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常见的酸和碱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0.1常见的酸和碱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2-12 09:1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1常见的酸和碱
一、选择题
1.下列常见溶液为无色的是
A.高锰酸钾溶液 B.酚酞溶液
C.石蕊溶液 D.氯化铁溶液
2.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易挥发,见光易分解。氨水中存在着解离出的和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氨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B.氨水可以吸收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硫
C.浓氨水遇到浓盐酸,会出现白烟现象
D.氨水常密封保存在白色试剂瓶中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会逐渐变大
B.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是因为溶液中的各种粒子都静止不动
C.在氯化钾溶液稀释的过程中,氯化钾的质量不变
D.从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碳酸钠溶液中取出10g溶液,则取出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
4.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A.食盐水 B.石灰水 C.柠檬水 D.蒸馏水
5.化学实验员在对实验室里的药品进行定期整理时,发现有两瓶浓盐酸和浓硫酸忘记塞上瓶塞了,由此将会导致这两瓶试剂都发生的共同变化是
A.溶液的质量减少 B.瓶口会冒出白烟
C.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D.颜色发生改变
6.化学观念可以让我们更全面的认识物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观:化学反应中不通过燃烧也能获得热量
B.微粒观:氧气和氯化钠都是由分子构成
C.结构观: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改变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是物理变化
D.元素观:乙醇的化学式为C2H6O,它由3个元素组成
7.有一种绿色指示剂在不同环境下的显色不同。在中性溶液中显绿色、碱性溶液中显蓝色、酸性溶液中显黄色。能使这种指示剂由绿色变为黄色的溶液是
A.氯化钠溶液 B.稀盐酸溶液
C.氢氧化钾溶液 D.碳酸钠溶液
8.下列物质敞口放置,溶液质量变大的是
A.浓盐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氨水 D.食盐水
9.如图所示,20℃时,将盛有KNO3饱和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中的
A.硝酸铵固体 B.生石灰
C.氢氧化钠固体 D.浓硫酸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在敞口容器中保存
B.铁器表面刷漆可以防止生锈,是因为隔绝了氧气和水
C.天然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D.炉火越扇越旺是因为增加了可燃物
11.食醋里通常含有3%~5%的醋酸(CH3COOH),食醋与鸡蛋壳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B.加水稀释食醋,溶液的pH减小
C.醋酸在水溶液里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
D.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
12.物质的性质决定它的用途还决定了它的保存方法。固体氢氧化钠具有以下性质:①白色片状固体②有强腐蚀性③易吸收水分而潮解④易溶于水,且溶解放热⑤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实验室中必须将它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⑤
13.下列各组物质,前者是氧化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A.冰水、天然气 B.熟石灰、液氧
C.醋酸、矿泉水 D.氮气、空气
14.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可表示为xCu(OH)2·yCuCO3.取适量蓝铜矿样品加热,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足量浓硫酸和澄清石灰水,最终浓硫酸增重1.8g,澄清石灰水增重8.8g,则x与y的比值为
A.1:1 B.2:1 C.1:2 D.9:44
15.NaOH可用于造纸和印染工业,NaOH属于
A.单质 B.酸 C.碱 D.盐
二、填空与简答
1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试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食用醋中含有的酸的化学式为 ;
(2)图Ⅱ:塑料瓶进行加水后,迅速盖上瓶盖振荡,观察到 现象。
(3)利用图Ⅱ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可以用________。(填字母)
A.灭火 B.生产饮料 C.光合作用 D.气体肥料
(4)图Ⅲ:在树木上涂刷含有硫黄粉等的石灰浆目的是 。
17.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现有①铜②金刚石③氢氧化钙④氧气⑤活性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2)可用于吸附色素和异味的是 。
(3)可用于制作导线的是 ;
(4)可用于裁玻璃的是 ;
(5)可供给人呼吸的气体是 。
18.我国向世界承诺: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的含义是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消耗的二氧化碳相当,达到相对“零排放”请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现“碳中和”有利于缓解的环境问题是什么?请列举一条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措施?
(2)实验室通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捕捉二氧化碳气体,为什么不使用澄清石灰水捕捉二氧化碳?
19.如图所示,挤压胶头滴管中的液体,使之与瓶中固体接触,可使气球鼓起来。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任写一个):分解反应或化合反应 。

20.将CO2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中有什么现象? 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1.酸、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酸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 和 ,即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 ,所以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同样,碱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 和 ,即在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 ,所以碱也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参考答案:
1.B2.D3.C4.C5.C6.A7.B8.B9.A10.B11.B12.D13.A14.C15.C
16.(1)CH3COOH
(2)塑料瓶变瘪
(3)B
(4)杀菌
17.(1)③
(2)⑤
(3)①
(4)②
(5)④
18.(1)实现“碳中和”有利于缓解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植树造林可以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2)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吸收的二氧化碳很少。
19. /
20.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CO2+H2O=H2CO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石蕊变红色
21.H+ 酸根离子 氢离子 金属离子 OH- 氢氧根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