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三年(2021-2023)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03 地球的运动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考点01 地球的自转
一、选择题
2023年是中国载人航天20周年。北京时间5月30日9点31分,神舟十六号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新阶段。据此,完成1-2小题。
1.中国空间站距离地面高度400多千米,其在轨运行绕转中心是( )
A.地球 B.月球 C.北极星 D.火星
2.神舟十六号成功发射时,位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四五区)的测控站正值夜晚。这是因为( )
A.纬度差异 B.气候差异 C.地球公转 D.地球自转
某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材料自制地球仪并演示地球的运动状况。下图为兴趣小组演示地球运动的示意图。据此完成3-4小题。
3.该地理兴趣小组演示的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方向,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在图示位置,拨动自制的地球仪可以演示( )
A.四季更迭 B.五带形成 C.昼夜交替 D.昼长变化
据图太阳光照示意图,完成5-6小题。
5.①、②、③、④四地中,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为夏至日,则金昌市( )
A.秋高气爽 B.春意盎然 C.秋收景象 D.夏日炎炎
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下图)。据此完成7-9小题。
7.地球的形状是( )
A.圆形 B.椭圆形 C.正球体 D.不规则的球体
8.地球仪上的纬线( )
A.长度相等 B.垂直相交 C.指示南北方向 D.最长约4万千米
9.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可以演示( )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公转的方向
地理小组的同学们正在演示地球运动,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0-11小题。
10.在演示过程中,同学们发现,自转产生了( )
A.昼夜现象 B.昼夜更替 C.四季变化 D.五带的形成
11.图中P点位于五带中的( )
A.热带 B.北温带 C.北寒带 D.南温带
二、综合题
12.【运动探究辨经纬】
读半球俯视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极圈内出现__________现象。
(2)请在图中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3)若图中AB组成的经线圈表示东西半球分界线,根据标出的地球自转方向,可以推断位于西半球的①地经纬度为__________。
考点02 地球的公转
选择题
北回归线穿过广东省汕头市,每年有一次太阳直射。下图为汕头市北回归线标志塔,“北”字形支架支撑着直径5米的地球模型,模型设计有垂直贯穿球心的直径40厘米、长5米钢管,可从地面仰窥天空。据此完成1-4小题。
1.观测者通过钢管看到太阳时,正值当地( )
A.上午 B.正午 C.下午 D.傍晚
2.观测者通过钢管看到太阳,当日节气为(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3.一年中,观测者通过钢管看到太阳当日,内江( )
①日出最早②日出最晚③日落最早④日落最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图示球面中心展示完整轮廓的大陆是( )
A.亚欧大陆 B.美洲大陆 C.南极大陆 D.非洲大陆
数九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计算寒天的方法,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民间有描画九九消寒图的习俗,人们用墨笔每天晕染一瓣梅花,九九八十一天后,梅花点道,春回大地。左图是九九消寒图,右图是太阳直射点移动路线图。读图完成5-6小题。
5.当九九消寒图晕染第一瓣梅花时(12月22日前后),阳光直射(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高纬度地区 D.中纬度地区
6.当九九消寒图晕染最后一瓣梅花时,下列描述与实际相符的一项是( )
A.步入春季开学季 B.开启暑假生活
C.观赏金色胡杨最佳时节 D.淮备冬至日的饺子
在探究地球运动及现象的时候,小明用天气软件查阅了中国杭州、广州、南宁和拉萨四城市(见下图)的日出和日落时刻,并留存了截图。据此完成7-9小题。
7.小明用表格统计四城市日出日落时刻的时候,发现截图上没有城市名称,他用序号①②③④进行了标注,并运用地球运动原理对各城市数据进行了比较(见下表),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城市 ① ② ③ ④
日出时刻 7:01 6:02 5:44 5:03
日落时刻 20:43 19:21 19:03 18:49
昼长 13小时42分 13小时19分 13小时19分 13小时46分
A.四城市都是昼短夜长
B.城市①④比②③白昼更长,是纬度较低的广州和南宁
C.城市①和④中,④日出较早,是拉萨
D.城市②和③中,③日出较早,是广州
8.一周后,小明对四城市日出和日落时刻再次进行了统计,发现各城市日出时刻更早,日落时刻更晚。据此推测,此时段最接近以下节气中的( )
A.小满 B.大暑 C.小雪 D.立春
9.该时段在烟台最有可能见到的现象是( )
A.海水浴场里游泳的人众多 B.果园里红红的富士苹果挂满枝头
C.正午阳光照进室内的面积越来越小 D.热力公司开始集体供暖
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载人航天,探月探火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我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约为40°N,100°E)发射成功。图为经纬网局部图,读图,完成10-11小题。
10.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所在地最接近的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这一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南半球 B.衡阳昼长夜短
C.衡阳昼最长夜最短 D.衡阳正午日影达到一年中最短
读图,完成12-14小题。
12.春分日,当③地迎来日出时,④地正值( )
A.日出 B.正午 C.日落 D.夜晚
13.②地位于( )
A.东半球北半球 B.东半球南半球 C.西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14.①地位于③地的(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
图为“某节气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小题。
15.此时,太阳直射在( )
A.南回归线 B.赤道 C.北回归线 D.北极圈
16.该节气为(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北京时间2023年2月10日00时16分,我国神舟十五号(由酒泉基地发射)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全部完成出舱任务。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二分二至”,读图完成17-19小题。
17.地球公转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北向南 C.自东向西 D.自南向北
18.宇航员出舱活动期间,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
A.甲到乙之间 B.乙到丙之间 C.丙到丁之间 D.丁到甲之间
19.此日,常州昼夜情况是( )
A.昼短夜长,昼将越来越长 B.昼短夜长,昼将越来越短
C.昼长夜短,昼将越来越长 D.昼长夜短,昼将越来越短
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神州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读左图“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位置示意”和右图“地球公转示意”,完成20-22小题。
20.酒泉位于文昌的(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
21.5月30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右图中的(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2.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纬度越高的地区昼越长,据此可判定,5月30日四大卫星发射中心昼最长的是( )
A.酒泉 B.太原 C.西昌 D.文昌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首次实现“太空会师”,6名航天员将共同在“天宫”空间站工作生活约5天时间,完成各项既定任务和交接工作。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23-24小题。
23.航天员“太空会师”之日,地球公转至图中( )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
24.航天员“太空会师”期间( )
A.贵州荷花满塘 B.黑龙江冰天雪地 C.湖南草长莺飞 D.海南沙尘漫天
一位宇航员骄傲地对爸爸说:“爸爸,我已经绕地球转了20圈了。”他爸爸笑着回答说:“我比你更了不起,我已经绕比地球更大的太阳转了60圈了,还准备再转二三十圈呢!”完成25-26小题。
25.当宇航员在太空回望地球时,能看到的是( )
A.复杂的经纬网 B.倾斜的地轴 C.绕月球公转 D.巨大的球体
26.根据父子对话,推测爸爸的年龄是( )
A.30岁 B.40岁 C.60岁 D.80岁
北京时间2023年5月10日21时,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基地由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图1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布图,图2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据此完成27-30小题。
27.天舟六号发射当日( )
A.酒泉气温日较差最大 B.四个卫星基地都有少量降水
C.太原天气状况多云转晴 D.文昌天气状况雷阵雨
28.天舟六号发射成功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首先到达图2中所示的( )
A.b点 B.c点 C.d点 D.e点
29.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生产、组装和测试都在天津完成,其主要有利条件是( )
①位于京津唐工业区,工业基础好②位于华北平原农业区,农业基础好
③位于沿海地区,地形平坦,人口稠密④所在地区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科技发达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30.要想了解海南省文昌市的地理位置,最好查阅( )
A.海南省等高线地形图 B.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C.海南省政区图 D.中国矿产资源分布图
金昌市许多人家的屋顶上有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图)。完成31-32小题。
31.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的朝向应当与当地正午时分太阳位置相对(图)。则当地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的朝向为( )
A.东 B.南 C.西 D.北
32.使用太阳能的优势是( )
①可再生②无污染③不受天气变化影响④可四季均衡利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将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太空(图)。据此,完成33-34小题。
33.该基地是我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下列各项不是其优势的是( )
A.日照长,云量少,多晴天 B.人口稀少,地势开阔
C.有雄厚的物质基础 D.海上运输便利
34.“神舟十四号”出征当日,金昌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夜等长 B.昼短夜长 C.昼长夜短 D.无法确定
2023年5月30日,我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并取得圆满成功。读图,完成35-36小题。
35.“神十六”成功发射当日( )
A.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 B.地球公转至甲~乙之间
C.张家界昼长夜短 D.酒泉多云转晴,天气炎热
36.酒泉( )
A.大致位于40°S、100°E B.地处低纬度地区
C.四季分明 D.所在纬线圈和赤道等长
下图示意地球的昼与夜;在图上标注了模拟算出的某年1月1日我国四地迎来第一缕阳光的北京时间。读图完成37-39小题。
37.最早迎来该年第一缕阳光的是( )
A.抚远 B.北京 C.台州 D.海马滩
38.以下与1月1日最接近的节气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39.1月1日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为( )
A.极昼 B.昼长夜短 C.昼短夜长 D.昼夜平分
读经纬网图,完成40-41小题。
40.关于图中A、B、C、D四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点位于西半球、中纬度、南半球 B.B点位于C点的正北方
C.四点中全年昼夜平分的是C点 D.位于东半球的只有D点
41.A点关于地心的对称点地理坐标是( )
A.(60°E,23.5°N) B.(120°W,23.5°S)
C.(60°W,23.5°S) D.(120°E,23.5°N)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在酒泉成功发射,晋谷21、小麦晋麦47号、高粱晋糯3号等八大类种子实验材料随行“落户”太空,并将开展太空育种实验。下图示意地球公转(图中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据此完成42-44小题。
42.神舟十六号发射当天,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中的( )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
43.“落户”太空的八大类种子实验材料来自( )
A.甘肃省 B.河南省 C.吉林省 D.山西省
44.我国能够开展太空育种实验,主要得益于( )
A.便利的交通条件 B.多样的气候类型
C.先进的科学技术 D.丰富的矿产资源
2022年6月5日,我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将在中国空间站工作半年。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45-47小题。
45.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时,地球处于公转轨道的( )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
46.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升空当日,贵阳( )
A.沙尘肆虐 B.绿意盎然 C.草木枯黄 D.大雪纷飞
47.三位航天员将在中国空间站度过的我国传统节日是( )
A.除夕 B.元宵节 C.中秋节 D.儿童节
第22届世界杯足球赛将于2022年11月21日至12月18日在中东地区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48-49小题。
48.世界杯举办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大致位于( )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
49.世界杯举办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纽约昼短夜长 B.多哈昼长夜短 C.悉尼出现极昼 D.上海白昼变长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今年的端午节是公历2022年6月3日。“吃粽子”“赛龙舟”“系五色线”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左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右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50-51小题。
50.今年端午节这天,地球在其公转轨道上位于( )
A.①段 B.②段 C.③段 D.④
51.“赛龙舟”习俗活动多出现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我国很多道路沿线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图为一行车记录仪在我国某地抓拍的照片,该处路灯可以根据当地日出日落时间自动开启和关闭。据此完成52-53小题。
52.图中汽车行驶的方向为( )
A.北 B.南 C.东 D.西
53.该路灯照明时间最长的节气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把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划分为24等份,每一份为一个节气,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读图并结合所学,完成54-55小题。
54.二十四节气的更替是由于( )
A.地球自转 B.太阳静止 C.地球公转 D.太阳运动
55.结业考试当天(6月27日),地球运行的位置在( )
A.春分→夏至 B.夏至→秋分 C.秋分→冬至 D.冬至→春分
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我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圆满完成航天飞行任务,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读图完成56-58小题。
56.航天员着陆时,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上的( )
A.①-②段 B.②-③段 C.③-④段 D.④-①段
57.航天员着陆时,小明正在美国收看直播,当地时间却是晚上,产生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由于(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两地所处季节不同 D.两地所处温度带不同
58.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这一天,在烟台有可能看到( )
A.晚上8点钟天还大亮 B.小草变绿,树木发芽
C.金色麦浪,丰收在望 D.人们在室外普遍穿着短袖衣服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于2021年10月16日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形成组合体。“天和”核心舱轨道高度为400~450公里,自西向东绕地球飞行一圈大概90分钟下图示意中国宇航员从核心舱拍摄的地球照片。据此完成59-60小题。
59.宇航员看到的地球形状与古人认为的“天圆地方”不同,其原因是观察时( )
A.高度不同 B.天气不同 C.季节不同 D.时刻不同
60.地面上的一天,在“天和”核心舱的宇航员经历的昼夜交替次数是( )
A.8次 B.12次 C.14次 D.16次
地球是浩渺宇宙中一颗不停转动的美丽星球。读地球运转示意图,回答61-63小题。
61.地球在自传的同时,也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分别是( )
A.一天、一月 B.一天、一年 C.一周、一月 D.一周、一年
62.下列因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①每天的昼夜变化 ②昼夜长短的变化③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④一年四季的冷暖差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3.当我们家乡白昼时间最长时,地球在图中的位置及太阳光线直射的纬线分别是( )
A.春分、赤道 B.夏至、北回归线
C.秋分、本初子午线 D.冬至、南回归线
2021年5月29日20时55分,搭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海南文昌(19.61°N,110.75°E)发射场点火发射。据此完成64-65小题。
64.海南文昌位于(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65.“天舟二号”发射当天,贵州省的昼夜状况是( )
A.昼夜等长 B.昼长夜短 C.昼短夜长 D.极昼现象
下图为淄博的乐乐在9月23日早6:00晨跑的示意图。据此完成66-67小题。
66.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乐乐晨跑方向是由西向东
B.该日乐乐的家乡昼长夜短
C.这一时期前后,乐乐可能会参加收割小麦的劳动
D.此时黄河山东段可能出现凌汛现象
67.此后的两个月内,日出时间 ( )
A.越来越早 B.越来越晚 C.先变早后再变晚 D.先变晚后再变早
二、解答题
68.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围绕________不停地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_年。
(2)在我国,今年端午节(6月22日)时,地球运行到图中公转轨道最接近的位置是________(选填节气)。
(3)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__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
(4)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________个带。
69.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3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所以,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2月份。据此,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南极地区图,回答问题。
(1)在地球公转示意图中,当地球位于③位置时,阳光直射纬线的纬度是______,南极圈以内出现______(极昼或极夜)现象,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不会出现这种现象的是______站,此时正值我国的______(节气)。
(2)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建站时,地球在公转示意图中的位置位于______和______之间。(均填序号)
(3)在南极上空俯瞰地球,地球呈______时针方向旋转。
70.读“经纬网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太阳直射A点时地球运行到图2中______点位置(填数字),此时我国节气是_____。B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
(2)A点位于B点的_________方向。
(3)图1中一年有一次阳光直射现象的点是_____。
71.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2023年5月10日21时22分,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发射圆满成功,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
(1)天舟六号发射之日,地球运行到甲图中__________至__________之间(填序号),此时在新疆喀什古城游玩的游客能明显感觉到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
(2)当南半球的新西兰处于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时,地球运行到__________(填序号)处;当全球昼夜等长时,太阳直射__________(纬线名称)。
(3)某旅行社组织“游峡湾、午夜看太阳”的山国游活动,出行时间最好安排在地球运行到________(填序号)附近,这段时间北极圈以北会出现__________现象。
(4)乙图表示的是地球的__________运动,这种运动是地球绕着__________旋转运动。这种运动会产生__________现象(至少填一种)。
72.某乘客乘飞机从开普敦经停孟买飞往上海,图1为“航班起飞时刻全球部分地区昼夜状况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图2为“上海某日正午树影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为北半球的___节气。
(2)孟买位于开普敦的___方向,从开普敦飞往孟买的最短航线跨越的大洋是___。
(3)开普敦、孟买和上海三个城市中,最先看到日出的是___。
(4)该乘客在上海三个月后,观察到的正午树影情况与图2中___(填序号)相一致。
73.读经纬网图(图左)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图右),回答下列问题。
(1)图左中,点①的经纬度是____,____,它位于点②的____方向。
(2)①②③④四点中,同时位于南半球和东半球的点是____。
(3)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点④所在的纬线是地球五带中北温带和____的分界线。
(4)图右中,地球由D向A运动过程中,北半球的人们会感受到白天时间长度逐渐变____,到达A位置时,阜新市应该进入的季节是____。
74.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地图知识是学习地理的基础。读图1(注:阴影表示黑夜),完成(1)~(2)题。
图1世界部分区域经纬网和昼夜状况分布图
(1)图1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
(2)图1中绝大部分位于夜半球的大洋有____。根据图中昼夜分布状况推测,悉尼此时正值____季,B点位于昼夜分界线上,随地球自转B点将迎来____(填“白昼”或“黑夜”)。
(二)地球仪是学习地球知识的重要工具。通过制作地球仪和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运动,我们可以更形象地理解地球知识。结合平时所做所学,完成(3)~(4)题。
(3)若利用铁丝和乒乓球制作简易地球仪(如图2),铁丝弯成的角①的度数约是____,乒乓球上线条②表示的是____。
(4)在一间暗室里,将一盏电灯固定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固定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然后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如图3)。该实验演示的地理现象有____。
①昼夜更替②四季变化③昼夜长短变化④地方时差异
(三)经过两年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许多与地球运动有关的生产、生活常识。请结合下列图文资料完成(5)~(7)题。
(5)图4中甲、乙两图是滨州某教室二至日正午光照示意图,其中代表冬至日的是____。
(6)太阳能热水器若想达到最佳集热效果,太阳能集热管面的倾斜度应随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进行调整。图5表示滨州四季的最佳安装效果,其中表示夏季的是____。
(7)读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直飞洛杉矶(西八区)的机票截图如右(注:机票上的时间都是“当地时间”),计算本次航班的飞行时长是____小时。
75.2021年5月22日20时50分许,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文昌位于____(填“高”“中”或“低”)纬度,西昌位于地球五带中的____带。
(2)图1中,太原位于酒泉的____方向;在火箭发射当天,四地中最晚看到日落的是____。
(3)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当天,地球运转到图2中公转轨道的____(填序号)段;这一天西昌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图1四地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____。
76.(2021·辽宁锦州·统考中考真题)读地球自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C点的经纬度____;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中纬度的地区的是____;A点位于地球五带中的____带。
(2)地球自转方向是____;A、B、C、D四点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的是____。
(3)据图可知,此时太阳直射____(填纬线名称),当日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
(4)据图可知,这一天我们家乡锦州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这一天之后,太阳直射点向____(填“南”或“北”)移动。
(5)B点位于A点的____方向。
1
参考答案
考点01 地球的自转
1.A 2.D
【解析】1.中国空间站在距离地面400—450公里的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行,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引起的,自转导致地球上经度位置不同的地区地方时不同,D正确;与纬度、气候、公转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
【点睛】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自转绕地轴运动,公转绕太阳运动,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
3.D 4.C
【解析】3.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演示的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呈现逆时针,故演示的地球转运动方向正确的是④,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在图示位置,拨动自制的地球仪可以演示地球的自转,昼夜交替为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C正确;四季更迭、五带形成、昼长变化为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排除ABD;故选C。
【点睛】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自转绕地轴运动,公转绕太阳运动,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
5.D 6.D
【解析】5.地球自西向东不停的进行自转运动,从经度看,越偏东的地点比偏西的地点越早看到日出,东边的地点时间早于西边的地点。①、②、③、④四地中,④地位置最偏东,最早看到日出。故选D。
6.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为夏至日,是北半球的夏季,金昌市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赤日炎炎,D正确。故选D。
【点睛】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
7.D 8.D 9.A
【解析】7.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纬线的特点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相互平行,纬线的长度不相等,但纬度度数相等的两条纬线的长度是相等的,赤道的周长最长,约为4万千米,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转,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可以演示地球的自转,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的特点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纬度度数相等的两条纬线的长度是相等的。
10.B 11.A
【分析】10.地图中演示的是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等。故选B。
11.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读图可知,图中P点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位于五带中的热带。故选A。
【点睛】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自转绕地轴运动,公转绕太阳运动,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五带的划分。
12.(1)极昼
(2)
(3)(23.5°N,65°W)或(23.5°S,155°W)
【分析】本题以半球俯视光照图为材料,涉及极昼极夜现象、自转方向和经纬度定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由图可知,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极圈内是白天,此时太阳直射回归线,整个极圈内都是白天,属于极昼现象。
(2)由半球俯视光照图,判断不出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故都有可能,如果是北半球,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图如下:
如果是南半球,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顺时针,图如下:
(3)因为①位于回归线上,当图为北半球时,纬度为23.5°N,当图为南半球时,纬度为23.5°S。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若图中AB组成的经线圈表示东西半球分界线,①位于西半球,当图为北半球时,地球自西向东转,①位于20°W以西,又因AB是直角的一半,即45°,故①地为经度为20+45=65°W;当图为南半球时,地球自西向东转,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按顺时针增大为东经,逆时针增大为西经。故①地为经度为160°E-45°=155°W。故①地经纬度为(23.5°N 65°W)或(23.5°S 155°W)。
考点02 地球的公转
1.B 2.B 3.B 4.C
【解析】1.模型设计有垂直贯穿球心的直径40厘米、长5米钢管,可从地面仰窥天空,观测者通过钢管看到太阳时,太阳位于天顶,此时太阳直射该地区,并且正直正午,B正确,排除ACD。故选B。
2.模型设计有垂直贯穿球心的直径40厘米、长5米钢管,可从地面仰窥天空,观测者通过钢管看到太阳时,太阳位于天顶,此时太阳直射该地区,该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为夏至日,B正确,春分和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B正确,排除ACD。故选B。
3.此日为夏至日,内江位于四川省,昼长达到一年中最长,所以日出最早、日落最晚,B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排除ACD,故选B。
4.根据所学知识,图示球面中心展示完整轮廓的大陆是南极大陆,C正确,排除ABD。故选C。
【点睛】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若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白昼就会变长,黑夜就会变短,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的地区就会减少(12月22日~3月21日)或出现极昼现象的地区就会增多(3月21日~6月22日);若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白昼就会变短,黑夜就会变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的地区就会减少(6月22日~9月23日)或出现极夜现象的地区就会增多(9月23日~12月22日)。南半球则反之。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5.B 6.A
【解析】5.当九九消寒图晕染第一瓣梅花时(12月22日前后),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地处南半球,位于低纬度地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当九九消寒图晕染最后一瓣梅花时,即是九九八十一天过后,梅花点遍,春回大地,步入春季开学季,A正确。暑假是夏季,观赏金色胡杨最佳时节是秋季, 淮备冬至日的饺子是冬至,BCD错误。故选A。
【点睛】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到160°E是东半球,20°W以西到160°E是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纬度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D 8.A 9.C
【解析】7.读表格可知,四个城市昼长都大于12小时,四城市都是昼长夜短,进而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为北半球的夏半年,A错误。夏半年,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城市①④比②③白昼更长,因此可知,①④是纬度较高的杭州和拉萨,B错误。城市①和④昼长相差不大,可知纬度比较接近,纬度比较接近的两地,越靠东的地点,日出越早。表中显示,④日出较早,可知,④是杭州,①是拉萨,C错误。城市②和③昼长相同,可知两地位于同一纬度,两地越靠东的地点,日出越早。表中显示,③日出较早,可知,③是位置靠东的广州,②是南宁,D正确。故选D。
8.根据上题分析,已知,此时四地昼长夜短,可知太阳直射北半球;一周后,小明对四城市日出和日落时刻再次进行了统计,发现各城市日出时刻更早,日落时刻更晚,说明白昼时间不断变长,进而可知,太阳直射点依然在向北移动。综上,可推测,此时段位于春分和夏至之间。四个选项中,只有小满处于这个区间,故选A。
9.此时段位于春分和夏至之间,海水水温依然较低,因此海水浴场里游泳的人不多,A错误。果园里红红的富士苹果挂满枝头的景象出现在秋季,不符合题意,B错误。春分到夏至之间,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烟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大,正午阳光照进室内的面积越来越小,C正确。此时不是冬季,无需供暖,D错误。故选C。
【点睛】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昼长大于12h);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的昼就变长;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目在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昼短夜长且在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越往南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冬至日相反。
10.A 11.B
【解析】10.由图可知,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约为40°N,100°E)最接近的点是①,故A正确;②点约为29°N,101°E,故B错误;③点位于20°N,90°E,故C错误;④点为20°N,110°E,故D错误。故选A。
11.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这一天(5月30日9时31分),为北半球春分日(3月21日前后)至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间,阳光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衡阳昼长夜短,故B正确,A错误;衡阳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日,故C错误;衡阳正午日影达到一年中最短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故D错误。故选B。
【点睛】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五带(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的划分。
12.D 13.C 14.C
【解析】12.春分日,全球昼夜等长,地方时6点日出,18点日落。读图可知,③位于④以东60°,地方时比③晚4小时。因此,春分日,当③地迎来日出时,④地的地方时为2点,为夜晚。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3.读经纬网图可知,图中②地的经纬度是40°N,40°W。南北半球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 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由此可判断,②地位于西半球、北半球。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与③地相比,①地更靠近北极点,因而①地位于③地以北;①地的经度是120°W,③地的经度是80°E,可知①位置偏西,故①地位于③地的西北方,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依据经度判读东西方向具体方法是:①两地同位于东经度,度数大的位置在东。②两地同位于西经度,度数小的位置在东。③两地分别位于东经度、西经度,有两种情况:一是若经度之和小于180°,则东经度的地点在东;二是若经度之和大于180°,则西经度的地点在东。
15.C 16.B
【解析】15.由图分析可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昼现象,C正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时,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A错误;太阳直射赤道是全球昼夜平分,B错误;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D错误;故选C。
16.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昼现象,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以北半球为例,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昼现象;顺着公转方向,当地球公转位置从夏至日到冬至日的过程中,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等分;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夜现象;顺着公转方向,当地球公转位置从冬至日到夏至日的过程中,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等分;南北半球相反。
17.A 18.D 19.A
【解析】17.依据所给地图和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故A正确,故BCD错误,故选择A。
18.依据所给地图和题干信息分析,可知出舱时间2月10日位于12月22日—3月21日之间(冬至和春分之间),即图中的丁和甲之间,故D正确,故ABC错误,故选择D。
19.依据所给题干和所学知识分析,2月10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正在向北半球移动,故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故A正确,故BCD错误,故选择A。
【点睛】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直射赤道时,南北半球昼夜等长。
20.C 21.A 22.A
【解析】20.在经纬网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可知,酒泉位于文昌的西北方向,C正确,故选C。
21.读图可知,5月30日位于春分日和夏至日之间,夏至日是6月22日前后,因此5月30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右图中的①处,A正确,故选A。
22.5月30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四大卫星发射中心都位于北半球,酒泉纬度最高,因此昼最长,A正确,故选A。
【点睛】在经纬网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太阳直射点位于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如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则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则昼短夜长。
23.D 24.B
【解析】23.地球公转位于图中①处时,南极圈以南出现极夜,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依据地地球的公转方向可推出:②为春分日3月21日前后,③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④为秋分日9月23日前后。航天员“太空会师”之日为2022年11月30日,地球公转轨迹位于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即④-①之间,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4.航天员“太空会师”期间为北半球的冬季,故可以看到黑龙江冰天雪地,B正确;贵州荷花满塘为夏季景观,排除A;湖南草长莺飞为春季景观,排除C;海南为热带季风气候,距沙漠遥远,加上海南的绿化面积广,植被的覆盖率高,水量充足,出现沙尘漫天的可能性不大,排除D。故选B。
【点睛】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自转绕地轴运动,公转绕太阳运动,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
】25.D 26.C
【解析】25.当宇航员在太空回望地球时,能看到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D正确;地球表面没有真实的经纬网、地轴和两极,排除AB;地球绕太阳公转,C错误。依据题意,故选D。
26.由题干“我已经绕比地球更大的太阳转了60圈了”可知,宇航员爸爸随地球绕太阳公转了60圈,根据地球每公转一周为一年分析,宇航员爸爸年龄是60岁了,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27.D 28.A 29.B 30.C
【解析】27.由图可知,发射当天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为西昌为32°C14°C=18°C,A错误。四个卫星基地太原与西昌无降水,B错误。太原天气状况阴转多云,C错误。由符号可知,文昌天气状况雷阵雨,D正确,故选D。
28.由材料可知,天舟六号发射年5月10日,地球运转到春分到夏至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且相北回归线移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首先到达图2中所示的b点,即北半球的夏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9.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生产、组装和测试属于高新技术,其主要有利条件是天津位于京津唐工业区,工业基础好,所在地区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科技发达;与农业、地形、人口无关,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选B。
30.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要想了解海南省文昌市的地理位置,最好查阅海南省政区图,C正确。海南省等高线地形图反应的是海拔高低,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反应的是气候分布,中国矿产资源分布图反应矿产的分布,A、B、D错误,故选C。
【点睛】不同种类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根据使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的信息。
31.B 32.A
【解析】31.金昌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当地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的朝向为南,排除ACD,故选B。
32.太阳能资源属于可再生清洁能源,无污染,①②对;受天气变化影响,北半球夏季丰富,冬季缺乏,③④错;故选A。
【点睛】
如上图所示,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小,上图中角1为当地的太阳高度角,角2 为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角1+角2=90度,当角1(当地纬度越高)越小时,为了保证二者互余,角2就需要调大,所以纬度越高,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越大。
33.D 34.C
【解析】33.酒泉发射中心具有以下得天独厚的条件:已建场数十年,拥有相当雄厚的物质基础,生活设施基本齐全,技术保障、测控通信、铁路运输、发配电等配套设施完善;发射场区为戈壁滩,航区200公里内基本为无人区,600公里内没有人口密集的城镇和重要交通干线,航区安全有保证;场区气候条件干燥少雨,雷电日少,容易满足发射条件。故ABC正确,不符合题意;酒泉位于甘肃,位于大陆内部,距海较远,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34.神舟十四号”出征当日是2022年6月5日,位于春分和夏至之间,北半球昼长夜短,C正确。故选C。
【点睛】卫星航天发射基地的区位因素:1、纬度: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2、方向:向东发射,可获得较大的初始速度,充分利;燃料;3、气象条件:阴天少,雷雨天气少,云少,云离地表;4.地势平坦开阔,地质结构稳定;5、国防条件:建于山区、沙漠地区。
35.C 36.C
【解析】35.“神十六”成功发射当日为2023年5月30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还未直射北回归线,排除A;地球公转轨迹位于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即丁和甲处,排除B;地处北半球的张家界昼长夜短,C正确;酒泉晴转多云,排除D;故选C。
36.我国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地处甘肃的酒泉经纬度位置为40°N、100°E,排除A;地处30°到60°之间的中纬度地区,排除B;位于北温带,四季分明,C正确;赤道是最长的纬线,酒泉位于40°N,长度比赤道短,排除D;故选C。
【点睛】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自转绕地轴运动,公转绕太阳运动,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
37.D 38.D 39.C
【解析】37.抚远迎来第一缕阳光的时间是6:52,北京迎来第一缕阳光的时间是7:36,台州迎来第一缕阳光的时间是6:45,海马滩迎来第一缕阳光的时间是6:27,故最早迎来该年第一缕阳光的是海马滩,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8.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故与1月1日最接近的节气是冬至,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9.1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地处北半球的北京昼短夜长,北京地处北温带,无极昼极夜现象,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自转绕地轴运动,公转绕太阳运动,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
40.C 41.D
【解析】40.根据所学知识东经度向东增加,西经度向西增加,东半球经度为20°W-0°-160°E,西半球经度为160°E-180°-20°W,读图A点坐标为(23.5°S,60°W),位于西半球,低纬度,南半球,A错误;B点位于C点的东北方向,B错误;赤道上全年昼夜等分,C点昼夜等分,C正确;C点经度为30°W,B点经度为0°,D点经度为30°E,B、D位于东半球,D错误,该题选C。
41.读图A点坐标为(23.5°S,60°W),关于地心对称点和A点在一个经线圈上,纬度数相等,所在半球相反,所以关于A点对称点为(23.5°N,120°E),D正确,ABC错误,该题选D。
【点睛】东经度向东增加,西经度向西增加,北半球向北纬度增加,南半球向南纬度增加,东半球经度为20°W-0°-160°E,西半球经度为160°E-180°-20°W,高中低纬度的分界线为60°,30°纬线。
42.A 43.D 44.C
【解析】42.读图可知,①是春分(3月21日前后),②是夏至(6月22日前后),③是秋分(9月23日前后),④是冬至(12月22日前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在酒泉成功发射,此时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中的春分(3月21日前后)和夏至(6月22日前后)之间,即①②之间,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3.根据材料可知,“落户”太空的八大类种子实验材料有晋谷21、小麦晋麦47号、高粱晋糯3号等,“晋”是山西省简称,由此判断,“落户”太空的八大类种子实验材料来自山西省,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4.我国能够开展太空育种实验是因为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先进的科学技术,C正确;与交通、气候、矿产资源无关,ABD错误。故选C。
【点睛】我国依靠科学技术,使农业增长方式正从广种薄收转向优质高产,优良品种不断涌现;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农田水利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抗灾能力明显增强。
45.A 46.B 47.C
【解析】45.①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②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③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④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时为2022年6月5日,此时地球处于公转轨道的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即①②之间,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6.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为北半球的夏季,地处北半球的贵阳绿意盎然,B正确,排除C;夏季降水丰富,受沙尘影响小,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无大雪纷飞,排除AD;故选B。
47.由题干“2022年6月5日,我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将在中国空间站工作半年”可知,其在空间站度过的时间是2022年6月5日至2022年12月5日,度过的我国传统节日是中秋节,C正确;除夕、元宵节还未到来,排除AB;儿童节为6.1日,在成功发射之前已度过,且不是我国传统节日,排除D;故选C。
【点睛】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自转绕地轴运动,公转绕太阳运动,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
48.C 49.A
【解析】48.甲为春分,3月21日左右;乙为夏至,6月22日左右;丙为秋分,9月23日左右;丁为冬至,12月22日左右;第22届世界杯足球赛将于2022年11月21日至12月18日应该在图中的丙丁之间。故选C。
49.2022年11月21日至12月18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并向南移动,北半球昼短夜长,并且白昼变短,纽约昼短夜长,A正确;多哈昼短夜长,B错误;悉尼不会出现极昼,因为悉尼没有在极圈内,C错误;上海白昼变短,D错误。故选A。
【点睛】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
50.A 51.D
【解析】50.由图可知,①位于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间,②位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之间,③位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和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之间,④位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和次年春分日(3月21日前后)之间。2022年端午节为6月3日,地球在其公转轨道上位于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间,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1.“赛龙舟”习俗活动多出现在我国南方地区,甲为我国西北地区,乙为我国北方地区,丙为我国青藏地区,丁为我国南方地区,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2.A 53.D
【解析】52.结合所学知识,我国主要位于北温带,故图示照片所在地位于北温带,为了获取更多的太阳辐射,太阳能电板应朝向正南方,图中汽车行驶的方向与太阳能电板的朝向相反,所以图中汽车行驶的方向为正北方。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3.结合所学知识,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为北半球一年当中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所以图中位于北半球的路灯照明最长的节气为冬至日。A、B、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每年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此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全球昼夜等长;每年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是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每年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此时是北半球的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每年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是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
54.C 55.B
【解析】54.地球公转运动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的移动,各地出现了昼夜长短以及四季更替等现象,劳动人民以此划分了二十四节气。可见,一年中二十四节气更替是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形成的,其方向是自西向东的,C正确;故选C。
54.读图可知,6月27日地球运行在北半球的夏至日与秋分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B正确,排除ACD;故选B。
【点睛】地球公转引起的地理现象有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地球自转引起的地理现象有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间差异、昼夜交替。
56.A 57.A 58.B
【解析】56.根据地球公转的规律可知,当地球公转到①时,是每年的春分,是3月21日前后;当地球公转到②时,是夏至,是每年的6月22日前后,当地球公转到③时,是秋分,是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当地球公转到④时,是东至,是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航天员着陆时间为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上的①-②段,A正确,故选A。
57.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为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使得东边的时刻总会早于西边,使得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不同,因此小明正在美国收看直播,当地时间是晚上,A正确,排除B;与两地季节、温度无关,排除CD;故选A。
58.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往北回归线移动,未到北回归线,昼渐长,业渐短,但晚上八点已经天黑,排除A;此时为春季小草变绿,树木发芽,B正确;金色麦浪,丰收在望为秋季景象,排除C;人们在室外普遍穿着短袖衣服为夏季景象,排除D;故选B。
【点睛】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
59.A 60.D
【解析】59.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圆地方是古人在地球表面所认为的地球的形状。而神舟13号载人飞船距离地球高度为400-450公里,因此,与古人认为的天圆地方不同的原因是观察高度不同。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60.根据材料可知,“天和”核心舱自西向东绕地球飞行一圈大概90分钟。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即1440分钟,因此其经历的昼夜交替次数为16次。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点睛】地球的自转周期为约为24小时,公转周期约为一年,即365天。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实例:拍摄的地球卫星照片、登高望远、远去的船帆、月食等。
61.B 62.C 63.B
【解析】61.地球绕着一根旋转轴(即地轴)转动,称为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地球绕太阳的转动叫做地球的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故ACD错误,故选B。
62.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不同地区的时间差异、每天的昼夜变化都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故②④正确,故选C。
63.北半球的夏至日即6月22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位于北温带的重庆云阳县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最短,故B正确。故选B。
【点睛】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
64.A 65.B
【解析】64.66.5°N至90°N的范围属于北寒带,23.5°N至66.5°N的范围属于北温带,23.5°N至23.5°S的范围属于热带,23.5°S至66.5°S的范围属于南温带,66.5°S至90°S的范围属于南寒带。文昌的经纬度是(19.61°N,110.75°E),位于热带,A正确;故选A。
65.“天舟二号”发射当时间是2021年5月29日20时55分,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贵州省的昼夜状况是昼长夜短,B正确,C错误;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等长,A错误;只有北极圈以北地区和南极圈以南地区才会有极昼极夜现象,D错误;故选B。
【点睛】66.5°N至90°N的范围属于北寒带,23.5°N至66.5°N的范围属于北温带,23.5°N至23.5°S的范围属于热带,23.5°S至66.5°S的范围属于南温带,66.5°S至90°S的范围属于南寒带。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等长;只有北极圈以北地区和南极圈以南地区才会有极昼极夜现象。
66.A 67.B
【分析】66.根据材料分析,9月23日为北半球的秋分日,全球各地太阳均正东升起,正西落下,且地方时6:00日出,18:00日落。乐乐6:00(淄博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差较小)晨跑,正值日出或日出后不久,根据太阳的方向与影子的方向相反,判断此时乐乐是迎着太阳向东跑,A正确;该日淄博昼夜等长,B错误;山东淄博位于华北地区,小麦收割是夏季,此时是秋季,C错误;山东9月份为秋季,河流没有结冰,不会出现凌汛现象,D错误。故选A。
67.根据材料分析,9月23日为北半球的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此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此后的两个月内,北半球白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日出会越来越晚,日落越来越早。故选B。
68.(1)太阳一(1)(2)夏至(夏至日)(3)相反(4)五(5)
【分析】本大题以地球公转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球的公转周期,五带的划分,二分二至日的时间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调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
【详解】(1)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2)春分:3月21日左右;夏至:6月22日左右;秋分:9月23日左右;冬至:12月22日左右。今年端午节(6月22日)时,地球运行到图中公转轨道最接近的位置是夏至日。
(3)由于黄赤夹角的存在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4)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之间,北温带的纬度范围为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为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为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为66.5°S-90°S;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
69.(1) 23.5°S(南纬23.5°)极昼长城冬至
(2)③④(3)顺
【分析】本题以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南极地区图为材料,设置三个小题,涉及昼夜长短的变化,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断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读图可知,当地球位于③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即23.5°S,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只有长城站位于极圈外,无极昼极夜现象。
(2)读图可知,④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①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②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③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建站时在2月份,地球公转位于冬至日与春分日之间,即③④之间。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按顺时针方向转动。
70.(1)④夏至昼短夜长(2)东北(3)A
【分析】本题以经纬网图、地球公转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地球公转轨道图的判读、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经纬网判定方向、太阳直射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详解】(1)读图可知,图2中,①是秋分日,②是冬至日,③是春分日,④是夏至日。图中A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当太阳直射A点时,为北半球夏至日,地球运行到④点位置;此时,B地位于南半球,昼短夜长。
(2)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A点位于B点的东北方向。
(3)回归线一年只有一次直射,图1中A点位于北回归线上。B位于热带,有两次阳光直射现象。
71.(1)②③昼长夜短(昼大于夜或昼>夜)
(2)①赤道/0°纬线
(3)③极昼
(4)自转地轴昼夜更替;时差;太阳东升西落(任意答出一点即可)
【分析】本大题以地球公转轨道图、自转光照图为材料,涉及地球公转轨道的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光照图的判读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③处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的现象,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根据公转逆时针方向,④是秋分日、①是冬至日,②是春分日。天舟六号发射之日是2023年5月10日,地球运行到甲图中②春分日至③夏至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在新疆喀什古城游玩的游客能明显感觉到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
(2)当南半球的新西兰处于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地球运行到①处;当全球昼夜等长时,太阳直射赤道,是每年的春秋分日。
(3)某旅行社组织“游峡湾、午夜看太阳”的出国游活动,这个国家应该是挪威,挪威峡湾很出名,而且北极圈穿越挪威北部,有极昼现象。该旅行团出行时间最好安排在地球运行到③夏至日附近,这段时间北极圈以北会出现极昼现象。
(4)乙图表示的是地球的自转运动,这种运动是地球绕着地轴在旋转运动。这种运动会产生昼夜交替、时差和太阳东升西落等现象。
72.(1)冬至日(2)东北印度洋(3)上海(4)②
【分析】本题以“航班起飞时刻全球部分地区昼夜状况示意图”和“上海某日正午树影情况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北半球节气的判断,方向,大洋,太阳运动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此时的北半球白昼小于黑夜,越往北夜越长,北半球有极夜现象,因此,图1所示为北半球的冬至日。
(2)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判断,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孟买位于开普敦的东北方,从开普敦飞往孟买的最短航线跨越的大洋是印度洋。
(3)读图可知,开普敦、孟买和上海三个城市中,上海位于最东边,依据“太阳东升、西落”判断,最先看到日出的是上海。
(4)由1可知,此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正午影子最长,而三个月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至赤道,影子由最长逐渐缩短,为图中②;①为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时的物体影子长度。
73.(1) 20°S 40°W 西南(2)③(3)自西向东热带
(4)短冬季
【分析】本大题以经纬网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经纬度和经纬网定位、地球公转、昼夜长短和季节变化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和对课本知识的掌握。
【详解】(1)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因此点①的经纬度是20°S,40°W。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故①位于②的西南方向。
(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西经20°向东到东经160°是东半球,西经20°向西到东经160°是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0°纬线),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因此位于南半球的点是①③;位于东半球的点是②③;因此同时位于南半球和东半球的点是③。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公转周期为一年,大约为365天,方向是自西向东。④位于北回归线,故其位于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
(4)据图可,D为秋分日,A为冬至日,C为夏至日,B为春分日。故地球由D向A运动过程中,北半球的白昼逐渐变短;到达A位置时,阜新市应该进入的季节是冬季。
74.(1)(0°,180°)或(180°,0°)(2)大西洋和北冰洋夏白昼
(3) 66.5° 赤道(或0°纬线)(4)①④(5)甲(6)②(7)12
【分析】本大题以世界晨昏线图为材料,涉及经纬度的判读、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详解】(1)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经度逐渐递减的是西经,逐渐递增的是东经。赤道以北是北纬,赤道以南是南纬,读图1,A点的地理坐标是(0°,180°)。
(2)图1中绝大部分位于夜半球的大洋有大西洋和北冰洋。根据图中昼夜分布状况,南极出现极昼的现象,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推测悉尼此时正值夏季,B点位于昼夜分界线上的晨线上,随地球自转,B点将迎来白昼。
(3)若利用铁丝和乒乓球制作简易地球仪(如图2),铁丝弯成的角①是地轴跟地平面的夹角,度数约是66.5°,乒乓球上线条②表示的是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4)在一间暗室里,将一盏电灯固定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固定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然后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该实验演示的地理现象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和地方时差异,①④正确。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②③错误,故选①④。
(5)图4中,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大,射进教室的阳光面积小;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射进教室的阳光面积较大,所以代表冬至日的是甲。
(6)太阳能热水器若想达到最佳集热效果,太阳能集热管面的倾斜度应随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进行调整。夏季太阳高度大,跟地面的夹角小,冬季太阳高度小,跟地面的夹角大,所以代表夏季的是集热管面跟地面夹角最小的②。
(7)上海是东八区,洛杉矶是西八区,时间比上海慢16小时。当上海当地时间是21:00时,洛杉矶是5:00,到达当地是17:00,所以飞机飞行了12小时。
75.(1)低北温(2)东南酒泉(3)①昼长夜短文昌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四大卫星基地的位置、方向、地球公转图的判读、昼夜长短的变化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
【详解】(1)图1中,文昌位于20°N以南,位于低纬度地区,西昌位于北回归线(23.5°N)以北,地球北温带。
(2)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判断,图1中,太原位于酒泉的东南方向;地球自西向东不停的进行自转运动,西边的地点最晚进入黑夜。在火箭发射当天(2021年5月22日20时50分),酒泉位置最偏西,是四地中最晚看到日落的。
(3)读图分析可知,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当天,是5月22日,地球运行在春分(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等长)和夏至(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之间,地球运转到图2中公转轨道的①段;这一天西昌昼长夜短。图1四地中,文昌位于热带地区,有太阳直射现象。
76.(1) 100°E,0° D 南温(2)自西向东 C
(3)南回归线冬至(4)昼短夜长北(5)东北
【分析】本题以“地球自转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利用经纬网定位、定向、自转、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指示东西方向的是纬线,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指示南北方向的是经线,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由此可知,C点的经纬度(0°,100°E)。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所以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D点;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所以A、B、C、D四点中位于中纬度的是B点和D点,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中纬度的地区的是D。23.5°N—23.5°S为热带,23.5°N—66.5°N为北温带,66.5°N—90°N为北寒带,23.5°S—66.5°S为南温带,66.5°S—90°S为南寒带,根据五带的划分标准,A点位于地球五带中的南温带。
(2)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A、B、C、D四点中,只有C点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所以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的是C。
(3)据图可知,此时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据此可推知当日北半球的节气为冬至。
(4)锦州市位于北半球,由图可知,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锦州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南回归线是太阳能够直射的最南位置,这一天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5)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网辨别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据图可知,B点位于A点的东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