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说课稿
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教材地位和作用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主要讲述了外界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是如何进出肺部的,气体进入肺部以后,在肺泡与血液之间又怎样发生了气体交换。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上承消化系统,后续循环系统,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对“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有更深刻的理解。本节课计划两课时完成。今天我说的是第一课时“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1·c·n·j·y
本着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一教学思想,首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胸廓容积变化的原因,理解外界与肺泡的气体交换是怎样进行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视频及演示实验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胸廓变化的原因。
2、外界与肺泡气体交换是怎样进行的。
教学难点:
胸廓变化的原因。
教法与学法:
考虑到七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好发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见,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但注意力分散的现状。所以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自主探究法、直观教学法、实验演示法、集体讨论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知和体验。培养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发展思辩能力。21cnjy.com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目标、明确目的
师生互动、引领学习
解决问题、总结归纳
达标反馈、教学评价
我是通过这几步来完成教学过程的。在创设情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导入新课时,我提出两个问题:①呼吸系统的组成;②呼吸道的作用。进而提出气体是如何进入肺的?来鼓励学生大胆的去猜想假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阅读学习目标,按学习目标的提示阅读教材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教师出示幻灯片让学生直观的感受肺的结构及肺在胸腔的位置及胸廓的组成。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
接着,教师设问、胸廓与呼吸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关吗?让学生摁住两侧肋骨感受胸廓的变化,让学生客观的、科学的认识问题,学生再次的阅读教材,教师播放视频,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己的体验、观察、归纳得出肋间肌的收缩和舒张导致了胸廓的变化。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21·cn·jy·com
胸廓的变化除了肋间肌外还与那一部分有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呢 学生阅读教材,得出与膈肌有关的结论。教师借助胸腔与肺的结构与瓶与气球之间的相似性进一步探究胸腔容积能否发生变化,在证实胸腔容积也会发生变化的基础上,通过推拉橡皮膜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分析容积变化和压力大小的关系,从而理解胸廓容积的变化也会引起肺内压的改变,而导致呼吸。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动画演示、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得出外界气体进入肺的原因。21教育网
课堂小结环节
课堂小结有助于加强知识间的联系,突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重难点,也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在学生谈本节收获的基础上,我通过视频播放和顺口溜对新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
顺口溜为:肋膈共缩舒,先吸而后呼 ( http: / / www.21cnjy.com )。视频播放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记住了知识的要领。www.21-cn-jy.com
为了检测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我在屏幕上出示了几个问题对学生所给的结论及时的评价、修改和补充。
教学评价:
本课我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已有的感知出发,尽量创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情景,引出学生的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感受与体验。让本节课从直观到理论、化难为易、由繁变简。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既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参加活动的机会,又能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发展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