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手推实心球 》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依据《体育课程标准》,以贯彻“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教材特点、能力基础、心理适应能力的分析研究,在教学环节中,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创设自我探究及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在乐学的氛围中掌握动作技能,体验运动的乐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三年级体育教材“单手推实心球”
(三)单元课次
单手推实心球、共4次课,本课为第2次课。
(四)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教学内容是学生在二年级初步学习了“原地投物”和“跑动中投物”技术的基础上,第一次接触推的动作(单手推实心球)学习规范技术。对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和爆发力,以及腰腹、肩带力量和上下肢关节的灵活性、协调性有很大帮助,提高学生日常生活和体育运动中的投掷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和组织纪律性。其动作过程环节复杂,要求各环节衔接紧密,所以学生要经过反复大量的练习、体会才能完成。
2.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的大部分学生的体力和协调性已经能够适应完成投掷的个别动作,(单手推实心球)但对于“推”这个动作是第一次接触,对蹬、转、挺、推技术特有的概念,需要经过反复练习、体会加上教师的诱导,才能理解完成,所以应关注学生学习的细节。学生对新技术学习兴趣高,有积极性,但往往注重结果,忽视过程,易散不易收,要求组织形式收放有度,环节设计巧妙,以抓住学生。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初步形成,合作学习和对抗比赛等组织形式,可以促进良好学风及班风的形成。
学生课前基础: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本课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等评价手段
(六)本课特点
1.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本课大量采用合作学习及游戏比赛等形式和手段,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加强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培养。
2.从学习态度、情绪表现、学习的水平状况及合作效果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从而实现对全体学生的全面关注。
《 单手推实心球 》课时教学计划
年级:三年级 人数: 38
教 学 内 容 篮球:单手推实心球游戏:传球接力 教学重点:持球手型准确,上下肢协调用力教学难点:蹬转协调
教学目标 初步学习单手推实心球的动作方法,掌握正确的用力顺序.发展上下肢和爆发力。通过游戏比赛,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3.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勇于挑战的意志品质,在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交往与合作行为。
内容结构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组织与场地设置
时间 次数
开始部分 一.上课式1.整队报数2.师生问好3.宣布课时内容二.队列练习:三面转发原地踏步齐步走与立定 1.观察并接受体委报告 体委整队并报告人数2.问候语:“同学们好!”向老师问好3.介绍本课内容认真听讲认真听讲,领会随教师口令,示范练习提示动作要领发口令,领做 队形:四列横队△△△△△△△△△△○○○○○○○○○○ ▲礼貌教育培养良好习惯激发学习兴趣要求:精神饱满队形整齐
准备部分 一、徒手操二.专项准备活动三、推手练习 1.讲解练习要求认真听讲2.提示并发口令,领作跟教师口令练习要求:动作到位发口令并领做随教师口令练习 四列横队,集体练习△△△△△△△△△△○○○○○○○○○○ ▲达到热身目的活跃气氛要求:动作到位模仿准确
基本部分 一、篮球:单手推实心球重难点:学生的蹬转结合二:传球接力讲解游戏规则。提出要求 1.启发,导入听讲思考2.教师示范讲解3.引导,提示、学生分组练习(徒手)4.学生持球练习5.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6.分组练习(自选远度的练习)7.小组展示8.巡视指导9.评价1.介绍游戏内容.2.讲解环节与方法‘规则3.总结比赛情况, 四列横队△△△△△△△△△△○○○○○○○○○○ ▲培养观察模仿能力四人人一组○○○○○ ▲○○○○○合作学习 学会观察△△△△△| |△△△△△|团结争先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结束部分 放松总结下课 讲解动作方法评价鼓励
预计生理负荷曲线: 预计练习密度:35% 场地器材:实心球12
安全措施:
课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