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女娲补天》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5《女娲补天》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12 17:2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女娲补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神话故事是我们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一朵美丽的浪花。《女娲补天》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感悟神话故事的神奇,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又要让学生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我在教学时努力做到语言学习与人文感悟的整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阅读神话和传说的兴趣,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教学中积累语言,发展语言,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语,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和奉献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课文,了解课学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女娲坚强勇敢、不怕牺牲、奉献自己的精神。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师: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
(生:爱听!)
你们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说说看。
《西游记》、《封神榜》、《宝莲灯》、《精卫填海》、《嫦娥奔月》...
师:今天,我们再来读一个神话故事。(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看到这个字一一"女娲"的"娲",你们联想到哪些与它字形相近的字呢 (如:锅、蜗......)
(反馈,教师把学生说出的形近字有选择地写到黑板上,提醒学生注意区别字形和读音,并组词读一读。)
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1.女娲是什么人 2.女娲为什么要补天 3.女娲是怎么补天的 ......)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文中来找答案吧!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   
(1).师:下面我们来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语。
(师:课前,布置大家预习课文的生字词,大家预习了吗 生:预习了!)
现在,老师检查同学们预习生字词的情况。出示生字词语课件,师指名拼读。师及时评价学生识字认读的水平。
(例如:你读得很准确!你吐字清楚,读音正确!......)   
(2).师相机指导:
①读准”窟、隆、冶”的读音。    
②指导书写生字,注意以下字形:       
娲:右下部是”内”。
隆:右边中间的一横别漏写。       
窟窿:两个字都是穴宝盖。       
冶炼:冶字是”两点水”不是”三点水”炼:是火字旁,右边不是东。 
(3).教师重点范写:“窿”字,引导学生注意“宝盖头”与“穴字头”的区别。学生练习书写“窿”,并同桌交流,互相评价。
三、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师:上面同学们对生字词认识得比较好,下面我们再来进行课文的学习。请听课文朗读录音,边读边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生讨论后汇报,师小结:课文讲的是传说中女娲看到天塌了一大块,便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好的事。 
四、学生自由读书,整体感知。
1.提出阅读要求。可用课件提出以下要求:
(1)在课文中找到写女娲补天原因的句子,请用横线画出来。
(2)课题叫"女娲补天",那么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补天"过程的 请用"【】"标明起止。)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轻声读,动笔划、写相关语句。所给时间要比较充分。教师巡视,注意指导后进生。在适当时机组织交流和讨论。)
2.学生就以上两个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探究的情况。  五.品读课文,感悟女娲品质.
(一)现在,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回到神话女娲补天的年代中。请同学们划出女娲为什么补天的句子。谁来读一读自己划的句子。
出示:“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
1、看到这一幕,你一定会发出这样的惊叹——(引读:天哪,太可怕了!)请你带着你的体会来读一读
2、对比朗读,比较情感的表达有什么不同:
投影出示: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深沟。
师小结:简单的两个词,却让我们感受到当时情景的可怕,读起来的感觉也不一样。看来文章写得好不好,有时就是一字之差。
3、读着这句话,你会想到哪个词?(天崩地裂)你真聪明,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你看,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把这段话读成了一个词.
4、是啊,这黑黑的大窟窿,看着让人毛骨悚然,再加上这道道犹如猛兽大嘴巴似的深沟,似乎要将人类统统吞掉,齐读,用你们的朗读告诉大家这是一幅多么可怕的画面
5、我们再来看看这场灾难中的人类,抽一生朗读 :出示“山冈上,燃烧着熊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自己读读。
师:请找出这句话中的动词。
(生回答。)
师:这句话中的动词有三个:燃烧、围困、挣扎。 看这三个动词“燃烧、围困和挣扎”,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似乎又听到了什么
师:多少人无家可归,多少人正受着痛苦的煎熬,这是人类在面临死亡时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多可怕啊!
6.想象说话。
师:此时此刻,如果你是女娲,你会怎样想
学生个别回答,全班交流.
(二) 过渡语:
师:女娲也是这样想的。那么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三四自然段,看看女娲是怎样补天的?请大家看微课视频,看完以后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1)师播放微课视频。(大约 3分 20秒)
(2)学生汇报,自己知道了些什么?
师指名学生回答,相机补充完善.
(三)此时此刻,你想对女娲说些什么呢
(学生说,教师积极给予肯定与表扬。)
(四)女娲历经千难万险,她终于把天补好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补好后的天空景象吧!教师出示课件(3张美丽天空的图片),生齐读最后一段。
六、评测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tā xiàn rán shāo wéi kùn zhēnɡ zhá xī miè
(   ) (   ) (   ) (   ) (  )
二、给下面的偏旁部首加上一部分,组成新字,再组词。
? ——(   )—— (   )
火 ——(   ) —— (   )
三、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冶炼(zhì yě)  山冈(ɡǎnɡ ɡānɡ) 挣扎(zhá zá)
露出(1ù 1òu) 女娲(wō wā) 窟窿(lonɡ lónɡ)
(学习小组长上台领取“评测练习”讲义,课后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教师强调,将在第二课时进行反馈交流。) 
七、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女娲补天的故事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传颂着,她那坚强勇敢、不怕牺牲、不怕危险的精神已经深深地融进了每个炎黄子孙的血液里,今天在课堂上她又深深地印在了每个同学的心里。课文学完了,课后大家可以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让他们也去感受女娲的神奇、女娲的奉献!
八、布置作业。
1. 回家后,把《女娲补天》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 课外请同学们继续去搜集更多的神话故事,老师推荐大家读一篇《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
板书设计:     
15.女娲补天
锅、蜗、涡     宀 穴 窿
勇敢善良
甘于奉献  
1.女娲是谁?     
女娲  2.女娲为什么补天?              
3.女娲怎么补天?
《女娲补天》课后反思
课后,我考虑颇多,现在谨借拙笔,谈谈我教后的一些思考。《女娲补天》是四年级第四单元的一篇神话故事,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祸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我为这篇课文设置了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生字词语,整体理解课文,了解感悟女娲补天故事的神奇。  
这节课,我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同学了解女娲补天的故事内容,理解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激发他们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教学难点是引导同学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想象,再现神奇、美好的画面。因此,备课时,我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精神,引导同学与文本对话,激发同学主动探究,让同学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人物形象,培养丰富的想象力,珍视同学独特的阅读感受,激发阅读兴趣。
一、胜利之处,体验欣喜  
1、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通过品读、想象、描述、微课教学,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拓宽同学思维,引导探究性学习,整堂课通过同学质疑,再引导解疑,从而实现同学与文本的对话,激发同学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2、运用画面激活法:引导同学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象,再现神奇、美好的画面。如“天塌地陷”的现象在同学的生活中比较少见,同学虽能根据自身的想象用语言来表达自身的理解,但仍然比较空洞。此时我出示的一组图片,有助于同学能够在视觉上进行理解,从而协助同学理解课文中出示的句子,以及体会课文人物的情感。再如“金光四射”“五彩云霞”虽然同学在平时生活中见过,但是感受不深,这时,我搜集并出示“金光四射”“五彩云霞”的图片,同学被美丽的图片迷住了,在一阵阵“好极了!”“太漂亮了!”的啧啧赞扬声中,同学很直观地理解了“金光四射”“五彩云霞”这两个词,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为女娲的神力而惊叹。  
3、角色演绎法:《女娲补天》是一篇同学非常喜爱阅读的神话故事,整个教学同学的心都被女娲的善良、勇敢、吃苦耐劳等光辉形象深深地牵动着,我引导同学去想象,去体验,引导同学入境入情地读。在这堂课中,我创设情境“如果你是女娲,你会怎样想?“,再如创设情境”此时此刻,你想对女娲说些什么呢?“。我尝试着让同学通过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来感悟人物的情感和品质,使同学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课文,理解文本。
二、遗憾之处,改进措施
1、在上课时,对于同学的回答,我的评价语不够多,而在引导过渡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够灵活的现象。  
2、限于教学时间与教学的预设设计,我不敢再放开一些,压制了同学的一些质疑,没能留更多的时间让同学考虑。在今后预设生成时,我要多准备些同学独立考虑、自读自悟、质疑解疑的时间,多根据同学的需求和实际设定教学环节,这样同学乐学,教师轻松。
最后,我想说“语文很重要,它不只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生活的工具,而且还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厚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语文学习对形成一个人的品格,一个人的底蕴,培养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今后终身教育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所以我们应该为自身是一名语文教师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