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小学科学 四年级上册 1.6 声音的高与低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小学科学 四年级上册 1.6 声音的高与低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2-11 23:1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声音的高与低》
【教学内容】
《声音的高与低》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第六课时。
【教材分析】
声音单元的教学内容属于“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这一科学核心概念。2022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中“3.3声音与光的传播”提出内容要求:3~4年级,举例说明声音因物体的振动而产生。举例说明声音在不同物质中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知道声音有高低和强弱之分,声音高低和强弱的变化是由于振动的变化引起的;制作能产生不同高低、强弱声音的简易装置。知道噪声的危害和防治,学会保护听力的常用方法。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要求是“知道声音有高低之分,声音高低变化是由于振动的变化引起的”。
【学情分析】
四年级小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也知道了声音强弱的变化与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因此这对本节课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帮助。学生可以把研究声音强弱变化的方法迁移运用到本节课上,制定实验方案,开启新的科学探索。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探究活动,知道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物体振动越慢,声音越低。通过发声物体的特点对其发出声音的高低进行判断。
科学思维:运用通过探究活动,知道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物体振动越慢,声音越低。比较的方法,对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找到声音高低变化的原因。
探究实践:根据研究问题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对实验现象进行认真记录和分析,找到声音高低变化的原因。
责任态度:养成善于观察、积极思考、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探究钢尺伸出不同长度时声音发生的变化,以及与振动快慢的变化。
【教学难点】
绘制柱状图,推测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变化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班级记录表
学生准备:每组一个铝片琴、一把木梳、一把钢尺等。
【授课学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 活动 使用学具教具 教学 目标 学习 目标 实现 指标 积累 词汇 设计 意图
聚焦: 1、创设情境:播放两组声音,一组声音高,一组声音低。请学生听,说说与什么不同。 2.提出问题:“高低不同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 3.板书课题。 PPT 录音 养成积极思考的科学态度。 发现声音的高低不同。 能够听出一组声音高,一组声音低。 声音的高低 简洁导入新课。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认识到声音的高低变化是有原因的。
探索: 活动一 探究铝片琴发出的声音 让学生猜测,什么样的铝片敲击后声音高? 什么样的铝片敲击后声音低? 2.组织同学们分组实验,填写记录单。 3.小组汇报。 4.预测口琴簧片发出的声音高低。 5.看视频验证自己的猜测。 PPT 记录单 根据研究问题进行实验研究,对实验现象进行认真记录和分析。 我能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对实验现象进行认真记录和分析。 一级:我能预测并完成实验。 二级:我能做出较合理的预测并实验。 三级:我能积极预测并实验,会倾听别人观点。 铝片的长短 此板块学生利用身边熟悉的物品作为工具进行测量,由挑选、预测、制定计划三部分构成。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热情,为下一个板块做好准备。
活动二探究木梳发出的声音 1.怎样能让相同长度的梳齿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呢? 2.小组实验,完成班级的记录表。 3.研讨 怎样让梳子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你有什么发现? 记录单 PPT 慢动作视频微课 运用比较的方法,对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找到声音高低变化的原因。 推测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变化的关系。 一级:我能够进行实验并记录。 二级:我能够完成实验,并在班级交流。 三级:我能够推测声音高低不同的原因,并积极与他人交流自己的发现。 长短 振动 快慢 这个活动紧随上一板块,对相同长度的梳齿进行实验,发现振动快慢也会影响声音的高低。
活动三探究钢尺发出的声音 把钢尺伸出不同的长度,按压到桌面,再松开手指,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有什么不同?听一听发出的声音高低有什么不同?及时记录,完成柱状图。 学生开始实验,完成记录单。 小组交流。 班级交流,努力达成班级共识。 PPT 钢尺慢动作视频微课 展台 通过探究活动,知道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物体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我能完成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认真记录和分析,找到声音高低变化的原因。 。 一级: 我能说出声音高低的原因。 二级:我能结合数据说明声音高低的原因。 三级:我能更加全面地总结声音高低变化与物体振动的关系。 振动快慢 声音高低 本环节在上一个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相对更加严谨的实验,探究物体振动快慢与声音高低的关系。
拓展: 1.课堂练习。 2.课后拓展: 请同学用我们今天学习到的方法,课后观察你喜欢的一样乐器,看看它是怎样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 PPT 编钟视频资料 通过发声物体的特点对其发出声音的高低进行判断。 观察发声物体的特点对其发出声音的高低进行判断。 一级:能做出判断。 二级:能进行正确判断且说明理由。 三级:能正确判断说明理由并乐于和他人交流。 长短 快慢 高低 此板块把学习带出课堂、引入生活实际,为下两节课的学习都做好铺垫。
【作业设计】(课堂练习)
1.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探索尺子音高变化时发现,尺子伸出桌面越长,( B )。
A.振动越快,音高越高 B.振动越慢,音高越低
C.振动越快,音高越低 D.振动越慢,音高越高
2.推测下面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高低有什么不同,并说一说理由。
【板书设计】
6.声音的高与低
物体越长 振动越慢 声音越低
物体越短 振动越快 声音越高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将教材上的实验用品口琴加以调整,让它成为一次推测音高的小练习,这样做,也避免了实验中可能产生的不卫生现象。我增加了梳齿的实验,与下一个钢尺实验联系更加紧密,使得三个实验活动环环相扣。总体上来看,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探索,较好地完成了学习目标,得出了声音高低变化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