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县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中素质教育期末测试试卷高二物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 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3页,第Ⅱ卷第4页至第6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3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共4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 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1所示,在一半径为R的圆形线圈内存在垂直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并且磁场局限在圆形线圈的内接正方形中。则圆形线圈内的磁通量大小为
C. BR
2.一束复合光从介质射入空气中,形成了如图2所示的光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光的频率大于b光频率
B.利用同一装置进行干涉实验,a光的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条纹间距
C.对于同一宽度的单缝装置,b光比a光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D. 从介质射入空气中,a光的波长变短
高二物理WN·第1页(共6页)
3.如图3所示,竖直放置的长直导线通以竖直向上的恒定电流,有一矩形线框与导线在同一平面上,现使线框先向右移动,然后以长直导线为轴旋转。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长直导线左侧区域的磁场垂直纸面向里
B.只有在线框水平向右移动过程中,线框内才会产生感应电流
C.只有在线框以长直导线为轴旋转时,线框内才会产生感应电流
D.在题目叙述的两个过程中,线框内均会产生感应电流
4.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在 时的波形如图4所示,此时该列波刚好传播到x=12m处, P点的平衡位置. 已知该波的传播速度为 关于这列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列波的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
B.此列波的振动频率为0.8Hz
处质点和. 处质点的振动方向相同
D. 再经过2s时间,P点移动到 处
5.如图5所示,一长方体的金属导体,三边a、b和c的长度之比为1:2:3。分别沿着三边方向对导体施加相同的电压,流过导体的电流之比为
A. 1:2:3
B. 1 : 4 : 9
C. 9 : 4 : 1
D.36:9:4
6.恒流源是一个能输出恒定电流的电源,应用领域非常广阔。如图6甲所示的电路中的电源为恒流电源, 和 为定值电阻,R 为滑动变阻器。 调节滑动变阻器,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数值变化如图乙所示,A、B为线段的两个端点,则
C. 恒流源的电流为4A
D. B点的纵坐标为15V
高二物理WN·第2页(共6页)
7.如图7所示,在绝缘且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两个带异种电荷的小球A、B,质量分别为 带电量分别为 当用力 F向右拉着A时,A、B小球共同运动,两小球之间的间距为 当用力F向左拉着B时,A、B小球共同运动,两小球之间的间距为 则 和 的比值为
8.如图8甲所示,将两大小相同、质量相等的铅球分别静止在海绵桌面和实木桌面的正上方相同高度处,然后同时由静止释放,后两球分别与两桌面发生碰撞。假设碰后两球均不再反弹。测出两桌面受到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①和曲线②,如图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为g,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铅球初始距离桌面的高度均为
B.曲线①为左侧海绵桌面受到铅球作用力的图像
C.碰撞过程中,左侧铅球动量的改变量更小
D. 在 时间段曲线①对应的铅球处于先失重状态后超重状态
9.空间中存在沿x轴方向的静电场,电子以一定的初速度沿x轴从O 点运动到 处, 电子仅受电场力,电子的电势能变化规律如图9所示,则该电子
A. 在x 处电场方向发生变化
B. 在 过程,电势逐渐升高
C. 在x 处电子的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D. 在 过程,电子的动能先增加再减小
10.心脏除颤器,又称电复律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高压整流后向储能电容C充电,使电容器获得一定的储能。治疗时,把两电极板放于患者心脏附近,按下放电按钮,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放电。一般体外除颤能量在200~300J之间,最大不超过400J。若心脏除颤器的电容器的电容为C=16μF,在某次治疗时设定除颤能量为200J。在2ms内放电至两极板间电压为0,放电时忽略人体的电阻变化。已知充电后电容器贮存的电能表达式为 其中C表示电容器的电容,U 表示充电后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完成后,两极板之间的电压为
B.放电完成后电容器的电容变为0
C.电容器最大的电压约为
D. 该次治疗过程,平均放电电流为20A
高二物理WN·第3页(共6页)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7分)
注意事项:
第Ⅱ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二、填空、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 15分)
11.(6分) 如图10 甲所示是“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装置,气垫导轨上安装了1、2两个光电门,两滑块上均固定一相同的竖直遮光条。
(1) 用游标卡尺测量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2) 用天平测得滑块A、B的质量(均包括遮光条和弹性碰撞架) 分别为 两个滑块的碰撞端面装有弹性碰撞架(图中未画出);调整好气垫导轨后,将滑块A向左推出,与静止的滑块B发生碰撞,碰后两滑块没有粘连,与光电门1相连的计时器显示的先后挡光时间为 和 ,与光电门 2 相连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为 。从实验结果可知两滑块的质量满足mA (填“>” “<” 或“=” ) mB;滑块A、B碰撞过程中满足表达式 (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则说明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
12.(9分) 有一根细且均匀但内部空心的圆柱形导电材料样品,横截面如图11 甲所示,某实验小组打算测量这根样品的阻值。
(1) 一同学先用多用电表粗测其电阻,将选择开关置于欧姆“×100”挡位置,在欧姆调零后测量其阻值时记录电表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根据读数该电阻的阻值为 Ω。
高二物理WN·第4页(共6页)
(2) 为了准确测量导电材料样品的电阻,实验小组在实验室中选取了下列器材:
A.学生电源3V
B.电流表 A(量程为
C.电压表 V(量程为0~3V, 内阻约为4kΩ)
D.滑动变阻器R (最大阻值为 50Ω)
E. 滑动变阻器 (最大阻值为 10kΩ)
F.电阻箱R(最大阻值为99.9Ω)
G.开关、导线若干
①该同学用伏安法完成测量,选择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图。 因为电流表的量程不够,先将其改装为量程为2mA的电流表,需要将电阻箱R的阻值调整为 Ω(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②为保证测量的精确度,滑动变阻器应选择 (填“R ” 或R ),在开关闭合之前, 应将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置于 (填 “a” 或 “b” ) 端。
③若某次实验测得电压表的示数为2.10V, 电流表的示数为 140μA,则此次测得该导体的阻值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 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0分) 如图12 所示为一块半径为 R 的半圆形玻璃砖,其直径处在x轴上,圆心恰好处在坐标原点上。一束宽度为 的平行光束 (左边界与y轴重合) 沿y轴正方向垂直射入玻璃砖,已知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求:
(1) x=0.5R处的入射光能否一次从圆弧面射出
(2) 不考虑多次反射,能从圆弧的上表面射出的光与总光束的比值。
高二物理WN·第5页(共6页)
14.(14分) 一段半径为2m且光滑的圆弧BCD 处于光滑水平面,俯视图如图13 所示。空间存在与水平面平行的匀强电场,O为圆弧的圆心,OC与电场方向平行、OD 与电场方向垂直,并且OB的连线与OC的连线所成夹角为 一质量为 带电量为 的小球,小球从A点开始以垂直电场方向的初速度 开始运动,恰好从B点沿圆弧的切线方向进入圆弧,已知A、B之间沿电场线的距离为 ,重力加速度为1 不计空气阻力。求:
(1) 匀强电场的场强E的大小;
(2) 小球在轨道上的C点时的速度大小及此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15.(18分) 如图14所示,质量为m、长度为L的长木板B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B的右侧竖直固定挡板P,B 与挡板碰撞为弹性碰撞。一质量为3m的物块A 以初速度 在左端冲上长木板。已知物块A与长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A、B达到共同速度时,B 恰好与挡板发生碰撞。物块 A 可视作质点,重力加速度 求:
(1) A、B第一次达到共同速度的大小;
(2) 从B第一次与挡板碰撞到第二次与挡板发生碰撞所经历时间;
(3) 要保证A 始终不与挡板 P发生碰撞,长木板B至少需要多长
高二物理WN·第6页(共6页)威宁县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中素质教育期末测试试卷
高二物理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43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
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题号
2
3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D
AD
AB
AC
【解析】
4.所有点的起振方向一致,观察到平衡位置在x=12m处质点的起振向上,所以该波的起振
方向应该为沿y轴正方向的,故A正确。观察发现该波的波长元=8m,由T=之=,解
vo f
得该波的频率f=1.25Hz,故B错误。x=5m处质点和x2=7m处质点分居波谷的两侧,
两质点的振动方向相反,故C错误。质点P只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故D
错误。
5.由电阻定律R=止,分别沿着三边方向对导体施加相同的电压时,电阻分别为R=
S
尺=心,R-S,所以电阻之比为R:R:R:子:}1:4:9。再根据1=
ac
ab
632
R
电流之比为L,:12:L3=36:9:4,故D正确。
6.根据欧姆定律U=IR+(L。-I)R=I(R+R2)-IR2,根据U-I图可知1(R+R2)=60V,
R2=152,故B错误。端点B为滑动变阻器为0时的情况,可知恒流源电流为3A,进而
得到R=52,所以B点的纵坐标为15V,故A、C错误,D正确。
7.由内力公式,当F作用在A球上时,两球之间的库仑力F=4=m
一:当F作用在
xm+m
B球上时,两球之间的库仑力P-=mF,所以S=%,故C正确。
x2 m+mz
x m
高二物理WN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8.根据图乙发现两铅球都在1落到桌面上,由么=)8,故A正确。铅球与海绵桌面相互作
用的时间较长,所以曲线②为海绵桌面受到铅球作用力的图像,故B错误。落到桌面的速
度大小相等,在碰撞过程,铅球的速度均变为0,所以铅球动量的变化量相等,故C错误。
在~2时间段曲线①对应的铅球所受的向上的支持力先小于重力,后大于重力,小球先失
重后超重,故D正确。
10.根据E=CU2,解得U=5×10V,故A正确。电容器的电容是由电容器的结构决定,
放电完成后,电容器的电容不变,故B错误。最大能量不超过400J,此时的电压为
52x10V≈70O0V,故C正确。平均放电电流7=_CU=40A,故D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7分)
二、填空、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分)
11.(每空2分,共6分)
(1)5.20
(2)<
1+1m
12.(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9分)
(1)1600
(2)①16.7
②R1a(1分)
③1485
【解析】(2)需要并联电阻的阻值为
IR、_200uA×1502≈16.72。
1-I.2mA-200μA
(3)电路采用的分压式,滑动变阻器选择比较好调节的小电阻R1,并且闭合开关之前,
滑动触头应置于a端。当电流表的示数为140μA时,流过待测电阻的电流为1.4mA,再
U
根据串并联电路的规律R,=)RA
2.10V_200uA×1502≈14852。
1.4mA
2mA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
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0分)
解:(1)光线恰好发生全反射有:n=1
,临界角C=45°
⑦
sinC
在x=R处射入的光线在弧面上的入射角为B
2
高二物理WN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