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5 图形与位置
课 题 图形与位置 课 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运用确定物体相对位置的方式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 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 案 学 案 达标检测
一、创设 情境,引 入 新 知 (3分钟) 师:甲看乙在北偏东30°方向,那 么乙看到甲在什么方向呢 由此导入复习内容。 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 题,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
1.提问: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确 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指名学生口答。 1.学生回顾学过的确定物 体位置的方法:数对、方 向和距离。 ( 1 ) 银 行 用 数 对 ( 2 , 3 ) 表 示 , 邮 局 用 数 对 ( 6 , 5 ) 表 示 , 在 图 上 标 出 它 的位置。
二、师生 互动,整 理 复 习 (22 分 钟) 2.复习物体位置的表示方法。 (1)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小明家 所在街区的平面图,图中比例尺1 :20000表示什么意思 指名学生口答。 (2)思考:如果以学校为中心,用 什么方法确定其他地方的位置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教 师巡视、指导。 (3)展示学生交流的成果,集体汇报。 ①用数对表示。 以学校为中心,学校的位置用(0,0) 表示,其他地方用数对怎样表示 如果学校的位置用(1,1)表示,其 他地方用数对表示的结果和前面 的一样吗 师生交流小结,丰富用数对表示 位置的认识。 ②用方向和距离表示 学生分层次汇报: A.方向如何确定 B.距离如何确定 教师结合学生汇报,引导学生明 确: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 时,首先要确定观测点,量出相应的 角度;其次要量出图上距离,根据比 例尺求出实际距离。 3.复习描述行走路线。 (1)提问:如果从学校到邮局,再 到超市,最后到小明家,应该怎样 走呢 组织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 名口答。 (2)小结提升:描述行走路线时, 观测点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2.(1)学生观察图形,理解 比例尺的含义。 (2)学生在教材上表示其 它地方的位置,独立 完成后小组交流。 (3)学生观察交流的成 果,明确表示方法。 3.(1)同桌互相说一说从学 校到邮局,再到超市 最后到小明家的行走 路线。 (2)结合操作明确:描述 行走路线时,观测点 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 2 ) 笑 笑 设 计 了 一 条 行 走线路,表示如下:(2, 1)→ (5,3)→ (8,4)→ ( 3 , 6 ) 说 一 说 , 他 先 后 去 了 哪 些 地 方 答 : 他 先 后 去 了 大 门 → 花 园 → 超 市 → 诊 所 。 2 . 填 一 填 , 画 一 画 。
( 1 ) 图 书 馆 在 学 校 ( 西 ) 偏 北 ( 5 0 ° ) 的 方 向 上 , 距离学校(300 )米。 ( 2 ) 书 店 在 学 校 ( 东 ) 偏 北 ( 2 0 ° ) 的 方 向 上 , 距 离 学 校 ( 4 0 0 ) 米 。 ( 3 ) 公 园 在 学 校 南 偏 西 30°方向,距离学校200 米 。 请 在 图 中 标 出 来 。 3 . 你 能 描 述 同 学 们 从 学 校 到 少 年 宫 的 行 走 路线吗 答 : 同 学 们 从 学 校 出 发 向 东 行 3 0 0 m 到 书 店, 再 向 东 偏 北 3 0 ° 方 向 行 3 2 0 m 到 公 园 , 然 后 向 南 偏 东 4 0 ° 方 向 行 4 5 0 m 到 少 年 宫 。
案化 分钟) 完成教材第95页第1、2、3题。 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 体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 总结,布 置 作 业 (5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完成《智慧树》第60页练习题。 1.集体交流学习心得。 2.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五、教学 板书 图形与位置 确定物体的位置 数对(列,行) 方向和距离:先确定方向,再确定距离
六、教学 反思 本节课联系实际问题导入复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所不在,体验到知识 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整理怎样确定位置的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体现学生 的主体地位;运用多种方法确定位置,使学生懂得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灵 活运用知识进行实践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