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是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所写。这首诗构思别致,既写了与朋友的离情别绪,又写了自己的志向与品格。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但又与一般的送别诗有所不同,虽名为送别,实际上却是以表达个人的情操为着力点,学习本诗,有助于学生对王昌龄这位伟大诗人的了解。前两句写景,景中藏情,大意是: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渺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首句从昨夜的冷雨写起,其中一个“寒”字增添了冷清的意味,渲染了离别的气氛;第二句中的“平明”点明了送客的时间,“孤”字既写出了雨后楚山的孤影,也表现了诗人的孤寂心情。后两句言志,写的是自己,大意是: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冰心”指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玉壶”指用玉做成,晶莹剔透的盛酒器,形容人的纯洁与正直。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教学目标:
1、会认 4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体会诗人送别好友时的离情别绪,了解诗人洁身自好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默写古诗。
2、教学难点:体会诗人送别友人时的离愁别绪,理解诗人洁身自好的精神品格。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展示古诗《出塞》的四句诗,让学生读诗并说出出处,引出诗人王昌龄。
师: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首王昌龄的诗:22课《古诗三首》的第一首《芙蓉楼送辛渐》
二、学习古诗:
1、初读古诗,读正确、读流利。指名学生读。
2、理解题目意思、了解作者。芙蓉楼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北,下临长江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擅长七言绝句,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与高适、王之涣齐名。
代表作品:《从军行》《出塞》《采莲曲》《闺怨》等。
3、学习生字“芙、蓉、洛、壶”,让学生拼读。重点指导“壶”的写法。
书写指导:
结构:上中下
部首:士
上下收,中间放。
中间横钩的横要写得长一点,托上包下。
4、再读古诗,不但要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还要读准停顿。(各种形式朗读)
三、小组合作,粗解古诗:
1、小组讨论:展示诗文及注释,要求:借助注释及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回答下面的问题。
(1)辛渐从哪里出发,到哪里去?
(2)王昌龄送辛渐恰逢什么天气?当时是什么季节?
(3)他在这一天的什么时候送别了辛渐?
(4)送别辛渐后,王昌龄的心情如何?
(5)王昌龄是个怎样的人?
2、学生回答,师生共同总结答案。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知道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程度,为接下来的教学指明方向。
四、精解前两句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大意:
夜幕中秋雨绵绵笼罩着吴地,与浩渺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
1、讲解字词的意思:连江、平明
2、让学生试着说说句子的意思。
3、师讲解句子的意思。
4、抓关键字“寒”和“孤”来理解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心情。学习“藏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板书:寒雨、孤山→凄凉、孤独
5、读这两句诗,读出感情。教师指导朗读
五、精解后两句诗: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大意:
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1、理解字词的意思:冰心、玉壶
2、理解诗句的意思: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然后教师讲解诗句意思。
3、播放视频,让学生思考问题:诗人以“冰心”和“玉壶”自喻,体现了自己什么样的精神品格呢?看完视频后,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板书:玉壶、冰心→洁身自好并从视频中学习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
六、总结课堂:
1、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2、主题概括。
3、课堂演练。
七、布置课后作业。
1.背诵《芙蓉楼送辛渐》,并会默写。
2.搜集其他送别诗,读一读积累下来。
八、板书设计:
22.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孤山→凄凉、孤独
玉壶、冰心→洁身自好
《芙蓉楼送辛渐》评测练习
1、《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以及诗人( )的志向和品格。
2、《芙蓉楼送辛渐》的作者是(),流传千古的送别名句:(), ( )。
3、《芙蓉楼送辛渐》中“平明”一词的意思是( )。
4、《芙蓉楼送辛渐》中( )和( )两个字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凄凉、孤独的心情
《芙蓉楼送辛渐》课后反思
教学本课后,我既有收获的欣喜,也有对不足之处的反思。
一、能把握古诗的韵律美,让学生自主诵读,发挥其主动性。初步朗读,读准诗的节奏,要求在语言层面上读通全诗,做到停顿正确。正确停顿、富有节奉的朗读可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赏析古诗的角色。当然,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诵读方式,我们应在这一过程中进行科学的诵读指导。引导学生把握声调节奏,真正体现诗句朗读中的韵律美,读准诗句的节奏,有利于理解古诗的含义,读出语气和语势,则有利于体会古诗的感情,表现出诗的抑扬顿挫。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必然会被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从而加深对诗文的感知。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究古诗的欲望,而且为学生理解、体味古诗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抓诗眼,把握古诗的意境,让学生开拓想象,感悟诗人的内心。古诗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感性形象。诗的意境正是诗人的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形成的,它需要感性熟悉和情绪体验,在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王昌龄孤寂的内心时,抓住诗眼“寒、孤“来层层深入理解。
三、重视相关视频资料的运用。在教学时,让学生观看相关背景资料的视频。既让学生了解了这首诗的背景资料,还让学生体会到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离愁别绪,同时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诗人洁身自好的高尚品格。不仅起到了复习的作用,还使学生对诗人品格的理解更加深刻。
课虽然讲完了,但是我的思考仍在继续,无论是自身的素质还是业务能力都需要不断地提高。以人为本,完善自我,改进课堂。在教学之路上,我永远不会停止学习,永远不会停止追求进步。我会与时俱进,让学生的学习更轻松、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