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用教材 人音 出版社 3 册 4 课 第 1 课时
课 题 母鸡叫咯咯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管弦乐《公鸡 母鸡》选自法国作曲家圣-桑1886年所作的管弦乐曲《动物狂欢节》。这部组曲由13首带有标题的小曲及终曲组成。乐曲的主奏乐器是钢琴和小提琴,采用同音反复组成的音调和顿音,模仿母鸡咯咯的啼叫声,公鸡母鸡的叫声交织在一起,乐曲情趣盎然。歌曲《母鸡叫咯咯》是一首活泼有趣的德国民歌,四二拍,由带再现的两段体构成。歌曲的节奏规整,旋律巧妙运用同音反复和小跳、重复和变化重复等手法模仿了母鸡生蛋的啼叫声,很形象生动、鲜明。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母鸡叫咯咯》,做编创活动。聆听管弦乐曲《公鸡,母鸡》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和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的自然嗓音和灵巧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等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
教学目标 能够用轻松愉快的歌声准确的演唱歌曲《母鸡叫咯咯》。通过动作的配合,感受母鸡下蛋时的情景及下蛋后的喜悦心情。能用动作参与《公鸡 母鸡》的聆听,表现音乐中公鸡与母鸡的形象。3.能通过音乐游戏初步感受re fa两个音的音高,并能模唱。
重点 能够用轻松愉快的歌声准确的演唱歌曲 难点 能通过音乐游戏初步感受re fa两个音的音高,并能模唱。 教具 电子琴、光盘等。
教学流程 师 生 互 动 设计意图及核心素养落实点
活动1【导入】活动2【新授】一、学习《母鸡叫咯咯》熟悉re fa fa的旋律揭示课题3.学唱第一句歌词4.学习“脖子伸伸....”一句5.教师范唱6.师生接唱7.完整演唱歌曲感受四二拍9.表演唱活动3【欣赏】欣赏乐曲《公鸡 母鸡》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1.复习演唱《小鸡的一家》。全班跟随《清早听到公鸡叫》视频律动。师:大公鸡、老母鸡和花小鸡他们一家人幸福的生活在养鸡场里,大家各司其职,勤勤恳恳为建设美丽的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公鸡在干什么呢?你看它来了。——大公鸡叫醒人们起早活动2【新授】一、学习《母鸡叫咯咯》1.熟悉re fa fa的旋律(1)老师弹奏魔法旋律re fa fa让大公鸡归队。师:杨老师今天有一个新的身份就是养鸡场的管理员,我的养鸡场里有很多可爱的小鸡,欢迎你们来到我的养鸡场。管理养鸡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还好我有一段魔法旋律大公鸡一听到我的魔法就会乖乖归队,请你仔细看认真听(2)玩“小鸡找妈妈”游戏,再次熟悉re fa fa的旋律。(3)模唱魔法旋律re fa fa,让老母鸡归队。2.揭示课题观看《母鸡叫咯咯》视频,请学生回答母鸡干什么去了并揭示课题。师:母鸡怎么不见了?生:母鸡去下蛋了师:难怪我的咒语都不好使了。母鸡母鸡怎么叫?——母鸡叫咯咯3.学唱第一句歌词(1)教师范唱第一句歌词师:我们家的母鸡可爱聊天了,听听他们都在聊什么?生:聊的是“咯咯”(2)同学们能像他们一样聊一聊吗?聊出你的开心和快乐4.学习“脖子伸伸....”一句(1)母鸡除了用“咯咯”的声音还用什么动作表现他下蛋的喜悦。(2)模仿动作并说出老母鸡的心情。(3)有感情读歌词。(4)师:这种骄傲的情绪应该用强音还是弱音表示呢?能用动作表现出来吗?5.教师范唱教师随伴奏范唱师:我是养鸡场管理员,每天都能看到母鸡下蛋,我模仿母鸡下蛋最像,你信不信?不信你听6.师生接唱(1)师唱前两句,生唱后两句。(2)接唱时如果学生唱不准,看老师的手势唱“鸡蛋已生落”(3)师生换角色唱7.完整演唱歌曲(1)跟随柔美的伴奏演唱歌曲,再跟随欢快的伴奏演唱歌曲选择哪一种更适合母鸡下蛋的心情,为什么? (2)有跳跃感的演唱歌曲。师:我们要唱出这种骄傲应该用快速的跳跃的声音演唱。(3)伸出手感受跳跃.“大鸡小鸡来啄米我们来唱歌,唱出你的跳跃来还有弹性”。8.感受四二拍(1)模仿老母鸡走路感受强弱。师:作曲家可不是随便写曲子的,他在模仿母鸡走路的形态,谁来模仿母鸡走路?都有往前探的动作,自己感受一下。(2)模仿母鸡走路的动作并演唱。9.表演唱同学们已经唱的很好听了,我们再给美妙的歌曲配上好看的动作。男生唱女生表演女生唱男生表演三、欣赏《公鸡 母鸡》1.讲故事导入2.你来说一说,公鸡打鸣和母鸡下蛋时的叫声有什么特点?你来模仿一下公鸡——叫声长 高亢 尖锐响亮 喔喔喔喔 母鸡——叫声短促 咯咯咯咯 欣赏《公鸡母鸡》,用图形对应公鸡和母鸡的叫声。画图形谱“点”——母鸡 “对号”——公鸡4.伴随音乐,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画图形谱。5.用动作表示音乐中的公鸡母鸡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情导入。设计意图:用游戏的方式学习乐理知识,增加趣味感。音乐实践能力:聆听演唱的习惯演唱演奏的能力培养学习习惯提高音乐审美能力设计意图:用“找母鸡”这种游戏的方式揭示出本课的课题。设计意图: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很好的把握了歌曲应有的情绪。音乐情感体验积极乐观的态度勇于表达自己感受设计意图:用对比演唱的方式体会歌曲的感彩。音乐文化理解拓展音乐视野培养鉴赏能力音乐文化多样性设计意图:美妙的歌曲配上好看的动作。培养学生体验和表现音乐得能力。设计意图:用直观得图形表现抽象得音乐,易于学生接受。自主学习需要:参与音乐活动能力培养音乐兴趣爱好培养问题意识培养合作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