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评估
七年级历史试卷
2023.11
同学们,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我们正在学习的中国古代史,就是记录和叙述中华民族文明演进的历史,让我们一起领略它的魁力,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
请看提示:
1. 本试卷共6页,第1至25题为单项选择题,第26 至29题为非选择题。
2.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 本次考试用时60分钟,试卷满分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选择题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
1. 如果你要实地考察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你应该去
A.云南元谋县 B.陕西蓝田县 C.北京周口店镇 D.山东大汶口镇
2. 在学完《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下列活动场景中,最可能与史实相符的是
A.使用磨制石器 B.种植粟 C.住在半地穴房屋 D.烧烤食物
3. 考古发现为人们探究历史尤其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提供了重要证据。下列选项中,不能够为研究北京人的体貌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第一手资料的是
A.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B.北京人牙齿化石
C.北京人复原头像 D.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4.假如你是一位考古学家,你会用下列哪件出土文物向同学们说明,距今约 6000年的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织制衣
5. 我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列为五谷之首。目前已知水稻种植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一地区
A.黄河中游 B.长江中下游 C.珠江三角洲 D.辽河流域
6. 右图是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两个人的巨型雕像,他们是
A.伏羲 后羿 B.黄帝 炎帝
C.尧 舜 D.伯益 夏启
7.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 “(他) 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 过家门不敢入”,终于治平了洪水。这位传说中的治水英雄是
A.黄帝 B.炎帝 C.尧 D.禹
8. 约公元前2070年,夏王朝建立。这个时间用世纪、年代纪年法可以表述为
A.约公元前 21 世纪70年代 B.约公元前 20世纪70年代
C.约公元前2世纪 70年代 D.约公元前7 世纪 20 年代
9. 据史料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材料中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A.伯益建立夏朝 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夏朝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开始 D.启是夏朝的第一代君主
10. 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这标志着
A.社会阶级分化开始出现 B.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
C.夏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
11. 小明看电视剧《封神榜》时看到这样一个镜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与此镜头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炎黄战蚩尤 B.商汤灭夏 C.牧野之战 D.国人暴动
12.清朝末年,有一位学者买了一味叫“龙骨”的中药,上面刻有符号,经研究发现是一种古代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为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青铜器就是极为珍贵的文物。据此回答13—15题
13. 对右图1这件青铜器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它的主要用途是作战武器
B.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C.体现了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
D.是西周时期著名的青铜器
14. 右图2青铜器是著名的司母戊鼎,重832.84千克,在商代一个用来融化青铜的坩埚一次可熔铜12.5千克,一个坩埚需要4个人操作,当时铸造一个司母戊鼎,如果一次即浇铸成功,至少多少人合作才能完成
A.66 B.67 C.264 D.268.
15. 右图3为清代潍县籍收藏家陈介祺收藏过的青铜器毛公鼎,是毛公为铭记周王册命而铸造,它属于
A.酒器 B.武器 C.乐器 D.礼器
16. 周顷王继位后,王室财政拮据,以致无法办理襄王的丧事,他只得派人去向鲁国寻求援助。鲁国国君提供资助后,周顷王才安葬了襄王。这个故事说明
A.诸侯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比较尊重周天子
C.周天子注重节俭 D.周王室的地位一落千丈
17. 历史上的夏朝、商朝、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末代君主荒淫,政治腐朽 B.各族人民大起义
C.少数民族入侵中原 D.严重的自然灾害频繁
18.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其中以“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扩充势力,成为第一个霸主的是
A.越王勾践 B.晋文公 C.齐桓公 D.楚庄王
19. 与其他历史时期相比较,春秋时期的社会面貌用下列哪个词来概括最为恰当
A.大同 B.统一 C.变法 D.动荡
20. 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列生产工具中,春秋后期出现的是
21. 电影《赵氏孤儿》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氏因奸臣陷害而惨遭灭门后,程婴抚养赵氏孤儿长大并报仇雪恨的故事。看完电影后,小明观察了《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发现晋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这是由于战国初期发生了
A.三家分晋 B.田氏代齐 C.晋楚争霸 D.七雄争霸
22.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段史料赞颂的是
A.大禹治水成功 B.炎帝教民开垦耕种
C.李冰修建都江堰 D.商鞅废除井田制
孔子被公认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性人物。据此回答有关孔子的 23—24题。
23. 右图所示是纪念邮票《孔子周游列国》。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各诸侯国,宣传他的主张和学说。他宣传的内容可能是
A.仁者爱人,以德治国
B.“无为而治”,与世无争
C.以法治国,加强君权
D.“兼爱” “非攻”, 选贤任能
24. 孔子不仅是大思想家,还是大教育家。他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下列孔子言论强调学习要善于思考的是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5. “墨子猛攻礼乐”“孟子发扬仁义,向墨家猛烈反击”“道家攻击儒家的仁义……荀子宣扬礼乐,批评各学派,主要也反对墨家”。这表明
A.西周王室开明包容 B.诸子百家争论激烈
C.儒家遭到各派反对 D.墨道两派结成同盟
二、非选择题(50分)
26.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古之人民, 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摘编自《白虎通义》
材料二 上古之世……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摘自《韩非子》
材料三(他们)的房屋(如右图)主要是干栏式建筑,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 材料一中的“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分)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2分)
(2) 材料二说明远古居民居住在什么地方 (2分) 结合所学知识,你还能想到远古居民可能居住在什么地方 (2分)
(3) 材料三中“他们”是什么人 (2分) 根据材料三,指出他们房屋的特点。(2分)
(4) 从上述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分)
27.读图, 回答问题(13分)
图一 图二
图一、图二共同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哪一政治制度 (2分)
(2) 根据图一,指出以上这一政治制度将周代贵族分为哪些等级 (4分)
(3) 根据所学知识,将下列诸侯国前的序号填入图二的空格中。 (5分)
①燕 ②吴 ③晋 ④齐 ⑤鲁
(4)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一说西周为什么要实行以上这一政治制度 (2分)
28.阅读大事年表,回答问题(11分)
编写简要的历史大事年表是历史学习过程中非常有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何欣同学学习完中国古代史第一、二单元的内容后,编制了下列大事年表,并设计了如下问题: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距今约70万—20万年 北京人
距今约6000年 半坡文化
距今约6000—4000年 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
约公元前2070年 夏朝建立
约公元前1600年 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771年 西周灭亡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迁都洛邑, 东周开始
(1) 以上事件中属于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的事件是哪一个 (2分)
(2) 根据上表,简要叙述我国早期国家的更替情况。 (6分)
(3)以上事件我们能够知道它们发生的时间和一些基本情况,是因为有史料的研究,以上这些事件的研究要依靠哪些类型的史料 (至少说出三种) (3分)
29.历史人物大家说(12分)
材料一 “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意思是凡努力经营农业生产和纺织, 多缴纳租税的,免除其本身的徭役;凡弃农经商或懒惰而致贫穷者,把他的妻儿没收为官府的奴婢。)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1) 历史人物商鞅是因为哪一历史事件被后人铭记 (2分)
(2) 根据材料一、二,说一说商鞅为了以上历史事件而采取的主要措施。 (6分)
(3)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以上这些措施有哪些积极作用 (4分)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评估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2023.11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D C C B B D A B B C A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D D A C D D A C A B B
二、材料分析题(50分)
26.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14分)
(1) 原始农耕出现(意思对即可,2分); 人口增加,食物匮乏(意思对即可,2分)
(2) 树巢(2分); 山洞(2分)
(3) 河姆渡居民(2分); 特点:干栏式; 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答出任意1 点即可, 2分)
(4) 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原始居民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创造出丰硕的劳动成果,促进了社会进步与发展,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演进奠定了基础。(答出任意1点,意思相近即可,2分)
27.读图, 回答问题(13分)
(1) 分封制(2分)
(2)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每点1分, 共4分)
(3) 见图示(每点1分, 共5分)
(4) 维护统治(意思对即可,2分)
28.阅读大事年表,回答问题(11 分)
(1) 北京人(2分)
(2)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商灭夏后建立商朝,周灭商后建立西周(每点2分, 共6分)
(3) 化石、文物、传说、文献等(或实物、文献、 图片、口述等)(答出任意3中即可,每点1分,共3分)
29.历史人物大家说(12分)
(1) 商鞅变法(2分)
(2) 奖励耕织、废除贵族世袭特权、废除井田制、奖励军功(答出任意3点即可, 每点2分, 共6分)
(3) 使秦国国力大大增强;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秦国逐渐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答出任意2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