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三章 天气的成因与气候的形成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课时1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知识回顾
A
B
C
受热
冷却
冷却
低
低
高
高
地面
高空
1000hpa
800hpa
600hpa
核心素养目标
综合思维
通过阅读和绘制三圈环流示意图,了解大气环流的概念及作用,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
地理实践力
人地协调观
通过绘制示意图,自制大气环流模型,提高绘图、读图、析图能力及
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用图说明问题的方法,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提高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习热情,加强综合思维、辩证思维培养,进一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育人地协调观。
目录
CONTENTE
气压带
02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03
风 带
04
大气环流
01
大气环流
01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课时1
大气运动是有规律的。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大气环流。
它是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面性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太阳辐射是大气环流的根本原因。
哎呀小小草素材 PPT
大气环流
哎呀小小草素材 PPT
单圈环流
三个假设条件:①地球不自转;②太阳直射赤道;③地球表面性质均匀。
地表接受太阳辐射最多的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大气受热膨胀上升;赤道地区形成低压。
寒冷的两极附近因接受的太阳辐射少,温度低,大气收缩冷却下沉,两极地区形成高压。
哎呀小小草素材 PPT
三圈环流
三个假设条件:①地球自转;②太阳直射赤道;③地球表面性质均匀。
三圈环流的形成主要受地表热量分布不均及地转偏向力影响。
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大气水平运动过程中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因此全球性的大气环流在南、北半球各形成三圈环流。
气压带
02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课时1
赤道低气压带
赤道地区接受太阳辐射多,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带。
北半球低纬环流立体图
赤道
北纬30度
高压
上
升
气
流
副热带高气压带
从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分别向南北方向流动。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流向南北的气流方向不断发生偏转,到达南北纬30°附近时大气辐合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带。
北半球低纬环流立体图
赤道
北纬30度
高压
南风
西南风
西风
下
沉
气
流
上
升
气
流
极地高气压带
两极地区气温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集聚在近地面,形成高压区,称为极地高气压带。
90°N
60°N
30°N
北半球中纬高纬环流立体图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从极地高气压带吹来的极地东风与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吹来的中纬西风相遇,在60°纬度附近形成锋面一一极锋。 此处气流上升,近地面成为一 个相对的低气压带。
盛行西风
极地东风
90°N
60°N
30°N
北半球中纬高纬环流立体图
副热带高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风 带
03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课时1
哎呀小小草素材 PPT
风 带
地球近地面七个气压带之间,由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在不同地区形成了呈带状分布的大气水平运动,称为风带。
信风带
信风带位于低纬地区。 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存在着较稳定的水平气压梯度力,驱动大气长年向较低纬度地区运动。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南北半球分别形成东北信风带和东南信风带。
东北信风
东南信风
北半球低纬环流立体图
赤道
北纬30度
高压
南风
西南风
西风
下
沉
气
流
上
升
气
流
东北信风
盛行西风带
位于中纬地区。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驱动大气向较高纬度地区运动,并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在北半球偏转为西南风,在南半球偏转为西北风。
东北信风
盛行西风
90°N
60°N
30°N
北半球中纬高纬环流立体图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西风
极地东风带
极地东风带位于高纬地区,由副极地低气压带与极地高气压带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而形成。其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在北半球偏转为东北风,在南半球偏转为东南风。
极地东风
极地东风
90°N
60°N
30°N
北半球中纬高纬环流立体图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西风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
哎呀小小草素材 PPT
气压带和风带分布
由于三圈环流的存在;
全球共形成七个气压带;
在气压带之间形成了六个风带。
低纬环流
中纬环流
低纬环流
高纬环流
中纬环流
高纬环流
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04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课时1
哎呀小小草素材 PPT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太阳直射点的位置随季节变化而呈规律性的南北移动,这就导致了风带和气压带也呈季节性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夏季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冬季南移
课堂小结
受热量纬度分布不均、地转
偏向力影响
受热量纬度分布不均、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影响
三圈环流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形成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