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下第一单元:《学习扩写》写作导引
单元要求
1.了解不同体裁文章的扩写要求,把握住重点。
2.忠于原文,找准扩写点。
3.保持文章内容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写作指导
扩写,就是对原本比较简略、概括的文章或片段加以扩展、补充、加工创造,使之成为篇幅更长、内容更充实的文章的写作方式。很能锻炼我们的想象力,对我们写好作文非常有益。
扩写是在忠于原作思想内容的前提下,给原文“添砖加瓦”,对原文进一步扩展充实,让原文的细节、情节更加丰满。
如何扩写,语文课本单元作文指导中已经说得很清楚,要点如下:(1)忠实于原文。(2)找准扩写点。(3)注意不同体裁。
我们一般同学在进行作文扩写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不能合理发挥想象,跳不出原文现有的语境,扩写的内容干瘪生硬,毫无文采。这需要多多练习,这不仅仅是学习扩写,更能锻炼提升我们的作文能力,对写好考场作文也大大有益。
找准“扩写点”,发挥合理想象,是两大关键点。只有这样,才能顺利扩写。
眉山市中考微作文就是扩写:
根据题目要求,将下面的句子扩写为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阅读诗歌,一要发挥联想和想象,二要体味诗歌意境,三要感悟其无言之美。
要求:针对上述诗歌阅读的三种方法,从链接中各举一个例子,并作一些分析,更加清楚、具体地表达出你对诗歌阅读的认识。
【链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此题就是该单元作文训练一的变形,可见“扩写”并非鸡肋,不可跳过不练。一旦掌握扩写的方法,这类作文得分并非难事。
围绕作文题中展示的诗歌的三个特点搜集写作素材,并从所学诗歌中找出例子加以分析。可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第一节为例,分析诗歌用意象来表达情感的特点;可用《断章》和《风雨吟》为例,分析诗歌语言凝练的特点;可用《月夜》为例,分析诗歌讲究节奏和韵律的特点。因为要求不少于300字,可在列写提纲基础上进行写作,力求做到表述准确,举例具体,语言简练。
扩写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忠于原文或题目要求,不可另起炉灶,不可改变文体或使用不符合题目要求的文本。
原文是根基,扩写是在此基础上扩建、修饰、美化。准确判断原文的文体、中心思想,然后进行联想与想象,进行发散思维,大胆创新,为原文“添砖加瓦”,使之更宏伟。
其次,要找准扩写点,把握重点。
扩写,并非将每个句子进行扩句,不可平均用力,而是要将笔墨花在与中心关系密切的内容上。先确定合适的扩写点,然后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写作手法进行扩写。
扩写与缩写正相反,扩写是对原文的扩充和增加,缩写是对文章的概括。扩写要求内容更加丰富充实,思想更加鲜明深刻,语言更加形象生动,文章更富有说服力、感染力。扩写时要忠于原文,确立主题;依据主题,合理想象;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记叙性质的扩写
1.认真阅读原材料,体会原材料所表达的中心。
2.围绕原材料的中心,找准扩写的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扩写,写作前可列好提纲。
3.扩写时所用体裁应遵循原材料的写作体裁,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和创新,用多种方法塑造人物形象。可以采用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细节及场面描写来塑造人物,力求情节丰富,人物生动。
4.扩写时要注意文章内容的一致和连贯,人称和语气要保持前后一致,情节的发展要合乎逻辑,要有必要的过渡,增添的情节、细节要与全文协调。
议论性质的扩写
1.认真阅读原材料,正确理解原材料中所论述的观点。
2.深入分析原材料,把握所给材料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论证观点的,围绕观点进行选材。
3.列写提纲,遵循原材料的体裁,结合原材料的论证过程来确定每段的写作要点。
4.扩写时应运用多种多样的论证方法,如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引用论证、假设论证、对比论证等,从多角度分析论证。
例 文 简 析
诗歌是一种很特别的文学体裁,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用意象来表达情感。《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第一节,诗人构造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这些意象象征了祖国落后的经济、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难,同时也展现了在灾难中艰难挣扎、缓慢前行的祖国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深切的同情和关切。二是语言凝练。《断章》一诗只有四行,三十四个字,却蕴涵着深刻的哲理;《风雨吟》中“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卷”和“奔”这两个动词极为生动,描绘出了“大地”的动荡、不安定和被裹挟着的颇有气势地冲过来的动态。三是讲究节奏和韵律。《月夜》在每行诗末缀以一个轻声词“着”,使语气委婉,节奏舒缓自然,富有散文之美。 →举例准确,更加具体、清楚地阐述了诗歌的特点。
【点评】这篇扩写文针对诗歌的三个特点分别从第一单元诗歌中找了例子进行具体阐述。文章结构层次分明,思路清晰,内容集中。
单元作文训练二是对重耳的故事进行扩写。记叙文扩写,要忠于原文的中心思想和人物形象。要将其扩写成一篇具体、生动的文章,下笔前需找准扩写的点,比如原文中最富有戏剧性的内容。发挥想象,增加必要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及场面的描写,力求生动。
按照提示要求走,就很容易了。首先第一条:“确定中心”,围绕中心“找准扩写点”,拟提纲(可打腹稿)。第二条:要“发挥想象,增加必要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及场面的描写,力求生动。”只要抓住“提示”的前两条,就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可以思考几个问题: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重耳是谁?
重耳一行在卫国遭遇了怎样的事?
到了五鹿,又有怎样的遭遇?
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
然后补充具体情节,抓住细节,对重耳、狐偃等进行多重描写,使人物形象逐渐丰满。再加上适当的环境描写,文章便有了画面感,也更容易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
初中生除了要会写生动具体的记叙文,还要会写简单的说明文和议论文。扩写说明性文章时,要把握住原文中说明对象的特点,补充相关材料,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丰富对说明对象的介绍。扩写议论性文章时,要与原文观点保持一致,进一步补充道理论据、事实论据,阐释观点,有理有据。
最后,要注意整体性,内容要一致、连贯。
人称前后保持一致,人物言行举止符合时代特点及人物身份,情节发展或论述合乎情理,行文过渡自然,文章要详略得当,结构严谨。
范文展示
重耳拜土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与随从被迫逃难。
隐隐听见后面追兵的马蹄声如疾风暴雨一般,追兵们不停地喊叫:“他们就在前方!抓住他们!”随从甩鞭催马加速,后面的声音渐渐变小,最后周围一片寂静。
终于脱险,重耳松了口气,用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这一路上真是惊心动魄。随从对重耳说:“公子,前方便是卫国了,我们暂时到那里避难吧!既能彻底摆脱追兵,又能休整一下。”“妙计!”重耳的嘴角浮现出一丝微笑。
到了卫国城门前,重耳被拦在门前。“我是晋公子重耳,我们在晋国出了点儿状况,现在我们想拜见卫王……”守卫不耐烦地摆了摆手说:“卫王有令,今日不见任何人,尤其是他国人。快快走开!”“你!岂有此理!”重耳暴怒,但不管他怎样气愤,守卫就是不开门。无奈之下,他们只能离开。
重耳一行强忍着饥渴,终于来到一个叫五鹿的地方,可家家门户紧闭,叩了半天,终于有人开了门,一个面黄肌瘦的男子上下打量他们。随从上前行礼,道明来意:“我们饥渴难耐,还请你出手相助,日后定加倍回报!”男子思忖片刻,说:“请稍等!”重耳一行在外面等了半天,那人终于端着一个碗出来了,恭敬地举起。可看清碗里只是土块时,重耳面红耳赤,勃然大怒,扬起手中的鞭子就要抽打男子。狐偃急忙挡在男子面前,抓住了鞭子。
“放开!我要教训一下这个贱民!”重耳怒斥道。狐偃劝道:“这土块乃是万粮之源,是上天赏赐的呀!现在,连平民百姓都愿意给我们土地,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重耳渐渐平息了怒火,捧起土块向男子道谢。
重耳把土块用布包好,装上车,继续逃亡。残阳如血,但他的心中透进来一丝亮光,他相信希望就在不远的前方。
点评
这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作者展开想象,补充了一些情节,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细致传神,丰富了人物形象。文章开篇渲染了紧张的气氛,结尾的环境描写虽着墨不多,但给人一种画面感。文章情节有波折,将重点内容扩展得较为详细,能够深深吸引读者。
例 文 简 析
重耳流亡一队车马,在五鹿的黄土平原上仆仆奔驰。他们虽然仗剑驾车,浩浩荡荡,但实际早已疲惫不堪,饥饿难耐。他们是晋国公子重耳和随从大臣们,此时他们正行进在逃亡的途中。晋献公死后,晋国发生了内乱。后来夷吾夺取了君位,想除掉晋公子重耳,重耳因此不得不到处逃难。他先在狄国住了十二年,因为发现有人行刺他,又逃到卫国。卫文公觉得他是个倒运的公子,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性,便没有以礼相待。此刻重耳饿着肚子,垂头丧气,不时发出哀叹,卫文公羞辱他的一幕不时浮现在他眼前……重耳和他的随从用搜寻的眼光望着田野,然而骄阳在上,田垄间麦苗稀疏,哪里有什么可吃的东西!只有一位老农正在田里除草。重耳走下车来,尽量客气地向老农请求着:“请您给我们弄点吃的东西吧!我们已经好几天没吃了。”衣不蔽体、家里正在愁吃愁穿的老农望了这群不知稼穑艰难的人们一眼,一句话也没说,从田地里捧起一大块泥土,送到重耳面前,压抑着悲愤说:“这个给你吧!”晋公子重耳怒气冲冲地回到车上取下马鞭,准备鞭打那个冒犯他的尊严的老农。随从狐偃赶忙拉住他,笑着说:“公子啊,这可是个吉祥的兆头。咱们弄点粮食还不容易嘛,要想拥有土地,可就难了。老伯把这土给我们,是上天赏赐给我们土地呀!”晋公子重耳听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接着跪下地来,叩头谢过上苍,然后恭敬地接受老农的土块,并郑重地放到车上,一行人又策马前进了。车马所过处卷起了漫天尘土…… →场景描写,采取了由面到点的方法,描绘了重耳一行逃亡时的狼狈情景。→细腻地展现了晋公子重耳的心理变化,“客气—愤怒—恭敬”,这处心理变化展现了重耳的人物形象,表现了重耳志存高远。→以景结尾,留下无限遐想。
【点评】
这是一篇优秀的扩写文。作者准确把握了原材料中人物形象和中心思想,扩写时在情节设置上遵循原作,而在人物形象上则采用多种方法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典型,通过人物形象展现中心思想。作者在塑造重耳形象时,采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公子重耳在流亡途中的复杂心理和远大志向。
持坚持之火炬 点亮人生篇章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明代学者胡居仁撰写的这副对联意在勉励自己:做事情贵在持之以恒。物理学家杨振宁在谈自己的成功之道时说:“只要持之以恒,知识丰富了,终能发现其奥秘。”由此可见,持之以恒对于一个人来说意义重大是点亮人生篇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持之以恒就是要注重平日积累,而非临渴掘井。雄鹰展翅、破茧成蝶,这些,若无上千次充满伤痛的历练,若无刻骨铭心的蜕变,哪有矫健的雄鹰、多彩的蝴蝶?“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日积月累才能完成蜕变,铸就辉煌。
持之以恒就是要坚持不懈,而非一曝十寒。医学泰斗李时珍怀揣执着上路,穿上草鞋,背起药筐,远涉深山旷野,风雨兼程,亲尝百种药草,最终写就一部影响世界的不朽医典《本草纲目》。明代文学家宋濂自幼嗜学,如饥似渴,因家贫而“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从师求学时不知天寒地冻,最终凭借顽强毅力“预君子之列”“承天子之宠光”。伟大科学家爱迪生做过成千上万次实验,无数次的失败反而让他更加坚持,最终他的发明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由此观之,唯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方有可能翻开人生璀璨的一页。
持之以恒就是要坚定目标,而非动摇不定。朱熹说:“立志不坚,终不济事。”因为有“禾下乘凉梦”,所以袁隆平院士几十年如一日坚守于稻田,用汗水浇灌禾苗,最终研制出杂交水稻,为解决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贡献了巨大力量。因为怀揣“复国梦”,所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持之以恒地积蓄力量,最终“三千越甲可吞吴”。坚定目标,方能更好地持之以恒。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古今中外的很多事例都告诉我们,做事情有恒心方能成功。而我们在求学、成长路途上也应持之以恒。持之以恒是当代青少年战胜困难、挫折最好的武器,把对长篇难懂的文言文、复杂难解的数学题、密密麻麻的单词的掌握落实于每天的行动中,努力不停息,坚持与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做斗争,总会迎来阳光灿烂的一天。我们要相信“功不唐捐,玉汝于成”。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唯有百炼,方能成钢。让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用坚持书写人生新篇章!
点评
文章观点鲜明,中心突出,通过胡居仁、杨振宁的话引出论点:做事贵在持之以恒。论证方法多样,论据充分,按照材料给的分论点补充事实和道理论据。论证思路清晰、结构完整。开头写持之以恒能点亮人生,中间用名人事例进一步证明,并结合学生的学习论证坚持的重要,结尾再次点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