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会将三件事串联起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能结合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说出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并通过资料感受不同品质的周恩来。
写自己读书的目的,做到理由清楚。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归纳课文的三件事,并连起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能结合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说出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
一百多年前,少年周恩来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今年,让我们再一起走近这个励志少年。
(一)快速浏览课文,回顾课文分别讲了哪三件事情?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试着把梳理的三件事情连起来说一说?
学生尝试概括主要内容。
总结:要讲清楚多件事情的主要内容,首先要理清事件之间的关系。
其次,把事件连接起来,先说结果后说原因,可以用之所以…… 是因为……的连接词串联起来。或者给事件排序,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
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周恩来在( )里亲眼目睹中国妇女( ),这使周恩来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在修身课上,周恩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明了自己的心迹:要“( )”。
(四)拓展阅读:主题丛书4:《吴玉章奋勇挂国旗》
默读课文,思考文章讲了发生在吴玉章身上的几件事情。尝试运用学到的概括课文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五)文中多次出现“中华不振”,一词,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中华不振?默读课文,画出相应的句子。
学生交流汇报。
师:老师发现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找到第16自然段,老师读,大家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感受到了什么?
(1)学生汇报,并尝试阅读,其他同学评价。
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
师:撑腰,训斥,形成对比。这两个词,谁来说说你的理解。
(撑腰就是做主的意思。)(主持公道。) (训斥就是骂人,很凶地骂。)
师:对比后,你发现什么?
原本中国巡警应该为中国人撑腰,因为是洋人轧死了中国人,可是巡警不但不为她撑腰,还训斥他。非常不讲道理! 就是因为当时中国太弱,被欺负,所以巡警也狗仗人势。
(2)再找学生带着感受阅读这一句。
师:说得好,都是因为中华不振。请大家再看这句话: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为什么围观的人紧握着拳头?中国人想不想惩处这个外国人?该不该惩处这个外国人?但,敢不敢惩处这个外国人?
师:是啊。抓住“握紧拳头”和“劝慰”这对矛盾来读,你会读到当时中国人的心情,你会体验到中华不振,国民怒不敢言的无奈。原本大家要帮忙,但是却不敢帮忙,只能劝。大家也很无奈,因为中华不振。
来吧,让我们一起读一读,一边读,一边好好体会。
2.介绍时代背景
师:为什么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这与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密切相关。师:当时,我们国家处在20世纪初,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相继与帝国主义国家了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使得我们国家越来越穷困,越来越落后,贫困就要挨打,落后就要受欺负,所以才在我们国家的境内出现了被外国人的占据的地方。他们在中国的地盘上为所欲为,横行霸道,欺凌弱小。文中说到:“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沉重分量”,现在你体会到了么?
(中华不振就是我们总是被帝国主义列强欺负。)
(中华不振就是中国人受到委屈都没人管。)
(中华不振就是中国人不敢帮助中国人。)
(中华不振就是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家里,生活很困难,还被外国人欺负人。)
师:体会得真好。所以周恩来才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3.师总结激发学生情感
(1)周恩来亲眼见到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使周恩来体会到“中华不振”含义。而且引发了他更深入的思考,逐渐明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指课题,生齐读)。
(2)这简短的九个字在周恩来的心中重复了无数次,因此,当校长提问时,他清晰而坚定地回答——(生齐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这是他学习的动力,因此他响亮地回答——(生齐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4)这是他一生信守的诺言啊,这更是他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周恩来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五)阅读周恩来的诗,理解他立志的原因。
周恩来由天津乘船东渡日本前夕,他写下了一首抒发救国抱负的著名诗篇:
大江歌罢掉东去,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志向,不仅仅是少年时代,青年、中年甚至是老年时,他都一直在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奋斗着。
拓展阅读《一夜的工作》,走近工作中的周总理,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你感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周总理?
周总理在第一次"文代"大会上作了报告。《人民文学》杂志要发表这个报告,由我把记录稿作了整理,送给总理审阅。
这一天,总理办公室通知我去中南海政务院。我走进总理的办公室。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我就到值班室去睡了。不知到了什么时候,值班室的同志把我叫醒。他对我说:"总理叫你去。"我立刻起来,揉揉蒙眬的睡眼,走进总理的办公室。总理招呼我坐在他的写字台对面,要我陪他审阅我整理的记录稿,其实是备咨询的意思。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总理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
这时候,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喝了一会儿茶,就听见公鸡喔喔喔地叫明了。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你也回去睡觉吧。"
我也站起来,没留意把小转椅的上部带歪了。总理过来把转椅扶正,就走进后面去了。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经常这样想,我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好像全世界都能听见我的声音:"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
(七)视频拓展
(七) 拓展 延伸
师:处于战乱年代的周恩来,少年时代就立下振兴中华的远大抱负,使他成就了救国救民的伟业,使他成为一代伟人,老革命家吴玉章从小就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为振兴中华做出贡献,作为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21世纪的建设者,我们该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而读书?我们该立下怎样的读书志向?请同学们课下好好思考,在小练笔上写一写你的志向,在班上读给大家听,老师期待你们的精彩,加油!
(八)结束语:对联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