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之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随堂练习AB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之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随堂练习AB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12 20:35:49

文档简介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之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随堂练习B卷
1.1918年,孙中山发表通电,痛心地表示:“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这反映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突出特点是( )
A.民主共和观念广泛传播 B.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C.军阀混战割据局面严重 D.文明开化的新风尚盛行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4万中国劳工奔赴欧洲,其中有超8万人来自山东,他们挖战壕,修公路,甚至去前线流血拼杀,很多人为此付出生命。华工入欧( )
A.为同盟国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B.为反法西斯同盟做出巨大贡献
C.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体现 D.意图在于一战后收回山东主权
3.下表所示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主要军阀割据情况。据此推知( )
派系 直系 皖系 奉系
首脑 冯国璋 段祺瑞 张作霖
靠山 英、美 日本 日本
控制地盘 直隶及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 皖、浙、闽、鲁、陕等省 东北三省
A.直系军阀的实力最为雄厚 B.英美两国与日本的矛盾激化
C.列强是军阀割据的重要因素 D.北洋军阀政府统治面临崩溃
4.冯玉祥的绰号叫“基督将军”,唐生智被人呼为“和尚将军”,而教书的许寿裳被人称为"德漠克拉东"(民主的英文音译为德漠克拉西)。这些绰号反映了民国时期( )
A.不同阶层的兴趣各不相同 B.思想和信仰多元开放
C.北洋军阀遭到世人的蔑视 D.新文化成为时代潮流
5.据统计,北洋军阀统治的十二年间,前后更换了十三位总统(包括临时大总统、临时执政、摄政内阁大元帅等称谓),更换了四十六届内阁。材料主要揭示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
A.政府出卖国家主权 B.国家政治局势动荡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国际地位大幅提高
6.据如表可以推知当时( )
1919年、1925年各省岁出预算分类表
年份 岁出总数(万元) 军费数(万元) 其他项目(万元)
1919年 14100.0 7708.6 6391.94
1925年 25379.7 18241.9 7137.8
A.民族工业发展提高了政府的财政税收
B.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使军事耗费剧增
C.军阀割据混战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发展
D.军费开支使国民政府的统治危机四伏
7.下图是民国六年《新闻报》刊登的马星驰所作名为《竟欲携孺子以号召耶》的漫画。这一漫画的主旨是( )
A.体现对君主权威的公开挑战 B.复辟帝制拥有坚实的社会基础
C.揭露国内反民主的政治行为 D.讥讽袁世凯试图篡夺革命果实
8.孙中山于1919年10月10日发表关于辛亥革命的纪念文章时,感慨“今日何日?正官僚得志,武人专横,政客捣乱,民不聊生之日也……今日之民国,竟成亡国士大夫之天下也”。由此可知,孙中山认为( )
A.民主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 B.三民主义不能救中国
C.袁世凯倒行逆施不得人心 D.国家应注重经济建设
9.五四运动后,湖南军阀谭延闿打出了“湖南自治”的旗号,企图用湘籍官僚政客包办湖南政治,湖南各界纷纷请愿,响应这一口号。但1920年11月,湘军总司令赵恒惕取谭延闿而代之,湖南自治运动逐渐流产,湖南各界大失所望。“湖南自治”的流产,客观上( )
A.巩固了中华民国的国家统一 B.加速了革命新形势的到来
C.阻碍了新型政治团体的创建 D.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0.有史家认为,若用曲线表示中央对湖南的控制,从清朝到北洋政府时期,再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经历了一个“V”字形变化期。 由此可推测湖南( )
A.成为清朝晚期的全国财赋重地 B.是国民政府时期的政治中心之一
C.经济现代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D.在北洋军阀时期有较强的独立性
11.1921-1922年,北洋政府以与各国一律平等做为参与华盛顿会议的先决条件,并提出了撤销有害中国主权行动、修改限制中国自由行动之现存条约等要求,对此华盛顿会议原则上予以接受。这表明当时北洋政府( )
A.寻求提高国际地位 B.摆脱英美外交控制
C.重塑远东政治格局 D.废除列强在华特权
12.对于某段历史,鲁迅先生曾深有感触地说: “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 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下列事件不属于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
A.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B.荣氏兄弟创办福新面粉公司
C.北洋政府向德、奥宣战 D.中共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13.北洋政府曾制订颁布了一系列的命令、条例、章程等文件,保护出国华工和海外侨胞,一战前后,为监督保护出国侨工设立了国务院侨工事务局、办理国籍证书处。1918年经旅俄华侨联合会请愿,设立莫斯科总领事馆保护侨民。这些举措反映出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
A.华侨政治地位得到提升 B.政策性鼓励华工出国
C.政府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D.中国外交趋向近代化
14.中华民国建立后,经过广泛选举,选出参议员274人,众议员596人,组建成首届国会。下表反映了首届国会的运作时间。该表反映出民国前期( )
A.政党政治不符合中国国情 B.军阀割据影响国会运作
C.军政对民主建设作用有限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北洋军阀统治历史(1912--1928年),有人认为它是一个黑暗的历史时期,也有人认为它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年代。
根据材料,结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历史内容,任意选择其中一个观点,展开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918年(中国)。据材料“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中国的大患是南北军阀的混战,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军阀混战,并不是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排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也无法得出新风尚的相关信息,排除BD项。故选C项。
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一战期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一战期间,中国参战加入协约国,并派大量华工入欧,其主要目的是在能够胜利收回山东主权,D项正确;中国参加一战,加入的是协约国,排除A项;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反法西斯战争,排除B项;一战之后,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巴黎和会上却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站让给日本,体现了弱国无外交,排除C项。故选D项。
3.C
【详解】据材料可知,北洋时期三个派系的军阀都得到了列强支持,由列强扶持的北洋军阀是列强在中国的利益代理人,这说明列强成为北洋时期军阀割据的重要因素,C项正确;材料只能看出军阀控制的势力范围,不能得出各军阀的实力对比,排除A项;材料信息没有反映英、美两国与日本矛盾激化,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军阀割据的基本情况,无法反映出北洋军阀政府统治面临崩溃,排除D项。故选C项。
4.B
【详解】根据材料“冯玉祥的绰号叫‘基督将军’,唐生智被人呼为‘和尚将军’......”可得知冯玉祥信仰基督教,唐生智信仰佛教,而教书的许寿裳口中经常讲的是民主,可得知这些绰号反映了民国时期思想和信仰多元开放,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不同阶层的兴趣各不相同,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北洋军阀遭到世人的蔑视,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新文化成为时代潮流,排除D项。故选B项。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北洋军阀统治的十二年间,前后更换了十三位总统和四十六届内阁,说明当时国家政治局势动荡,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当时国家政治局势动荡,未体现政府出卖国家主权,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当时国家政治局势动荡,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关,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当时国家政治局势动荡,不能说明国际地位大幅提高,排除D项。故选B项。
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中国。材料表明,1919年和1925年两个年份,各省岁出的财政预算项目中,“军费”占了一半以上,大大压缩了其他项目的预算,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处于北洋军阀割据混战时期,军费开支庞大,资金无法投入民生福利以及经济建设之中,自然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的内容是各省预算,不是税收多少,而且也没有税收来源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时间是1919年和1925年,一战已经结束,排除B项;材料财政支出涉及到的是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不是国民政府,排除D项。故选C项。
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7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1917年,针对辫帅张勋打着前清小皇帝名义复辟帝制的做法,马星驰创作漫画《竟欲携孺子以号召耶》,主旨在于揭露和抵制国内反民主的政治行为,C项正确;据所学,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深入人心,君主权威已被抛弃,排除A项;据材料,作者的反问说明复辟帝制的行为遭到了反对,而非拥有坚实的社会基础,排除B项;据所学,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早在1916年即民国五年已失败,排除D项。故选C项。
8.A
【详解】据“1919年”“武人专横,政客捣乱,民不聊生”等信息可知,孙中山认为中国仍然是一个动荡、内乱的国家,民主革命的任务并没有完成,A项正确;B项不是孙中山言论的主旨,而且不符合史实,孙中山坚持三民主义的思想,试图以此来挽救中国,排除B项;1919年袁世凯早已死去,排除C项;经济建设的主张与材料中的言论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9.B
【详解】据材料可知,湖南自治运动因为湖南政治形势的变化而破产,让湖南社会各界纷纷失望,这客观上会让湖南各界对社会改良失去信心,从而投入社会革命的浪潮中,B项正确;材料中的“湖南自治”,仅仅是湖南军阀用来割据的手段,自治的失败,也没有改变中国军阀混战的局面,排除A项;社会各界对政治的期待落空,有利于新型政治团体的创建,排除C项;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地方政局与国家局势,这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排除D项。故选B项。
10.D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用曲线表示中央对湖南的控制”、“经历了一个‘V’字形变化期”等信息可知,在北洋军阀时期中央对湖南的控制最弱,由此可以推测出此时期湖南有较强的独立性,D项正确;题干中“中央对湖南的控制”主要表现为在政治方面而非经济领域,由此不能推及湖南“成为清朝晚期的全国财赋重地”,两者之间缺乏关联,排除A项;题干材料主旨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国民政府时期的政治中心之一”属于政治地位方面的表述,这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B项;“经济现代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从材料中无法得到体现,也与题干主旨不符合,排除C项。故选D项。
11.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下降,于是北洋政府利用一战战胜国的身份,积极寻求提高国际地位的机会,在参与华盛顿会议之前,提出了材料中的要求,A项正确;以当时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实力,暂时还不能实现B、C、D选项中的要求,排除B项、C项、D项。故选A项。
1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中国)。根据材料表述,这个时期为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为1912年3月—1928年12月。结合所学知识,苏维埃政权建立于1931年,不属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符合题意,D项正确;《文学改良刍议》发表在1917年,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荣氏兄弟创办福新面粉公司为1912年12月,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北洋政府对德奥宣战1917年,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13.D
【详解】据题意可知,北洋政府制定一系列的制度措施保护出国的华工和海外侨胞,这一做法追随了国际社会的发展潮流,是中国外交趋向近代化的表现,D项正确;北洋政府制定相关的制度措施并不代表华侨的政治地位得到提升,排除A项;这些政策措施是为了保护出国的华工和海外侨胞,但并不是为了鼓励华工出国,排除B项;这些制度措施都是国内事务,并不是在参与国际事务,排除C项。故选D项。
14.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主张军政、训政、宪政三步走,材料显示“军政”时期,军阀们多次解散国会使得民主之路充满坎坷,可知军政对民主建设作用有限,C项正确;政党政治所依托的国会屡次被解散,可以反映出道路曲折,虽然某些阶段政党政治名存实亡,但直接用“不符合中国国情”来表述,实际上是否定对民主政治的努力与探索,也没有看到国会的屡次恢复,排除A项;袁世凯不属于割据势力,排除B项;国会虽屡次召开,但更有屡次解散,且解散时间更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5.答案示例一
观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一个黑暗的时期。
理由: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后一步步展开了独揽大权的活动;1913年下令解散国民党;1914年公布《中华民国约法》;发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1916年接受“劝进”当上皇帝,建立中华帝国;外交上签订“中日民四条约”;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形成;1917年出现“府院之争”;张勋复辟;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列强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等。
答案示例二
观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年代。
理由: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发动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共和政体建立;民众生活出现文明开化(改用阳历、剪辫易服、废止缠足、革除“大人”老爷”等官场称呼);新文化运动开展,解放人们的思想;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国共第一次合作;国民革命运动发展等。
【详解】本题为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1912——1928年(中国)。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首先,根据材料,结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历史内容,从材料中选择观点,根据材料“关于北洋军阀统治历史(1912--1928年),有人认为它是一个黑暗的历史时期,也有人认为它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年代。”可知,可以选择观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一个黑暗的时期。也可以选择观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年代。
其次,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历史史实做为论据,论证说明所选择观点的正确性,如: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一个黑暗的时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而袁世凯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一步步展开了独揽大权的活动,在1913年下令解散国民党,1914年公布《中华民国约法》将内阁制修改为总统制,为称帝做准备,后又发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并在1916年接受“劝进”当上皇帝,建立中华帝国;而在外交上,北洋军阀政府签订“中日民四条约”,出卖中华民族的利益。在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形成,军阀混战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1917年出现“府院之争”,张勋乘机复辟。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列强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而面对学生的爱国运动,北洋军阀政府则采取镇压的态度等。
如果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年代。近代以来,民族危机加深,先进的中国人在不断的救亡图存,寻求救国之路,在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有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为实现民主与共和而奋斗;在一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促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在政治上,民主共和政体建立,民众生活出现文明开化,如:改用阳历、剪辫易服、废止缠足、革除“大人”老爷”等官场称呼;新文化运动开展,解放人们的思想,推动五四运动的爆发,宣传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国共在1924年第一次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发展,通过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等。
最后,进行总结升华,再次明确选择的观点的准确性。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之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随堂练习A卷
1.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内部混战,政治上分崩离析。这表明该时期( )
A.国家统一 B.经济发展 C.军阀割据 D.政治稳定
2.1917年3月14日,北洋政府布告:自即日起对德国正式断绝外交关系,同时宣布收回天津、汉口德租界,停付对德赔款与欠款。同年8月,以14万北方农民为主组成“中国劳工旅”奔赴欧洲。北洋政府这些做法( )
A.开启了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 B.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C.结束了德国在华的侵略权益 D.助推群众性反帝斗争的高涨
3.1919年孙中山在演讲中指出:“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位,实因单破坏地面,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地底陈土”指的是( )
A.清朝皇室、洋务派 B.资产阶级保皇派
C.地痞、土匪、烟贩 D.军阀、官僚、政客
4.北洋政府接管并改造了原清朝的军校机构,在此基础上,陆续创办或续办了一系列军事学校,如陆军大学、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福州海军学校等。此举( )
A.旨在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富强 B.推动了中国军事近代化
C.固守清朝原有军事作战体系 D.加速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5.“府院之争”是民国初年一起重大的政治事件,这一事件主要起因于大总统黎元洪和国务总理段祺瑞在对德宣战问题上的分歧,作为一个典型的现代化新型政争在民初政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整个事件中涉及的政治势力不仅包括总统府与国务院,其间也存在国会与其他机构之间的权力之争。府院双方为争夺北京政府的权力而产生了一系列明争暗斗。这一现象反映的国内政治问题实质是( )
A.新旧约法之争 B.新旧国体之争
C.美日在华之争 D.新旧军阀之争
6.北洋军阀统治前六七年,中国政治斗争的焦点问题是( )
A.改良主义与暴力革命问题之争 B.责任内阁与总统权力之争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争 D.专制独裁与民主共和之争
7.下图为民国六年总统签署的委任状,上有时任总理署名。这说明当时( )
A.北洋军阀专制统治结束 B.仍然实行责任内阁制
C.“临时约法”已被废除 D.府院之争得到有效缓解
8.政治漫画是关于政治题材的漫画表达,往往带有某种政治目的和鲜明的价值立场,于20世纪初开始见诸中国的报纸和杂志。如图是创作于1918年的一幅政治漫画,其涉及的主题是( )
A.辛亥革命 B.军阀混战 C.国民革命 D.宁汉合流
9.1927年《大公报》发表社评,“国民党人习闻宣传之法,稍稍习之,颇奏奇效”;北方军阀针锋相对,印发各类“讨赤”歌、“讨赤”文、“讨赤”画;因通俗易懂,可能比南方“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之类的口号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材料主要反映了国民革命时期( )
A.舆论宣传左右战争进程 B.下层群众思想愚昧无知
C.重视舆论宣传 D.反帝口号脱离群众认知
10.1917年,中国用“以工代战”的形式,站在协约国一方参加战争。十几万中国劳工在欧洲战场从事各种艰苦工作,约有3000名华工在这次战争中献出了生命。这说明了中国( )
A.通过参战完全收回了山东主权 B.参战是协约国胜利的决定因素
C.国际地位已获得了空前的提高 D.为协约国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11.20世纪20年代,中国度量衡的状况是,“同一秤也,有公秤、私秤、米秤、油秤之分别”“同一天平也,有库平、漕平、湘平、关平之分别”“同一尺也,有海关尺、营造尺、裁衣尺、鲁班尺及京放、海放之分别”。这一状况
A.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 B.加剧了军阀林立的局面
C.造成国民经济结构失衡 D.阻断了商品的大量流通
12.1915年,全国教育联合会决定各学校每年以5月9日为“国耻纪念日”,“毋忘国耻”的标语在全国各处都可以看到。如图为1915年马星驰发表的漫画,画面中“困兽犹斗”四个字从左到右,通过改笔形式以空白部分凸显"岂怕战亚"四个字。作者特意在下方标注读法:“困兽犹斗,况今日之中国岂怕战乎”。这体现出( )
A.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B.中国反日浪潮涌动
C.民国政治转型艰难 D.国人坚决参加一战
13.1919年1月10日,中国派遣陆徵祥、顾维钧等赴欧参加巴黎和会并积极参加国联的组建和盟约的起草工作;2月11日,国际联盟中国同志会在北京成立,推举梁启超为理事长,其宗旨是“主张国际联盟援助其实行,促进其发展”。这表明( )
A.中国人民对国际联盟的理性认识 B.中国渴望正义与和平的迫切心情
C.北洋政府努力改变中国屈辱地位 D.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主动融入世界
14.1913年,陆军总长兼湖北都督段祺瑞认为“以二城门为标榜,致军民脑筋易起浮动观念”,下令将武昌首义的“起义门”“聚义门”改回原名“中和门”“通湘门”;翌年接任都督的段芝贵下令将起义门城楼建筑拆毁,仅剩下城门拱洞与断壁。这一做法旨在( )
A.消泯民众的革命精神 B.为武汉的城市发展拓展空间
C.为复辟封建帝制造势 D.重建辛亥革命后的社会秩序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洋军阀集团以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列强为其依靠,即它除了努力强化其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军事力量外,还需要借助外国势力的支持。在外交上,历届北洋政府都依赖外援及接受不合理义务,再与英、美、日等国或明或暗地进行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勾结。历史和地理原因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列强无力东顾所留出的空档,致使北洋政府与日本的关系尤为密切,而日本从各方面对中国的操纵与影响,在这一时期表现得也极为明显。而列强为了最大限度地攫取在华利益,维护其势力范围,也以经济援助和政治干预等不同手法与北洋政府进行交易。一方面,北洋政府被迫实行的开放性外交引进了外国资本、商品和科学技术,同时也间接引进了西方文化,这些均有利于北洋政府摆脱财政危机和中国民众思想素质的提高,对中国民族主义发展起刺激和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外国得以控制中国市场和财政,操纵金融和海关等经济命脉,使中国更难以收回已丧失的主权,致使多次外交交涉均因国力不足而宣告失败。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开放性外交是适应近代国际政治环境必然要求的。
——摘编自王溶《北洋军阀政府外交浅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洋军阀政府外交政策的特点,并指出其形成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洋军阀政府外交政策的影响。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中国。据材料“军阀内部混战,政治上分崩离析”可直接得出该时期军阀割据,C项正确;据材料“军阀内部混战,政治上分崩离析”可得出当时不是国家统一局面,且政局动荡,排除AD项;虽然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经济有所发展,但仅据材料“军阀割据,政治上分崩离析”信息不能得出此时经济发展,排除B项。故选C项。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7年中国。据所学可知,1917年北洋军阀政府宣布与德断交,同时派遣十几万劳工前往欧洲前线,这些措施是为了争取国际地位,B项正确;A项“开启”说法错误,一战之前中国就已融入世界,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直到新中国成立,中国近代史结束,中国政府才结束帝国主义国家在华侵略权益,排除C项;材料中北洋政府对象仅是德国,不是所有帝国主义国家,而且北洋政府与德国断交主要因为这一时期中国加入协约国,排除D项。故选B项。
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所学知识可知,虽然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辛亥革命成果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没有真正实现民主共和,没有真正完成反封建任务,这地底的陈土就是官僚、政客,军阀,这些都是封建的遗老遗少,是造成中华民国政治不良的重要因素,阻碍了中国进步,D项正确;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排除A项;保皇派在辛亥革命后影响较小,排除B项;地痞、土匪、烟贩会导致社会风气不良,而非材料所述“政治不良”,排除C项。故选D项。
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在此基础上,陆续创办或续办了一系列军事学校”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措施有利于培养近代军事人才,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B项正确;北洋政府代表买办资产阶级和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内专制,对外卖国,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北洋政府继承了清朝的军事作战体系,排除C项;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才出现北洋政府,排除D项。故选B项。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结合所学可知,“府院之争”是指黎元洪的总统府与段祺瑞的国务院之间的纷争,两者又分别依靠美国、日本的支持,其实质是美、日在华利益的矛盾,C项正确;“府院之争”与新旧约法之争有一定的关系,但并非实质,排除A项;袁世凯的中华帝国仅仅存在八十多天,不存在新旧国体之争,排除B项;黎元洪和段祺瑞都是北洋时期旧军阀的代表人物,排除D项。故选C项。
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国。根据所学可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前六七年间,出现了1913年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和1915年讨伐袁世凯的“护国运动”,这本质上是专制独裁和民主共和之争,D项正确;此时中国政治斗争的焦点问题并非是改良与暴力革命问题之争,改良即资产阶级维新派,暴力即资产阶级革命派,排除A项;府院之争体现责任内阁与总统权力之争,并非这时期中国政治斗争的焦点问题,排除B项;此时帝国主义在中国扶持军阀作为代理人,这时期的政治斗争焦点并非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争,排除C项。故选D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7年中国。题干材料的核心是“大总统签署”和“总理署名”,根据民国六年,得出时间是1917年;根据《临时约法》内容可知,当时实行责任制内阁,B项正确;北洋军阀专制统治结束的时间是1928年,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正是“临时约法”所设定的责任制内阁,排除C项;府院之争从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D项。故选B项。
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1918年(中国)。根据材料“下图是创作于1918年的一幅政治漫画”,结合图片信息,可知这与北洋军阀时期军阀混战有关,B项正确;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国民革命开始于1924年,时间不对应,排除C项;宁汉合流发生于192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国近代。据材料“国民党人习闻宣传之法,稍稍习之,颇奏奇效……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可知国民党和北洋军阀均重视舆论宣传,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舆论与战争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涉及对舆论的重视,并非群众的愚昧无知,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口号具体内容,不能得出脱离群众认知,排除D项。故选C项。
10.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917年(中国)。据材料“十几万中国劳工在欧洲战场从事各种艰苦工作,约有3000名华工在这次战争中献出了生命”,可知中国通过“以工代战”的形式参战,在欧洲战场从事各种艰苦工作,为协约国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D项正确;中国的参战并没有完全收回山东主权,排除A项;“参战是决定因素”,表述夸大,排除B项;当时中国的参战,对于中国的国际地位并没有较大的提高,排除C项。故选D项。
11.A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国内的度量衡种类繁多,十分复杂,这种混乱的现象使得商品交易需要进行相互间的换算,不利于商品交易的进行,提高了各个领域交易的成本,故A项正确;度量衡的不统一与军阀混战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不会加剧混战的局面,故排除B项;材料与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衡无关,排除C项;“阻断了”表述太绝对,排除D项。
1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5年(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侵人中国山东半岛,并提出“二十一条”(1915年)。面对日本咄咄逼人之势,中国民间反日浪潮涌动,不惜与日本一战,该材料和漫画正是这一现象的表现,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中国反日浪潮涌动,A项在材料中并未反映,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中国反日浪潮涌动,“政治转型”材料并未体现,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中国反日浪潮涌动,D项并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
1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919年(巴黎)。据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中国积极参加国联组建和盟约的起草工作,并迅速成立国联中国同志会,表明了中国人对国联“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宗旨的认可,也从侧面说明了中国人渴望正义与和平的迫切心情,B项正确;国联实质是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操纵的维护帝国主义利益的工具,我国当时对它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不够理性,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北洋政府对国联的认可和希望,而“北洋政府努力改变中国屈辱地位”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不符合史实,巴黎和会上我国依然处于受人宰割的屈辱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
1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3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武汉为首义之区,革命精神和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北洋军阀更改武昌首义城门名称并加以拆毁,试图磨灭首义精神,消泯民众的革命精神,A项正确;此举并非是为武汉城市发展扩展空间,排除B项;段祺瑞此举并不是为了复辟封建帝制,排除C项;因“重建辛亥革命后的社会秩序”与本题材料主要结论“消泯民众的革命精神”不一致,排除D项。故选A项。
15.(1)特点: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封建色彩浓厚;依附和受制于西方列强;与日本关系尤为密切。(答出两点即可)
根本原因: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2)影响: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外交近代化;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引进和传播。(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经济和政治主权;加剧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激化了阶级与民族矛盾。(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北洋政府被迫实行的开放性外交引进了外国资本、商品和科学技术,同时也间接引进了西方文化”可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根据材料“它除了努力强化其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军事力量外”可知,封建色彩浓厚;根据材料“需要借助外国势力的支持”可知,依附和受制于西方列强;根据材料“北洋政府与日本的关系尤为密切,而日本从各方面对中国的操纵与影响,在这一时期表现得也极为明显”可知,与日本关系尤为密切。第二小问根本原因,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引进了外国资本、商品和科学技术……中国民族主义发展起刺激和促进作用”可知,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材料“与英、美、日等国或明或暗地进行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勾结”并结合所学可知,与外国勾结的过程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外国思想,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外交近代化;根据材料“间接引进了西方文化”可知,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引进和传播;根据材料“外国得以控制中国市场和财政,操纵金融和海关等经济命脉,使中国更难以收回已丧失的主权,致使多次外交交涉均因国力不足而宣告失败”可知,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经济和政治主权,加剧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结合所学可知,激化了阶级与民族矛盾。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