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3课 《马说》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作者及文体特征,积累文言字词,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2.体会虚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3.理解作者的愤激之情和渴望报效朝廷的心愿。
【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字词,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2.体会虚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学习过程】
一、预习案
查阅工具书,阅读《马说》,完成下列任务。
(一)了解作者
韩愈(768—824), 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字退之, (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 ”。与 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诗与 齐名,并称“韩孟”。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传世。
(二)了解背景
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经三次上书宰相请求被提拔任用,但结果是“待命”四十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此后,他不得不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郁郁不乐,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之士不受重用,韩愈痛感明主难遇,所以有“伯乐不常有” 之叹。在这种情况下,韩愈写下了这篇文章,以此表达内心的愤懑。本文可以说是他的一篇“不平则鸣”之作。
(三)认识“说”
说,古代的一种 性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看法。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的 大致相似。
(四)自由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停连。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sù)一石。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五)理解词句
1.通假字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才美不外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词类活用
(1)形容词作动词
一食或尽粟一石
原意为:完, 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名词作动词
策之不以其道
原意为:马鞭,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一词多义
①食不饱,力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虽有千里之能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
4.重点实词
(1)骈死于槽枥之间 骈: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以千里称也 称: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马也 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策之不以其道 道:____________________
(6)食之不能尽其材 尽:____________________
材:____________________
(7)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8)执策而临之 执:____________________
5. 重点虚词
①马之千里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虽有千里之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策之不以其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不以千里称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策之不以其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执策而临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骈死于槽枥之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虽有千里之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策之不以其道
②其真无马邪
③其真不知马也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二、探究案
阅读《马说》,探究下列问题。
1.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是什么
2.如果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如何?(用课文原句作答)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文中哪些语言体现出食马者不知马?刻画了食马者怎样的形象?
5.结尾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自问自答,这在全篇中有什么作用?
6.在作者看来,千里马的重要特性是什么?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特性?
7.文中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比喻什么人?
8.文章列举了“千里马”的哪些遭遇?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9.这篇短文仅一百余字,多次提到“千里马”,却不显得啰唆。作者提到“千里马”的方式有哪几种?各具有怎样的效果?
10.当今社会,面对人才问题,你认为怎样做才能更好的发现重用人才?(可从伯乐与自身的角度)
三、质疑案
1.读完课文,回想一下,你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请你针对本文的具体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难,用红笔标注在课本上。
点拨要点
一、预习案
(一)唐 河阳 韩昌黎 柳宗元 孟郊
(三)议论 杂文
(五)理解词句
1.(1)“祗”同“衹(只)”,只、仅(2)“食”同“饲”,喂(3)“见”同“现”,表现
2.(1)吃完(2)用马鞭驱赶
3.(1)①吃 ②喂 (2)①才能 ②能够
4.(1)本义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2)著称 (3)有时 (4)此、这 (5)正确方法 (6)竭尽 才能、才干 (7)通晓 (8)持,握,拿
5.(1)①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②结构助词,的 ③代词,指千里马 ④助词,起调节音节、舒缓语气的作用,不译 (2)①介词,拿,用 ②介词,按照 (3)①连词,表转折,却 ②连词,表方式,不译 (4)犹,尚且。 介词,和 (5)介词,在 (6)连词,表转折,虽然 (7)①代词,驱使千里马的 ②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③其实是
6.(1)只能在奴仆的手下受到屈辱,(和普通马)一同死在马槽里。
(2)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
(3)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它。
(4)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5)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二、探究案
1.作用:提出中心论点。
关系: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有决定作用,千里马对伯乐有依赖性。
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倍受侮辱;骈死于槽枥之间——凄惨而死;不以千里称也——湮没无闻。
3.反问,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不识千里马的愤懑之情,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千里马的同情。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食马者形象:不识千里马,平庸浅薄,愚妄无知。
5.起到收束全篇的作用。结尾“其真无马邪”紧承上文“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其真不知马也”则是紧承结尾段前三句,因此结尾这一设问起到收束全篇的作用。
6. 千里马的重要特性是“一食或尽粟一石”。而“食马者” 不知晓千里马的这个特性,导致其“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最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所以,强调这一特性,是为了谴责“食马者”的无知。
7.千里马→人才。伯乐→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食马者→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8.千里马的遭遇: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②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寄托的思想感情:文章虽在说马,实际上处处是在说人,是在指责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作者通过写千里马被埋没的悲惨命运,对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不合理现实进行了批判。
9.直称:如“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正面提及,表述严正。
暗称:如“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表意委婉,虽不直呼其名,而意在其中。
代称:如“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等句中的“其”“是”“之”等代词,都是指称千里马的,表意简洁含蓄。
10.伯乐:(1)主动寻找人才(2)创造机会:搭建平台,给人才展示的机会(3)允许人才流动,鼓励合作共赢
自身:(1)主动寻找机会(2)抓住时机展示最美自己(3)毛遂自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