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上册1.4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上册1.4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2-12 22:0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五年级上册《光》单元一共7课。前3课的学习已经完成对应2022年新课程标准3.3(5-6年级)中描述中的1.知道来自光源的或者来自物体反射的光进入眼睛,能使人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2.知道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学生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光在传播途中遇到透明或半透明的物体时,能穿过物体或者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复习了3.3(3-4年级)描述光被阻挡时形成阻碍物影子的现象,解释了影子的成因:光沿直线传播。本课延续上一节课的内容,继续研究光的传播特点。《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是呈上启下的课程内容,为第五课《认识棱镜》做铺垫,完成课程标准中3.3(5-6年级)描述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后存在的彩色光带,知道太阳光中包含不同的颜色的光。奠定学习基础,体现了大单元进阶的特点。
【学情分析】
在生活中,大多数学生见过光的折射现象,例如,筷子放在水中“弯折”了,有过捞鱼的经历。但是很多学生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学生经过前三节课的学习,已经知道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并且知道了光能透过透明或半透明物体继续传播。而本课的内容是光在两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路径,这对学生来说,了解的不多。
基于教材及学情分析,遵循核心素养指向,来确定本课的四维目标是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通过观察激光笔射出的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和铅笔垂直、倾斜放入水中的变化,知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认识到自然界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科学思维: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光从空气到水中发生的光线变化。
探究实践:在观察活动中,能用画图的方法来描述和记录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的光线变化
态度责任:在观察、研讨等活动中,愿意与同学合作观察,互相交流,产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个介质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
难点:学生自己分析、归纳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规律,能解释简单的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教学准备】
教师:激光笔、教学课件、学生实验材料。
学生:透明塑料杯(2种)、激光笔、实验盒、铅笔、硬币、玻璃球、科学作业本等。
【教学环节】
一、导入并聚焦
PPT出示图片,观察铅笔放入水中的现象
1、教师:同学们见到过这种现象吗?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如果我们再做一次,你还会有更多的发现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实验,并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2、实验1:水杯里的铅笔
3、出示学习目标一:
我能安静的做实验,将铅笔分别按照垂直放入水中和倾斜放入水中,并记录实验现象。
3、教师把学生汇报的现象记录在左侧副板书位置:弯折 不折 数量多
二、利用激光笔观察光线传播方向
(一)复习旧知识并引出新内容。
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光在水中是怎样传播的?边提问题,学生齐声回答的同时,教师打开激光笔对着方盒子中有烟雾的部分进行照射,对方盒子中有水的部分照射(带有颜色的水照射红色激光笔,直线传播效果很清晰)
如果光从空气射进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改变吗?(板书课题)学生猜测。
设计意图: 此环节设计意图:开门见山提出问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精力思考核心问题。
教师演示实验: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现象。
学生交流看到什么现象了?具体在哪个位置发生的?
教师进行小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接触面发生了弯折。这也解释了我们看到铅笔在水中弯折的原因。铅笔在水中也有没有发生弯折的现象,你能想办法用激光笔模拟出来吗?从不同的方向照射,看看大家有没有更多的发现。
(二)实验2:观察激光笔的传播路线。
学生进行分组观察实验,并及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在观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反向照射,光线从水中斜射和垂直入空中,观察光的传播路线。
交流:大家看到什么现象了?具体在哪个位置发生的?有没有其他发现?
小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而光由空气垂直射入水中,光继续沿直线传播,不会产生折射现象。同样反方向操作也会得到同样的结果。我们把空气和水称为光传播的“介质”。再次修订板书内容: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个介质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此时我向学生再次提问在哪里发生传播方向改变?科学词汇 “交界处”画重点。光从水中折射入空气,我们又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小魔术消失的硬币(视频)大家想试试吗?
(三)实验3 魔术消失的硬币
我再分发给学生另一个不同形状的空塑料杯,此时每个小组应该有一个圆形塑料杯一个方形塑料杯,他们一个是盛水做铅笔实验的水杯,一个是刚发的空水杯。这个环节分发材料,一是做这个魔术所需要的,一个是为下一个实验做准备,保证每个小组都有一个方形的水杯。
学生们开始实验,小组交流。教师邀请小魔术师,把这个魔术展示小诀窍分享给大家。教师讲解魔术原理:运用的是光的折射。我们看到的物体是光线照射在物体上后,再反射进我们的眼睛里的。我们眼睛看到物体都是按光沿直线传播看到的。硬币反射的光线穿过水和空气时会发生弯折。不能反射到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才会看不见硬币。课件介绍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水面上看到了水里的鱼,捞鱼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我们已经能解释副板书中提到的2种现象教师用对勾表示,第三种数量变多是怎么回事儿呢?大家想试试吗?
四、拓展延伸 实验4:玻璃球数量“变变变”
铅笔长斜放入水杯中后有一部分高于杯壁,对学生观察现象有一定的干扰,教材中使用的游动的小鱼,不便于教师准备材料,而且它游动的位置不固定,会浪费一定的观察时间,所以这个实验我用彩色的玻璃球代替准备
教师提出疑问:水杯里只有一个玻璃球,有时候却能看到两个玻璃球。怎样才能看到两个玻璃球吗?请同学们自己尝试变换观察角度,并把看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学生分组观察实验。交流:怎样调整观察角度,才能看到两条鱼呢?
小结:在方形水杯的交界处,可以看到两条鱼。这也是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来自玻璃球的光线,分别从杯子相邻两面经过水再进入空气,光线发生了折射进入人眼。因此,在水杯两面的交界处,可以看到两条鱼。折射能够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进而改变我们所看到的现象。
【设计意图】学生利实验来探究光传播过程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时,传播路线是否会发生变化。从实验现象中发现光具有的折射现象,理解光的折射原理,尝试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板书设计
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