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第1课 《捉迷藏》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第1课 《捉迷藏》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2-09 12:3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捉迷藏》教学设计
选用教材 人民音乐出版社第五册 课时 1课时
课题 《捉迷藏》
指导思想 音乐课程标准中强调,三年级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能力增。本节课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等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感受音乐所赋予的情感价值。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进行学习。
教材分析 歌曲《捉迷藏》曲调规整、旋律活泼,拍,F宫调式,四个乐句构成二段体结构。把“春、夏、秋、冬”四季的季节变化比拟成四个娃娃捉迷藏。形象生动,充满童趣,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在游戏中学习。经过两年的音乐学习,学生能够听辨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具备一定审美和编创能力。 本课通过对歌曲《捉迷藏》的学习,要求能够流畅准确演唱歌曲的同时,表现出三拍子的律动感及歌曲的情趣。因此,在教学中要针对重难点,用多种音乐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解决实际问题,发挥想象力创编,在实践中肯定学生。
设定目标 本课目标的设定从教材、学情、师情三维出发,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激发学生热爱自然。通过感知体验完成听辨三拍子节奏,感受力度变化、律动感以及歌曲情趣的任务。在合作学习中探索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方法,尝试进行简单的二部合唱。
教学目标 1.用活泼轻快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捉迷藏》,体验歌曲天真活泼的童趣。 2.通过体验、律动等音乐实践活动,听辨三拍子的节奏、感受三拍子的强弱变化。 3.为歌曲创编打击乐器伴奏,尝试进行简单的二部和声合唱。 4.欣赏乐曲《樱花》,听辩乐曲节拍,感受日本乐曲的风格。
教学重点 能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流畅地唱好《捉迷藏》,体验歌曲所表达的天真活泼的童趣。
教学难点 1.通过多种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掌握三拍子的节奏及律动感。 2.初步尝试演唱简单的二声部合唱。
教学模式 本课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让学生从情境、感知、主动参与等方面参与音乐活动,特设定三个教学模式: 1.参与体验模式:兴趣引入——主动参与——自信表现 2.情感迁移模式:从情感唤——情感深入——情感外化 3.探索创造模式:准备分析——探索创造——合作表现
策略与方法 本节课以兴趣带动情感为主线,采取创设情境、情感体验、合作创编等方法,以游戏律动等实践活动为载体,引领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探究感知,潜移默化地达成教学目标。
教法设定 初步设定以音乐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歌唱教学为主线,通过音乐律动、游戏活动和创编伴奏等实践活动,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究。
资源选取 与运用 人音版三年级上第六课歌曲《捉迷藏》音频。 2.《捉迷藏》原创ppt及图形谱,原创电子教案。
情境营造 通过营造“乐起舞” 、“戏雪花”、“揭草帽 ”、“唤伙伴”四个情境,引领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活动预设 预设“抓雪花”、“揭草帽”,“捉迷藏”、“唤伙伴”等实践活动,感知三拍子节奏,体会三拍子的重音特点。
教 学 过 程 时间安排 情境营造与活动编排 核心素养 落实点
乐起舞 (春天) 1.听音乐, 辨节拍。 2.创情境, 乐起舞。 戏雪花 (冬天) 1.听乐曲, 感旋律。 2.抓强拍, 唱音符。 揭草帽 (夏天) 1.听范唱, 辨音符。 2.揭草帽, 唱乐谱。 唤伙伴 (秋天) 1.细聆听, 找伙伴。 2.再聆听, 唤伙伴。 . 3.对比听, 辨伙伴。 4.轻声唱, 重感知。 5.多分析, 勇探索。 6共创造, 共体验。 7.广参与, 善表现。 8.拓展小结 3' 2' 2' 2' 2' 3' 2' 4' 3' 2' 5' 4' 2' 3' 1.初听《捉迷藏》,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旋律。 2.听辨乐曲节拍,体会三拍子特点,并用喜欢的动作表现。 3.了解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4.二次聆听《捉迷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由组合,跟随三拍子节奏舞蹈。 【设计意图】以音乐活动“春天乐起舞”为主线,让学生通过聆听闻乐起舞,体会歌曲情绪。 1.聆听音乐捕捉雪花,思考雪花飘落的规律。 2.抓住强拍,尝试跟唱强拍音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三拍子的第一拍强的特点。随图形谱演唱乐谱,锻炼视唱能力。 1.师范唱,在聆听中听辨乐句中的附点二分音符及音高。 2.游戏揭草帽,认读并演唱乐谱。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揭草帽,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加深对音符的认识,从而唱准乐谱。抓住附点二分音符音高,为二部合唱做铺垫。 1.聆听范唱,想一想:四个娃娃是谁?它们在做什么? 2.再次聆听,说一说,四个娃娃分别藏在了哪里? 3.创编“呼朋引伴”的舞蹈动作,慢速用“啦”哼唱歌曲。 【设计意图】在慢速演唱中引导发现附点音符 的节奏特点。 4.教师示范演唱,对比聆听,认识附点,想一想:乐曲欢快活泼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聆听,使学生了解附点音符的节奏特点。 5.随琴轻声演唱歌曲《捉迷藏》,巩固乐句中的附点唱法,感受歌曲天真活泼的童趣。 6.讨论:做标记的附点二分音符和谱例上出示的乐句一同演唱会是什么效果呢? 7.师生合作,交替演唱主旋律与和声部分。 【设计意图】尝试演唱二声部,感受丰满的音乐形态。 8.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伴奏 (1)复习铃鼓的演奏方式:敲、摇 (2)根据乐器声音特点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伴奏。 9.合作表演唱《捉迷藏》 【设计意图】在完整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感受合作创编的乐趣与逐渐丰满的音乐形象。 10.聆听歌曲《樱花》,播放樱花盛开美景视频,听辨乐曲节拍,感受乐曲的情绪,直观感受樱花盛开的美。。 11.结合时代、地域、文化介绍《樱花》所要描述的情境,感受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12.倡议大家行动起来,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美好自然的热爱。 学生能够通过听辨,分辨三拍子及三拍子的的强弱规律。 感知歌曲轻快的旋律,加入肢体动作,鼓励音乐创造,体会歌曲情绪。 通过抓雪花的音乐实践活动,进一步感受三拍子歌曲强拍的特点。 以兴趣为主线,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提升乐谱演唱能力。 通过有目的的反复聆听,使学生充分体验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从活泼富有童趣的演唱中获得审美体验。 通过歌唱、演奏、打击乐器创编等活动,表达天真活泼的童趣,培养艺术表现力。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发展学生的感受和鉴赏能力、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的能力。
作业设计 1' 1.你还知道哪些三拍子的乐曲呢? 2.选一首你最喜欢的为它配上合适的动作展示给身边的朋友,家人吧!
记谱区域:
板 书 设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