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大变革的时代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战国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
2.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提高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2.通过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商鞅变法历史作用的分析,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
【学习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学习难点】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 表现为哪些具体事例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读一读,想一想
材料一 《管子》记载:春秋时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
材料二 在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湖南、四川等省的20多处地方,都发现有战国时的铁农具或铁器。
材料三 《国语》载:(春秋末年),晋国贵族范氏、中行氏,把作为祭祀宗庙的牛改用农耕
材料四 孔子有个弟子叫冉耕,字伯牛;另一个学生名叫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个大力士名牛子耕。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信息?
(2)材料三、四反映了什么现象?
2.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有什么历史作用
3.战国时期,各国为什么先后掀起变法运动?
4.怎样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及产生的作用
5.想一想:怎样理解封建制度的确立
6.读一读 想一想
材料一 水旱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材料二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知。
结合上述材料,怎样评价都江堰和李冰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读一读 议一议
材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一 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材料二 商鞅虽死,秦法未灭。
1.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2.你从商鞅变法中学到了什么?
四、知识整合
五、巩固练习
1.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西周时期 D.夏商时期
2.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 )
A.铁农具 B.牛耕 C.都江堰 D.私田出现
3.战国时期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的是( )
A.奴隶主 B. 地主阶级 C.旧贵族 D.新兴农民
4.战国时期,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 )
A.芍陂 B.西门豹渠 C.都江堰 D.邗沟
5.我国封建制度的确立是在( )
A.商朝 B.西周 C. 春秋时期 D. 战国时期
六、中考链接
1.(2010 山东聊城)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最主要表现是( )
A.争霸战争频繁 B.铁器、牛耕使用 C.封建制度确立 D.诸子百家争鸣
2.(2010 福建福州)战国时期有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
A.齐国 B.楚国 C.燕国 D.秦国
3.(2010 广东东莞)战国时期,各诸候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铁器的使用 B.个体小农的出现 C.百家争鸣的影响 D.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4.(2010 山东临沂)2010年5月,发生在南方的洪涝灾害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也引起了人们对水利工程的关注。战国时期,泰国修建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的水利工程是( )
A.灵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会通河
5.(2010 山东青岛)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6.(2010 湖南岳阳)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在秦国确立了( )
A.禅让制 B.土地私有制 C.王位世袭制 D.科举制
7.(2010 湖北十堰)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大变革时期,秦国进行了以“以法治国”为主要特征的商鞅变法,下面商鞅的言论和采取的主要措施中最能体现“以法治国”思想的是( )
A.建立县制 B.鼓励农民开垦荒地
C.“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D.“治国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8.(2010 广东)在历史课上,同学们畅所欲言,内容涉及:立木为信、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和奖励耕战等。据此判断同学们所谈论的是( )
A.商鞅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9.(2010 山东莱芜)战国时期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哪一诸侯国境内?( )
A.齐国 B.楚国 C.秦国 D.赵国
10.(2010 陕西)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其变法的直接目的是( )
A.促进生产力发展 B.实现富国强兵 C.缓和社会矛盾 D.增强东周王室实力
11.(2010 广东湛江)湛江人民所建造的雷州青年运河,不仅保证了雷州半岛农田的灌溉用水,还解决了九洲江下游的洪涝灾害。战国时期,既能防洪又能灌溉的著名水利工程是( )
A.大运河 B.都江堰 C.长城 D.三峡大坝
12.(2010 湖北黄石)商鞅变法是我国战国时期效果最显著的变法。下列选项属于该变法内容的是( )
A.把土地分给天子亲属 B.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C.扩充国学规模 D.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13.(2010 湖北宜昌)“千祸其耘”记载于《诗经》,描述了西周时期大规模二人并耕(人力)的集体耕作场景,春秋时期可以看到一种新的耕作场景是( )
A.使用耒耜 B.牛耕 C.使用耧车 D.使用曲辕犁
14.(2010 山东泰安)假如你给李冰画像,可以选择的历史场景是( )
A.上书秦孝公请求变法 B.奉乾隆旨意领兵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主持修建都江堰 D.陪唐玄宗考核县令的政绩
15.(2010 湖南湘潭)2010年春,西南地区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凸显水利工程的重要性。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修建于(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 D.汉朝
16.(2010 四川成都)作家余秋雨曾经写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下列历史人物中,主导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
A.禹 B.李冰 C.商鞅 D.李春
17.(2010 江苏淮安)农业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立国之本,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历来受到重视。下列哪一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
A.筒车 B.铁农具 C.都江堰水利工程 D.牛耕
19.(2010 贵州毕节)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请指出商鞅变法的哪项内容对后世行政制度影响最为深远?( )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建立县制 C.奖励耕战,废除旧贵族的权
D.变“任人唯亲”的世卿制为“任人唯亲”的官僚制
19.(2010 贵州毕节)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 )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 D.社会生产力发展,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20.(汕头中考题)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 “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新法)“行五年,秦人富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商鞅有什么精神?
(2)请写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结合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谈谈群臣为何反对商鞅变法?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