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项目名称 具体内容 建议与修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关于神话的一般知识。掌握本文文言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复述、背诵和比较阅读,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阅读古代神话的兴趣,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够准确地翻译课文,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懂得精卫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意志和愿望。
教学准备 PPT、学习单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指生朗读课文。 2.课文到底写了什么故事呢?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精卫填海》。 【设计意图】加强文言文朗读训练,夯实所学,为进一步学习、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二、再读古文,解析文义 1.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借助注释、借助图片、联系上下文、扩字成词、借助生活经验。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中通过先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研读第一句。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现在,老师来读第一句。同学们注意我读法。你有什么发现?谁能结合注释说说这个句子的意思? 在这句话中出现了几个人物?他们是谁,我们来看一看。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精卫,神话中鸟的名字。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传说中是炎帝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 短短的一句话,交代了人物,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 【设计意图】学生运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借助注释和图片尝试解决文言文句子翻译问题。 3.研读第二句第一部分。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请学生读句子,掌握节奏与停顿。并根据注释了解子义,解释句意。讲解文言文语序与现代汉语的区别。感受女娃在东海溺水而亡的心情,体会化为精卫鸟的原因。 【设计意图】运用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扩充对文言文的语序的认知。 4.研读第二句第二部分。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不甘心的女娃化为精卫鸟之后,她做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接着学习。请学生读句子,掌握节奏与停顿。并根据注释了解子义,解释句意。分析精卫是怎样填海的,一个常字,写出了精卫的过程,文言文用词精炼。扩展想象在哪种天气下填海。体会精卫的人物特征。讲述神话特点和精卫的精神象征。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研读和拓展想象为学生提供一个创造性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结合课文,展开想象,各抒己见,精卫形象便呼之欲出。 5.再读课文。 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分析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完成本单元导读要求: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归纳、整合、评价和提升,也是思维和语言互为表里的训练,真正达到人文浸润。 6.背诵课文。 分层级:提示关键词,收起关键词,分别尝试背诵。 7.拓展延伸。 1. 夸父追日2.愚公移山3.孙敬悬梁4.苏秦刺股5.后羿射日。
教法学法 范读教学法设疑引导法诵读法
板书设计 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