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9张PPT。第五章凸透镜及其应用课题1 透镜考纲要求: 知道凸透镜的几个相关名词:焦点、焦距、物距、像距等,能画出关于透镜的几条特殊光线的出射光线。学习目标: 1. 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能分辨各 种透镜的类型
2. 知道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3 .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中的三条特殊光线。知识链接约2-3min1.当光从空气______到水中或其它透明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折射光线向_______偏折,此时折射角_______入射角.
2.在下图中画出光线进入三棱镜后再射到空气中的光路图.方法总结:当光线射向三棱镜,经过三棱镜后光线向______偏折
斜射入法线小于底部预习导学约6min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教材第90--92页并完成以下内容 (自主学习时,注意双色笔的使用,已解决问题用蓝色或黑色笔写在导学案上,有疑问的用红色笔勾画,本环节时间约6min,请注意时间的分配)
自主认真研读教材,试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下面的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向小组其他成员请教,都不会的准备后面提出质疑。预习导学问题1.透镜的种类: 、 ,分别对光线的作用 , 。
2.通过透镜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为 ,穿过透镜某个点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称为 ,能使平行光会聚的透镜称为 透镜,光线会聚的点称为 点, 的距离叫做焦距。凸透镜凹透镜会聚发散主光轴光心凸焦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约22min 学法指导:
组内探讨,交流。(合作探究时要全员参与,展示时以中等生为主。)
探究时应该把小组内成员不懂得内容拿出来探究。视频资源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课堂小结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达标测评答案1、(D)
2、
3、课件13张PPT。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课题2 生活中的透镜考纲要求:能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对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等仪器的工作原理作出定性说明。学习目标 1. 概述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的特征。
2.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各自应用原理
3.理解实像和虚像。看下面美丽的照片,你知道是怎样拍出来的吗预习导学约6min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教材第94--96页并完成以下内容 (自主学习时,注意双色笔的使用,已解决问题用蓝色或黑色笔写在导学案上,有疑问的用红色笔勾画,本环节时间约6min,请注意时间的分配)
自主认真研读教材,试在最短的时间内试解决下面的问题。
通过阅读课文内容后回答问题:1.请你说出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2. 请你说出投影仪的成像特点。
3. 请你说出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4.请你说出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约22min 生活中的照相机镜头胶卷凸透镜光屏教学用的投影仪投影仪的结构读书看报常用放大镜实像和虚像的区别达标测评答案1、近点 远点
2、靠近 远离
3、远离
4、D
5、D课件17张PPT。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课题5.3《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考纲要求:1、能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过程作出正确的说明,以及得出正确的结论等;
2、能定性描述凸透镜成像的基本特点(包括成像大小、正立或倒立、虚实情况等)。 学习目标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合作探究:
学习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激趣引入约2-3min 请大家利用手上的凸透镜近距离看学案上的字,会看到什么现象?字被放大了,是正立放大的像,所以人们称之为放大镜。那么凸透镜只能成正立放大的像吗?大家再用同一支凸透镜观看远处大屏幕上的图片和文字,看到了什么?将两次看到的现象进行对比,你发现了什么?那么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约28min 学法指导:
组内探讨,交流。
(合作探究时要全员参与,学生要充分利用好书本和手中的资料,发挥集体的力量,展示时以中等生为主。)
小组试验时,组长注意组员的分工,应做到每个组员都参加。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器材:如何保证蜡烛的像始终能成在光屏上?调节蜡烛、透镜、光屏的 中心,使它们的三心在同一高度上,为了使烛焰的像成中央。节蜡烛、透镜、光屏的 中心,使它们的三心在同一高度上,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如何利用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作图研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u>2f f2f 倒立放大实像u=f 不成像u一倍焦距分虚实,(即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不能成像;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虚像;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实像,也就是说,焦点是凸透镜成虚像或实像的分界点)
二倍焦距定大小。(是说物距大于1倍焦距而小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在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即2倍焦距处是成放大实像或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实像总是异侧倒,(即成实像时,总是像、物异侧,像相对于物是倒立的)
虚像总是同侧正。(即成虚像时,总是像、物同侧,像相对于物是正立的)
物近像远像变大,(即物体靠近透镜时,像要远离透镜,同时像要变大)
物远像近像变小。(即物体远离透镜时,像要靠近透镜,同时像要变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即像距变大时像变大,像距变小时像变小)
像儿跟着物体跑。(即物体向哪个方向运动,像就向哪个方向运动) 课堂小结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收获! 达标测评答案1、A
2、B
3、A
4、C
5、F.课件9张PPT。第五章 眼睛和眼镜 课题5.4《眼睛和眼镜》考纲要求了解眼睛的结构,以及如何进行视力的矫正。
学习目标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 看见物体的
2.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请同学们说出小明和爷爷分别佩戴了下面图片中的哪种眼睛?预习导学约20min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教材第100--101页并完成以下内容 (自主学习时,注意双色笔的使用,已解决问题用蓝色或黑色笔写在导学案上,有疑问的用红色笔勾画,本环节时间约6min,请注意时间的分配)
学生先认真阅读课本,然后独立思考,不会的题目再小组讨论。完成预习导学中的内容1、参照课本100页图5.4-1 眼球的结构,把结构名称填到相应位置。如图1
2、眼睛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 ,把来自物体的光 在_______上,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信号传输给大脑。
3、如图2,眼睛通过 来改变 的形状。当睫状体 时,晶状体比较____,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 ,眼睛可以看清 的物体;
4、如,3,当睫状体 时,晶状体变____,
对光的 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 ,眼睛可以看清 的物体。凸透镜会聚视网膜睫状体晶状体松弛薄视网膜远处收缩厚偏折视网膜近处近视眼及其矫正
1、近视眼的表现:能看清 的物体,看不清 的物体。
近视的原因:晶状体太 ,折光能力太 ,或眼球前后方向太 ,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 。近视眼的矫治:佩戴 。近处远处厚强长前方凹透镜远视眼及其矫正 远视眼的表现“能看清 的物体,看不清
的物体。远视的原因:晶状体太 ,折光能力太 ,或眼球前后方向太 ,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 。远视眼的矫治:佩戴 。远处近处薄弱短后方凸透镜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约14min 学法指导
组内探讨,交流。
(合作探究时要全员参与,学生要充分利用好书本,发挥集体的力量,展示时以中等生为主。)
1、不要边走边读;
2、不要躺在床上阅读;
3、不要在过强或过弱的光线下阅读;
4、不要长时间玩游戏;…………保护我们的眼睛!!课件11张PPT。第五章凸透镜及其应用课题5.5《显微镜和望远镜》学习目标 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认识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 。
3、了解人类利用望远镜探索宇宙的过程及宇宙组成 请同学们思考:想看到下面的图片中的物体,需要什么光学仪器?预习导学约10min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教材第103~104页并完成以下内容 (自主学习时,注意双色笔的使用,已解决问题用蓝色或黑色笔写在导学案上,有疑问的用红色笔勾画,本环节时间约6min,请注意时间的分配)预习导中的问题1、显微镜
(1)基本构造:由两个________镜组合,一个叫________,另一个叫 ,反光镜是一个________镜,作用是________。
(2)作用:观察很小的物体。
(3)原理:被观察的物体在物镜的焦点_____________,通过物镜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这个实像在目镜的焦点_________,通过目镜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经过两次放大,可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
2、望远镜:
(1)基本构造:由两个________镜组合,一个叫________,另一个叫________。
(2)作用:观察远处的物体。
(3)原理:远处的物体经物镜成____________的实像,这个实像在目镜的焦点____________,再通过目镜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实质是拉近被观察的远处物体,扩大视角,从而看到远处物体。凸透镜物镜目镜凹面镜反射光线以外倒立放大实以内正立放大虚凸透镜物镜目镜倒立、缩小以内正立放大虚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约18min学法指导
组内探讨,交流。
(合作探究时要全员参与,学生要充分利用好书本和手中的资料,发挥集体的力量,展示时以中等生为主。)
课外可以通过图书馆或者网络等其它渠道收集一些望远镜和显微镜更多的知识。了解一些先进的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电子显微镜手术显微镜天文望远镜
中国的天文望远镜(视频)使被观察的物体成一个倒立、放大实像把物镜成的实像,再次放大成虚像把物体的像放大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实像把物镜成的实像,再次放大成虚像把物体的像移近
把物体的像放大课件10张PPT。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课题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考纲要求 1.知道凸透镜的几个相关名词:焦点、焦距、物距、像距等,能画出关于透镜的几条特殊光线的出射光线。
2.能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过程作出正确的说明,以及得出正确的结论等;能定性描述凸透镜成像的基本特点(包括成像大小、正立或倒立、虚实情况等)。
3.能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对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等仪器的工作原理作出定性说明。了解眼睛的结构,以及如何进行视力的矫正。学习目标 1、认识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说出凸透镜对光线的汇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2、概括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虚像的条件,阐明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原理。
3、描述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显微镜、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4.通过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归纳概括的能力。基础知识归纳约15min(一)透镜
凸透镜: 凹面镜( )
凹透镜: 凸面镜( )
透镜焦距越 ,对光的偏折能力越强
(二)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的画法:
1、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2、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对光有会聚作用对光有会聚作用对光有发散作用对光有发散作用短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重点和难点)凸透镜成实像时的特点: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会聚与一点倒立、缩小、实像倒立、等大、实像倒立、放大、实像正立、放大、虚像(四)实像和虚像的区别1、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虚像是实际光线的 会聚而成的像
2、实像 在光屏上呈现,虚像
在光屏上呈现
3、实像一般是 的,虚像一般是正立的反向延长线能不能倒立 对光的偏折能力
眼球前后距离
(五)眼睛和眼镜
对光的偏折能力
眼球前后距离
显微镜:投影仪+放大镜
(六)显微镜和望远镜
望远镜:照相机+放大镜近视眼
远视眼
凹透镜
凸透镜
太强太长太弱太短总结提升 达标测评约18min 学法指导
组内探讨,交流。
(合作探究时要全员参与,学生要充分利用好书本和手中的资料,发挥集体的力量,展示时以中等生为主。)
分析题目时知识要灵活运用、训练知识迁移的能力!典型例题答案答案1.(1)右 最清晰 (2)倒立、缩小 (3)上
(4)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焦距
2.【提出问题】放大 缩小
【进行猜想】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结论与应用】(1)大 远
(2)远离 缩短 学生自己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