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课件(两课时 31页+23页)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课件(两课时 31页+23页)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2-18 16:25:05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8.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第1课时)
七下 地理
人教版
1.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
2.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河流和气候)
3.思考这里为什么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
学习目标
重点
甲(地质学家)说:
乙(社会学家)说:
丙(人口学家)说:
这里是矿产最富饶的地区。
这里是最贫穷的地区。
这里是未来人口最多的地区。
丁(环境学家)说:
这里是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地区。
新课引入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世界的位置:
新知学习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一、地理位置
读右图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半球位置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跨南北半球。
主体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被称为“热带大陆”。
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临撒哈拉沙漠,东北方向濒临红海。
合作探究:该区域为什么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
主体位于热带,气候炎热干燥。目前,该区域的黑种人占总人口90%以上。
黑种人大都能歌善舞,具有音乐、绘画、雕刻等方面的天赋。如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远播欧美和世界其他地区,如节奏强烈的歌舞艺术。
二、自然环境—地形—高原大陆
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找出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有哪些地形。
2.判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特征。
有高原和盆地。
二、自然环境—地势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类型的空间分布判断地势特征。
从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可以看出,东部和南部颜色较深,海拔较高;从地形分布来看,高原集中在南部和东部,盆地在西部;故地势特征:东南高,西北低。
尼罗河
刚果河
二、自然环境—河流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地势特征判断刚果河、尼罗河的流向。
受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的影响,刚果河主体自东向西流注入几内亚湾,尼罗河主体由南向北流注入地中海。
刚果盆地,非洲最大盆地,属于世界十大盆地(曾称为世界最大盆地),又称扎伊尔盆地。位于非洲中西部,呈方形,赤道横贯中部。
刚果河自东向西流经刚果盆地注入大西洋,是仅次于亚马孙河的世界第二大河。
刚果河流域拥有仅次于亚马孙雨林的世界第二大雨林。
刚果盆地
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第一高峰,也是一座火山,海拔5895米,山顶终年积雪,加上位于赤道附近,素有“赤道雪峰”之称,而许多地理学家称它为“非洲之王”。
乞力马扎罗山
东非大裂谷
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所以素有“地球伤疤”之称。
裂谷有世界著名瀑布奇景之一的维多利亚瀑布,198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探究(从气候的角度)
Q:为什么尼罗河会定期泛滥?
Q:为什么刚果河的流量那么大?
刚果河
尼罗河
发源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有明显干湿两季。
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多雨。
合作探究:非洲的气候及气候类型分布特点?
二、自然环境—气候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非洲赤道以北有哪些气候,赤道以南有哪些?
2.热带、温带、寒带,哪一带的气候占比大。
3.总结非洲的气候特点。
赤道以北有: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赤道以南和以北一样。
热带气候占了绝大多数,尤其是热带草原气候。
以热带气候为主,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影响气候有哪三大因素?
5.分析赤道穿过非洲在东部是热带草原气候,而西部却是热带雨林气候。
6.结合非洲气候分布图,判断尼罗河和刚果河哪条流量更稳定,并说明原因。
合作探究:非洲的气候及气候类型分布特点?
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
受地形因素的影响,东部是高原,西部是盆地。
刚果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多雨,水量稳定;尼罗河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降水较少,季节变化大,流量不稳定。
1.撒哈拉以南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广布。分析下图,以乍得首都恩贾梅纳为例,说说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
全年高温,降水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2.结合下图 ,谈谈当地民居与气候的关系。
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区全年炎热,且降水有干季和湿季之分,当地人们充分考虑气候影响,就地取材,搭建茅草屋,房屋阴凉通风,遮阳避雨,既适应了气候,也满足了当地人们居住的需要。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纬度位置与 相似,所以,两地都以 带气候为主,这决定了两地都有丰富的热带动植物资源。除都有 气候之外,撒哈拉以南非洲还有大面积的热带草原气候,传统民居是 屋,而东南亚受
位置影响,只形成 气候,传统民居是 楼。
东南亚

热带雨林
茅草
海陆
位置
自然
人文
核心素养
热带季风
高脚
赤道
北回归线
不同区域间的异同
干 季
湿季
热带草原气候明显的干湿两季。
东非高原地跨南北半球,北部位于北半球(马赛马拉国家公园),南部位于南半球(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季节相反,干湿季相反,所以动物为了追逐水草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迁徙。
迁徙规律:
肯尼亚
坦桑尼亚
7月~9月 在 (国家)
10月~6月 在 (国家)
肯尼亚
坦桑尼亚
“逐水而迁”
课堂小结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跨南北半球
纬度位置—热带大陆
海陆位置
自然环境
地形——高原大陆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河流——刚果河、尼罗河
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以赤道为对称
人种——黑人的故乡
1.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这片土地上的居民多为( )
A黄种人 B混血种人 C黑种人 D印第安人
C
随堂练习
肯尼亚山位于东非高原上,最高峰海拔5199米。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读“肯尼亚山剖面及沿线年降水量图”回答下题。
2.肯尼亚山最大降水量出现在东南坡的海拔_____米处。
A.5000 B.3500 C.2500 D.1500
C
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国家正联手打造一条横穿非洲大陆的绿化带,计划总长度为7100千米,宽15千米。读“撒哈拉沙漠南缘绿化规划示意图”,回答下题。
3.绿化带大致沿热带沙漠气候与(  )的交界带延伸。
A.温带草原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B
4.这条绿化带的作用是(  )
①阻挡南部的沙漠北移  ②提供充足的木材  
③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候 ④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
中国连续14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2023年正值“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北京某学校分组设计了以“中非合作”为主题的板报,请你一起参与板报的设计。
板块二 资源合作
板块二小组同学发现,渔业是安哥拉的重要产业,安哥拉盛产海洋鱼类,超90%为手工捕鱼,多出口冷冻鱼和海鲜。阅读图文材料,完成5~7题。
5.板块二小组对安哥拉渔业特征进行了分析与整理,适合呈现在板报上的是( )
①国土西面临海,多海洋渔场 ②出口基础海产,经济效益较低
③位于热带,鱼类繁殖可全年捕捞④大型机械难操作,居民多手工捕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解析】本题考查安哥拉渔业发展的特征。读图可知,安哥拉位于热带地区,西临大西洋,多海洋渔场;安哥拉属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结合所学可知安哥拉属于经济欠发达国家,渔业生产和加工技术相对落后,缺乏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出口基础海产,经济效益较低;安哥拉渔业资源丰富,但全年捕捞会导致鱼类资源逐渐减少,对安哥拉的海洋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不利;大型机械难操作,安哥拉居民多手工捕鱼。
6.安哥拉为提升水产品出口质量,可采取的措施( )
A提高冷藏保鲜技术
B.禁止人工捕鱼
C.放开捕捞数量限制
D.大幅提高水产价格
A
【解析】本题考查提高安哥拉水产品出口质量的措施。水产品不耐储存,为保障出口产品质量,应完善冷藏保鲜技术;安哥拉水产品规模小,超过90%为手工捕鱼,禁止人工捕鱼不利于保证安哥拉经济收入;放开捕捞数量限制,不利于安哥拉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大幅提高水产价格,会减少安哥拉水产在国际市场的价格优势。
7.2022年,我国与安哥拉贸易额1815.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6%,在合作渔业项目中安哥拉的优势体现在( )
①政府政策支持 ②渔业资源丰富
③基础设施完善 ④科学技术发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D
【解析】本题考查安哥拉在与我国的渔业合作项目中的优势。安哥拉渔业资源丰富,政府鼓励外国企业的进入,并在投资环境和税收领域提供支持,但当地基础设施条件落后;科学技术是我国在合作中的优势。
本题选自2024《情境题与中考新考法·讲评教案》(共23张PPT)
8.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第2课时)
七下 地理
人教版
1.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状况,理解单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原因、特征、影响及对策
2.认识本区人口、粮食、环境等问题的严重性,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学习目标
重点
新课引入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风土人情我们大致有了了解,我们这节课继续走进该地区了解其经济方面有何特色?
矿产资源主要有:
金刚石、黄金、石油、铀、铜、铁等,其中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三、富饶非洲—资源丰富
找找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哪些矿产。
新知学习
生物资源主要有:
撒哈拉以南非洲有丰富的生物资源, 是咖啡、椰枣、油棕和香蕉的原产地。
找找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哪些经济作物。
议一议
为什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资源丰富,但许多国家经济却发展缓慢?
历史原因:历史上长期受殖民主义者占领和掠夺。
现实原因: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
廉价出口
高价进口
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
发达国家
矿产
木材
热带经
济作物
畜 产
工业制
成品
粮 食
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阅读材料,以加纳为例,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努力摆脱全球“原材料仓库”境遇的原因。
◎ 2008年出口额约52.5亿美元,进口额约102.4亿美元。
◎ 长期以来,近90%的外汇收入来自可可豆、黄金和木材三大传统出口产品。
◎ 进口产品包括燃料、化学物品、交通设备及机械等工业制成品。
1. 加纳的主要出口产品是什么?
2. 为什么进口额远远高于出口额?
3. 这种外贸结构对国家经济有利还是不利?为什么?
想一想
初级农矿产品
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价格低,进口的工业产品价格高。
不利。理由:因为这些初级产品在对外贸易中一般价格低廉。
4. 结合加纳的例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发展经济提出建议。
想一想
(1)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2)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
(3)发展民族工业;
(4)发展多种农业经济等。
充满希望的土地
由于经济的良好表现,再加上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潜在的巨大市场,撒哈拉以南非洲越来越受到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重视。
截至2010年,中国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累计投资110亿美元,涉及采矿、金融、 制造、建筑、农林牧渔等多个行业;为撒哈拉以南非洲提供贷款672亿美元,大部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直接投资和贷款对当地经济的持续增长产生了积极影响。
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正挖掘发展潜力,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空间,逐步解决就业和贫困问题,努力探索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尼日利亚、安哥拉等产油国发展了化学工业、 机械工业,加强了基础设施的建设;肯尼亚发展花卉业和旅游业,成为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和著名的旅游国家。
四、问题非洲—人口问题
找一找人口增长最快和最慢的大洲。
欧洲最慢,非洲最快。
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2005—2010年,非洲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3%,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则更高。
四、问题非洲—粮食问题
长期以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很低,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增长的速度。因此,粮食供应不足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普遍遇到的问题。这里的许多居民,特别是常受旱灾威胁的热带草原地区的居民,经常忍受饥饿的煎熬。
四、问题非洲—环境问题
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在草原地区放牧更多的牲畜。这些做法导致了土地肥力下降和草原退化,加剧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人口增长过快
粮食供应不足
环境恶化
草原退化
土地荒漠化
过度放牧
垦荒种粮
四、问题非洲—人口、粮食、环境
解决“恶性循环”关键在哪里?
  虽然撒哈拉以南非洲目前还比较落后,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正在努力摆脱贫困。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认为下面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协调人地关系的建议有道理吗?为什么?把下面若干条建议的代号,按最重要(1条)、次重要(2条)、一般重要(3条),填到金字塔形的小方块中,并说出你的理由。
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B.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
C.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
D.尽快走出殖民经济的阴影,建立完善的民族经济体系
E.加强团结与合作,减少种族纠纷和部落冲突
F.引进人才和技术
A
B
C
D
E
F
P66活动 :思考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人地关系问题。
C
理由:人口问题、粮食问题和环境问题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而人口问题又是重中之重,应该放在首位。所以A放在塔顶,B和C放在中间,D、E和F放在塔底。
课堂小结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富饶非洲
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
经济结构
问题非洲
人口问题
粮食问题
环境问题
解决措施
蒙内铁路(蒙巴萨港-内罗毕)是东非铁路网的起始段,被肯尼亚人誉为“世纪铁路”。
1.蒙巴萨是非洲东部的重要港口,东非铁路网建成后会有更多的非洲商品在港口装船出口.在蒙巴萨出口的商品主要是(  )
A.工业制成品
B.日用品
C.粮食
D.经济作物和矿产品
D
随堂练习
蒙内铁路(蒙巴萨港-内罗毕)是东非铁路网的起始段,被肯尼亚人誉为“世纪铁路”。
2.蒙内铁路通过国家公园时采用高桥墩架桥的方式通行的主要原因是( )
A.减少占用草地
B.更好地观赏沿途风景
C.穿过多处河流
D.保护野生动物
D
3.撒哈拉以南非洲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粮食与环境方面的问题。下列措施中对解决上述三种问题都能起到显著作用的是(  )
A.保护森林和草场,严禁乱伐和滥牧
B.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C.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产量
D.大量垦荒,增加土地面积
B
4.以下中国商品,最有可能被列入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进口清单的是( )
A. 电风扇 B.羽绒服 C.咖啡 D.暖手宝
【解析】本题考查气候对经济、居民生活的影响。撒哈拉以南非洲全年气温高,所以需要电风扇,不需要羽绒服和暖手宝;撒哈拉以南非洲盛产咖啡,不需要从中国进口,且中国咖啡产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量。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