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包括自十六国以来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奠定基础。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民族大融合进程,首先,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平等原则理解和思考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的初步能力;其次,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确观念,使学生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二、重点难点
【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民族大融合
【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
三、学法指导
1.尝试自己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提炼本课的基本知识点
2.在学习本课时,借助课本上的“活动与探究”来理解和分析北方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孝文帝改革的理解和认识。
四、知识链接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五、自主预习(自读课本,发现知识)
(一)基础知识导读(浏览课本,注意基础知识的记忆及书写,完成下列内容。)
1.______世纪后期,______族建立了北魏, ______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黄河流域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上相互影响,_____________已经成为趋势。
2.北魏建立后,定都:______,后孝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帝迁都______并通过改革,促进了____________。后来,北魏分裂,北方先后出现四个王朝,______和______总称为北朝。
(二)问题探究(结合课本深入学习,边看书边思考,完成以下问题;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 http: / / www.21cnjy.com )
六、目标检测(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从西晋开始到北魏建立,内迁各族中,曾经统一了黄河流域的有( )
①匈奴 ②鲜卑 ③氐 ④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北魏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所建( )
A、氏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匈奴族
3.孝文帝迁都到下列( )
A、平城 B、长安 C、上京 D、洛阳
4.一位西域商人到北魏都城洛阳后,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宫殿巍峨屋宇华丽 B、佛教寺院数以千计
C、市场汇集四方商人 D、满街都是说鲜卑语的汉族人
5.公元500年,一个在洛阳做官的人说的应该是( )
A、鲜卑语 B、蒙古语 C、汉语 D、氐族语
6.下列不属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是( )
A、学汉语 B、与汉人通婚 C、迁都洛阳 D、改穿胡服
7.下列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孝文帝改革符合保守势力的意愿
B、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潮流
C、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D、孝文帝改革以身作则
8.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获得了成功,其主要原因是( )
A、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
B、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C、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D、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9.阅读下列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请回答:
(1)两材料各自提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2)材料中的“平城”是今天哪个城市?“魏主”是谁?他决定将都城迁到哪里?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迁都的原因是什么?
(4)说明材料二“北语”、“正音”各指什么?
(5)材料反映的措施起了什么作用?
七、知识网络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八、作业布置
1.记忆和理解第20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2. 结合导学案前四个板块知识预习第21、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并完成导学案“自主预习”部分,将导学案内容补充完整。
第21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