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导读课堂实录(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导读课堂实录(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10 13:2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骆驼祥子》导读课堂实录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咱们今天上一节名著导读课,课题叫《<骆驼祥子>导读》,书都读过了吗?(生点头)
师:读一本书有的时候要关注这本书中反复出现的东西,你们说对不对?这本书中反复出现次数最多的是什么?
生:祥子。
师:对呀,祥子,他是主人公。还有呢?来,你说说看。
生:我觉得应该还有车和拉车夫。
师:好的。有车当然就有车夫,但其中车出现的次数更多一点。还有什么?请你来。
生:我觉得还有钱。
师:你太厉害了。是的,还有钱。大家知道在《骆驼祥子》这本书里面,钱一共出现了多少次?共有58处,那么哪一个写“钱”的片段给你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呢?咱们去书里翻一翻,把那个片段找出来,我们等会儿进行分享、阅读。
(PPT出示)本书中,写祥子与“钱”的文字,共有58处,哪个片段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生寻读,师提示)现在去找到你印象最深的写“钱”的语段,找到以后咱们应该做一件什么事?把那段用括号标注出来,在那一页的右下方小小地折一下。折页、圈点都是很好的读书习惯。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你找到的那一段读一读。
生:我找到的是第8页。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铺主打算挤到个整数,说了不知多少好话,把他的车拉出去又拉进来,支开棚子,又放下,按按喇叭,每一个动作都伴着一大串最好的形容词;最后还在钢轮条上踢了两脚,“听听声儿吧,铃铛似的!拉回去,你就是把车拉碎了,要是钢条软了一条,你拿回来,把它摔在我脸上!一百块,少一分咱们吹!”祥子把钱数了又数一遍:“ 我要这辆车,九十六!”
师:(师微笑)这段写到了祥子买车,你没有说到钱啊。
生:有。“祥子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
师:关注到了,很好。哪一个字用的特别好?
生:拍。
师:做做那个动作看看,这个拍是什么样的啊?(生做动作)你们觉得拍出那个钱的感觉怎么样?
生:他心里面是非常激动的,也是下定决心的。
师:非常好。不仅是激动,更是他全部生活的期望。祥子拍出钱来,这个“拍”还是很有意思的。(板书:拍)继续,谁再来读。请你。
生:祥子看着那些钱洒在地上,心要裂开。“就是这点?”祥子没出声,只剩了哆嗦。“算了吧!我不赶尽杀绝,朋友是朋友。你可也得知道,这些钱儿买一条命,便宜事儿!”
师:这一段是写到了钱,是写祥子和孙侦探,这是买命钱。但是孙侦探是不是真的为了救他的命,拿这个钱去的?
(生摇头)
师:不是,你们都摇头。孙侦探讹诈他的钱,是吧?所以徐老师把它提炼成一个被动的表达“被讹钱”(板书:被讹)。
生:我找到的是第159页。把钱放在炕砖上,他盯着他们不知是哭好还是笑好。屋里没有人没有东西,只剩下他自己和这一堆破旧霉污的钱。这是干什么呢?
师:我现在考考你,这一段是在什么背景下?
生:应该是虎妞死后。
师:是的,请坐,认真读书的孩子。虎妞死后,祥子其实已经一贫如洗了,他把虎妞留下的那些破烂家具,捆捆扎扎的,卖了一点钱。(板书:卖)
生:我找的是在29面。祥子没了主意。对于钱,他向来是不肯放松一个的。可是,在军队里这些日子,忽然听到老者这番诚恳而带有感情的话,他不好意思再争论了。况且,可以拿到手的三十五块现洋似乎比希望中的一万块更可靠,虽然一条命只换来三十五块钱的确是少一些!就单说三条大活骆驼,也不能,绝不能,只值三十五块大洋!可是,有什么法儿呢!
师:好的,请坐。他在这里说祥子的车被大兵抢去,但所幸的是他得到了三匹骆驼,于是用三匹骆驼去换了钱,是吧?很好。(板书:换)继续来,请你。
生:他的心完全为那点钱而活动着:怎样花费了它,怎样不教别人知道,怎样既能享受而又安全。他已不是为自己思索,他已成为钱的附属物,一切要听它的支配。这点钱的来头已经决定了它的去路。这样的钱不能光明正大地花出去。这点钱,与拿着它们的人,都不敢见阳光。
师:谢谢你,请坐。这是祥子拿别人的命去换了一笔钱,如果用一个字来提炼一下,徐老师用的是谋钱,谋财害命的“谋”。(板书:谋)还有没有啦?
生:我找到的是第47面。祥子的脸忽然紫了,挺了挺腰,好像头要顶住房梁,一把抓起那张毛票,摔在太太的胖脸上:“给我四天的工钱!”
师:你发现了祥子在那个时候是有尊严的,是不容冒犯的。即使他把钱看得很重,但是有比钱更重的东西,那是他的尊严,于是他把这笔钱摔在了太太的脸上。这个“摔”很好。(板书:摔)
师:再找一位。
生:第19章。她去了有一点钟。跑回来,她已喘得说不上来话。扶着桌子,她干嗽了半天才说出来:医生来一趟是十块钱,只是看看,并不管接生。接生是二十块。要是难产的话,得到医院去,那就得几十块了。“祥哥!你看怎办呢?!”祥子没办法,只好等着该死的就死吧!
师:这里写到了祥子在虎妞难产的时候,即使舍不得花钱,但是仍然把最后的一笔钱花了出去。(板书:……)我们就加个省略号吧。祥子对花出去的每一分钱,其实都非常节省,如果用一个“省”钱,我就觉得力度不够。你觉得把这个“省”改成哪个字更好?你想他连花一毛钱都在动脑筋,都要从牙缝里省出来。
生:我觉得这个省字可以换成“惜”钱。
师:“惜”好像比“省”要更省一点,有没有更省的?省到了极致。
生:我觉得可以换成“爱”钱。
师:因为爱才惜的,但这个爱钱太宽泛。咱们这边有没有一个方言,一个人舍不得花钱,我们说这个人比较抠。你们有这个字的,是吧?我觉得咱们要补一个字在这里面。(板书:抠)祥子是那样的抠门,一毛钱一毛钱的节省,想要买车。祥子有没有慷慨的时候?
生:他在买车的时候是非常慷慨的,之前他攒了足足三年的一百块钱,他一次性就去买车花掉了,所以那个时候他是很慷慨的。
师:你的意思说慷慨不慷慨是跟花钱多少有关,我个人觉得并不能够以花钱多少来论。我口袋里只有两块钱,我一下子把它花掉,我认为也是慷慨的。
生:我觉得是在老马很累,饿急了,在茶馆里晕倒了。祥子出去把自己仅有的钱买了十个羊肉包子给老马充饥。
师:你看,这个女生读书读得多细致入微啊。是的,祥子在这本书当中唯一一次痛痛快快地、真心实意地为别人花钱,就是这个地方。(板书:花钱)现在就很奇怪了,作者花那么多的笔墨写祥子的省钱、抠门,这里忽然又写祥子很慷慨地花掉钱,为别人买包子吃,你觉得矛盾不矛盾呢?
生:我觉得其实不矛盾。作者前面写省钱,情况是不一样的。当时是老马已经饿得快要晕倒,非常的危险,这个时候写祥子慷慨地为他花钱,其实就是为了对比,更加突出祥子心底的善良。
师:这是其中的一种答案,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祥子的心里面还是有着善良可爱的一面的。有没有补充?
生:我觉得是反映当时底层社会的人民,他们即使是自己很痛苦,也互相关心,互相同情着他人。
师:你的意思要给祥子评一个“北京好人”。在这里不是的,祥子还没有那么高的境界。好,请你来。
生:我觉得不矛盾,因为人总是会有慷慨的时候,也会有抠门的时候。这样写就可以让祥子这个人物更立体。在他救老马的时候,他从老马的身上看出了他今后要经历的影子,所以他很可怜老马。
师:这位同学其实说到了两层意思。第一层,一个非常抠门的人偶尔也会有慷慨的时候,他说是立体,徐老师认为这是人物的真实,真实的人性,强盗有时候还喜欢小孩的微笑,是吧?第二个我很欣赏他说“他在老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未来”这句话。你们有没有读到啊?是的,他在老马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未来,这个时候给老马买包子吃,其实更多的是在同情未来的自己啊!
师:同学们读书读得非常透彻。祥子挣钱就是为了想买车,买了车呢,是为了挣钱再买一辆车赁出去,是吧?这是一个刚刚到城市打拼的热血青年最淳朴的生活理想,他无非就是想靠自己的力气去拉车,攒一点钱,买一辆车,拉自己的车,再攒点钱,再买第二辆车,这是一个很淳朴的人生理想。他这种很淳朴的人生理想被谁打破了呢?
(PPT出示)谁打破了祥子“拉车——攒钱——买车”的人生理想?
师:想一想再告诉我。请你来。
生:我觉得应该是大兵还有孙侦探打破了祥子的这种理想。第一次祥子买到了第一辆车之后,他想以后还能开车厂,但是后来因为冒险接了一单清华的生意之后,他的车还有他自己的所有东西都被大兵抢劫了,自己也差点命悬一线。回来之后,他到曹宅拉车,被孙侦探敲诈,他那些本来想买第二辆车的钱也被敲诈走了,他的第二次想买车的理想也破灭了。所以我觉得应该是大兵和孙侦探打破了祥子的人生理想。
师:好的,谢谢你。有其他同学补充吗?
生:我觉得是那种位高权重既得利益者。刚刚同学说了孙侦探还有大兵,其实我觉得还有刘四爷、虎妞这类人。他们虽然不是非常直接地打破了,但也是间接打破了祥子的人生理想。
师:好的,现在你能不能告诉我,虎妞嫁给了祥子,怎么就间接打破了祥子的人生理想了呢?能不能够阐述一下。
生:虎妞首先是给祥子买了车,但是那个车是不符合祥子心意的,最后这个车也是卖掉了去给虎妞办葬礼了,虎妞的钱最后归还给了虎妞,然后也导致了他的堕落。
师:我觉得她补充得很好。虎妞其实是用她的方式吓唬祥子,勾引祥子,然后成了一个家,但是她没有真正地给祥子一个温暖的家,最后因为自己的难产,又把祥子拖到了贫困的境地。刘四爷为什么也算打破祥子的人生理想呢?我就不问你了,我找一个没有举手的同学,你说说看。
生:我觉得因为祥子在车厂拉车,这个地方应该是打破了人生理想。
师:这个道理说不通啊,刘四爷可是给了他住的地方,赁给他车啊?
生:虎妞和祥子结婚之后,刘四爷把他们差不多是赶出家门的这种情况,所以我觉得他也应该是打破他攒钱买车这种愿望。
师:这个倒是有道理的,请坐。虎妞一定要嫁给祥子,但是刘四爷不同意,把他们赶出去,一分钱都没有给。要是给一笔陪嫁,祥子说不定就能买上车了,是吧?还有没有同学补充?
生:虎妞嫁给祥子以后,刘四爷把车卖了,他把钱拿走了,拿钱享福去了,祥子以后没办法拉车了,他得自己买车。
师:刘四爷最后是釜底抽薪,把车厂给卖掉了,弄了一笔钱,出去享福去了。所以虎妞后来其实遇到那么大的困难,也没有人能帮助她了。
生:虎妞和祥子结婚了之后,祥子仍然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买车,创造机会。但是虎妞认为他是想去骗刘四爷的钱。就像刚才您说的,祥子是一个对未来充满期望,来城市社会打拼的农村小伙,正是他与城市的这种对立面,导致了他道德上的堕落和思想的腐朽。
师:祥子真诚地付出,虎妞却是步步设防。有其他人吗?
生:有,我认为是老马。首先老马跟祥子都是一样,都是北京的底层劳动人民,祥子也在老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模样。老马他用的也是自己的车,并且他也是非常勤奋地去拉车赚钱,但是他最后的生活并不是像祥子想象中的那样的美好。所以我觉得祥子在某一方面上可能是因为老马而打破了他这个人生理想。
师:请坐,说得真好。不仅打破了人生理想,而且把人生的梦给打破了,把那个肥皂泡给戳破了。攒钱买车又怎么样呢?有自己的车拉又怎么样呢?老马不还是那样贫穷困苦吗?很好。
生:老师,我想先说一下,我觉得我的想法不一定正确,我觉得也有可能是祥子自己打破了他自己的人生理想,因为他在这过程中受到了一些人的影响。比如说到了第三次卖车,他是为了葬虎妞,他也可以选择不去卖车,然后去给虎妞下葬,是他自己做出的一个选择导致他最后的结局。
师:这个徐老师要补充一下。虎妞难产死了,祥子怎么可能不给他下葬呢?无论是从当时的风俗来看,还是从祥子为人的底线来看,这都是必须的,不能让虎妞暴尸街头,对不对?必须要这样的。没有钱怎么办,只能是卖车。所以祥子有的时候是没有办法。还有没有人?来,请你。
生:我觉得还有小福子,最后他是放弃生路选择死路的。因为他本来是想要跟随曹先生,再娶小福子,一起开始全新的生活。小福子的死让他对这个社会、当时的世道很绝望,所以才放弃了生路选择了死路。
师:请坐,说得真好。小福子如果不死,祥子对生活还是有希望的。而且又重新遇见了曹先生,他们有住的地方,可以凭自己的努力去混一口饭吃。还有没有了?有一个被大家漏掉的人,找一位男生,请你。
生:我认为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人,就是他自己。祥子他买了三次车,他的车都已经被抢走或者卖掉了,在最后一次虎妞死了以后,小福子想要和他一起,但是因为虎妞的死,祥子一蹶不振,非常犹豫,所以导致小福子的绝望,造成了自己的毁灭。祥子也因为小福子的毁灭,自己也走向了毁灭,所以在某一方面来讲祥子也造成了自己的毁灭。
师:你的意思我明白了。祥子遭遇了那么多的灾难困苦,你的意思要给他多喝一点“鸡汤”。但凡还有一点出路,祥子怎么会放弃呢?还有一个你们可能没有关注到?
生:我觉得我可能是错的,但是我也是觉得是祥子。一开始祥子甘愿踏进虎妞圈套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落败了。到最后虎妞死了,就给他了一次最严重的打击,他就开始颓废,从此变得一蹶不振。
师:你们都觉得是祥子,你们觉得祥子有这样的事情,都是他自己的问题,他活该,是甘愿的。注意祥子在这里面,回到虎妞的车厂,愿意跟虎妞成为夫妻,你觉得是甘愿的吗?
(生摇头)
师:对,不是甘愿的。徐老师补充一下,你们还漏掉一个人,谁呢?夏太太。你们想想有没有道理?还记得那个人吗,一个暗娼夏太太,夏太太勾引了祥子,并且把脏病传染给了祥子。祥子以前是不屑于这样的勾当的,但是他现在能够笑着把这些事情讲给他的朋友们听。你想想看一个人人生理想的堕落,不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吗?这样看来,有这么一些人,是打破了祥子很纯正美好的人生理想。现在徐老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是谁彻底打破了祥子的人生理想,从那以后他不再好好地拉车了?
(PPT出示)谁彻底打破了祥子“拉车——攒钱——买车”的人生理想?
生:我觉得可能是小福子。因为当时祥子他在知道小福子死之前那一段时间,他是准备要重新生活的,就还可以重来。但是小福子的死让他彻底陷入了颓废和悲痛之中。
师:这个答案非常好,我建议把它改为悲痛和颓废,悲痛放在前面可能更好一点,谢谢你。是的,我也觉得是小福子。小福子的死真的彻底地打破了祥子拉车——攒钱——买车的人生理想。这是一段小福子死了,祥子去树林里的坟地去看小福子,作者写的旁白。哪位同学来帮徐老师读一读?
生:(ppt出示,生读)他坐在地上,地上有些干草与松花。什么声音也没有,只有树上的几个山喜鹊扯着长声悲叫。这绝不会是小福子的玟,他知道,可是他的泪一串一半地往下落。什么也没有了,连小福子也入了土!他是要强的,小福子是要强的,他只剩下些没有作用的泪,她已作了吊死鬼!一领席,埋在乱死岗子。这就是努力一世的下场头!
师:好的,谢谢你。这段话当中,徐老师标出了很重要的一个字“泪”,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把这段话轻轻读一读,告诉老师你读到了祥子怎样的“泪”。
(生思考)
师:谁先来?
生:我觉得应该是绝望的“泪”,他在这一句后面说:什么也没有了,连小福子也入土了。他是要强的,小福子是要强的,他只剩下些没作用的泪。他就觉得自己已经什么都没有了,就感觉像没有活下去的希望了。
生:我觉得是悔恨不已的“泪”。第一点就是他没有把小福子带在身边,让小福子不见了,进了白房子。第二点是祥子如果再努力一点,再赚得多一点,再有钱一点,再去得早一点,小福子也不会入了土,他也可以跟小福子过幸福的生活。
生:我觉得是悲愤的“泪”。因为小福子一死之后,祥子的生活就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了,而且小福子努力了一世,最后却被埋在了乱石岗子,这是社会的一种不公,就是他有点恨恨的那种感觉。
师:你觉得这段话当中,哪一句最应该读出悲愤的感觉?
生:我觉得是最后一句:一领席,埋在乱死岗子。这就是努力一世的下场头!
师:好像悲愤的味道还不太浓,你帮他再重新读一读,读出悲愤的感觉来。
生:一领席,埋在乱死岗子。这就是努力一世的下场头!
师:我觉得在这里同学们要注意的是,读这句话的时候停顿很重要。“这就是”还是“这——就是”,哪一种更能表现出悲愤的感觉?第二种。“努力一世的——下场头”是不是也要注意停顿,还是请你读。
生:一领席,埋在乱死岗子。这就是努力一世的下场头!
师:感觉好多了。一个农村青年无非就是想充满体力,能混口饭吃,但是现在连这一点的希望都没有了,悲愤的感觉。
生:我觉得他可能流下的也是无助的“泪”,因为现在他对生活已经失去了任何的希望,他也不知道他的未来要怎么做,要干什么,所以我觉得他流下的是无助的泪。
师:你觉得哪一句话,无助的感觉很强?
生:我觉得应该是“可是他的泪一串一半地往下落。什么也没有了,连小福子也入了土!”
师:本来以为可以跟小福子相依为命的,现在连相依为命的人都没有了,自己不知道后面该怎么办。徐老师觉得还有一处“他只剩下些没有作用的泪”,你觉得这句话哪个字重读,也能读出无助的味道?
生:只。
师:对,你读读看。
生:他只剩下些没有作用的泪。
师:非常有道理。还有什么泪?请你。
生:我觉得这个地方有点自嘲。因为祥子是个农村的,他一进城就到刘四爷的人和厂,结婚后搬入贫穷的大杂院,走进了类似白房子。一开始他就是想混一口饭吃,想拼搏一下,赚点钱。可现在结果除了一场空什么都没有得到。我觉得祥子的人生旅途每经过一站,就更加堕落一层,最后被物欲横流的黑暗社会吞没,这个泪是自嘲的。
师:是的,祥子在这里其实是有自嘲的味道。奋斗一世又有什么用呢?到最后还不是一领席埋在乱石岗子呀。但明明知道是这样的结局,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往这样的结局走下去。我觉得同学们把这个“泪”读得真好。徐老师读下来以后,我觉得这还是一个告别的“泪”(板书:告别),你们觉得徐老师这么写有没有道理?
生:我觉得是有道理的。这个告别有两种意思,第一层是表象意思,对小福子的死感到十分地绝望悔恨,向小福子告别;其次向之前的祥子,也就是之前的那个可爱精神的祥子告别,变成了后面这个低等车夫。
师:这位男生说得真好,他把我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向小福子告别,也向过去的自己告别。从此那个什么样的祥子不见了?
(PPT出示)祥子变了:从前的祥子……,后来的祥子……
师:能不能够在前后省略号当中填相对的一些词语?我给一分钟,你们考虑一下,不一定找到一组就满足了,可以多想一想。等会儿分享的时候,是以一组对举的句子。
(生思考)
师:好,你先来。
生:从前的祥子要强、自信,后来的祥子自甘堕落,麻木不仁。
师:答案是可以的,但是我刚才说了要对举。前面是两字的词语,后面变成四字短语了。再提炼一下好不好?
生:以前的祥子是体面的,是要强的,是健壮的;后来的祥子是堕落的,是自私的,是不幸的。
师:她说的是三字的短语,而且是对举的形式,非常好。
生:从前的祥子是努力上进的;后来的祥子是甘愿堕落的。
师:力求上进,甘愿堕落,可以。
生:从前的祥子努力要强;后来的祥子坠落绝望。
师:堕落不是坠落,坠落是东西从高处落下来。
生:以前的祥子是精神抖擞的;后来的祥子是自暴自弃的。
师:好,再找一位,请你。
生:我认为以前的祥子是纯朴善良的;后来的祥子是麻木狡猾的。
师:我们就不再分享了,同学们说得都对。祥子变了,在祥子这么多的变化当中,有一种变化特别让人心痛。一个人他自己可以躺平,可以摆烂,但假如他不择手段出卖别人的生命来谋钱的话,是不是很恐怖?祥子这处的变化最令人痛心,我们看看是这样的一处。
(PPT出示)坐了许久,他偷偷地用那只大的黑手向腰间摸了摸。点点头,手停在那里;呆了会,手中拿出一落儿钞票,数了数,又极慎重地藏回原处……
(生读)
师:这还是写到了钱,这段是出现在哪个章节?
生:这段话出现在第二十四章,这里写的是他出卖了别人,获得了六十元。他这里想的是准备怎么把这些钱花出去。
师:我觉得他前半部分说的是对的,出卖了阮明,阮明后来被枪毙了,他因为告密有功得到六十块钱。但是他后面一句话说他想着怎么把钱花出去,在这里有没有说到是怎么把钱花出去?没有,但是他把钱藏回了原处,你觉得祥子在这里目的是藏钱还是为了花钱?
师:首先是为了藏钱,但是现在的祥子藏钱是为了买车吗?为了什么?为了享受。你们说得太对了,所以今天这节课最后一个活动,请大家来想一想祥子会怎么花这笔钱?写一段话,这段话当中要有祥子花钱时的细节和心理。
(PPT出示)祥子会怎么花这笔钱?请你写一段他花钱时的细节和心理。
师:祥子有可能是去买什么呢?花几笔钱?首先要确定下来买什么,第二个怎么买,第三买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就这三个问题。拿起我们的笔。
师:这样吧,还有两分钟就要下课了,把它作为家庭作业好不好?回去写,写好以后给你们的语文老师。
师:祥子花这笔钱啊,他可以买很多很多的东西,但是一定要符合小说前后内容。比如说写祥子去买一个游戏机就不对了,要注意契合。接下来徐老师想要问问同学们,刚才在讨论的时候我们也说到这个问题。
(PPT出示)匹夫兴亡,天下有责。
一个人堕落的道路,总是自己一步一步走下去的。
师:我们刚才有三位同学一直念念不忘说打破祥子人生理想的是他自己,祥子得为自己的堕落负责。但是还有另外一些人认为祥子的堕落是这个社会造成的,匹夫兴亡,天下有责。你认为谁应该为祥子的堕落负责呢?来,你说说看。
生:我认为祥子当时处于的黑暗的社会应该为祥子负责。因为他当时是一个年轻力壮的乡下小伙来到城镇里的,当他在城市里过久了以后,他就慢慢堕落成了城市车夫的样子。
师:是这个社会让他一步一步堕落下去。
生:我也觉得是这个社会使祥子堕落下去。因为在这个病态的社会里,只有所有的无产阶级的人联合起来,才能改变所有无产阶级的命运。而祥子恰好是个人主义,想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实现成功,这正好与这个病态的社会处在一个对立面,导致了后面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加剧了祥子的堕落。
师:你的意思是祥子想靠一个人的力量去改变,最终失败了。有没有不同的观点?
生:我觉得纵使这个社会是黑暗的,但是这个路是他自己走下去的。在当今社会我们有很多人是堕落的,但是跟这个社会即使有关系,但是如果祥子在最开始思想改变,抱团,自尊心没有那么强,自己去顺应这个社会,去改变自己,终究他可以守住自己的底线,至少不像这样堕落,把自己的底线也给磨灭了。路是一个人自己走下去的,在当今社会也是有堕落者的,所以说一个社会对人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师:社会的大环境对于一个人是有影响的,但是一个人的堕落却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
生:我也认为是祥子他自己使得他堕落的,不管他遭受了多么大的打击,他面前都还有那条努力的道路,但是他自己并没有选择那条道路,这就导致他最后堕落,变成了一个非常自私的人。
师:好的,我们就不讨论了。大家猜猜看,咱们这本书的作者老舍的观点倾向于哪一种?他要批判这个堕落的车夫呢,还是要批判那个社会?要说理由。
生:他是都有的,他的意思是这个社会是黑暗的,是无情的,也影响了祥子。最后一句说是:社会病态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陌路鬼。社会病态就是社会,个人主义就是祥子。社会对祥子产生影响,祥子也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任。
师:真好,她是从原著的内容当中去找到自己的依据。
师:我现在问一下同学们,祥子姓什么,他有他的大名吗?没有。那么老舍为什么要塑造这个连姓和名都没有的人呢?
生:因为祥子他本来是一个乡下小伙,他的认知是非常低的,他不可能像一些受过教育的人一样认知很高。
师:你没听懂我的问题,老舍为什么要塑造这么一个连姓名都没有的人?乡下小伙就不配有姓名了吗?徐老师也是从乡下来的啊,请坐。来,请你说。
生:我觉得老舍塑造了一个非常普通的人。
师:是那么个意思。
生:我觉得祥子在当时的社会是一个底层人物,作者塑造这个人物的形象以及书中其他众多人物的形象就是控诉这个黑暗的社会,表达对底层人民的同情。
师:听起来都对,如果考试就是零分。(众笑)
生:因为我觉得《骆驼祥子》就是写出了祥子的悲剧,也写出了整个车夫的阶级。文中出现的人物比如二强子、小马的祖父,他们有车,但是都不能养家糊口,只能孤身一人等着到街头暴毙。有车都会尚且如此,如果没车呢?没车的是不是更惨呢?在这个没有公道的世界里,坏人横行霸道,好人受灾受难,所以这是祥子的悲剧,也是整个世界整个阶级的悲剧。
师:如果是一个五分题,大概可以拿0.5。(众笑)0.5在哪里?他说到了那一群人,那个阶级,就少了一个很关键的字,那个字出现了就是5分。他是那个阶级的——
生:代表。
师:你那个代表出来了,就值5分了。所以老舍在这里面他不是只写了那一个车夫,他需要写那一群底层人他们的生活,祥子是他们的代表。(板书:代表)代表这个词一出现,我就觉得你读懂了。也就是说如果只是那一个车夫变坏了,那是那个车夫的坏;如果有成千上万的车夫变坏了,那就是社会的坏。所以徐老师就觉得匹夫兴亡,天下有责。一个大学本科生去送外卖,是这个大学本科生的问题;如果有300万大学本科生去送外卖,你说是什么问题?
生:社会。
师:我们就要考虑社会是不是有问题。这就是读这本小说我们要关注的,一个人和一个社会的问题。好,下课!
生: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