析);
原因解释类试题采用条件→(过程→)结果循环模型组织参考答案。
(2)答题时需注意的点:
①答案宜简洁,做到层次清晰、条理清楚、逻辑严谨——注意“踩”得分点。
②答案应写在指定位置。
③话要说完整,不要“词不达意”甚至“答非所问”。
④时间万一不够,可先把“关键词”写上,后面有时间再完善。
⑤注意根据所给横线长短确定答案字数。
4.字迹清楚整齐,书写规范,注意错别字
(1)考试中常出现笔误或漏字、错字的有
光合作用 蔗糖 测交 丙酮酸 类囊体 基因突变 核苷酸 自由组合 三碳化合物 纺锤体
(2)遗传图解书写不规范
①不写或错写“P、F1、×、↓、♀、♂”符号。
②基因型书写不规范,如:aA,BXbX,XAXaBb、ABaB等。
③不写出“亲本表型、子代表型、比例”等必要的文字。【注:配子一般不作要求】
④若是伴性遗传,要在表型之后注明性别。如“白眼雌蝇”“色盲男性”。
例1 B [解析] 种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细胞呼吸,因此种子产生[H]的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前者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后者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大豆充分吸胀后,种胚浸泡在TTC溶液中会进行细胞呼吸,该过程有光、无光均可以进行,A项错误;由上述分析可知,无色的TTC可在细胞质基质中被[H]还原成红色的TTF,B项正确;保温时间较长时,较多的TTC进入活细胞,反应生成的TTF 也会相应地增加,C项错误;相同时间内,种胚出现的红色越深,说明种胚细胞呼吸越旺盛,据此可判断种子活力越高,D项错误。
例2 D [解析] 正常情况下,神经细胞内K+浓度约为150 mmol·L-1,细胞外液约为4 mmol·L-1,当神经细胞培养液的K+浓度为4 mmol·L-1时,和正常情况一样,K+外流不变,细胞的兴奋性不变,A错误;当培养液中K+浓度为150 mmol·L-1时,细胞外K+浓度增加,K+外流不会增加,B错误;培养液中K+浓度增加到一定值(<150 mmol·L-1,但>4 mmol·L-1),细胞外K+浓度增加,K+外流减少,导致细胞兴奋,C错误,D正确。
例3 D [解析] DNA复制发生在间期,由题干信息可知,乳酸可以加快有丝分裂后期的进程,因此乳酸不能促进DNA复制,A错误;乳酸能加快有丝分裂后期的进程,进而促进分裂,B错误;无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不发生在线粒体中,C错误;根据题干信息,甲活性下降导致蛋白乙的SUMO化修饰加强,故敲除蛋白甲基因可升高细胞内蛋白乙的SUMO化水平,D正确。
例4 [解析] (1)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种子胚乳中储存的有机物,人工气候室具备种子萌发所需的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一定的空气等条件,光照强度为2 μmol/(s·m2),每天光照时长为14小时,有利于叶片叶绿素的形成,故在此条件下该水稻种子能萌发并成苗。(2)将该水稻适龄秧苗栽植于上述沙床上,光照强度为10 μmol/(s·m2),等于该水稻的光补偿点,每天光照时长为14小时,此时光照时没有有机物的积累,黑暗中细胞呼吸仍消耗有机物,且每天光照时长大于12小时,植株不能开花,因此该水稻不能繁育出新的种子。(3)该水稻种子用于稻田直播(即将种子直接撒播于农田),为防鸟害、鼠害、减少杂草生长,须灌水覆盖,此时种子获得氧气较少,可通过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供能,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种子有一定的毒害作用,推测该种子应具有耐受酒精毒害的特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