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
一、单选题
1.下图是美国农业带(区)分布图,图中①处的农业带是( )
A. 乳畜带
B. 棉花带
C. 亚热带作物带
D. 水果和灌溉农业带
2.下列关于美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领土全部在北美洲
B. 是世界上进口石油最多的国家
C. 东北部工业区周围是小麦区
D. 联合国总部设在华盛顿
读下面四个国家的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
3.关于图中四个国家的地理环境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国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图中虚线是北回归线
B. 乙国是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不利于农业发展
C. 丙国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D. 丁国是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4.小明、小刚、小莉、小红四个同学在小组合作交流中一起讨论有关美国的领土问题时,各自的观点不同。你认为谁的观点是正确的( )
A. 小刚认为美国领土没有位于寒带地区的部分
B. 小明认为美国领土有位于热带地区的部分
C. 小莉认为美国领土全部位于温带地区
D. 小红认为美国领土没有位于热带地区的部分
5.读美国农业带和农业区分布图,正确的说法是( )
A. 图中④是乳畜带
B. 图中①是玉米带
C. 图中②是小麦带
D. 图中⑤是非农业区
读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完成第6~8题。
6.图中显示美国现代农业的突出特点是( )
A.高度机械化 B.高度商品化 C.地区专业化 D.高度工业化
7.①农业带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①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②水陆交通发达,便于运输 ③气候冷湿,利于牧草生长 ④新兴工业发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美国分布在墨西哥湾沿岸的农业带是( )
A.乳畜带 B.小麦区 C.棉花带 D.亚热带作物带
一考察团从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出发,沿直线横穿美国到达纽约。读沿考察路线所作的剖面图,完成第9~10题。
9.考察团的起点在图中的位置是( )
A.a B.b C.c D.d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考察团先在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的影视基地——好莱坞游览了一天
B.考察队员克服艰险,登上世界上最高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C.进入广阔的平原后,他们来到位于苏必利尔湖畔的芝加哥市
D.在纽约港,队员们发现一艘满载热带农产品归来的轮船
纺锤树(如图)酷似一只特大纺锤,两头细,中间粗。粗壮的树干在湿季吸收大量水分,一棵30米高的纺锤树,体内可贮存两吨多水,可供人们在干季和有火情时急用,素有“植物水塔”和“消防水桶”的美誉,是巴西的珍奇树木之一。结合图文,完成11—12题。
11. 纺锤树主要分布在 ( )
A.亚马孙平原热带草原气候区
B.巴西高原热带草原气候区
C.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区
D.巴西高原热带雨林气候区
12. 下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最有可能反映巴西纺锤树生长地区气候特征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巴西是一个面积辽阔的国家,读巴西人口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15题。
13. 下列是某同学对巴西人口分布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巴西高原人口稠密——地形平坦
B.亚马孙平原人口稀疏——气候湿热
C.西部和西北部内陆地区人口稀疏——沙漠广布
D.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带人口稠密——地势高峻
14. 巴西人种复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巴西一半以上的人口为混血种人
B.巴西以黑色人种为主
C.巴西以原住居民为主
D.巴西白种人约占一半,还有大量的混血种人
15. 下列属于巴西文化特色的是 ( )
①桑巴舞流行 ②混血种人很多 ③足球运动风靡 ④通用西班牙语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卞卡所在的国家当前主要面临的生态灾害问题是( )。
A.大片热带雨林被砍伐
B.多火山、地震
C.沙尘暴肆虐
D.水旱灾害频发
17.巴西的里约热内卢获得了2016年第31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这将是奥运会首次在拉丁美洲举行。下列有关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B.巴西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C.巴西以黑种人为主
D.里约热内卢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
读“某国轮廓图”,完成第18~20题。
18.关于该图所示的国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国是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B.北部热带雨林保护得很好
C.人口集中在首都所在的巴西高原
D.海轮从⑦城市驶往美国的旧金山走捷径需经过巴拿马运河
19.图中⑦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促使其人口猛增的因素是( )。
①东南部沿海地带气候适宜 ②城市周边咖啡种植园经济的兴起 ③建设沿海和内地的铁路,交通和城市规模得以改善 ④就业机会多,大批农村人口涌入市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下列哪些是解决图中⑦城市“城市病”的可行办法?( )
①合理规划交通 ②控制城市发展规模 ③工业建在市区,居民区建在郊区 ④将人口向亚马孙平原地区迁移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
21.读“美国本土略图”,结合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认为美国本土地区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流经中部平原的河流名称是___________,其流经地区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3)美国农业生产区域专业化程度高,A、B两地虽同属________________气候,但农业带不同,其中适宜发展乳畜业的是____________地(填字母代号)。
(4)根据图中信息,请列举两例美国老工业区兴起的优势自然地理条件,(请从资源、地形、水源、海陆位置等方面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图中甲、乙两国是“金砖国家”的重要成员。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纬度位置看,甲国主要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就气候类型而言,甲国主要有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E流域有世界最大的平原 ,但是该地并不适宜人类长期居住,主要原因是气候 。
(2)乙国大部分地区处于 回归线两侧,受海洋的影响,夏季的盛行风向是 ,以 气候为主,年降水量极不稳定。
(3)影响乙国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 。
读美国本土略图和巴西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美国和巴西是全球大豆产出和出口贡献最大的两个国家。2019年,美国各产区大豆平均出厂价为395美元/吨,而巴西仅为295美元/吨左右。美国的大豆运输成本远远低于巴西,但巴西廉价的土地和人力成本使得大豆的出厂价远低于美国。
(1)美国的农业生产实现了 化和机械化,其大豆种植区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
(2)与美国相比,巴西种植大豆更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结合材料,说明巴西大豆价格比美国大豆价格低的原因: 。
(3)巴西北部没有成为农业主产区的原因是( )
A.地形崎岖
B.灌溉水源少
C.该地区是热带雨林保护区
(4)巴西的农矿产品丰富,为工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结合图表资料,简述巴西工业分布与原材料之间的关系。
答案
1-5ABDBA 6-10CADAD 11-15BCBDB 16-20AADDA
(1)北温带;美国本土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 (2)密西西比河;北高南低 (3)温带大陆性;A(4)丰富的煤、铁资源,淡水资源丰富,地形平坦,距海较近
22.(1)亚马孙平原 湿热
(2)北 西南风 热带季风
(3)夏季风异常
23、(1)地区专业(或专业) 密西西比河(或五大湖)
(2)热量充足,降水较多 廉价的土地和人力成本
(3)C (4)工业部门靠近原料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