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 立体图形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6.12 立体图形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2-12 16:5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12 立体图形的认识
课 题 立体图形的认识 课 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知道它们的特点。 2.使学生会辨认从不同方向看物体的形状。 3.经历对立体图形的认识,体验直观观察、实践操作等学习方法。 4.加强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 难点 理解三视图及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圆锥的特点。
教学准备 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 案 学 案 达标检测
一、导入 新课,揭 示 课 题 (3 分钟) 课件演示立体图形的形成过程。 长、宽、高 由此揭示课题。 学生观察课件,巩固立 体图形的形成过程,明确本 节课学习任务。 1.用一根60cm长的铁 丝做成一个正方体框 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 为(5 )cm。
二、师生 互动,整 理 复 习 (22 分 钟 ) 1.提问:上面的图形能分类吗 可 以怎样分 依据的标准是什么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 导。 学生汇报后教师小结:上面 的图形根据组成的面是平面还是 曲面可以分成两大类,长方体和 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平面,圆柱 和圆锥都有一个曲面。 2.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1)教师引导学生从图形的面、 棱、顶点等方面来描述其特 点,教师巡视课堂,了解情况。 教师提醒学生:长方体和正方 体的面的特征可从面的个数、 面的形状、面的大小关系方面 来考虑。 (2)组织学生交流:长方体和正方 体有什么共同特征 有什么 不同之处 学生汇报后引导学生小结:正 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3.复习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1)圆柱和圆锥各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从侧面、底面、高三 方面考虑。学生小组交流后 指名口答。 (2)特别强调圆柱和圆锥高的特 点和测量方法。 4.复习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1)出示立体图形 ①提问:分别从正面、上面、左 面看到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②指名回答,教师画图配合说 明 。 (2)出示立体图形 利用方格纸分别画出从正面, 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 1.学生观察上面的立体图 形,小组交流教师提出的 问题,指名汇报。 2.(1)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 交流,完成下表 长方体正方体面棱顶点
(2)学生小组交流长方体 和正方体特征的异同点 集体汇报,明确长方体和 正方体的关系。 3.(1)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 交流,完成下表: 圆柱圆锥底面侧面 高
(2)学生结合图形进一步 明确圆柱和圆锥高的特 点和测量方法。 4.(1)学生观察立体图形,思 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2)学生观察立体图形, 在方格纸上分别画出 从正面、左面和上面 看到的形状。 2.把一块长10 cm,宽 6 cm的硬纸片以较长 的边为轴旋转一周,得 到的图形是(圆柱) 这个图形的底面周长 是(37.68 )cm。 3.如图,如果D在底 部,F在前面,那么 (C)在左边。 4.用一块长方形铁皮 制成一个底面直径是6 dm,长2 m的排水管, 这块铁皮长(18.84 ) dm,宽(2 )m。 5.画出从正面、上面、 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
正面 上面 左面 6.一个立体图形从上 面看是 ,从左面 看是 ,要搭成这样 的立体图形,至少需要 (6 )个小正方体,最多 需要(2 )个小正方体。
三、巩固 深化(10 分钟) 1.完成教材第88页“做一做”第2 题。 2.完成教材第90页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 体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 总结,布 置 作 业 (5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完成《智慧树》第57页练习题。 1.集体交流学习心得。 2.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五、教学 板书 立体图形的认识 圆 柱 、 ,长方体 立体图形)—→正方体 圆锥 三视图:正面、上面、左面
六、教学 反思 本节课复习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线和面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 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常见几何体的认识,为今后学习立体图形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整理立体图形的知识,自己去把知识纵向成线、横向成片,在“做”中形成 良好的认知结构。这样更有利于引导学生探究形体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有助于 学生建立空间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