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 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7-29 18:13: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 大变革的时代
教学思路学生纠错教学思路学生纠错 一、学习目标1.识记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都江堰、秦国商鞅变法等历史基础知识。这些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原因和表现。 2.通过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初步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 3.认识改革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我们要有改革创新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 学习难点: 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三、学法指导1.学会前后联系,把“春秋战国的纷争”和“大变革时代“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认识到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历史的必然。2.学会从历史现象入手,抓住历史的本质。3.学会整合分析归纳历史。四、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在春秋战国以前,农业和手工业工具以什么为主? 《战国时代的铁制农具》图,通过观察,与今天的农具比较,有什么异同?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生产力发展)的表现?3.列举商鞅变法的时间、原因(结合自主学习第二题)、目的、内容是什么?4.我国封建社会开始于什么时期?(二)合作探究材料一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材料二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死),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想要反叛),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古代一种处死犯人的酷刑)商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二,商鞅变法遭到哪些人的反对?为什么?试从材料一中举例说明。②变法前后,国家的统治阶级和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那些变化?③商鞅后被车裂处死,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④商鞅变法的性质、意义是什么?商鞅变法对我们有何启示?(三)达标检测1.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后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这主要得益于商鞅变法的规定( ) A.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军功,按功授爵 C.推行县制 D.生产大量的粮食和布帛与“徙木立信”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管仲 B.齐桓公 C.孙膑 D.商鞅3.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指( ) A.铁农具 B.选种 C.牛耕 D.治虫害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的根本动力是( ) A.生产力的发展 B.力图称雄天下的 C.周王室日渐衰微D.阶级斗争的尖锐商鞅变法最突出的历史作用是:( ) A.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B. 推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C. 承认土地私有  D.促进我国封建制度的形成右图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这个水利工程在2009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经受住了考验。 读图回答:①这个水利工程的名称是什么?是由谁主持修建的?有什么作用?②如果让你来给今天的都江堰市设计一个雕塑,作为这个城市的象征,你会设计什么样的雕塑?五、盘点提升学习了这节课,谈谈你的收获和感受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