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欢迎来到音乐课堂!
《伊 娃 波 尔 卡》(甩葱歌)
民间舞蹈
“波尔卡”
Polka
波尔卡:起源于捷克波西米亚的一种乡村舞蹈。19世纪40年代,在欧洲流传是一种快速适中的二拍子舞曲。
其特点:二拍子,快速、活泼跳跃,通常以男女对舞为主。
雷鸣电闪波尔卡
作品中使用了什么打击乐器来表现“雷鸣电闪”?
这是由什么乐队来表现这首作品的?
作品中使用了什么打击乐器来表现“雷鸣电闪”的?
雷鸣 ——( )
电闪 ——( )
大鼓
镲
管弦乐队
管弦乐队中的乐器可分为四大类
木管乐器
铜管乐器
弦乐器
打击乐器
复三部曲式
呈示部 中部 再现部
↓ ↓ ↓
a + b c + d a + b
倾听a主题,这个主题表现什么样的场景?
表现了人们在欢乐的跳舞的场景。
这个主题的力度?
(1.微弱 2.强烈)
情绪是?
(1.欢快的 2.柔和的)
雷鸣电闪波尔卡a主题
请同学们随音响完成a主题的声势练习
:闷雷
:闪电
和老师一起唱a主题,用la来代替
人们的舞兴正浓,天空中乌云密布,感觉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场景
倾听b主题,与a主题对比,b主题有什么变化?
力度(1.变强 2.变弱 )
节奏(1.变慢 2.变快)
情绪更加(1.热烈 2.缓慢)
请同学们随主题b的音高起伏画出旋律线
聆听主题b用纸张模拟雷做声势游戏
:揉纸张
:轻扯纸张
同学们看看谱中有什么元素让音乐变强
重音记号:音乐的力度加强
>
请听C主题,听辨鼓和镲出现在什么地方?
听到镲时举左手、听到鼓时举右手
C主题更舒展
闪电是( )模拟
雷声是( ) 模拟
镲
鼓
按照乐谱上的标记随C主题音响做声势练习
注: X哗哗闪电 闷雷
倾听d主题,其音乐情绪是怎么样?
情绪是(1.轻快的 2.迟缓的)
听听看其中什么元素让音乐变得轻巧、活泼
试试看唱一唱
倚音:是一种装饰音,一般不另外占时值,增加音乐的表现力
一起来听主题d做声势游戏
尾声的速度( ),力度( ),最后在热烈的情绪中结束全曲。
加快
更强
复三部曲式
呈示部 中部 再现部
↓ ↓ ↓
引子 a b c d( ) ( )b尾声
a
复三部曲式结构具有高度的逻辑和统一性,中间部分与两端部份形成对比,是作曲家们常用的曲式结构之一。
c
作者简介
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1825-1899),有“圆舞曲之王”的称号,他一生写了168首圆舞曲,其中117首波尔卡舞曲,40余首进行曲,16部歌剧,其中著名的作品有《蓝色多瑙河圆舞曲》、《闲聊波尔卡》、《春之声圆舞曲》、《雷鸣电闪波尔卡》等
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的演奏视频
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课堂小结
1.《雷鸣电闪波尔卡》的作者是 ( )又被称为( )
2.该作者还有哪些代表作?
( )、( )
3.《雷鸣电闪波尔卡》的结构
约翰·施特劳斯
圆舞曲之王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闲聊波尔卡
复三部曲式结构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