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统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08 23:0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检测卷
第六单元《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上市公司。中兴通讯在全球设立了107个分支机构、7+1个交付中心、14个培训中心,以确保为全球140个国家(地区)的500多家运营商客户提供服务。这体现了( )
A.世界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区域一体化 D.文化多样化
2.2019年5月10日,美国对中国价值2000亿美元的输美商品所征收的关税将从10%增加到25%。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入到中国“一带一路”的朋友圈。材料说明( )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C.政治多极化格局已经确立 D.美国操控着世界经济命脉
3.题图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状况。这反映出( )
A.世界贸易秩序的合理性 B.区域之间经济合作趋势日益加强
C.发展中国家地位的提升 D.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
4.1999年G20(20国集团)应运而生,囊括了七国集团、欧盟以及发展中国家。G20经济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85%,它既是一个推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对话的非正式论坛,又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大联盟。由此可知( )
A.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建立 B.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地位的提高
C.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加强 D.经济区域集团化促进经济全球化
5.当前全球笔记本电脑的95%都是由中国人研发和生产的,无论是内在品质还是外观,都与国际品牌达到同一水平。从中国走出去的联想、宏基、华硕和神舟正逐步成为全球笔记本电脑市场的主角。这说明( )
A.中国技术促进了交通运输域的发展 B.中国适应了中国全球化的趋势
C.国际资本流动加剧 D.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始终领先
6.联合国自成立以来,部署了70多项维和行动,其中57个是1988年以来开展的。近些年,共有来自超过120个国家的11万多名维和人员在全球几十个冲突地区从事联合国维和行动。这反映出联合国( )
A.促进了经济全球化 B.维护世界和平的宗旨
C.建立了国际新秩序 D.杜绝了各地区的冲突
7.2018年底之后,美国特朗普政府开始对从其贸易伙伴处进口的钢铁、太阳能电池板、洗衣机和铝等征收高比例关税,分别为25%、30%、50%和10%。美国认为此类进口商品对国家安全产生威胁。对美国的做法正确认识是( )
A.美国为维护本国同类产品利益 B.美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贸易政策
C.美国的做法是逆全球化的行为 D.美国的举措会造成世界经济危机
8.西方的快餐连锁店进入我国以后,我国传统饮食企业也建立起自己的快餐分店;西方时装进入越南以后,越南传统服饰形成了自己的时装业,并且保留了典型的越南式审美标准。这些现象表明经济全球化( )
A.严重冲击各国本土文化 B.各国容易被西方文明同化
C.导致了文明严重冲突 D.客观上刺激了民族文化复兴
9.有学者指出,发展中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为改变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而相互合作,增强集体力量。同时,全球化大潮中的区域经济集团化方兴未艾,这将削弱占有优势国家实行单极秩序的能力。该学者认为( )
A.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
B.世界多极化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
C.区域经济集团化阻碍多极化趋势
D.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相互促进
10.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不仅纠集盟友发动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还深度参与利比亚战争、叙利亚战争等。美国这一做法( )
A.推动了殖民体系的崩溃 B.导致了两极格局瓦解
C.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 D.促进了全球化的发展
11.据统计,“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09年和2010年都超过美、欧、日,新兴大国展现出巨大的经济活力与发展潜力。这反映了( )
A.发达国家丧失了经济霸权 B.人类命运共同体初步建构
C.经济全球化趋势开始出现 D.世界在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12.“进入21世纪,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当前,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占GTP 的比重接近40%。一大批发展中国家持续快速发展,成为近年来对世界格局影响的事件之一”这表明( )
A.全球经济重心已发生转移 B.东西方国家之间矛盾消除
C.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D.各国的政治实力趋于平衡
13.据统计,2018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占世界经济总量约40%,十年后经济总量将达世界总量一半。联合国数据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约100亿,其中85亿将属于目前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这表明( )
A.各国以发展经济为首要任务 B.世界格局多极化已得以实现
C.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明显 D.发展中国家实力进一步壮大
14.如表是一些学者对1901年以来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获奖演说进行研究的结果。由此可见( )
获奖演说中颂扬的价值 和平 希望 安全 正义 责任 自由 宽容
所占的比重(%) 99 92 86 85 81 80 79
A.演说体现了人类普遍的价值追求 B.设立该奖项有效阻止了战争爆发
C.正义、安全和宽容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受到了遏制
15.下列漫画最有可能表达的主旨是( )
“山姆大叔忙坏了”
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 B.粮食问题的日益严重
C.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D.人口增长的速度过快
16.下图分别呈现了三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内容。据此可知,其共同的影响是( )
A.改变了社会生产生活的方式 B.推动采矿和冶金业发展
C.加剧资本主义国家矛盾 D.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7.时至今日,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以下历程: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原子时代、信息时代。这种划分时代的方法是( )
A.用最具代表性的生产工具来代表一个时代
B.根据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来划分各个时代
C.将各时代的先进思想作为划分时代的标准
D.把社会制度的变革当作划分各时代的标准
18.有人这样改编李清照的词:红镇香留在深秋,夫妻相思,无眠不愁。锦书不自云中来,轻敲键盘,意在心留。花未飘零水常流,电子邮件,可以解忧。这首词反映出( )
A.科技影响了情感交流 B.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C.科技改变了生活方式 D.传统文学已不适应现代社会
19.“垃圾分类”相关政策催生了网约“垃圾上门回收员”这一职业。客户在线上预约后,线下回收人员可上门“取件”,废旧纸箱、塑料瓶、大件家电等都可免费上门回收。这表明互联网( )
A.提高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B.推动了信息时代的到来
C.革新了传统的商业模式 D.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20.近段时间以来,ChatGPT引发舆论风暴,火遍全球。它可以就任何议题生成文本,完成包括回答问题,撰写文章、论文、诗歌在内的多种工作。下列科技中为ChatGPT的研发奠定技术基础的是( )
A.生物科技的革新 B.电气科技的进一步发展
C.信息技术的发展 D.5G通信技术的广泛运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道小题,共40分)
21.随着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国际贸易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摘编自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1840—1913年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单位:%)
时间 1840-1860年 1860-1870年 1870-1900年 1900-1913年
世界贸易 4.84 5.53 3.2 3.8
——摘编自张锡嘏《国际贸易》
材料三 随着欧洲经济的加速和区域化趋势的增强,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也得到了明显的发展,在未来将伴随着全球化的影响而得到欧洲国家的重视和推进欧洲国家在摆脱战后衰落困境之后,通过美国率先的经济刺激和欧洲的联合自强,实现了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快速增长,体现出欧洲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摘编自郝立英《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美国因素》
材料四 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不仅是受益者,而且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贡献者……面对“逆全球化”潮流,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置之度外…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将会矢志不渝地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将会继续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将会继续以积极的态度和责任应对“逆全球化”所带来的危机。
——摘编自刘玉峰《逆全球化形势下中国如何再出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世界市场”逐渐形成的具体因素。(4分)
(2)材料二概括了该时期世界贸易发展的趋势,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40—1860年世界贸易增长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欧洲有赖于“美国率先的经济刺激和欧洲的联合自强”的两个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加快的主要因素。(6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应如何应对“逆全球化”潮流?(2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初十年(1949-1959年),……中国与美国之间没有任何商务往来……。1972年,中美之间开始有一些有限的贸易关系,中美贸易额9200万美元,到1978年猛增至11,89亿美元,1981年达54.78亿美元,1986年增至80亿美元,1988年135亿美元,接近于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0%。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材料一中,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贸易发展变化的原因。(4分)
材料二 1981-1983年中美贸易出现波折,主要原因是美国继续对台军售。上个世纪90年代后,美国当局又把中美相互给予的最惠国待遇与所谓中国“人权问题”挂钩。中国加入世贸以后,中美贸易摩擦频次增多。与此同时,中国对美国商品技术和资金等方面有巨大的需求,美国对中国制造业的产品日益依赖,双方的经贸交往互补性很强。中美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卢荣忠、孙忠《中美贸易的特点及其发展前景》
(2)据材料二概括中美贸易的特点。(4分)
材料三 2018年美国宣布对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深层次来看,美国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为了利益第一的原则,垄断其仅有的科技优势,不容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快速发展,而采取各种遏制战略阻止包括中国在内的他国的崛起。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主任纳瓦罗曾直言不讳地指出,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就是针对《中国制造2025》,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说:这才是美国加征关税的真正目的和美国的关切。
(注:《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对本国制造业从低端到高端化提出的一个远景计划)
——刘英《醉翁之意不在酒·中国经济时报》2019年5月20日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挑起中美贸易摩擦的目的。这一行为违背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4分)
23.纵观近现代史,美国和俄罗斯一直是历史舞台的主角。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美俄(苏)关系的演变”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12分)
【大国崛起】
材料一: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会。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它之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
——《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1963.8.28
希特勒德国从6月22日起向我们祖国发动的背信弃义的军事进攻,正在继续着。虽然红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虽然敌人的精锐师和精锐空军部队已被击溃,被埋葬在战场上,但是敌人又向前线投入了新的兵力,继续向前进犯。我们的祖国面临着严重的危险。
——《伟大的卫国战争》斯大林1941.7.3
【集团对峙】
材料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冷战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北约的成员国由原来的12个增加到15个,苏联把东欧国家组织起来,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在争夺势力范围和影响的斗争中,爆发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冷战开始初期,美国就颁布法令和法规,严格控制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出口贸易。美国颁布了一系列反共、防共的法律和法令。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
【当前形势】
材料三:俄乌冲突开始之际,美国就一直暗戳戳地给中国制造一个又一个“无中生有”的议题,对中方的中立态度横加指责,企图将中方描绘成偏袒某一方的“不负责任的中立”。比如一直在污蔑中国“给俄罗斯提供武器”,威胁中国应该“加入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没有“及时和乌方交流”,等等。中国在今年2月提出十二点和平倡议时,美国又公开表示反对。但是中国既没有在战争中火上浇油,也不是冲突的当事方,我们的立场始终站得住,也符合世界上绝大多数期待和平国家的利益。而美国一边拱火,希望冲突延续下去,却又恼恨中国负责任的中立态度,于是发动舆论攻势,否定中国的促和努力,企图让中国陷入“拉偏架”的道德困境。
——摘编自腾讯网2023.6.3《是谁在给和平制造阻力?》
(1)材料一中“伟大的美国人”指的是?斯大林口中的“卫国战争”指的是实行哪一场战争?在哪次战役中实现了转折?(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冷战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4分)
(3)乌克兰危机使得美俄两国出现了自冷战结束后,最为严重的对立危机。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冷战结束后,面对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中国应该怎么办?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影响美俄(苏)两国关系演变的根本因素是什么?(4分)
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中兴通讯在全球设立了107个分支机构……以确保为全球140个国家(地区)的500多家运营商客户提供服务”可知,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发展体现了经济全球化,B项正确;题干强调经济发展,与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无关,排除AD项;题干中兴通讯在全球设立分支机构,不能体现区域一体化,排除C项。故选B项。
2.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美国对中国价值2000亿美元的输美商品所征收的关税将从10%增加到25%,这种贸易壁垒是逆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入到中国“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这又体现了全球化的发展,这说明,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B项正确。关税、“一带一路”体现的是经济,不能体现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排除A项;政治多极化格局正在形成中,排除C项;中国建设“一带一路”成就巨大,这体现出美国不能操控着世界经济命脉,排除D项。故选B项。
3.D
【详解】根据所学和示意图可知,跨国公司,西方发达国家占有大多数,母公司在发达国家本国,子公司在全世界颁布、赚钱,最终世界财富流向发达国家,这体现出,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D项正确;材料体现出世界财富流向发达国家,这体现出世界贸易秩序的不合理性,排除A项;材料中跨国公司体现的经济全球化,排除B项;材料中,发展中国家财富外流,排除C项。故选D项。
4.D
【详解】依据材料“G20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85%,它既是一个推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对话的非正式论坛,又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大联盟”等信息并结合知识可知,G20 (20国集团) 涉及的是经济领域,体现的是经济区域集团化促进经济全球化,D项正确;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建立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G20(20国集团)”涉及的并非都是发展中国家,故排除B项;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加强,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题干中“从中国走出去的联想、宏基、华硕和神舟正逐步成为全球笔记本电脑市场的主角’”是对销售的全球化描述。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交通与交往手段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国际资本流动加剧,全球性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集团以及跨国公司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说明中国适应了中国全球化的趋势,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交通运输域,排除A项;材料旨在说明中国的产品已经“走出去”了,中国在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与国际资本流动加剧无关,排除C项;材料并未将跨国公司与其他公司进行对比,排除D项。故选B项。
6.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部署了70多项维和行动……11万多名维和人员在全球几十个冲突地区从事联合国维和行动”可知,联合国自成立以来,组织大量人力物力部署了多次维和行动,这践行了联合国世界和平的宗旨,B项正确;促进经济全球化的是世界贸易组织,排除A项;联合国虽然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无法杜绝各地区的冲突,国际新秩序至今也还未建立,CD两项表述错误,排除CD两项。故选B项。
7.C
【详解】材料“征收高比例关税,分别为 25%、30%、50%和10%。美国认为此类进口商品对国家安全产生威胁。”的描述说明为了维护本国的贸易利益,美国采取提高关税的做法破坏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这说明美国的做法是逆全球化的行为,C项正确;材料内容描述反映的是美国逆全球化的行为,并非单纯为了维护本国同类产品利益,更是为了打击贸易伙伴,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美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的贸易政策,排除B项;材料内容描述反映的是美国逆全球化的行为,并不一定能造成经济危机,排除D项。故选C项。
8.D
【详解】根据材料“西方的快餐连锁店进入我国以后,我国传统饮食企业也建立起自己的快餐分店;西方时装进入越南以后,越南传统服饰形成了自己的时装业,并且保留了典型的越南式审美标准。”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西方快餐文化进入我国和越南后,当地的相关行业借鉴西方文化发展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这说明了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本土文化的复兴,D项正确;题干材料主要强调在外来文化的刺激下使得本土民族文化复兴,未能说明外来文化严重冲击本土文化,排除A项;材料中越南服装业“保留了典型的越南式审美标准”说明没有被西方文化同化,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借鉴和融合,而非文明之间严重冲突,排除C项。故选D项。
9.A
【详解】据题干“发展中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为改变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而相互合作,增强集体力量。同时,全球化大潮中的区域经济集团化方兴未艾,这将削弱占有优势国家实行单极秩序的能力”可知,这说明该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削弱占有优势国家实行单极秩序的能力,即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不能反映“世界多极化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相互促进”,排除BD项;区域经济集团化阻碍多极化趋势违背材料的意思,排除C项。故选A项。
10.C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不仅纠集盟友发动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还深度参与利比亚战争、叙利亚战争等。”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发动和参与的一系列战争,充分暴露了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C项正确;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此起彼伏推动了殖民体系的崩溃,排除A项;苏联的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瓦解,排除B项;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11.D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09年和2010年都超过美、欧、日,新兴大国展现出巨大的经济活力与发展潜力。”可知,在当代新兴大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了传统大国,世界正在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多极化趋势加强,D项正确;当今世界美国依然是世界头号经济军事强国,排除A项;人类命运共同体还处于宣传倡导阶段,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后经济全球化趋势开始出现,排除C项。故选D项。
12.C
【详解】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结合材料“进入21世纪,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当前,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占GTP 的比重接近40%。一大批发展中国家持续快速发展,成为近年来对世界格局影响的事件之一”可知,这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C项正确;美国仍然是全球经济总量占比最多的国家,排除A项;东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并没有消除,排除B项;各国的政治实力趋于平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3.D
【详解】根据材料“2018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占世界经济总量约40%,十年后经济总量将达世界总量一半。联合国数据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约100亿,其中85亿将属于目前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围绕的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占世界总量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说明发展中国家实力进一步壮大,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发展中国家,并不是各个国家,排除A项;世界正往多极化的趋势发展,并没有实现,排除B项;材料只说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体现不出生产活动的全球化,排除C项。故选D项。
14.A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和平、希望、安全、正义、责任、自由、宽容”可知,这是人类普遍的价值追求,它们被广泛宣传,体现出人类普遍的价值追求受到高度关注,A项正确;设立该奖项有利于但不能有效阻止战争爆发,排除B项;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排除C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受到了批评但不能体现出它受到遏制,排除D项。故选A项。
15.C
【详解】漫画中提到的使“山姆大叔忙坏了”的事有阿富汗战争、巴以冲突、中东问题等等,都属于地区冲突问题,代表着山姆大叔的美国到处充当国际警察的做法,实质是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奉行霸权主义政策,到处插手世界各地区事务,C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美国奉行霸权主义政策,到处插手地区冲突,没有体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或粮食问题日益严重或人口增长速度过快,排除ABD项。故选C项。
16.A
【详解】根据“早期使用蒸汽机的英国煤矿”“20世纪初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流水线”“孩子们通过互联网学习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题目中的三幅图片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内容,A项正确;推动采矿和冶金业发展与“孩子们通过互联网学习知识”不符,排除B项;加剧资本主义国家矛盾与“孩子们通过互联网学习知识”不符,排除C项;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孩子们通过互联网学习知识”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7.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原子时代、信息时代。”的划分方法是用最具代表性的生产工具来代表一个时代,A项正确;题干信息显示人类文明的发展经过的历程是用最具代表性的生产工具来代表一个时代,排除BCD项。故选A项。
18.C
【详解】根据材料“轻敲键盘,意在心留”“花未飘零水常流,电子邮件,可以解忧”体现的是信息技术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这首词反映出科技改变了生活方式,C项正确;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很多便利和改变,同时也会给人的情感沟通带来一些挑战,材料反映科技改变了生活方式,体现不出科技影响了情感交流,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信息技术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没有涉及人民的消费观念,排除B项;传统文学对现代社会仍然有一定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19.D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线上预约”“线下回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部分事务,这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生活方式的变化,没有涉及生产力,排除A项;材料主旨强调的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没有强调信息时代的到来,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没有体现革新了商业模式,排除C项。故选D项。
20.C
【详解】ChatGPT生成结果的过程,是用大量的计算资源计算出来的过程。这需要非常庞大的数据量作为支撑,有一大堆GPU(电脑处理器)。没有这个 东西的话,ChatGPT是 做不下去的,所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ChatGPT的研发奠定技术基础,C项正确;ChatGPT属于信息技术不属于生物科技,排除A项;电气科技指的是电能的生产、传输、分配、使用和电工装备制造等技术,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5G通信技术指的是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道小题,共40分)
21.
(1)因素: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2)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火车、轮船等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紧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大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3)表现:美国提出“欧洲复兴计划”(或实施马歇尔计划);成立欧共体(或欧盟)
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的推动;大国国家政策的调整;两极格局的瓦解扫清了障碍等。
(4)应对措施:坚持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握经济全球化机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
【详解】(1)因素:根据材料“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分析可知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和西方国家的殖民掠夺使世界连为一体,推动“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2)原因: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在工业革命过程中出现火车、轮船等新交通工具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紧密,同时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掠夺等因素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都推动了1840—1860年世界贸易增长。
(3)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美国马歇尔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帮助欧洲经济复兴,1967年成立欧洲共同体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因素: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国际格局从两极格局走向多极化趋势,大国国家政策的调整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加快的因素之一;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的推动也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加快。
(4)应对措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流下,中国应继续坚持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握经济全球化机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
22.
(1)原因:1972年开始,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8年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特点:贸易关系受政治的影响;双方经贸交往互补性强;
(3)目的:维护美国利益(利益第一);遏制中国的崛起;垄断自己的科技优势。
趋势:经济全球化。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一“……中国与美国之间没有任何商务往来……。1972年,中美之间开始有一些有限的贸易关系……1988年135亿美元,接近于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0%。”可知,材料反映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美贸易关系的变化由原来没有任何商务往来到70年代初的有限贸易再到80年代末接近于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约10%。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美贸易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有1972年开始,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8年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等。
(2)特点:根据材料二“1981-1983年中美贸易出现波折,主要原因是美国继续对台军售。上个世纪90年代后,美国当局又把中美相互给予的最惠国待遇与所谓中国‘人权问题’挂钩”可归纳出贸易关系受政治的影响;根据“与此同时,中国对美国商品技术和资金等方面有巨大的需求,美国对中国制造业的产品日益依赖,双方的经贸交往互补性很强。”可归纳出双方经贸交往互补性强。
(3)目的:根据材料三“深层次来看,美国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为了利益第一的原则,垄断其仅有的科技优势,不容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快速发展,而采取各种遏制战略阻止包括中国在内的他国的崛起。”可归纳出维护美国利益(利益第一);遏制中国的崛起;垄断自己的科技优势。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但美国对中国实行关税壁垒违背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3.
(1)林肯;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转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2)表现:冷战双方队伍扩大,美苏争夺激烈;亚洲爆发了局部战争;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封锁。影响:在欧洲形成两大军事集团长期对峙的局面,冷战局面正式形成;两极格局加强,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造成世界局势的紧张和动荡;两极格局在一定程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
(3)中国对策:稳定政治,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反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维护世界和平。根本因素:国家利益。
【详解】(1)“伟大的美国人”:根据所学和材料一“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可知,美国内战中,林肯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战争: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希特勒德国从6月22日起向我们祖国发动的背信弃义的军事进攻,正在继续着——《伟大的卫国战争》”可知,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2)表现: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北约的成员国由原来的12个增加到15个,苏联把东欧国家组织起来,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可知,这表现的是,冷战双方队伍扩大,美苏争夺激烈;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在争夺势力范围和影响的斗争中,爆发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可知,这表现的是,亚洲爆发了局部战争;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冷战开始初期,美国就颁布法令和法规,严格控制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出口贸易”可知,这表现的是,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封锁。影响:根据所学可知,在欧洲形成两大军事集团长期对峙的局面,冷战局面正式形成,两极格局加强,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造成世界局势的紧张和动荡,两极格局在一定程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
(3)中国对策:根据所学和材料三“而美国一边拱火,希望冲突延续下去,却又恼恨中国负责任的中立态度,于是发动舆论攻势,否定中国的促和努力,企图让中国陷入拉偏架的道德困境”可知,为此,中国对策是,稳定政治,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反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维护世界和平。根本因素:根据所学和材料三“俄乌冲突开始之际”可知,影响美俄(苏)两国关系演变的根本因素是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