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14 大一统的汉朝学案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历史上册 14 大一统的汉朝学案 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7-29 18:09: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 大一统的汉朝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
2.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
3.思考和探究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的,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旧知识巩固(3分钟)
1.陈胜吴广起义及秦朝灭亡的过程。
2.楚汉之争的过程与结果。
三、学生自学,完成学习任务(27分钟)
(一)学习方法和流程
1.独学(10分钟):
(1)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包括导入框、正文、小字、图片,材料等),提出2-3个不懂得地方,写在导学案上。
(2)再根据导学案提供的内容,在书上进行勾画。
2.组内交流检查(6分钟):
(1)组长组织交流检查是否勾画正确,并且进行更正。
(2)组长组织讨论组员不懂得地方。
(3)组长再根据讨论的结果归纳出小组内还有哪些不懂得问题,写在黑板上。
3.对学(5分钟):小组内两人组合抽查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4.师生互查(6分钟):师分类归纳展示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小组间互查基础知识记忆的情况,由组长轮流抽别组的两个同学各4个问,老师统计回答问题的正确率来评小组分。
(二)在书上勾画的基础知识(用填空方式或者提问方式都可以)
1.西汉初年,经济萧条。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 、 等,吸取 的教训,减轻农民的 、 和 负担,注重发展 。提倡 ,重视“ ”,社会比较安定。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的统治为“ ”。
2. 雄才大略,他在位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 。接受 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 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 国。 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接受了著名学者 的建议,“ , ” ,还大力推行 教育,在 举办 。 时候,西汉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 ,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三)我不懂得有:
1. 2.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10分钟小组合作探究)
1.汉武帝是如何逐步削弱诸侯国势力的?达到怎样的效果?
2.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搜集一下有关汉武帝的资料,在全班进行交流,并对其一生作出客观评价。
五、检测反馈(3分钟)
1.汉朝(西汉和东汉)的历史长达四百多年,创造了当时东方最辉煌的文明。请问:汉朝哪一位皇帝统治时国力最为强盛?( )
A .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2.汉武帝时期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采纳了哪一位思想家的建议( )
A.王充 B.张骞 C. 董仲舒 D. 司马迁
3.汉武帝雄才大略,他在位时期,颁布“推恩令”,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排斥异己 C.放权于侯国 D.平定叛乱
六、拓展提升
材料一: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衙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 http: / / www.21cnjy.com )请你回答:
⑴三则材料反映了思想界怎样的发展的趋势?原因何在?
⑵材料表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
⑶如何评价秦汉时期的这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