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恐龙无处不有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恐龙无处不有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18 11:58:4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3张PPT)
恐龙无处不有
了解
作者
The word dinosaur, which in the West refers to a terrifying lizard, was translated by A Japanese paleontologist into a 'dragon fear' that has since become popular in China. Ancient Greek lizard, especially any large lizard-like reptile with limbs, tails, or wings.
“恐龙”一词在西方指恐蜥(恐怖的蜥蜴),日本的古生物学家译为“恐竜”,后来流行于中国。古希腊语蜥蜴,特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类似蜥蜴的爬虫。
01
艾萨克·阿西莫夫(1920-1992)
02
美国科幻小说作家、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
04
其作品中以《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誉为“科幻圣经 ”。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他提出的“机器人学三定律”被称为“现代机器人学的基石”。
03
与儒勒·凡尔纳、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并称为科幻历史上的三巨头,同时还与罗伯特·海因莱因、亚瑟·克拉克并列为科幻小说的三巨头。
艾萨克·阿西莫夫
Isaac Asimov
The word dinosaur, which in the West refers to a terrifying lizard, was translated by A Japanese paleontologist into a 'dragon fear' that has since become popular in China. Ancient Greek lizard, especially any large lizard-like reptile with limbs, tails, or wings.
“恐龙”一词在西方指恐蜥(恐怖的蜥蜴),日本的古生物学家译为“恐竜”,后来流行于中国。古希腊语蜥蜴,特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类似蜥蜴的爬虫。
了解
背景
孟庆任译。有改动。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的一大谜团。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从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中受到启发,写成此文。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本文选自《新疆域》
The word dinosaur, which in the West refers to a terrifying lizard, was translated by A Japanese paleontologist into a 'dragon fear' that has since become popular in China. Ancient Greek lizard, especially any large lizard-like reptile with limbs, tails, or wings.
“恐龙”一词在西方指恐蜥(恐怖的蜥蜴),日本的古生物学家译为“恐竜”,后来流行于中国。古希腊语蜥蜴,特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类似蜥蜴的爬虫。
本文关联知识点


Dinosaurs
恐龙在地球上足足生存了一亿四千多万年之后,竟突然全部都神秘的消失了。在六千七百万年前,暴龙之类的肉食龙类、脚龙类、鸭嘴龙类和鸟脚龙类还相当繁盛,然而两百年之后竟全部都绝迹了。在六千五百万年前之後所形成的岩层中就再也没有恐龙的化石,不只陆地上的恐龙如此,甚至在空中飞行的翼龙类、在水中游泳的蛇颈龙类和沧龙类也随之消失,就连水中的一些小型无脊椎动物和菊石类等也不例外。根据化石显示,这些集体死亡事件是发生在很短的时间内,科学家们对那么多动物死亡的原因至今仍然感到迷惑。
恐龙知识小卡片
日积月累
生字词
褶皱: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致密:灾难;灾祸。
劫难: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连续弯曲的构造形式。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迹象:指表露出来的不显著的情况。可借以推断事物的过去或将来。
天衣无缝
解不开的谜。比喻还没有弄明白的或难以理解的事物。
不解之谜
细而密,细致精密。
词语解释
第一部分(1)
点明主旨——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第三部分(15)
总结全文——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第二部分(2—14)
具体论证——用在南极发现了恐龙化石的事实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
课文分层
本文主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当时全球的陆地形成“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同时,恐龙已经出现并且“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
大约在2亿年前,泛大陆又开始分裂。
6500万年以前,大陆已完全分开。
这几个时间点表明恐龙的出现和全球分布早于泛大陆的分裂,从而使得文章在两个领域之间建立的联系在逻辑上得以成立,体现了作者科学推论的严密性。
什么是“泛大陆”?
因为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在靠近南极的詹姆斯罗斯岛也发现了恐龙化石。
为什么说“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了么问题?
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
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移动的大板块构成的。
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个板块下面俯冲。
25亿年前
——完整的泛大
2亿年前
——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6500万年以前
——完全分开
01
02
回顾什么是“泛大陆”?复述“泛大陆”分离成七大洲的过程。
01
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02
南极外各洲发现恐龙化石
03
恐龙无处不在
04
恐龙不会迁徙
05
大陆漂移
分析“大陆漂移”学说推断思路
The word dinosaur, which in the West refers to a terrifying lizard, was translated by A Japanese paleontologist into a 'dragon fear' that has since become popular in China. Ancient Greek lizard, especially any large lizard-like reptile with limbs, tails, or wings.
“恐龙”一词在西方指恐蜥(恐怖的蜥蜴),日本的古生物学家译为“恐竜”,后来流行于中国。古希腊语蜥蜴,特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类似蜥蜴的爬虫。
教师总结
许多人的心目中,恐龙几乎可以被类比为现代的人类——进化趋于稳定,称霸整个地球,没有明显的天敌。
但是,如此“完美”的生物居然在极短的时间内尽数灭绝,这难免会使人类好奇和恐慌,担心自己也会像恐龙那样走向灭绝。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人们热衷于研究恐龙灭绝的原因,不仅是想探索自然奥秘,丰富科学知识,还是想从中寻找到避免自身灭绝的方法,我们不仅要尽量避免外部的危险,也要加强自身,以便能应对可能到来的灾难。
本文通过恐龙无处不有这一现象,有力地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说明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相互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The word dinosaur, which in the West refers to a terrifying lizard, was translated by A Japanese paleontologist into a 'dragon fear' that has since become popular in China. Ancient Greek lizard, especially any large lizard-like reptile with limbs, tails, or wings.
“恐龙”一词在西方指恐蜥(恐怖的蜥蜴),日本的古生物学家译为“恐竜”,后来流行于中国。古希腊语蜥蜴,特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类似蜥蜴的爬虫。
课堂
小测试
恐龙是在哪个地质时代最为繁盛的?
A.古生代
B.中生代
C.新生代
D.第四纪
答案:B. 中生代
解析:恐龙在中生代,特别是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达到了它们的繁盛期。古生代主要是鱼类、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时代,而新生代和第四纪则是哺乳动物和人类的时代。
以下哪项不是恐龙的特征?
A.体型巨大
B.卵生
C.羽毛覆盖
D.恒温动物
答案:D. 恒温动物
解析:恐龙是变温动物,而不是恒温动物。它们依赖外界环境来调节体温。体型巨大、卵生和羽毛覆盖都是恐龙的特征。
目前科学家认为,导致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这次撞击产生了巨大的________和________,对地球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答案:陨石撞击地球;烟尘;冲击波
解析:科学家普遍认为,约6600万年前,一颗巨大的陨石撞击地球,产生了巨大的烟尘和冲击波,导致了恐龙的灭绝,并对地球生态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下节课见!