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4 图形的运动
课 题 图形的运动 课 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复习平面图形的变换方法,从整体上进一步把握图形变换的意义和方法。 2.会用平移、旋转的方法改变图形的位置,能按比例放大、缩小图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会判断一些特殊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4.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平移和旋转、放大与缩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 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图形变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深刻认识图形变换的原理
教学准备 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 案 学 案 达标检测
一、创设 情境,引 入 新 知 ( 分钟) 教师出示下列图案。(图案是通 过平移、旋转、轴对称、放大与缩小得 到的) 提问:这些美丽的图案用到了什 么数学知识 由此导入复习。 学生观察图案,思考教 师提出的问题并小组交流, 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 1.下列现象中各属于 什么变换现象 (1)山倒映在湖中; (2)滑雪运动员在平坦 的雪地上滑雪;
二、师生 互动,整 理 复 习 (1 分 钟 ) 1.轴对称图形 (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什么是 对称轴 学生汇报后教师课件展示其含 义: 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 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 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我们学过的图形中,哪些是轴 对称图形 各有几条对称轴 学生小组交流后指名口答。教师可 适当课件展示相关图例引导学生理 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含义。 2.平移与旋转 (1)下面的图形哪些是平移,哪些 是旋转 (2)判断平移或旋转后图形的位 置,关键有几点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使学生明确: 平移时要看清平移的方向和距 离;旋转时要看清旋转的方向和 角度。 (3)你能举出生活中有关平移和 旋转的例子吗 教师可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适当 补充,并以课件形式展现。 3.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1)图形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 指名学生口答。 (2)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 形相比,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交流后集体汇报。 4.总结提升 组织学生讨论:哪些运动不改变 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哪些运动只 改变图形的大小,而不改变形状 集体交流汇报得出:平移、轴对 称、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 小;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只改变图 形的大小,而不改变形状。 1.(1)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 描述轴对称图形和对 称轴的含义,集体 汇报。 (2)学生小组交流教师提 出的问题。 (3)画对称轴。 你能画出图形的对称 轴吗 可以怎样画 (4)画对称图形。 ①出示图形, ②学生画出左图的 对称图。 ③展示学生的作品 师生共同评价。 2.平移与旋转。 (1)学生观察图形,判断 哪些是平移,哪些是 旋转。 (2)学生交流汇报如何判 断平移或旋转后图形 的位置。 (3)学生例举生活中有关 平移和旋转的例子, 自由发言。 3.(1)学生明确:图形按2:1 放大也就是图形的各 边长放大为原来的2 倍。 (2)学生小组交流明确: 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 与原图形相比,形状 不变,大小变了。 4.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提出 的问题。 (3)将一张照片的底片 印制成各种不用尺寸 的 照 片 ; (4)将挂钟中的时针从 五点钟的位置拨到七 点钟的位置。 答:(1)轴对称;(2)平 移;(3)放大与缩小; (4)旋转 2.反复权衡,慎重选择。 (1)下列图案中,是轴 对称图形的是(①)
●
(2)通过(②),可以将 图A变换成图B。 A B ①平移 ②旋转 (3)将一个周长为12cm的正方形变换成面积为36 cm 的正方形。 实际是按(②)的比放大的。 ①1:3 ②2:1 ③3:1 ④4:1
三、巩固 深化(15 分钟) 1.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93页第1、2、5、6题。 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 体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 总结,布 置 作 业 (5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完成《智慧树》第59页练习题。 1.集体交流学习心得。 2.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五、教学 板书 (平移 ) 图形的 轴对称 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运动 旋转 放大与缩小→只改变大小,不改变形状
六、教学 反思 图形的运动知识在六年级的教材上再次出现,是对这部分内容的系统整理与复习。其 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运动变化的角度探索和认识图形与几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 学中,通过操作实践,并对几种运动方式进行对比,找出各自的特点,从而为弄清图形运动的 几种方式的特征作出了有益的探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